专利名称:涨紧机构中置可控覆土厚度的水稻育秧苗床半自动覆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水稻育秧用涨紧机构中置可控覆土厚度的水稻育秧苗床半自动覆土机。
背景技术:
水稻育秧现在通行技术方式是在苗床上进行,稻种播撒到苗床上以后,需在稻种上均匀覆盖一层适当厚度的土壤。为了实现在播撒稻种的苗床上均匀覆盖一层适当厚度的土壤,以前曾经有过名为“可控覆土厚度的水稻育秧苗床半自动覆土机半自动覆土机”的实用新型发明。以前的“可控覆土厚度的水稻育秧苗床半自动覆土机半自动覆土机”实用新型发明,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半自动地解决苗床播种后的覆土操作,较之原始的人工覆土比较有效地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但是仍旧存在涨紧机构与箱体机构相对位置设置不尽合理,调整涨紧机构时,会影响箱体机构挡土板的原设定姿态,造成覆土厚度及均匀度不能有效控制的不良后果,不能满足高品质水稻苗床育苗的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涨紧机构与箱体机构相对位置的设置和变后驱动为前驱动的驱动方式,使得涨紧机构与箱体机构的位置相对独立,当对涨紧机构进行调整时,不会影响箱体机构挡土板的原设定姿态;前驱动运行方式,上行承土传送带处于绷紧状态,传送带上承载的土壤基本不发生抖动和震颤,使得覆土作业更容易操控,以保证覆土厚度及覆土均匀度在原始设置状态不变。本实用新型由机架、动力机构、行走机构、传动机构、覆土机构、涨紧机构、箱体机构、左右护板、左右连接板、返回/停止控制系统组成,动力机构由蓄电池、电机组成,蓄电池设置在机架底梁后部的上方,电机设置在机架底梁的前部,与控制器软连接;行走机构配有两个行走轮和两个支撑轮,两个行走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主动轴的两端,两个支撑轮分别安装在左右连接板上;传动机构由链轮、链条和传送带组成,其中的一个链轮安装在电机轴上,另一个链轮安装在主动轴上,二者通过链条连接;左右护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返回和停止接近开关分别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控制器安装在机架底梁后部的右侧上方,分别与蓄电池、电机、返回和停止接近开关连接;覆土机构由主动轮、主动轴、从动轮、从动轴和传送带组成,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送带进行连接;涨紧机构由涨紧支架和调节螺钉组成,涨紧支架固定在左右连接板外侧,调节螺钉连接的一端与从动轴连接,另一端与涨紧支架连接;箱体机构由箱体和挡土板升降调节装置组成,挡板升降调节装置安装在箱体出土口的上方,箱体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左右护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返回/停止控制系统由返回接近开关、停止接近开关、检测元件和控制器组成,返回和停止接近开关分别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返回检测元件固定于滑道覆土长度的终点位置,停止检测元件固定于滑道覆土长度的起点位置,控制器安装在机架底梁后部的右侧下方,分别与蓄电池、电机、返回和停止接近开关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覆土机置于苗床上方的滑道上,调整好需要的覆土速度,启动电源开关,覆土机在滑道上匀速向前运行,电机通过链条带动主动轮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转动,使箱体内的土壤经由传送带顺利输送到育秧苗床上。覆土机前进到返回检测部件位置时,覆土机控制器接收到返回信号,覆土机停止前进,做复位式反向运行。覆土机后退时,棘轮机构发生作用,主动轮和传送带不跟随电机做反向转动,即机器在后退时停止覆土作业。当覆土机后退到停止检测部件位置时,覆土机控制器接收到停止信号,机器停止运行,覆土机一个往复工作周期结束。在覆土过程中,控制器是整台机器的控制中心,涨紧机构是用来调整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中心距,以保证主动轮、传送带和从动轮顺畅运转,不发生“打滑”现象。覆土机拨土量大小通过调整挡土板升降调节装置实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涨紧机构设置在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的中段两端位置,不与覆土机挡土板相接触,故而当对涨紧机构进行调整时,不会影响到原挡土板的姿态,从而可以保证覆土的设定厚度和均匀度。由于本实用新型为前驱设置,传送带运行时,上承土带处于紧绷状态,承载的土壤不会产生颠簸和震颤,从而覆土更容易保证设定的厚度和均匀。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覆土机的侧视图,也是说明书摘要用图;图2是覆土机主视图,图3是覆土机A-A剖视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蓄电池,(2)电机,(3)控制器,(4)行走轮,(5)支撑轮,(6)主动轴,(7)主动轮,(8)从动轴,(9)从动轮,(10)涨紧支架,(11)调节螺钉,(12)棘轮机钩,(13)链轮1,(14)链轮2,(15)链条,
(16)传送带,(17)箱体,(18)挡土板升降调节装置,(19)左连接板,(20)右连接板,(21)返回接近开关,(22)停止接近开关,(23)检测物件,(24)左右护板,(25)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给一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蓄电池I采用机动车用6-DZM-12型蓄电池;电机2采用Z2直流电动机;控制器3采用开关电路,12伏直流输出模式控制器;行走轮4为轨道轮,与轨道配合的外圆直径为60mm,宽20mm,总轮宽30mm ;支撑轮5与轨道配合的外圆直径为38mm,宽20mm,总轮宽30mm ;主动轴6直径为12mm,长980mm ;主动轮I直径63mm桶状,长860mm ;从动轴8直径12mm,长900mm,从动轮9直径63mm ;涨紧支架10固定在左右连接板外侧,;棘轮机钩12套装在主动轴的一端,链轮13的内侧;链轮13、14分别设置在主动轮7—端和电机2输出端,用链条15连接;传送带16套装在主动轮7和从动轮9上,宽870mm,箱体17为不规则形状,斜设在本实用新型的上方,底面呈斜坡状,外形与本实用新型总形状一致,出口与传送带16配合;挡土板18设有手动升降调节装置,可控制覆土厚度;左连接板19和右连接板20为连接、支撑结构,高400mm,底宽340mm ;返回接近开关21为触点,设置在道轨前端,停止接近开关22亦为触点开关,设置在道轨后端;检测物件23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后部底端;机架25主要功能结构尺寸横跨梁宽度为870mm.
权利要求1.一种水稻育秧用涨紧机构中置可控覆土厚度的水稻育秧苗床半自动覆土机,由机架、动力机构、行走机构、传动机构、覆土机构、涨紧机构、箱体机构、左右护板、左右连接板、返回/停止控制系统组成,动力机构由蓄电池、电机组成,蓄电池设置在机架底梁后部的上方,电机设置在机架底梁的前部,与控制器软连接;行走机构配有两个行走轮和两个支撑轮,两个行走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主动轴的两端,两个支撑轮分别安装在左右连接板上;左右护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返回和停止接近开关分别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控制器安装在机架底梁后部的右侧上方,分别与蓄电池、电机、返回和停止接近开关连接;覆土机构由主动轮、主动轴、从动轮、从动轴和传送带组成,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通过主动轴和从动轴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送带进行连接;箱体机构由箱体和挡土板升降调节装置组成,挡板升降调节装置安装在箱体出土口的上方,箱体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左右护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返回/停止控制系统由返回接近开关、停止接近开关、检测元件和控制器组成,返回和停止接近开关分别固定在左右连接板上,返回检测元件固定于滑道覆土长度的终点位置,停止检测元件固定于滑道覆土长度的起点位置,控制器安装在机架底梁后部的右侧下方,分别与蓄电池、电机、返回和停止接近开关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涨紧机构由涨紧支架和调节螺钉组成,涨紧支架固定在左右连接板外侧,调节螺钉连接的一端与从动轴连接,另一端与涨紧支架连接;传动机构由链轮、链条和传送带组成,其中的一个链轮安装在电机轴上,另一个链轮安装在主动轴上,二者通过链条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水稻育秧用涨紧机构中置可控覆土厚度的水稻育秧苗床半自动覆土机。本实用新型由机架、动力机构、行走机构、传动机构、覆土机构、涨紧机构、箱体机构、左右护板、左右连接板、返回/停止控制系统组成,动力机构由蓄电池、电机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涨紧机构设置在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的中段两端位置,不与覆土机挡土板相接触,故而当对涨紧机构进行调整时,不会影响到原挡土板的姿态,从而可以保证覆土的设定厚度和均匀度。
文档编号A01C5/06GK202918672SQ2012201011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陈荣明, 迟立军, 韩信, 赵金满, 罗有志, 秦泗金 申请人:陈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