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出苗率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5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出苗率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播种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出苗率排种器。
技术背景
播种机上使用的排种器的结构包括一侧带有种仓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周边带有导种仓的导种盘、开有通孔的隔片、周边带有种勺的排种轮,每个种勺分别对应一个导种仓。使用时,种仓内盛上种子,导种盘和排种轮同时旋转,每个种勺转到种仓部位带动一粒种子随之转动,当到达隔片的通孔处,种子落入该种勺对应的导种仓内,当带有种子的导种仓旋转到开口向下时,种子落到地面。这种结构的排种器,一个种勺对应一个导种仓,当种勺没有带动一粒种子随之转动时,造成缺种,影响出苗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不易造成缺种的高出苗率排种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周边带有导种仓的导种盘、开有通孔的隔片、周边带有种勺的排种轮,所述的种勺为独个种勺、双个种勺、独个种勺的规律均匀设置,独个种勺或双个种勺分别对应一个导种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出苗率排种器,种勺为独个种勺、双个种勺、独个种勺的规律均匀设置,独个种勺或双个种勺分别对应一个导种仓。使用时,种仓内盛上种子,导种盘和排种轮同时旋转,独个种勺转到种仓部位带动一粒种子随之转动,双个种勺转到种仓部位带动两粒种子随之转动,当到达隔片的通孔处,种子落入该种勺对应的导种仓内,当带有种子的导种仓旋转到开口向下时,种子落到地面。这样,撒下的种子一二一的排列方式,即使有个别种勺没有带动一粒种子随之转动,双个种勺会对之进行弥补,从而不易造成缺种,出苗率高。

图I为本实用新型高出苗率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高出苗率排种器的结构和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高出苗率排种器包括壳体1,壳体I内设置有周边带有导种仓2的导种盘3、开有通孔4的隔片5、周边带有种勺6的排种轮7,种勺6为独个种勺61、双个种勺62、独个种勺61的规律均勻设置,独个种勺61或双个种勺62分别对应一个导种仓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出苗率排种器使用时,种仓内盛上种子,导种盘3和排种轮7同时旋转,独个种勺61转到种仓部位带动一粒种子随之转动,双个种勺62转到种仓部位带动两粒种子随之转动,当到达隔片5的通孔4处,种子落入该种勺对应的导种仓2内,当带有种子的导种仓2旋转到开口向下时,种子落到地面。这样,撒下的种子一二一的排列方式,即使有个别种勺没有带动一粒种子随之转动,双个种勺62会对之进行弥补,从而不易造成缺种,出苗率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与本实用新型高出苗率排种器结构相同,就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高出苗率排种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周边带有导种仓的导种盘、开有通孔的隔片、周边带有种勺的排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勺为独个种勺、双个种勺、独个种勺的规律均匀设置,独个种勺或双个种勺分别对应一个导种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播种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出苗率排种器。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周边带有导种仓的导种盘、开有通孔的隔片、周边带有种勺的排种轮,所述的种勺为独个种勺、双个种勺、独个种勺的规律均匀设置,独个种勺或双个种勺分别对应一个导种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出苗率排种器使用时,独个种勺、双个种勺转到种仓部位分别带动一粒或两粒种子随之转动,这样,撒下的种子一二一的排列方式,即使有个别种勺没有带动一粒种子随之转动,双个种勺会对之进行弥补,从而不易造成缺种,出苗率高。
文档编号A01C7/20GK202738430SQ20122043380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庞集中, 庞亚温, 庞阿芳, 吴云青, 刘基良 申请人:庞集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