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

文档序号:262208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活鱼运输技术体系的首要环节,具体来讲是一种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海水养殖大国,2010年海水养殖产量达到1468.5万吨,约占世界海水养殖总产量的80%以上。海水养殖业及其产品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居民蛋白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品质以及物价水平等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水产品安全供应和物流环节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现。由于在食品安全、品质、价格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保障,鲜活水产品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接受率。海水活鱼运输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大、风险系数高,已引起国内外海水活鱼运输专家的高度重视。该系统工程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关键技术:①运输前的准备工作运输途中的保活工作。至今,国内外科研人员已针对海水活鱼运输开展了部分研究,但此类工作大都针对运输器械和运输途中水质管理等方面,且资金耗费大,技术管理繁琐。完善的运输前准备工作将会显著提高海水鱼类在运输途中的成活率,降低运输工作操作难度。然而目前关于海水活鱼运输前处理的研究工作开展较少,相关成果匮乏。大西洋鲑(Salmo salar)属冷水性鱼类,性凶猛,易受应激伤害,适宜高溶解氧条件下开展高密度养殖,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养殖鱼类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作为一个极具产业推广价值的养殖品种于近年被引入我国。鲜活大西洋鲑品质好,价格高,但其运输过程中死亡率高,难度大,对运输条件要求严格。如何实现鲜活大西洋鲑高效运输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关于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的研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将养殖系统中大西洋鲑移至暂养池,通过调整暂养池内暂养密度,溶解氧水平,水流速度,光照和暂养时间等参数,增强大西洋鲑抗应激和适应长途运输条件的能力进而提高运输过程成活率。将养殖系统中大西洋鲑移至经处理后的暂养池,通过调整暂养池内暂养密度为12-18kg/m3,暂养池内溶解氧水平调整至饱和度80% -120 %,暂养池内水流速度调整至25-35cm/秒,并通过调整暂养池内的光周期和光强进行暂养4_7天,进而增强大西洋鲑抗应激和适应长途运输条件的能力从而提高运输过程成活率。所述暂养池为直径3.0-9.0米,深0.8-1.0米普通流水养殖池。消毒清理后暂养池内注入新鲜海水至暂养池水深60-80cm,在暂养期间将暂养池内海水进行连续更换,新鲜海水更换量为暂养池内1/5-1/4体积的水量/小时;并调整暂养池内新水的流速在40-50cm/秒;同时将暂养池内水体溶解氧水平调整至饱和度80% -120%,光照强度调整至大西洋鲑养殖环境光强2-3倍。所述暂养池内水体溶解氧水平调整至饱和度80% _120%,具体为第一阶段为向经消毒清理后暂养池内加注纯氧和空气曝气相结合以维持溶解氧饱和度100-120%,其中纯氧和空气量为1:9,通入气量为实际暂养水体体积的0.8-1.0倍,采用曝出气泡直径
0.5-1.0mm之间普通曝气石或曝气管;维持100-120%的溶解氧饱和度4_6小时,然后转入第二阶段以空气曝气,维持溶解氧饱和度为80-100%。所述将养殖系统中大西洋鲑移至经处理后的暂养池,通过调整暂养池内养殖条件,调整暂养池内光照为自然光周期或12L:12D,光照强度调整至黑暗阶段0-5勒克斯,光照阶段300-450勒克斯,进行暂养4-7天,以增强大西洋鲑抗应激和适应长途运输条件的能力,进而提高运输过程成活率。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优化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条件,强化其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减少应激伤害,降低运输过程中死亡率,将对实现大西洋鲑安全、高效、保活运输具有重要生产指导意义。本发明对暂养设施要求低,管理方便,可使大西洋鲑暂养期间成活率达到100%。采用本发明方法能让处于高溶解氧,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大西洋鲑安全快速的适应溶解氧饱和度在80%左右的相对低溶解氧环境,显著提高其抗应激水平。采用本发明方法能让大西洋鲑在不少于18小时运输过程和到达目的地暂养24小时期间内存活率提高15%以上;能让大西洋鲑在不少于36小时运输过程和到达目的地暂养24小时期间内存活率提高20%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实施例中将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大西洋鲑属冷水性鱼类,食性凶猛,对养殖水体溶解氧需求量高,且对外界环境改变反应剧烈,易受应激伤害,因次,在其运输过程中死亡率高,难度大,对运输条件要求严格。本发明通过优化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条件,强化其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减少应激伤害,以降低运输过程中死亡率。本发明中的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为对比说明本发明中暂养条件可确保大西洋鲑暂养期间成活率,特利用传统暂养方法对大西洋鲑进行暂养,举例对比实施如下:实施例1 (暂养池中溶解氧水平和水流速度未进行优化)I)暂养前水质调节暂养池为直径6.0米,深0.8米的普通流水养殖池,共计36块曝出气泡直径为
1.0mm普通曝气石均匀分布全池池底,新鲜海水通过管道顺时针喷射加入暂养池;暂养池消毒清理后加注新鲜海水至暂养池水深60cm,而后在暂养期间将暂养池内新水进行连续更换,新水更换量为暂养池1/4体积/小时;暂养池内水流的流速为15cm/秒,开启气泵,暂养水体溶解氧水平为溶解氧饱和度85%左右;将光照强度调整至大西洋鲑车间养殖环境光强的3倍,约450勒克斯。2)暂养期间管理将大西洋鲑投放于上述暂养池内暂养密度为15kg/m3,光照周期采用12L:12D,黑暗阶段光强为O勒克斯,光照阶段光强为450勒克斯,每天排污2次,整个暂养期间不进行投喂。暂养开始后8小时内需频繁巡池,以确保溶解氧水平、水流速度等暂养条件稳定;同时监测大西洋鲑体色变化程度(大西洋鲑快速调整体色与暂养环境相近为宜),游动行为(相对水流静止为宜),活跃程度等状态。3)暂养结果本次暂养未对暂养池中溶解氧水平和水流速度进行优化,导致暂养开始后12小时内,大西洋鲑死亡率达到8%,24小时内死亡率达到12%,最终死亡率为12%。实施例2 (暂养池中水流速度未进行优化)I)暂养前水质调节 暂养池为直径6.0米,深0.8米的普通流水养殖池,共计36块普通曝气石,均匀分布全池池底,气石曝出气泡直径为1.0mm ;新鲜海水通过管道顺时针喷射加入暂养池。暂养池消毒清理后加注新鲜海水至暂养池水深60cm,而后在暂养期间将暂养池内海水进行连续更换,新水更换量为暂养池1/4体积/小时,暂养池内新水的流速为15cm/秒,待水流稳定后,开启气泵和氧气瓶,将暂养水体溶解氧浓度调整至120%溶解氧饱和度左右;将光照强度调整至大西洋鲑养殖环境光强3倍,约450勒克斯。2)暂养期间管理将大西洋鲑投放于上述暂养池内暂养密度为15kg/m3,光照周期采用12L:12D,黑暗阶段光强为O勒克斯,光照阶段光强为450勒克斯,每天排污2次,整个暂养期间不进行投喂。

大西洋鲑进入暂养池4小时后,关闭氧气瓶,仅采用气泵曝气供氧,溶解氧水平调整至80%溶解氧饱和度左右。暂养开始后8小时内需频繁巡池,以确保溶解氧水平等暂养条件稳定;同时监测大西洋鲑体色变化程度(大西洋鲑快速调整体色与暂养环境相近为宜),游动行为(相对水流静止为宜),活跃程度等状态。3)暂养结果本次暂养未对暂养池中溶解氧水平和水流速度进行优化,导致暂养开始后12小时内,大西洋鲑死亡率达到6%,24小时内死亡率达到6%,最终死亡率为6%。实施例3I)暂养前水质调节暂养池为直径6.0米,深0.8米的普通流水养殖池,共计36块普通曝气石,均匀分布全池池底,气石曝出气泡直径为1.0mm ;新鲜海水通过管道顺时针喷射加入暂养池;潜水泵为最大扬程3.5m,提水量1.2m3/h,出水方向为顺时针。暂养池消毒清理后加注新鲜海水至暂养池水深60cm,而后在暂养期间将暂养池内海水进行连续更换,新水更换量为暂养池1/4体积/小时;同时利用更换新水带来的动能和与暂养池相连的潜水泵联合推动水流,调整暂养池内新水的流速为40cm/秒,待水流稳定后,开启气泵和氧气瓶,将暂养水体溶解氧水平调整至溶解氧饱和度120%左右;将光照强度调整至大西洋鲑养殖环境光强3倍,约450勒克斯。2)暂养期间管理
将大西洋鲑投放于上述暂养池内暂养密度为15kg/m3,光照周期采用12L:12D,黑暗阶段光强为O勒克斯,光照阶段光强为450勒克斯,每天排污2次,整个暂养期间不进行投喂。大西洋鲑进入暂养池4小时后,关闭氧气瓶,仅采用气泵曝气供氧,溶解氧水平调整至80%溶解氧饱和度左右。大西洋鲑进入暂养池4小时后,关闭氧气瓶,同时通过调节潜水泵功率将水流速度调整至25cm/秒。暂养开始后8小时内需频繁巡池,以确保溶解氧水平、水流速度等暂养条件稳定;同时监测大西洋鲑体色变化程度(大西洋鲑快速调整体色与暂养环境相近为宜),游动行为(相对水流静止为宜),活跃程度等状态。3)暂养结束暂养结束时间主要通过观测大西洋鲑体色变化和活跃程度来决定:大西洋鲑体色经历快速改变和缓慢调整两阶段,直至气体色接近暂养环境,这一过程需要约3天时间;由于溶解氧水平等养殖环境改变,大西洋鲑经历一个对外部惊扰反应迟钝到恢复活跃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约2天时间;同时满足上述两种条件后,暂养可结束,暂养阶段共需要约3天时间。为避免大西洋鲑体重损失过多,暂养时间不宜过长以3-7天为宜。
该批次大西洋鲑由烟台开发区运输至江苏昆山,全程18小时,整个运输过程和到达昆山暂养24小时内,死亡率为零。相同运输条件下,该批次大西洋鲑较未经历本发明中暂养环节的大西洋鲑在运输过程中和到达昆山暂养24小时内,死亡率降低20%。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养殖系统中大西洋鲑移至暂养池,通过调整暂养池内暂养密度,溶解氧水平,水流速度,光照和暂养时间,以增强大西洋鲑抗应激和适应长途运输条件的能力进而提高运输过程成活率。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养殖系统中大西洋鲑移至经消毒处理后的暂养池,通过调整暂养池内暂养密度为12-18kg/m3,暂养池内溶解氧水平调整至饱和度80% -120%,暂养池内水流速度调整至25-35cm/秒,并通过调整暂养池内的光周期和光强进行暂养4-7天,进而增强大西洋鲑抗应激和适应长途运输条件的能力从而提高运输过程成活率。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养池为直径3.0-9.0米,深0.8-1.0米普通流水养殖池。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经消毒清理后暂养池内注入新鲜海水至暂养池水深60-80cm,在暂养期间将暂养池内海水进行连续更换,更换量为暂养池内1/5-1/4体积的水量/小时;并调整暂养池内新水的流速在40-50cm/秒;同时将暂养池内水体溶解氧水平调整至饱和度80% -120%,光照强度调整至大西洋鲑养殖环境光强2-3倍。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养池内水体溶解氧水平调整至饱和度80% -120%,具体为第一阶段为向经消毒清理后暂养池内加注纯氧和空气曝气相结合 以维持溶解氧饱和度100-120%,其中纯氧和空气量为1:9,通入气量为实际暂养水体体积的0.8-1.0倍;维持溶解氧饱和度在100-120%的4-6小时后转入第二阶段以空气曝气维持溶解氧饱和度80-100%。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养殖系统中大西洋鲑移至经处理后的暂养池,通过调整暂养池内养殖条件,调整暂养池内光照为自然光周期或12L:12D,光照强度调整至黑暗阶段0-5勒克斯,光照阶段300-450勒克斯,进行暂养4-7天,进而增强大西洋鲑抗应激和适应长途运输条件的能力进而提高运输过程成活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活鱼运输技术体系的首要环节,具体来讲是一种鲜活大西洋鲑运输前暂养方法。将养殖系统中大西洋鲑移至暂养池,通过调整暂养池内暂养密度,溶解氧水平,水流速度,光照和暂养时间,增强大西洋鲑抗应激和适应长途运输条件的能力,进而提高运输过程成活率。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3081831SQ20131000234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4日
发明者刘宝良, 刘鹰, 江鑫, 王顺奎, 于凯松, 刘子毅, 李贤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