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药零余子破除休眠方法

文档序号:143870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山药零余子破除休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山药零余子破休眠的方法”,是由山药零余子经过化学试剂熏蒸、浸泡等方式使其萌发,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为薯菌科薯菌属多年生草质缠绕性藤本植物,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我国地道的药材和传统出口商品,其产品畅销东南亚和日本等国。山药通常采用块茎进行繁殖,繁殖系数低,且生产成本高,并且长期利用块茎繁殖使病毒不断积累导致种性退化,严重影响了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而山药茎蔓叶腋处生长的零余子数量多,零余子作繁殖材料,不仅能降低山药生产的成本,加快良种的推广,而且利于品种的提纯复壮,解决种性退化的问题。但是零余子休眠期长,限制了生产中适时播种。因此,开展山药零余子破休眠技术显的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既找到一种零余子适时播种方法,又能降低种薯繁殖成本和保持品种优良特性的方法,此方法具有繁殖成本低、繁殖速度快、带病毒少、易保持品种稳定性等优点,可以弥补零余子休眠期长,现有薯块繁殖成本高,种性退化等问题。技术方案 一种山药零余子破休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零余子采收后的处理:采收的当年,选择大小一致的零余子在日光下晾晒1-3天;
(2)零余子的熏蒸;用二氯乙醇: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体积比为7:3:1熏蒸液熏蒸3-5
天;
(3)零余子的浸泡:用针刺零余子中部深度0.3cm,用质量比1%的硫脲溶液浸泡120分钟,捞出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零余子表面的水分;
(4)零余子的培养:将浸泡后的零余子置于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温度为25°C的环境下进行暗培养,培养前将滤纸浸湿,以后每隔3d用洗瓶喷洒一次水以保持湿润。用二氯乙醇: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体积比为7:3:1熏蒸液熏蒸零余子,其用量熏蒸液ml:零余子g为1:1000。
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解决零余子休眠期长的问题;
本发明有利于解决长期营养繁殖造成的种性退化,有利于品种的提纯复壮;
本发明具有具有繁殖成本低、繁殖速度快、带病毒少、易保持品种稳定性等优点。


附图1对照
附图2暗培养28d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基于一种山药零余子破休眠的方法进一步说明本发明。I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日本白山药零余子
1.2试验方法
当年收获的零余子晾干后,选择大小一 致零余子采用熏蒸和1%的硫脲浸泡两种方法组合处理,熏蒸混合液配方为二氯乙醇: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为
7:3:1 (体积比),熏蒸液ml:零余子g为1:1000,硫脲浸泡前要用针刺零余子中部深度
0.3cm左右,处理完毕后零余子置于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25°C的黑暗条件下催芽。每个培养皿10个零余子,两次重复。1.2.1试验处理:
处理1:熏蒸混合液熏蒸Id处理2:熏蒸混合液熏蒸3d
处理3:熏蒸混合液熏蒸5d处理4:熏蒸混合液熏蒸7d
处理5:熏蒸混合液熏蒸+硫脲处理,先用熏蒸混合液熏蒸Id后,再将熏蒸处理后零余子放在1%硫脲溶液中浸泡120分钟;
处理6:熏蒸混合液熏蒸+硫脲处理,先用熏蒸混合液熏蒸3d后,再将熏蒸处理后零余子放在1%硫脲溶液中浸泡120分钟;
处理7:熏蒸混合液熏蒸+硫脲处理,先用熏蒸混合液熏蒸5d后,再将熏蒸处理后零余子放在1%硫脲溶液中浸泡120分钟;
处理8:熏蒸混合液熏蒸+硫脲处理,先用熏蒸混合液熏蒸7d后,再将熏蒸处理后零余子放在1%硫脲溶液中浸泡120分钟;
处理9 =CK01.2.3试验调查:
处理完毕后,每隔7d调查一次发芽率,计算两个重复发芽率的平均值。2结果与分析
从表I可以看出,处理6效果最好,在培养14d后开始发芽,28d后发芽率达到85%,处理7培养28d发芽率达到75%,处理8培养21d后开始发芽,28d后达到30%。因此零余子破休眠采用熏蒸和硫脲浸泡的方法最好,但熏蒸液熏蒸时间不宜过长,熏蒸3-5d较为合适。表I不同处理零余子的发芽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山药零余子破除休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零余子采收后的处理:采收的当年,选择大小一致的零余子在日光下晾晒1-3天;(2)零余子的熏蒸;用二氯乙醇: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体积比为7:3:1熏蒸液熏蒸3-5天; (3)零余子的浸泡:用针刺零余子中部深度0.3cm,用质量比1%的硫脲溶液浸泡120分钟,捞出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零余子表面的水分; (4)零余子的培养:将浸泡后的零余子置于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温度为25°C的环境下进行暗培养,培养前将滤纸浸湿,以后每隔3d用洗瓶喷洒一次水以保持湿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山药零余子破除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二氯乙醇: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体 积比为7:3:1熏蒸液熏蒸零余子,用量熏蒸液ml:零余子g为1:10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山药零余子破除休眠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在零余子采收的当年,选择大小一致的零余子在日光下晾晒两天左右,用二氯乙醇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为731(体积比)熏蒸液熏蒸3-5d后,针刺零余子中部深度0.3cm左右,用1%的硫脲溶液浸泡120分钟,捞出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零余子表面的水分,置于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在温度为25℃左右的环境下进行暗培养。培养前将滤纸浸湿,以后每隔3d用洗瓶喷洒一次水以保持湿润。按此方法培养28d,即可诱导85%的零余子发芽且生根,极大地提早了零余子的发芽期,解决了山药零余子休眠期长、发芽难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168589SQ20131007352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8日
发明者殷剑美, 韩晓勇, 张培通, 刘靖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