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青霉素浸种的方法

文档序号:292123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采用青霉素浸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青霉素浸种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青霉素浸种促进鸭茅种子发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大型的规模化养殖场越来越多,集约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原料供应上,供应量远远达不到畜牧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牧草生产上,这一缺口尤为庞大。那么如何在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牧草产量就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鸭茅为本领域公知的植被,是一种广泛应用在畜牧养殖中的牧草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青霉素浸种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处理的鸭茅种子可获得较高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较好的生长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采用青霉素浸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采用青霉素溶液对鸭茅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所述青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00mg/L 500 mg/L、处理时间为6 24小时。发明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性地采用了青霉素溶液对鸭茅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发现鸭茅种子的发芽率、后续生长性能等与常规的清水浸种比有着显著提高,其鸭茅种子的发芽势可达75 78%,发芽率可达78 83% ;且经过上述青霉素溶液浸种的鸭茅种子发芽后的生长性能好。上述促进鸭茅种子发芽的方法还包括在采用青霉素溶液浸种之前对鸭茅种子进行沙藏处理,具体是将种子埋在I 4°C冷沙中处理27 32天;还在青霉素溶液浸种之后对鸭茅种子进行变温处理,具体是先将上述浸种后的鸭茅种子放置在室温下5小时,再放置在35°C下5小时、如此反复24小时,期间保持鸭茅种子湿润(在本领域的《种子发芽规程》中有对种子湿润的定义)。加热温度以35°C为宜,温度不要过低也不要过高,否则达不到加热处理的效果或引起有害作用。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采用的特定处理浓度的青霉素浸泡鸭茅种子、发现对其萌发及生长都有促进作用。采用变温浸种加速了种子在萌发前的代谢过程,通过热冷更迭,促进种皮微裂,改变其透气性,促进其吸水、膨胀、萌发,其优越性十分突出。本发明方法通过沙藏处理、特定的浸种处理以及特定变温处理的有效配合,使所得鸭茅种子有较高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较好的生长性能,鸭茅种子的发芽势可达到85%,发芽率可达到88%,比普通种子发芽方法提高了 15% 25% ;种子萌发系数高达16.56 ;而且在出苗后20天测得植株的叶长为19.36cm,植株叶面积为7.98cm2 ;出苗四十天后测得植株的叶长为32.84cm,植株叶面积为
13.67cm2 ;较普通发芽方法的植株在生长性能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因此采用本发明促进鸭茅种子发芽方法,不仅有效地促进了鸭茅种子的发芽,同时也提高了鸭茅种子发芽后的植株生长性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

iF.ο实施例1:一种采用青霉素浸种的方法,首先对鸭茅种子进行机械清选;然后将种子埋在1°C 4°C的冷沙中进行沙藏30天;沙藏后再采用浓度为200mg/L的青霉素溶液,室温浸泡18h ;并将浸泡后的种子置于室内5小时、然后用光照培养箱加温至35°C放置5小时,如此反复交替24小时、期间经常浇一些水使种子保持湿润。将上述处理后的鸭茅种子播种,播种地区为渝西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在18°C左右,地处东经105° U1 105° 44f,北纬29。15' 29。4Γ,年降雨量为1099mm,年活动积温为6383°C,年日照1083h,相对湿度72%,年均温17°C ;其栽培土壤类型沙壤土,土壤pH值为6.9,其中,含铵态氮16.0ppm,有效磷12.5ppm,速效钾85.6ppm。该鸭茅种子的发芽势达到85%,发芽率达到88%、种子萌发系数高达16.56 ;而且在出苗后20天测得植株的叶长为19.36cm,植株叶面积为7.98cm2 ;出苗四十天后测得植株的叶长为32.84cm,植株·叶面积为13.67cm2。实施例2 5:按以下步骤及参数进行,其余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青霉素浸种的方法,所述浸种对象是鸭茅种子,首先对鸭茅种子进行机械清选;然后将种子埋在l°c 4°C的冷沙中进行沙藏约29天;沙藏后再采用浓度为500mg/L的青霉素溶液,室温浸泡IOh左右;并将浸泡后的种子置于室内5小时、然后用光照培养箱加温至35°C放置5小时,如此反 复交替24小时、期间经常浇一些水使种子保持湿润。
全文摘要
一种采用青霉素浸种的方法,它包括采用青霉素溶液对鸭茅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所述青霉素溶液的浓度为100mg/L~500mg/L、处理时间为6~24小时。鸭茅种子的发芽率、后续生长性能等与常规的清水浸种比有着显著提高,其鸭茅种子的发芽势可达75~78%,发芽率可达78~83%;且经过上述青霉素溶液浸种的鸭茅种子发芽后的生长性能好。
文档编号A01C1/00GK103238393SQ20131020122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
发明者曾兵, 左福元, 张新全, 黄琳凯, 兰英, 尹权为 申请人:西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