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硝酸盐含量茄子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22441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硝酸盐含量茄子的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硝酸盐含量茄子的温室拱棚栽培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A、温室拱棚搭建;B、整地及开沟起垄;C、施入基肥;D、移栽;E、追肥及配施硝化抑制剂;F、喷施生长调节剂;G、追施微肥;H、坐果期开始每逢晴日敞棚晒田;I、病虫草防治;J、成熟期分批次采收。采用该方法生产可大幅度降低茄果中硝酸盐含量,增加茄果产量、茄果中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进而提升茄果品质及食用安全性。此外,该法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同时配合使用硝化抑制剂、微肥及生长调节剂,以肥促肥,不仅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风险,而且在开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可改良土壤结构,做到菜地的用养结合。
【专利说明】一种低硝酸盐含量前子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蔬菜设施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到一种低硝酸盐含量茄子的温室栽培方法,以降低茄果中硝酸盐含量,提高茄果品质和食用安全性。
【背景技术】
[0002]茄子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我国至少在汉代已开始种植和食用茄子。我国茄子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南北方均有大规模种植,是人们十分喜爱的大众化食用蔬菜之一。经常食用茄子,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营养专家黎黍匀分析,茄子的预防疾病指数为26.29,生命力指数为9.7142,证明对疾病的康复具有相当高的价值,而且对生命力的提闻有一定效果。
[0003]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保护性耕地减少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蔬菜价格节节攀升,且居高不下。导致在蔬菜栽培过程中,农民为了追求高产和经济效益,盲目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导致土壤硝态氮积累严重,不仅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而且使蔬菜生产中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有研究表明,过量施肥可导致菠菜中每公斤干重亚硝酸盐含量高达3600毫克,对人类饮食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人体摄入的硝酸盐中约80%来自蔬菜,这些硝酸盐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抢救不及时甚至可危及生命,同时亚硝酸盐可与人体摄入的其他食品、药品残留农药中的次级胺反应,在胃腔中形成强致癌物一亚硝胺,其是消化系统癌变的罪魁恶首。目前各地已经开始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控制硝酸盐不超标将是取得市场“准入证”的重要条件之一。
[0004]因此,开展低硝酸盐蔬菜的栽培技术与方法研究已迫在眉睫且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低硝酸盐含量茄子的栽培方法,在确保产量的前提下切实可行的减少茄果中硝酸盐含量,提高茄果食用安全性,合理配施有机肥与无机肥,优化和改善土壤质量,减少菜园土壤面源污染。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0007]—种低硝酸盐含量茄子的栽培方法,其步骤如下:
[0008]A、温室拱棚搭建:选择地势平坦肥沃且周边无任何遮挡阳光的保护性菜地,要求前茬栽种作物为非茄科蔬菜,以钢管或竹条作龙骨搭建拱棚,温室拱棚所覆盖塑料薄膜透光率在70%-90%。
[0009]B、整地:采用小型农田翻耕机对拱棚内菜地进行翻耕和平整,人工或机械开沟起垄,垄宽130-140厘米,垄间距为70-90厘米,垄长根据温室拱棚内田块确定。
[0010]C、基肥:均匀撒施完全腐熟的猪牛粪类有机肥或农家肥10000-17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600-800千克/公顷,氯化钾180-250千克/公顷,硼砂8_12千克/公顷,采用人工或机械将肥料翻入土中。[0011]D、移栽:选择事先培育的长势健硕的茄子幼苗,采用浓度为0.15-0.35毫克/千克的芸苔素内酯溶液蘸根5-10小时后,按照株距45-55厘米和行距55-65厘米的标准进行移栽,每垄按照垄宽度栽种3行,其中两个边行各预留5-10厘米边距,移栽后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表土含水量50%-75%。
[0012]E、追肥及配施硝化抑制剂:分别于移栽后第20-25天和第40_45天,将尿素按照每公顷30-60千克用量与氮吡啉按照每公顷400-800克用量或双氰胺按照每公顷1.5-2.5千克用量充分混匀后溶于水中,于17:00后距根基部10-15厘米处均匀灌根。
[0013]F、喷施生长调节剂:开花期开始,叶面喷施复配后浓度为3-6毫克/千克的芸苔素内酯、2-4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及800-1500毫克/千克的磷酸二氢钾复合溶液,每次喷施量为400-500千克/公顷,每12-18天喷施一次,直至最后一批爺果收获,于上午露水褪去后喷施,便于植株吸收。
[0014]G、追施微肥:将钥酸钠、硫酸锌、硫酸锰按照质量比2:3:4的比例复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9%的混合溶液A,将苹果酸溶于水中配制成浓度为10-15毫克/千克的溶液B,于第一批茄果平均果径3-6厘米时,茄果及叶面喷施溶液A —次,此后每7-12天,茄果及叶面喷施一次B和A两种溶液中其中的一种,且于每次喷施任一溶液后5-8天,茄果及叶面追加喷施浓度为13-18毫克/千克的维生素C溶液一次,直至最后一批茄果收获,溶液A、溶液B和维生素C溶液每次喷施量均为400-500千克/公顷,于上午露水褪去后喷施,便于植株吸收。
[0015]H、坐果期开始,每逢晴日,于11:00-15:00敞棚晒田,接受高温光照。
[0016]1、病虫草防治:依据茄子发病情况,喷施质量比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质量比为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质量比为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质量比为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若干次,选择午后喷施,人工拔除杂草。
[0017]J、收获:茄果成熟收获期分批次进行采收,每批次于午后13:00-15:00间采收。
[0018]G步骤中,在喷施A、B溶液时,优选方案为A、B交替喷施。
[0019]一种低硝酸盐含量茄子的栽培方法(最佳方法),其步骤如下:
[0020]A、温室拱棚搭建:选择地势平坦肥沃且周边无任何遮挡阳光的保护性菜地,要求前茬栽种作物为非茄科蔬菜,以钢管或竹条作龙骨搭建拱棚,温室拱棚所覆盖塑料薄膜透光率在80%-90%。
[0021]B、整地:采用小型农田翻耕机对拱棚内菜地进行翻耕和平整,人工或机械开沟起垄,垄宽130厘米,垄间距为80厘米,垄长根据温室拱棚内田块确定。
[0022]C、基肥:均匀撒施完全腐熟的猪牛粪类有机肥或农家肥15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00千克/公顷,氯化钾200千克/公顷,硼砂10千克/公顷,采用人工或机械将肥料翻入土中。
[0023]D、移栽:选择事先培育的长势健硕的茄子幼苗,采用浓度为0.30毫克/千克的芸苔素内酯溶液蘸根8小时后,按照株距50厘米和行距60厘米的标准进行移栽,每垄按照垄宽度栽种3行,其中两个边行各预留5厘米边距,移栽后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表土含水
量70%为宜。
[0024]E、追肥及配施硝化抑制剂:分别于移栽后第22天和第44天,将尿素按照每公顷45千克用量与氮吡啉按照每公顷600克用量或双氰胺按照每公顷2.0千克用量充分混匀后溶于水中,于17:00后距根基部15厘米处均匀灌根。
[0025]F、喷施生长调节剂:开花期开始,叶面喷施复配后浓度为4毫克/千克的芸苔素内酯、3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及1000毫克/千克的磷酸二氢钾复合溶液,每次喷施量为450千克/公顷,每15天喷施一次,直至最后一批茄果收获,于上午露水褪去后喷施,便于植株吸收。
[0026]G、追施微肥:将钥酸钠、硫酸锌、硫酸锰按照质量比2:3:4的比例复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9%的混合溶液A,将苹果酸溶于水中配制成浓度为13毫克/千克的溶液B,于第一批茄果平均果径4厘米时,茄果及叶面喷施溶液A —次,此后每9天,茄果及叶面喷施一次B和A两种溶液中其中的一种,且于每次喷施任一溶液后6天,茄果及叶面追加喷施浓度为15毫克/千克的维生素C溶液一次,直至最后一批茄果收获,溶液A、溶液B和维生素C溶液每次喷施量均为450千克/公顷,于上午露水褪去后喷施,便于植株吸收。
[0027]H、坐果期开始,每逢晴日,于11:00-15:00敞棚晒田,接受高温光照。
[0028]1、病虫草防治:依据茄子发病情况,喷施质量比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质量比为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质量比为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质量比为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若干次,选择午后喷施,以便达到较好的病虫害杀灭效果,人工拔除杂草。
[0029]J、收获:茄果成熟收获期分批次进行采收,每批次于午后13:00-15:00间采收。
[0030]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如下:
[0031]1.采用本发明方法栽培,可使茄果极显著增产,增产率达17.28%,茄果中硝酸盐含量降低70%以上,提高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5.98%和43.76%,因此可大幅度改善茄果品质及食用安全性。
[0032]2.本发明将有机肥与无机肥按照一定比例配施,同时配合使用硝化抑制剂、微肥及生长调节剂,以肥促肥,不仅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风险,而且在开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可改良土壤结构,做到菜地的用养结合。
[0033]3.追肥时配施硝化抑制剂不仅提高了肥料吸收利用率,而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株体内硝酸盐含量。
[0034]4.采收前叶面喷施维生素C溶液,不仅有利于降低茄果硝酸盐含量也有利于提高茄果中维生素C含量,进一步改善茄果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如未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技术。
[0036]实施例1:
[0037]—种低硝酸盐含量茄子的栽培方法,其步骤如下:
[0038]A、温室拱棚搭建:选择地势平坦肥沃且周边无任何遮挡阳光的保护性菜地,要求前茬栽种作物为非茄科蔬菜,以钢管或竹条作龙骨搭建拱棚,温室拱棚所覆盖塑料薄膜透光率在70%或80%或90%。
[0039]B、整地:采用小型农田翻耕机对拱棚内菜地进行翻耕和平整,人工或机械开沟起垄,垄宽130或135或140厘米,垄间距为70或80或90厘米,垄长根据温室拱棚内田块确定。
[0040]C、基肥:均匀撒施完全腐熟的猪牛粪类有机肥或农家肥10000或14000或17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600或700或800千克/公顷,氯化钾180或215或250千克/公顷,硼砂8或10或12千克/公顷,采用人工或机械将肥料翻入土中。
[0041]D、移栽:选择事先培育的长势健硕的茄子幼苗,采用浓度为0.15或0.25或0.35毫克/千克的芸苔素内酯溶液蘸根5或7.5或10小时后,按照株距45或50或55厘米和行距55或60或65厘米的标准进行移栽,每垄按照垄宽度栽种3行,其中两个边行各预留5或7.5或10厘米边距,移栽后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表土含水量50%或60或75%。
[0042]E、追肥及配施硝化抑制剂:分别于移栽后第20或22或25天和第40或44或45天,将尿素按照每公顷30或45或60千克用量与氮吡啉按照每公顷400或600或800克用量或双氰胺按照每公顷1.5或2或2.5千克用量充分混匀后溶于水中,于17:00后距根基部10或13或15厘米处均匀灌根。
[0043]F、喷施生长调节剂:开花期开始,叶面喷施复配后浓度为3或4.5或6毫克/千克的芸苔素内酯、2或3或4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及800或1100或1500毫克/千克的磷酸二氢钾复合溶液,每次喷施量为400或450或500千克/公顷,每12或15或18天喷施一次,直至最后一批茄果收获,于上午露水褪去后喷施,便于植株吸收。
[0044]G、追施微肥:将钥酸钠、硫酸锌、硫酸锰按照质量比2:3:4的比例复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9%的混合溶液A,将苹果酸溶于水中配制成10或13或15毫克/千克的溶液B,于第一批茄果平均果径3或4或6厘米时,茄果及叶面喷施溶液A —次,此后每7或9或12天,茄果及叶面喷施一次B和A两种溶液中其中的一种,且于每次喷施任一溶液后5或6或8天,茄果及叶面追加喷施浓度为13或15或18毫克/千克的维生素C溶液一次,直至最后一批茄果收获,溶液A、溶液B和维生素C溶液每次喷施量均为400或450或500千克/公顷,于上午露水褪去后喷施,便于植株吸收。
[0045]H、坐果期开始,每逢晴日,于11:00-15:00敞棚晒田,接受高温光照,有利于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减少硝酸盐积累。
[0046]1、病虫草防治:依据茄子发病情况,喷施质量比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质量比为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质量比为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质量比为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若干次,选择午后喷施,以便达到较好的病虫害杀灭效果,人工拔除杂草。
[0047]J、收获:茄果成熟收获期分批次进行采收,每批次于午后13:00-15:00间采收。
[0048]实施例2:
[0049]以下为低硝酸盐含量茄子的栽培方法对降低茄果硝酸盐含量的效果试验:
[0050]试验地点: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高桥试验基地
[0051]试验材料:试验品种为早红茄I号,幼苗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提供。
[0052]试验设计:试验设2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各处理如下:
[0053]①对照(CK):当地农户传统的栽培模式,基肥均匀撒施完全腐熟的农家肥10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00千克/公顷,氯化钾200千克/公顷,采用人工将肥料翻入土中。选择事先培育的长势健硕的茄子幼苗,按照株距50厘米和行距60厘米的标准进行移栽,移栽后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追肥以尿素为主,定植至开花前施追肥一次,门茄座果后追肥一次,以后每采收二次追肥一次,每次追肥22.5kg/公顷,正常的灌溉及病虫草害管理,直至采收结束。
[0054]②处理⑴:本发明中的低硝酸盐含量茄子栽培模式。
[0055]A、温室拱棚搭建:选择地势平坦肥沃且周边无任何遮挡阳光的保护性菜地,要求前茬栽种作物为非茄科蔬菜,以钢管或竹条作龙骨搭建拱棚,温室拱棚所覆盖塑料薄膜透光率为80%。[0056]B、整地:采用小型农田翻耕机对拱棚内菜地进行翻耕和平整,人工或机械开沟起垄,垄宽140厘米,垄间距为80厘米,垄长根据温室拱棚内田块确定。
[0057]C.基肥:均匀撒施浩博生物有机肥15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00千克/公顷,氯化钾200千克/公顷,硼砂10千克/公顷,采用人工将肥料翻入土中。
[0058]D.移栽:选择事先培育的长势健硕的茄子幼苗,采用浓度为0.3mg/kg的芸苔素内酯溶液蘸根8小时后,按照株距50厘米和行距60厘米的标准进行移栽,每垄按照垄宽度栽种3行,其中两个边行各预留7.5厘米边距,移栽后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表土相对含水量 70%ο
[0059]E.追肥及配施硝化抑制剂:分别于移栽后第22天和第44天,将尿素按照每公顷45千克用量与氮吡啉按照每公顷600克用量充分混匀后溶于水中,于17:00后距根基部15厘米处均匀灌根。
[0060]F.喷施生长调节剂:开花盛期,于上午露水褪去后叶面喷施复配后浓度为4毫克/千克的芸苔素内酯、3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及1000毫克/千克的磷酸二氢钾复合溶液一次,以后每15天喷施一次,每次喷施量为450千克/公顷,直至全部收获。
[0061]G.追施微肥:坐果期开始,将钥酸钠、硫酸锌、硫酸锰按照质量比2:3:4的比例复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9%的混合溶液A,将苹果酸溶于水中配制成13毫克/千克的溶液B,于第一批茄果平均果径4厘米时,茄果及叶面喷施溶液A —次,此后在第9天,茄果及叶面喷施一次B溶液,以后每隔9天,A、B溶液交替喷施。在A B溶液交替喷施期间,于每次喷施任一溶液后6天,茄果及叶面追加喷施浓度为15毫克/千克的维生素C溶液一次,直至最后一批茄果收获,溶液A、溶液B和维生素C溶液每次喷施量均为450千克/公顷,于上午露水褪去后喷施,便于植株吸收。
[0062]H.坐果期开始,每逢晴日,于11:00-15:00敞棚晒田,接受高温光照,以增加硝酸还原酶活力。
[0063]1.病虫草防治:开花坐果期喷施质量比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次,以预防病虫害发生,人工拔除杂草,全程正常浇水管理。
[0064]J.收获:每批次爺果成熟时于午后13:00-15:00间米收。
[0065]抽样及测定方法:试验全程共采收10批茄果,每10天采收一批,每批分小区采收并记录茄果重量和果数,于各小区第2、4、6、8批采收的茄果中选择大小及长势一致的茄果四枚,用于测定硝酸盐、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其中,硝酸盐含量采用镉柱还原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
[0066]结果分析:[0067]表1不同栽培方法对茄果经济产量的影响
[0068]
【权利要求】
1.一种低硝酸盐含量茄子的栽培方法,其步骤如下: A、温室拱棚搭建:选择地势平坦肥沃且周边无任何遮挡阳光的保护性菜地,要求前茬栽种作物为非茄科蔬菜,以钢管或竹条作龙骨搭建拱棚,温室拱棚所覆盖塑料薄膜透光率在 70%-90% ; B、整地:采用小型农田翻耕机对拱棚内菜地进行翻耕和平整,人工或机械开沟起垄,垄宽130-140厘米,垄间距为70-90厘米,垄长根据温室拱棚内田块确定; C、基肥:均匀撒施完全腐熟的猪牛粪类有机肥或农家肥10000-17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600-800千克/公顷,氯化钾180-250千克/公顷,硼砂8_12千克/公顷,采用人工或机械将肥料翻入土中; D、移栽:选择事先培育的长势健硕的茄子幼苗,采用浓度为0.15-0.35毫克/千克的芸苔素内酯溶液蘸根5-10小时后,按照株距45-55厘米和行距55-65厘米的标准进行移栽,每垄按照垄宽度栽种3行,其中两个边行各预留5-10厘米边距,移栽后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表土含水量50%-75% ; E、追肥及配施硝化抑制剂:分别于移栽后第20-25天和第40-45天,将尿素按照每公顷30-60千克用量与氮吡啉按照每公顷400-800克用量或双氰胺按照每公顷1.5-2.5千克用量充分混匀后溶于水中,于17:00后距根基部10-15厘米处均匀灌根; F、喷施生长调节剂:开花期开始,叶面喷施复配后浓度为3-6毫克/千克的芸苔素内酯、2-4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及800-1500毫克/千克的磷酸二氢钾复合溶液,每次喷施量为400-500千克/公顷,每12-18天喷施一次,直至最后一批爺果收获,于上午露水褪去后喷施,便于植株吸收; G、追施微肥:将钥酸钠、硫酸锌、硫酸锰按照质量比2:3:4的比例复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9%的混合溶液A,将苹果酸溶于水中配制成浓度为10-15毫克/千克的溶液B,于第一批茄果平均果径3-6厘米时,茄果及叶面喷施溶液A —次,此后每7-12天,茄果及叶面喷施一次B和A两种溶液中其中的一种,且于每次喷施任一溶液后5-8天,茄果及叶面追加喷施浓度为13-18毫克/千克的维生素C溶液一次,直至最后一批茄果收获,溶液A、溶液B和维生素C溶液每次喷施量均为400-500千克/公顷,于上午露水褪去后喷施,便于植株吸收; H、坐果期开始,每逢晴日,于11:00-15:00敞棚晒田,接受高温光照; 1、病虫草防治:依据茄子发病情况,喷施质量比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质量比为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质量比为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质量比为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若干次,选择午后喷施,人工拔除杂草; J、收获:茄果成熟收获期分批次进行采收,每批次于午后13:00-15:00间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G步骤中,A溶液和B溶液交替喷施。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563642SQ201310594562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崔新卫, 彭福元, 鲁耀雄, 龙世平, 陈山, 刘朝晖 申请人:湖南省农业生物资源利用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