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培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水培杯,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1)的杯底的内壁上设有4条加强筋(2),所述的杯体(1)的杯身的下部设有两排若干通孔(3),所述的杯体(1)的杯身的上部设有若干通气孔(4),所述的杯体(1)的杯身的上部设有使杯体(1)伸长或缩短的呈折叠状态的伸缩段(5);该新型水培杯的杯体呈锥型(下部小、上部大),杯身可调节长度,并增加了透气性能,适于栽培植物的不同生长期的生长需要。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水培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培栽培架上以固定栽培物的杯体,具体讲是一种新型水培杯。
【背景技术】
[0002]水培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目前较常用的设备有水培栽培架,该类型的水培栽培架由支撑架和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栽培管构成,而栽培管沿轴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新型水培杯的定位孔。
[0003]水培时,新型水培杯依次放置在定位孔内,而栽培管内充有营养液,新型水培杯内则放置有用于固定培植物的泡沫块或海绵团。
[0004]目前,现有的新型水培杯一般由塑料整体注塑成直筒状,杯体整体长度无法调节,杯身没有透气孔,当栽培物长高后,原有长度的杯体则不适宜长高后的栽培物的生长,且易导致栽培物下部枝叶干枯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杯体长度可调节,杯身透气,下部小、上部大的锥型,适于长高后的栽培物生长的新型水培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水培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杯底的内壁上设有4条加强筋,所述的杯体的杯身的下部设有两排若干通孔,所述的杯体的杯身的上部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的杯体的杯身的上部设有使杯体伸长或缩短的呈折叠状态的伸缩段。
[0007]进一步,所述的杯体下部两排若干通孔呈正方形。
[0008]进一步,所述的杯体上部通气孔呈正方形间隔排列。
[0009]进一步,所述的加强筋为4条,该4条加强筋相互交叉呈“米”字状。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锥型(下部小、上部大)杯身的上部设有使杯体伸长或缩短的呈折叠状态的伸缩段,通过拉长或压缩伸缩段便可改变杯体的长度,也就是说杯体的长度可调,满足栽培物长高后的生长需求;杯身的上部设有若干通气孔,部分栽培物枝叶可伸出杯身处,有利于栽培物下部枝叶的生长。
[0011]作为改进,所述的杯体下部两排通孔呈正方形,两排通孔便于营养液进入杯体内,也便于栽培物的根系从通孔处吸收营养液。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强筋为4条,该4条加强筋相互交叉呈“米”字状,加强了杯体的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水培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锥型杯体,2、加强筋,3、通孔,4、通气孔,5、伸缩段。【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水培杯,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I的杯底的内壁上设有4条加强筋2,所述的杯体I的杯身的下部设有两排若干通孔3,所述的杯体I的杯身的上部设有若干通气孔4,所述的杯体I呈锥型(下部小、上部大),杯体I的杯身的上部设有使杯体I伸长或缩短的呈折叠状态的伸缩段5,及所述的杯体I的杯身的上部设有若干通气孔4。
[0017]实施例1:所述的杯体I呈锥型(下部小、上部大),所述的杯体的杯身有两排若干通孔3呈正方形,所述的通气孔4呈正方形间隔排列;所述的加强筋2为4条,该4条加强筋2相互交叉呈“米”字状且端头均延伸至杯身内壁处。
[0018]实施例2:该新型水培杯由于设置有使锥型杯体I伸长或缩短的呈折叠状态的伸缩段5,当开始栽种栽培物时,此时无需拉伸杯体I的伸缩段5,此时杯体I的长度能满足栽培物的生长需求。而当栽培物长高到一定程度后,此时原有的杯体I的长度不再适宜栽培物的生长,此时拉伸杯体I的伸缩段5,便能使杯体I的长度变长,从而满足栽培物的生长,而呈锥型的杯体I的杯身设置有通气孔4,能防止杯身伸长致使栽培物下部枝叶干枯死亡。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水培杯,包括杯体(1),所述杯体(I)的杯底的内壁上设有4条加强筋(2),所述的杯体(I)的杯身的下部设有两排若干通孔(3),所述的杯体(I)的杯身的上部设有若干通气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I)呈下部小、上部大的锥型,杯体(I)的杯身的上部设有使杯体(I)伸长或缩短的呈折叠状态的伸缩段(5),及所述的杯体(I)的杯身的上部设有若干通气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排若干通孔(3)呈正方形,所述的通气孔(4)呈正方形且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水培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2)为4条,该4条加强筋(2)相互交叉呈“米”字状。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3761993SQ201320742117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刘小文, 李维, 齐成媚, 袁先友, 张敏, 骆鹰, 张祖姣, 袁志辉, 王宗成 申请人:湖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