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垄覆膜插秧一体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起垄覆膜插秧一体机,起垄器前端设有浇水孔,浇水孔内置供水管,防风辊轴上连接插秧平台,插秧平台上设置气缸,插秧平台的前端固定送秧盒,压膜轮外侧设置转盘,转盘外侧圆周表面上等间距设置若干磁片,转盘外侧的机架上设置一个用来感应转盘上磁片的磁力感应器,气缸与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开关连接,控制开关与磁力感应器和外部的气泵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实现了起垅、插苗、浇水、覆土和覆膜一整套动作,一次完成移栽劳作的一整套工序,由于送秧盒和气缸的角度可调,送秧盒的出秧口位于前部一端,保证了秧苗竖直插入土中,便于秧苗发芽生长,同时大大减轻插秧的劳动强度,有效地提高移栽劳作的质量,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专利说明】起垄覆膜插狹一体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垄覆膜插秧一体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移栽劳作,尤其是薯类作物主要是通过手工作业进行作业,起垅、插苗、浇水、覆土、覆膜几道工序都要手工完成,费时费力,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无法满足现代生产发展的要求,行业内急需开发一种实现起垅、插苗、浇水、覆土和覆膜等工作的专用移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垄覆膜插秧一体机,以解决现有工艺存在的手工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机架和旋耕机组成,机架固定在旋耕机上,旋耕机上设置与驱动设备连接传动的减速机,旋耕机后侧连接两个起垄器,起垄器上面相应地设置一个覆膜筒,机架后端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压膜轮,旋耕机侧面的支架上连接一个防风辊轴,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起垄器前端设有一个浇水孔,浇水孔内置供水管,防风辊轴上相应于起垄器连接有插秧平台,插秧平台上设置气缸,插秧平台的前端固定一个送秧盒,压膜轮外侧设置一个转盘,转盘外侧圆周表面上等间距设置若干磁片,转盘外侧的机架上设置一个用来感应转盘上磁片的磁力感应器,气缸与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开关连接,控制开关与磁力感应器和外部的气泵连接。
[0005]上述插秧平台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防风辊轴上,插秧平台前端设置插秧平台调节杆,插秧平台调节杆一端与插秧平台连接,插秧平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机架连接,插秧平台调节杆用来调节插秧平台前端离地垄的高度。
[0006]上述插秧平台上气缸后端通过气缸调节杆固定在插秧平台上,气缸调节杆可调节气缸与地垄之间的角度,气缸前端的气缸推杆前端与一个从动推杆连接在一起,从动推杆上固定一段链条,链条上设置一个齿轮,齿轮两端固定连接一个压秧条。
[0007]上述送秧盒前部设置一个出秧口,出秧口位于送秧盒前部一端,已从确保送秧盒内的秧苗竖直入垄。
[000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外部驱动设备带动本装置行进过程中,起垄器进行起垄,同时起垄器上的浇水孔对土垄进行浇水,覆膜筒对土垄进行覆膜,与此同时随着压膜轮的转动,压膜轮外侧的转盘也随之转动,磁力感应器感应到转盘上的磁片时,便会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开关上,控制开关便会控制外部的气泵送气,气体通过控制开关给插秧平台上的气缸送气,气缸推杆便会向前伸出,将送秧盒内的秧苗从送秧盒前部一端的出秧口推进地垄中,与此同时,从动推杆随着气缸推杆向前伸出,从而带动固定在从动推杆上的链条向前位移,链条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转动,将压秧条打开,操作人员便可将新的秧苗放置送秧盒内,当磁力感应器感应不到转盘上的磁片时,控制开关控制外部的气泵断气,从而气缸推杆收回气缸内,从动推杆也会随之向后移动,从而带动链条向后位移,链条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转动,将压秧条复位以对送秧盒内的秧苗进行固定,准备下一次的插秧动作。通过调整转盘上磁片间距,可调节插秧的速率,调整秧苗的分布密度。
[0009]与现有工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起垄覆膜插秧一体机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实现了起垅、插苗、浇水、覆土和覆膜一整套动作,一次完成移栽劳作的一整套工序,由于送秧盒和气缸的角度可调,同时送秧盒的出秧口位于送秧盒前部一端,保证了秧苗竖直插入土中,便于秩苗发芽生长,同时大大减轻插秩的劳动强度,提闻生广效率,有效地提闻移栽劳作的质量,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4]图4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本实用新型送秧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I机架、2旋耕机、3减速机、4支架、5起垄器、6覆膜筒、7压膜轮、8插秧平台、9气缸、10送秧盒、11控制开关、12转盘、13磁力感应器、14磁片、15浇水孔、41防风辊轴、81合页、82气缸调节杆、83插秧平台调节杆、91气缸推杆、92从动推杆、93链条、94齿轮、95压秧条、101出秧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起垄覆膜插秧一体机,主要由机架I和旋耕机2组成,机架I固定在旋耕机2上,旋耕机2上设置与驱动设备连接传动的减速机3,旋耕机2后侧连接两个起垄器5,起垄器5上面相应地设置一个覆膜筒6,机架I后端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压膜轮7,旋耕机2侧面的支架4上连接一个防风辊轴41,起垄器5前端设有一个浇水孔15,浇水孔15内置供水管,防风辊轴41上相应于起垄器5连接有插秧平台8,插秧平台8上设置气缸9,插秧平台8的前端固定一个送秧盒10,压膜轮7外侧设置一个转盘12,转盘12外侧圆周表面上等间距设置若干磁片14,转盘12外侧的机架上设置一个用来感应转盘12上磁片14的磁力感应器13,气缸9与设置在机架I上的控制开关11连接,控制开关11与磁力感应器13和外部的气泵连接。
[0019]插秧平台8通过合页81活动连接在防风辊轴41上,插秧平台8前端设置插秧平台调节杆83,插秧平台调节杆83 —端与插秧平台8连接,插秧平台调节杆83的另一端与机架I连接,插秧平台调节杆83用来调节插秧平台8前端离地垄的高度。
[0020]插秧平台8上气缸9后端通过气缸调节杆82固定在插秧平台8上,气缸调节杆82可调节气缸9与地垄之间的角度,气缸9前端的气缸推杆91前端与一个从动推杆92连接在一起,从动推杆92上固定一段链条93,链条93上设置一个齿轮94,齿轮94两端固定连接一个压秧条95。[0021]送秧盒10前部设置一个出秧口 101,出秧口 101位于送秧盒10前部一端,已从确保送秧盒10内的秧苗竖直入垄。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外部驱动设备带动本装置行进过程中,起垄器5进行起垄,同时起垄器5上的浇水孔15对土垄进行浇水,覆膜筒6对土垄进行覆膜,与此同时随着压膜轮7的转动,压膜轮7外侧的转盘12也随之转动,磁力感应器13感应到转盘12上的磁片14时,便会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开关11上,控制开关11便会控制外部的气泵送气,气体通过控制开关11给插秧平台8上的气缸9送气,气缸推杆91便会向前伸出,将送秧盒10内的秧苗从送秧盒前部一端的出秧口 101推进地垄中,与此同时,从动推杆随着气缸推杆向前伸出,从而带动固定在从动推杆上的链条向前位移,链条93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94转动,将压秧条95打开,操作人员便可将新的秧苗放置送秧盒10内,当磁力感应器13感应不到转盘12上的磁片14时,控制开关11控制外部的气泵断气,从而气缸推杆91收回气缸9内,从动推杆92也会随之向后移动,从而带动链条93向后位移,链条93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94转动,将压秧条95复位以对送秧盒10内的秧苗进行固定,准备下一次的插秧动作。通过调整转盘12上磁片14间距,可调节插秧的速率,调整秧苗的分布密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起垄覆膜插秧一体机,主要由机架和旋耕机组成,机架固定在旋耕机上,旋耕机上设置与驱动设备连接传动的减速机,旋耕机后侧连接两个起垄器,起垄器上面相应地设置一个覆膜筒,机架后端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压膜轮,旋耕机侧面的支架上连接一个防风辊轴,其特征是起垄器前端设有一个浇水孔,浇水孔内置供水管,防风辊轴上相应于起垄器连接有插秧平台,插秧平台上设置气缸,插秧平台的前端固定一个送秧盒,压膜轮外侧设置一个转盘,转盘外侧圆周表面上等间距设置若干磁片,转盘外侧的机架上设置一个用来感应转盘上磁片的磁力感应器,气缸与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开关连接,控制开关与磁力感应器和外部的气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垄覆膜插秧一体机,其特征是插秧平台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防风辊轴上,插秧平台前端设置插秧平台调节杆,插秧平台调节杆一端与插秧平台连接,插秧平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机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垄覆膜插秧一体机,其特征是插秧平台上气缸后端通过气缸调节杆固定在插秧平台上,气缸前端的气缸推杆前端与一个从动推杆连接在一起,从动推杆上固定一段链条,链条上设置一个齿轮,齿轮两端固定连接一个压秧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垄覆膜插秧一体机,其特征是送秧盒前部设置一个出秧口,出秧口位于送秧盒前部一端。
【文档编号】A01B49/06GK203618299SQ201320867874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8日
【发明者】王建民 申请人:王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