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的方法

文档序号:24656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的方法,包括(S1100)配制培养料步骤:提供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包括70~80重量份的牦牛粪、8~15重量份的青稞秸秆、2~8重量份的生石灰、5~10重量份的油枯和2~10重量份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将所述培养料搅拌均匀。本发明提供的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的方法至少能够栽培出符合绿色食品安全标准的双孢菇。
【专利说明】一种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双孢菇的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双孢燕Agaricus bisporus又称双孢蘑、双孢蘑燕,属草腐真菌。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奇特的食疗保健作用,因而成为世界性食用菌。双孢菇目前是世界食用菌产量中居首位的食用菌种类,占食用菌总产量的40%左右。我国人工栽培双孢菇的历史悠久,生产面积居世界第一,发展双孢蘑菇生产已成为部分地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发达国家先后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产业化、规模化栽培双孢菇。但是,我国目前双孢菇栽培仍然以农户家庭作坊为主,产业化程度较低,且大部分种植户仍然采用自然栽培方式,生产过于分散,栽培水平参差不齐,生产条件较差,生产技术不规范,即使部分采用了设施栽培,其栽培管理技术也不配套,严重影响了双胞蘑菇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和质量提升。投入品使用管理不严,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投入,往往使用劣质化肥、农药及其它微量元素,甚至添加荧光增白剂,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严重影响广大消费者食用安全。
[0003]因此,希望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食品安全的双孢菇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0004]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的新型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的方法。
[000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的方法,包括步骤:`[0006]SllOO配制培养料步骤:提供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包括70~80重量份的牦牛粪、8~15重量份的青稞稻杆、2~8重量份的生石灰、5~10重量份的油枯和2~10重量份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将所述培养料搅拌均匀。
[0007]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S1200发酵步骤:在所述发酵步骤的第一阶段,将搅拌均匀的所述培养料在大棚内发酵,发酵温度为70°C~80°C,发酵时间为3天~5天,直至所述培养料的颜色由浅黄变为黑褐色;
[0008]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将所述培养料的温度降至48°C~52V,保持7天,之后将所述培养料的含水量调整为65%~70%,且将所述培养料的pH值调整为7.2~7.5,所述培养料发酵步骤结束。
[0009]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S1300播种步骤:将S1200发酵步骤得到的所述培养料移至菇棚内,将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培养料中,播种完毕后,用地膜覆盖所述培养料;
[0010]S1400管理菇棚步骤:在管理菇棚步骤的第一阶段,紧闭菇棚的门,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为22°C~28°C,湿度控制为65%~80%,持续10天~15天,直至菌丝基本封面;
[0011]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昼夜打开菇棚的门,以加大菇棚通风,持续20~30天,直至菌丝发到底,所述管理菇棚步骤结束;以及
[0012]S1500覆土步骤:S1400管理菇棚步骤之后,在所述培养料的表面覆土,覆土厚度为I厘米~2厘米;覆土后,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在14°C~18°C,湿度控制在80%~90%。
[0013]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S1300播种步骤中,将所述S1200发酵步骤得到的所述培养料移至菇棚内,将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培养料中,所述双孢菇菌种的用量为每平方米750g~1000g,其中,将7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拌入所述培养料中,3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所述培养料的表面。
[0014]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S1500覆土步骤中,覆土所用的材料为泥炭土。
[0015]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S1500覆土步骤中,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菇棚的地面上撒生石灰,所述地面上撒的所述生石灰的厚度为0.5厘米~I厘米。
[0016]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S1500覆土步骤后进一步包括S1600调整菇棚相对湿度步骤:给双孢菇的子实体喷出菇水后,紧闭所述菇棚的门,将菇棚中空气的相对湿度调整为83%~90%。
[0017]本发明提供的双孢菇栽培方法至少能够栽培出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双孢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在附图中,参考数字之后的字母标记指示多个相同的部件,当泛指这些部件时,将省略其最后的字母标记。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发明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创造性概念,该创造性概念可大量的体现于具体的上下文中。在下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根据图1所示的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方法,首先进入SllOO配制培养料步骤:提供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包括70~80重量份的牦牛粪、8~15重量份的青稞秸杆、2~8重量份的生石灰、5~10重量份的油枯和2~10重量份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将所述培养料搅拌均匀。 [0023]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草食性反刍家畜。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牦牛全身都是宝。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青藏高原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特别是牦牛种群巨大,加上当地“不杀生”的习俗,牦牛粪遍地,当地牧民除了用于做燃料外,基本上没有开发利用。因此,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用下脚料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发展有机农产品,是变废为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好方法,且对低碳经济作出了贡献。
[0024]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有着广泛的药用以及营养价值。秸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青稞秸杆即为青稞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青稞秸杆具有较粗的纤维,从而利于培养料中微生物发酵。
[0025]生石灰,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适当温度下煅烧,排除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后,所得的以氧化钙(CaO)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即为石灰,又称生石灰。所述生石灰可以用于调节所述培养料的酸碱度。
[0026]油枯,以各种含油成分较多的种子经压榨去油后的残渣制成的一类有机肥,如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花生饼等,即油饼、饼肥。油枯中具有较多的矿物质和蛋白质,从而为培养料提供养分。
[0027]生物有机复合肥,一般是以有机物质为主体,配合少量的化学肥料,按照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肥料特性进行科学配比,与生物“活化剂”完美组合,除含有氮、磷、钾大量营养元素和钙、镁、硫、铁、硼、锌、硒、钥等中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大量有机物质、腐殖酸类物质和保肥增效剂,养分齐全,速缓相济,供肥均衡,肥效持久。
[0028]优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的有机质45%、氮磷钾养分5%-6%,有效活生物菌大于2000万单位/克,40千克装。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有机复合肥能够提高牦牛粪的肥力,从而提高双孢菇的产量。
[0029]可替换地,所述生物有机复合肥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量的畜禽粪15-20%、腐植酸50-55%、有机铵15-20%、磷矿粉10-15%、钾肥3_5%、微生物菌2_3%、微量元素0.5_1%。
[0030]以下描述各成分所起的作用:
[0031]1、畜禽粪:畜禽粪包含牲畜粪和禽粪两大类。牲畜粪尿是指猪、马、牛、羊等饲养牲畜的排泄物,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禽粪是鸡、鸭、鹅等家禽的排泄物,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其它营养成份。畜禽粪经微生物发酵后,向本肥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
[0032]2、腐殖酸:腐殖酸是动植物遗骸,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以及一系列的化学过程和积累起来的一类有机物质。它是由芳香族及其羟基、羧基等多种官能团构成的高分子有机酸,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和吸收、络合、交换等功能,起到改良土壤结构、保水、保肥、提高肥料综合利用率的作用。它与无机氮、磷、钾元素络合形成腐殖酸铵、腐殖酸磷、腐植酸钾,是有机肥料的重要组份。
[0033]3、有机铵、磷矿粉、钾肥:提供氮、磷、钾养分,它们与腐殖酸络合形成腐殖酸铵、腐殖酸磷、腐殖酸钾,是有机肥料的重要组份。
[0034]4、微生物菌:侧抱芽抱杆菌(Bacillus Laterosporu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Subtilis),这两种微生物菌以休眠孢子形式存活于微生物有机肥料中,具有耐高温、耐盐分、耐干燥度独特功效。微生物菌进入土壤生长繁殖后产生大量的胞外酶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给作物直接提供营养;代谢产物不仅可以刺激作物生长,而且还能起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在作物根际生态区系占据优势,对有害微生物起到“竞争抑制”的作用,帮助作物健壮生长。
[0035]所述生物有机复合肥是通过下述三步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
[0036]侧孢芽孢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孢子粉的制备方法
[0037]1.1 一级斜面培养:将側孢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PDA培养基的斜面上30°C培养24小时后制作菌悬液。
[0038]1.2 二级种子培养:按比例1%的接种量将制备好的菌悬液接种到PDA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摇床转数为160转/分),25-30°C培养48-72小时。
[0039]1.3孢子粉的制备:将培养好的种子液喷雾在载体上,80°C以下烘干干燥包装备用。检测芽孢数量,含芽孢数在50-180亿/克。
[0040]2、腐殖酸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
[0041]2.1原料准备:
[0042]2.1.1畜禽粪:特指牦 牛粪脱水干燥。
[0043]2.1.2秸杆:粉碎成长度为0.5-2厘米的秸杆粉。
[0044]2.1.3腐殖酸:特指泥炭腐殖酸用破碎机打散干燥、用雷磨机粉碎成60-80目,干燥备用。
[0045]2.2原料配制:畜禽粪30-35%,腐殖酸65_70%、加入高温酵素菌,按重量百分比计量配料拌匀,调节含水分在55-60%范围,至发酵槽发酵。
[0046]2.3发酵:将备好上述各料放入发酵槽,机械翻抛,以疏松物料、增大氧气量。一次发酵需要量12-15天,发酵最高温度须达65-75°C度。二次发酵采用集中堆存20-30天微氧发酵,温度控制在48-52 °C度。
[0047]2.4烘干、粉碎:将充分发酵好的物料经隧道窑烘干,温度控制在80°C度以下,含水量控制在10-15%范围内,粉碎过筛,细度达到40-60目,备用。
[0048]3、腐殖酸生物有机肥料制备
[0049]将制备好的側孢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孢子粉(重量比1:1)按0.05-0.1%的比例加入有机肥料中,保证活菌总数达到2000万个/克以上,每一种菌活菌数量达到1000万个/克以上,在强排搅拌机下充分拌匀,罐装成商品腐殖酸生物有机肥。
[0050]所述生物有机复合肥即为腐殖酸生物有机肥料。
[0051]生物有机复合肥中上述微生物菌对培养料发酵,并分解为双孢菇生长所需有效养分至关重要。
[0052]然后进入S1200发酵步骤:在所述发酵步骤的第一阶段,将搅拌均匀的所述培养料在大棚内发酵,发酵温度为70°C~80°C,发酵时间为3天~5天,直至所述培养料的颜色由浅黄变为黑褐色。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将所述培养料的温度降至48°C~52°C,保持7天,之后将所述培养料的含水量调整为65%~70%,且将所述培养料的pH值调整为
7.2~7.5,所述培养料发酵步骤结束。
[0053]大棚的组成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塑料大棚一般覆盖的面积为1-3亩,管理方便。但可进行多个棚大面积的覆盖。由于棚体高大不便用草帘进行防寒,而在棚内用多层薄膜进行内防寒,棚内的温度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主要生产季节是春、夏、秋。冬季气温在-15°C以上的地区可种植一些耐寒性强的作物,或用火炉进行临时性补充加温。因为其棚型比中、小棚高大,又不同于温室的建筑结构,故称其为大棚。
[0054]优选地,用生石灰来调整所述培养料的pH值。
[0055]S1200发酵步骤中发酵所采用的方法为高温闷棚,是指在夏季休闲期,用塑料薄膜密封大棚,在强光照射下,使大棚内迅速升温到60~70度以上,并保持一定时间,利用高温对大棚进行杀菌消毒。高温闷棚的核心在于提高棚温和地温,从而切实达到杀灭病虫杂草的目的。
[0056]随后进入S1300播种步骤:将S1200发酵步骤得到的所述培养料移至菇棚内,将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培养料中,播种完毕后,用地膜覆盖所述培养料。所述双孢菇菌种的用量为每平方米750g~1000g,其中,将7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拌入所述培养料中,3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所述培养料的表面。
[0057]双孢菇菌种,指双孢菇栽培菌种。
[0058]菇棚,是培养双孢菇的处所,通常是避光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0059]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通常是透明或黑色PE薄膜,也有绿、银色薄膜,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地膜看上去薄薄一层,但作用相当大。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使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对于那些刚出土的幼苗来说,具有护根促长等作用,对于我国西藏地区少雨、干旱贫脊、无霜期短等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0060]优选地,播种时,以菇棚温度在22°C -25°C、料温在24°C _26°C为宜,最高不超过28°C,播种后应每天检查料温,以防高温烧死菌种。
[0061]优选地,播种前先整理培养`料的料面。料层厚薄不均,料面高低不平,是造成发菌程度不一,从而造成串土速度不一,直至出菇不匀的首要原因。所以在播种前必须进行料层
整理,达到厚薄一致。
[0062]播种前先还要检查料中有无氨气和螨类:氨气杀菌,螨虫吃菌,这是播种前必须除掉的两大祸害。
[0063]检查氨气用pH5.5-9的精密试纸,放在随时挖的料坑空间,周围不得碰到培养料。若pH值超过8表明有氨存在,可喷洒2%甲醛除之;若pH值大于9,表明氨重,绝对不行,可按每一百平方米洒50~80斤过磷酸钙细粉,再重新翻料整平料面,消除氨气,因为氨多必伤菌,也易长鬼伞,必须消除。
[0064]检查螨类可用薄膜铺放在一处料面上,经过I小时左右,检查薄膜上是否附有螨虫。如果发现有,可喷洒1000倍的除虫菊酯或3000~5000倍的氯氰菊酯,密封24小时。
[0065]优选地,菌种准备包括:将菌种瓶的外部用0.2%高锰酸钾溶液(或3%漂白粉或
0.1%克霉灵)反复擦洗干净,并在其浸湿棉塞后,用镊子拔出。然后把瓶子打破,小心地去掉玻璃渣。先去掉上部盖料层,再将菌种捏碎,不能揉搓,切不可捏成单个麦粒,也不可损伤麦粒上的表皮菌丝。然后放入已消毒过的脸盆中,用时轻轻抓出。
[0066]播种时,先将菌种的70%散播在料面上,一定要均匀,要用铁叉或竹尖轻轻抖动培养料,使麦粒菌种落入3~5厘米厚的料层中(相当于表层混播),把余下的30%的菌种散播在料面上,用木板轻轻拍动,使菌种紧贴料面,不能让菌种架空。在靠近门帘及通风口等容易干的地方盖上报纸(预先用0.5%甲醛喷湿)或地膜,以防料干。料稍干者,可用地膜覆盖3~5天,萌发定植后揭掉。
[0067]播种后轻轻压实既使菌种和料接触紧密,又要透气保湿。料湿轻压,料稍干者可适度重压(最好事先喷0.5%石灰水补湿),晚期播种的,要适度重压,以便保湿、保温。
[0068]播种量大小与产量有关。播种量大的应适当播到下层去(国外全是混播,因为都用标准的二次发酵),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料层的混播;万万不可集中在表面,以防止产生密菇、球菌和死菇。增加播种量,再加上混播,可提高产量。
[0069]接下来进入S1400管理菇棚步骤:在管理菇棚步骤的第一阶段,紧闭菇棚的门,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为22°C~28°C,湿度控制为65%~80%,持续10天~15天,直至菌丝基本封面;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昼夜打开菇棚的门,以加大菇棚通风,持续20~30天,直至菌丝发到底,所述管理菇棚步骤结束。
[0070]菌丝基本封面,即培养料表面长满菌丝。
[0071]菌丝发到底,即菌丝从培养料表面生长到底面,全部长满培养料。
[0072]播种后2~3天内,菇棚(房)内以保湿为主,微量透风为辅,切不可一点不透风,门窗、透气孔等可半开半掩,少开多掩,通风孔可挂草帘或堵上,做到保湿又透气。紧闭门窗,密不透气容易造成高温高湿而诱发杂菌。因此,棚温以22°C~28°C为宜,湿度控制为65%~80%、料温24°C~26°C为好,尽快使菌种萌发。
[0073]播种后4~6天,菌丝已开始长入培养料,应以换气为主,小通风为辅,适当增加通风量,促进菌丝向料内生长,防止杂菌滋生。同时要检查菌种成活情况(若有的没成活可补播)和床面杂菌情况。发现毛霉要加大通风、降低空气湿度、控制发展;发现有绿霉点,可在霉点上摊由石灰、粘土和漂白粉三合一的泥糊,控制其蔓延和传播。为了防止杂菌滋生,播种三天后,可在空中喷洒0.1%克霉灵或0.5%甲醛溶液。
`[0074]播种后7~15天为发菌旺盛期,应以小通风为主,大通风为辅,促使菌丝快速纵横生长,发足发壮菌丝。若生长不快,可用铁叉适当撬料,增加透气性,促进菌丝生长。当菌丝生长到料层二分之一时,一般进行撬料,以加快发菌速度。
[0075]播种后35~45天为培养料发菌后期,当菌丝长到料层三分之二时,要及时覆土。“覆土晚一天,出菇晚十天”,菇农谤语不能不信。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如果料层菌丝没有发好就急忙覆土,虽然出菇早,但产量却不高,故此,适时覆土最重要。
[0076]紧接着进入S1500覆土步骤:(S1400)管理菇棚步骤之后,在所述培养料的表面覆土,覆土厚度为I厘米~2厘米。覆土后,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在14°C~18°C,湿度控制在 80% ~90%o
[0077]其中,覆土所用的材料为泥炭土。
[0078]泥炭土,是指在某些河湖沉积低平原及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泥炭层的土壤。泥炭地可分为水藓泥炭地和沼泽泥炭地,这两类泥炭地的主要区别在于泥炭地形成的条件不同。泥炭土保持透气和持水的能力较强,能够提高双孢菇的产量。
[0079]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菇棚的地面上撒生石灰,所述地面上撒的所述生石灰的厚度为
0.5厘米~I厘米。在地面上撒的所述生石灰是为了防治病虫害,只有搞好后发酵和覆土的消毒,才可防止病虫害的发生。[0080]可选地,在所述菇棚的地面上喷洒一遍0.5%的敌敌畏,或走道喷洒I~5%的石灰水。
[0081]最后进入S1600调整菇棚相对湿度步骤:给双孢菇的子实体喷出菇水后,紧闭所述菇棚的门,将菇棚中空气的相对湿度调整为83%~90%
[0082]子实体(fruitingbody, sporocarp, fructification)是高等真菌的产抱构造,即果实体,由已组织化了的菌丝体组成。在担子菌中又叫担子果,在子囊菌中又叫子囊果。无论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无论结构简单或复杂,都称其产孢结构为子实体。
[0083]出燕水(fruitingwater),是蘑燕栽培术语。当原基普遍形成绿豆、黄豆(0.4-0.7cm)大小的菇蕾后,向覆盖层间歇重喷水分,以促进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进而出菇。
[0084]喷过“结菇水”后,停喷2~3天,扒开上层细土可看到许多米粒大小的白点(小菇蕾),同时细土缝中出现大量的绒毛菌丝时,就要适当喷出菇水,每次每平方米喷水0.9kg,连续2~3天,增加细土湿度(喷水后细土发亮,略粘手),同时也使粗土上部得到充足的水分,促使大量的菇蕾在湿度较大的粗细土之间形成,并使细土缝中的绒毛菌丝横向生长,形成线状菌丝,为下批出菇打下基础。
[0085]本制备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0086]首先,本方法采用牦牛粪为原料,辅以添加青稞秸杆、生石灰、生物有机肥,进行高温堆放发酵,不仅解决了高原气温低,微生物活动慢、弱,发酵难、发酵不彻底问题,还使得栽培的双孢菇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成为绿色、有机食品。其次,由于牦牛是天然放养,基本处于野生状态,不喂养加工饲料,靠觅食大草原野草、野生药材,其粪便主要为禾本科纤维,富含氮磷钾和蛋白质,不仅能为双孢菇栽培提供充足的养分,而且来源广泛,从而降低了双孢菇的栽培成本。
[0087]还有,本方法采用`透气、持水性较好的泥炭土覆土,为双孢菇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了双孢菇的产量。
[0088]最后,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用下脚料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发展有机农产品,是变废为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好方法,对低碳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0089]实施例1
[0090]根据图1所示的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方法,首先进入SllOO配制培养料步骤:提供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包括70重量份的牦牛粪、8重量份的青稞秸杆、2重量份的生石灰、5重量份的油枯和2重量份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将所述培养料搅拌均匀。然后进入S1200发酵步骤:在所述发酵步骤的第一阶段,将搅拌均匀的所述培养料在大棚内发酵,发酵温度为70°C,发酵时间为5天,直至所述培养料的颜色由浅黄变为黑褐色;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将所述培养料的温度降至48°C,保持7天,之后将所述培养料的含水量调整为65%,且将所述培养料的PH值调整为7.2,所述培养料发酵步骤结束。随后进入S1300播种步骤:将所述培养料移至菇棚内,将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培养料中,播种完毕后,用地膜覆盖所述培养料。所述双孢菇菌种的用量为每平方米750g,其中,将7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拌入所述培养料中,3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所述培养料的表面。接下来进入S1400管理菇棚步骤:在管理菇棚步骤的第一阶段,紧闭菇棚的门,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为22°C,湿度控制为65%,持续10天,直至菌丝基本封面;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昼夜打开菇棚的门,以加大菇棚通风,持续20天,直至菌丝发到底,所述管理菇棚步骤结束。紧接着进入S1500覆土步骤: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培养料层时,将土或其他物质覆盖在培养料层表面。其中,覆土所用的材料为泥炭土。覆土厚度为I厘米。覆土后,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在14°C,湿度控制在80%。在所述菇棚的地面上撒厚度为0.5厘米生石灰。最后进入S1600调整菇棚相对湿度步骤:给双孢菇的子实体喷出菇水后,紧闭所述菇棚的门,将菇棚中空气的相对湿度调整为83%。
[0091]实施例2
[0092]根据图1所示的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方法,首先进入SllOO配制培养料步骤:提供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包括80重量份的牦牛粪、15重量份的青稞秸杆、8重量份的生石灰、10重量份的油枯和10重量份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将所述培养料搅拌均匀。然后进入S1200发酵步骤:在所述发酵步骤的第一阶段,将搅拌均匀的所述培养料在大棚内发酵,发酵温度为80°C,发酵时间为3天,直至所述培养料的颜色由浅黄变为黑褐色;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将所述培养料的温度降至52°C,保持7天,之后将所述培养料的含水量调整为70%,且将所述培养料的PH值调整为7.5,所述培养料发酵步骤结束。随后进入S1300播种步骤:将所述培养料移至菇棚内,将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培养料中,播种完毕后,用地膜覆盖所述培养料。所述双孢菇菌种的用量为每平方米1000g,其中,将7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拌入所述培养料中,3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所述培养料的表面。接下来进入S1400管理菇棚步骤:在管理菇棚步骤的第一阶段,紧闭菇棚的门,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为28°C,湿度控制为80%,持续15天,直至菌丝基本封面;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昼夜打开菇棚的门,以加大菇棚通风,持续30天,直至菌丝发到底,所述管理菇棚步骤结束。紧接着进入S1500覆土步骤: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培养料层时,将土或其他物质覆盖在培养料层表面。其中,覆土所用的材料为泥炭土。覆土厚度为2厘米。覆土后,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在18°C,湿度控制在90%。在所述菇棚的地面上撒厚度为I厘米生石灰。最后进A S1600调整菇棚相对湿度步骤:给双孢菇的子实体喷出菇水后,紧闭所述菇棚的门,将菇棚中空气的相对湿度调整为90%。
[0093]实施例3`[0094]根据图1所示的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方法,首先进入SllOO配制培养料步骤:提供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包括80重量份的牦牛粪、10重量份的青稞秸杆、3重量份的生石灰、5重量份的油枯和2重量份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将所述培养料搅拌均匀。然后进入S1200发酵步骤:在所述发酵步骤的第一阶段,将搅拌均匀的所述培养料在大棚内发酵,发酵温度为75°C,发酵时间为4天,直至所述培养料的颜色由浅黄变为黑褐色;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将所述培养料的温度降至50°C,保持7天,之后将所述培养料的含水量调整为68%,且将所述培养料的PH值调整为7.3,所述培养料发酵步骤结束。随后进入S1300播种步骤:将所述培养料移至菇棚内,将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培养料中,播种完毕后,用地膜覆盖所述培养料。所述双孢菇菌种的用量为每平方米850g,其中,将7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拌入所述培养料中,3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所述培养料的表面。接下来进入S1400管理菇棚步骤:在管理菇棚步骤的第一阶段,紧闭菇棚的门,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为25°C,湿度控制为75%,持续12天,直至菌丝基本封面;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昼夜打开菇棚的门,以加大菇棚通风,持续25天,直至菌丝发到底,所述管理菇棚步骤结束。紧接着进入S1500覆土步骤: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培养料层时,将土或其他物质覆盖在培养料层表面。其中,覆土所用的材料为泥炭土。覆土厚度为1.5厘米。覆土后,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在15°C,湿度控制在88%。在所述菇棚的地面上撒厚度为0.7厘米生石灰。最后进入S1600调整菇棚相对湿度步骤:给双孢菇的子实体喷出菇水后,紧闭所述菇棚的门,将菇棚中空气的相对湿度调整为85%。
[0095]实施例4
[0096]根据图1所示的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方法,首先进入SllOO配制培养料步骤:提供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包括75重量份的牦牛粪、10重量份的青稞秸杆、6重量份的生石灰、6重量份的油枯和6重量份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将所述培养料搅拌均匀。然后进入S1200发酵步骤:在所述发酵步骤的第一阶段,将搅拌均匀的所述培养料在大棚内发酵,发酵温度为72°C,发酵时间为4天,直至所述培养料的颜色由浅黄变为黑褐色;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将所述培养料的温度降至50°C,保持7天,之后将所述培养料的含水量调整为66%,且将所述培养料的PH值调整为7.2,所述培养料发酵步骤结束。随后进入S1300播种步骤:将所述培养料移至菇棚内,将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培养料中,播种完毕后,用地膜覆盖所述培养料。所述双孢菇菌种的用量为每平方米900g,其中,将7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拌入所述培养料中,3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所述培养料的表面。接下来进入S1400管理菇棚步骤:在管理菇棚步骤的第一阶段,紧闭菇棚的门,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为26°C,湿度控制为66%,持续17天,直至菌丝基本封面;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昼夜打开菇棚的门,以加大菇棚通风,持续25天,直至菌丝发到底,所述管理菇棚步骤结束。紧接着进入S1500覆土步骤: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培养料层时,将土或其他物质覆盖在培养料层表面。其中,覆土所用的材料为泥炭土。覆土厚度为1.5厘米。覆土后,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在16°C,湿度控制在88%。在所述菇棚的地面上撒厚度为0.6厘米生石灰。最后进入S1600调整菇棚相对湿度步骤:给双孢菇的子实体喷出菇水后,紧闭所述菇棚的门,将菇棚中空气的相对湿度调整为87%。
[0097]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权利要求】
1.一种用牦牛粪栽培双孢菇的方法,包括步骤: (SllOO)配制培养料步骤:提供培养料,所述培养料包括70~80重量份的牦牛粪、8~15重量份的青稞稻杆、2~8重量份的生石灰、5~10重量份的油枯和2~10重量份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将所述培养料搅拌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S1200)发酵步骤:在所述发酵步骤的第一阶段,将搅拌均匀的所述培养料在大棚内发酵,发酵温度为70°C~80°C,发酵时间为3天~5天,直至所述培养料的颜色由浅黄变为黑褐色; 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将所述培养料的温度降至48°C~52°C,保持7天,之后将所述培养料的含水量调整为65%~70%,且将所述培养料的pH值调整为7.2~7.5,所述培养料发酵步骤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S1300)播种步骤:将(S1200)发酵步骤得到的所述培养料移至菇棚内,将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培养料中,播种完毕后,用地膜覆盖所述培养料; (S1400)管理菇棚步骤:在管理菇棚步骤的第一阶段,紧闭菇棚的门,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为22°C~28°C,湿度控制为65%~80%,持续10天~15天,直至菌丝基本封面; 在第一阶段之后的第二阶段,昼夜打开菇棚的门,以加大菇棚通风,持续20~30天,直至菌丝发到底,所述管理菇棚步骤结束;以及 (S1500)覆土步骤 :(S1400)管理菇棚步骤之后,在所述培养料的表面覆土,覆土厚度为I厘米~2厘米;覆土后,将所述菇棚的温度控制在14°C~18°C,湿度控制在80%~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S1300)播种步骤中,将所述(S1200)发酵步骤得到的所述培养料移至菇棚内,将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培养料中,所述双孢菇菌种的用量为每平方米750g~1000g,其中,将7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拌入所述培养料中,30%的所述双孢菇菌种播撒在所述培养料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S1500)覆土步骤中,覆土所用的材料为泥炭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S1500)覆土步骤中,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菇棚的地面上撒生石灰,所述地面上撒的所述生石灰的厚度为0.5厘米~I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S1500)覆土步骤后进一步包括(S1600)调整菇棚相对湿度步骤:给双孢菇的子实体喷出菇水后,紧闭所述菇棚的门,将菇棚中空气的相对湿度调整为83%~90%。
【文档编号】C05G3/00GK103755482SQ201410039872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苟俊, 张卫东 申请人:苟俊, 张卫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