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偏中性、近水源的材用杨树林;对杨树林地进行的整地作畦;忽地笑种球准备;在已整地杨树林地中开挖种植沟,将忽地笑的球茎按株距置于种植沟中,覆土,最后浇定根水;栽后田间日常管理包括春、夏时节及时搂草,适时施肥,及时排除积水;忽地笑种球和鲜切花适时采收。采用本发明的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杨树和忽地笑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点,林地的光能,热能、空间等生态条件得以充分利用,扣除复合经营增加的生产资料与用工等成本投入,可增加纯利润20%以上。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景观及生态效益,同时也提高杨树林地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延伸了杨树产业链。
【专利说明】一种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植物混合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石蒜属植物球根含有较高含量的贵重生物制药原料加兰他敏、石蒜碱等,是治疗老年痴呆疾病的良药,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同时石蒜属植物花色艳丽,花型奇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由于其经济开发价值高,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石蒜属植物全世界约有20种,我国有15种。忽地笑(lycoris aurea)是石蒜属植物中药用价值最高的品种之一。目前其还处于野生状态,仅仅依靠采挖野生种球自然资源不仅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破坏。由此可见,种球生产问题已成为其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通过在杨树林下栽培中国石蒜的方法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0003]杨树林复合栽培模式十分丰富。复合栽培是提高杨树林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主要模式有林-农、林-药、林-草等,其中,杨树林-农复合经营已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雷双喜和张晓虹发明了杨树丰产林+间作西瓜(套种花生)+间作大豆+间作辣椒+林下养殖的杨树丰产林“1+5”林下复合经营模式。目前大多数的杨树林下套种模式主要是在杨树幼林中进行,随着杨树的郁闭成林,必然会对其中一方产生较大不利影响。目前尚未见在杨树林下进行忽地笑栽培的报导。
【发明内容】
[0004]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解决忽地笑种球供应因依赖挖掘野生种球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达到杨树林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双增收。
[0005]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杨树林地选择: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偏中性、近水源的材用杨树林,在山地,选择中、下坡位的杨树林;
2)整地作畦:剔除杨树林地上的杂物残体,对林地进行行间深耕,深度20~25cm。在距杨树的基部30cm处,各作一条宽40cm~50cm,深25cm的低日圭,在此2条低日圭之间根据行间距离的不同再作I~2条低畦,平整松土 ;
3)忽地笑种球准备:在塑料框或竹筐或柳条筐的底部铺一层5cm厚的秸杆或薄木屑,将种球一层一层放置于塑料框内,层与层之间以用干的秸杆或薄木屑隔开,在最上层盖一层5cm厚的秸杆 或薄木屑,贴上标签,堆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储存备用;
4)忽地笑栽植:采用穴种栽植,穴种的株距为20cm~25cm,行距为25cm~30cm;按行距开挖栽植沟,沟深8cm~IOcm ;开好栽植沟后,将忽地笑的球茎根部朝下,按株距20cm~25cm放入沟中,覆土。覆土厚度约为种球直径的2倍,最后浇定根水;5)施肥:结合林地深耕施用有机复合肥,30kg/亩~40kg/亩;在种植后返青萌芽时,或抽葶开花前、或种子采收后鳞茎膨大前进行追肥,采用生物速效性肥,施入土中或直接喷洒在植株叶面上;
6)田间日常管理:春、夏时节及时搂草;当自然降水过多时,及时输通沟畦排出余水,在开花期不浇水;
7)种球采收:在离忽地笑鳞茎5cm处用铁铲挖掘,采后种球除去枯叶、枯茎及残根,不要清洗,并按GB/T18247.6-2000进行种球分级;
8)切花采收:采收时期为每年的8月底到9月底,采后保鲜处理。
[0006]步骤I)中,选择的杨树林为除砍伐林以外的所有幼龄林、壮龄林及成熟林,行距为3m~8m0
[0007]步骤2)中,作畦类型为低畦,便于排水。因忽地笑的根淹水易烂根。
[0008]步骤2)中,整地的时期以秋冬季节为好。
[0009]步骤4)中,栽植时间为春、秋、夏三季。
[0010]步骤7)中,球茎采收时间为春季叶枯之后而花葶尚未抽出之前,或在秋季花花已凋谢之后而叶尚未萌发之前。此时采收的球茎的质量好,易保存。其他时节也可采收,采收后去除球茎叶片,去除叶片环节,增加了采收劳动时间,增大了种球保存难度。
[0011]有益效 果:与现有的杨树与其它植物的复合栽培模式相比,本发明的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具有如下显著特点:杨树是落叶树种,叶期是5月到11月;而忽地笑叶期是10月到次年4月,两个物种的叶期正好互补。5到11月杨树叶片旺盛生长时,林地上层郁闭度高,林下光照强度低,对大多数植物的生长都会有影响;而对于此时正处于落叶期的石蒜而言,并不造成影响。进入11月至次年的3月的干燥风大的秋冬季,由于杨树处于落叶期,林下土地裸露,往往会出现尘土飞扬。但此时的忽地笑正处于叶片生长期,旺盛生长的叶片覆盖了冬季杨树落叶后裸露的林地,保护了环境。所以运用本发明的杨树林下中国石蒜栽培模式,杨树和石蒜发挥各自的生物学特点,林地的光能,热能、空间等生态条件得以充分利用,可增加林地收益20%以上,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景观效应,同时也提高杨树林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延伸了杨树产业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3m X 4m杨树-忽地笑栽培模式,I月初忽地笑生长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
【发明内容】
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实施例1
一种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杨树林选择:根据石蒜良好生长的环境要求,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偏中性、近水源的杨树林。本实施例中杨树树龄为5年,杨树的株行距为3mX4m。
[0015]2)整地作畦:剔除杨树林地上的杂物残体,在林地行间深耕达到25cm,结合林地深耕施用有机复合肥,30kg/亩~40 kg/亩;在距杨树的基部30cm处,各作一条宽40cm,深25cm的低畦,在此2条低畦之间再作I条低畦,这样将相邻两行杨树间的林地均分为2条作业带。平整松土。
[0016]3)种球准备:在塑料框底部铺一层5cm厚的秸杆,将种球一层一层放置于塑料框内,层与层之间以秸杆隔开,在最上层盖一层5cm厚的秸杆,贴上标签,堆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储存备用。
[0017]4)忽地笑栽植:最佳栽植时间为春、秋两季。栽植采用穴种,穴种的株行距为25cmX30cm,沟深9cm。按行距开好栽植沟后,将忽地笑的球茎根部朝下,按株距25cm放入沟中,覆土。最后浇定根水;大球每穴种植I个,小球每穴种植2个。
[0018]5)田间日常管理:春、夏时节及时搂草,割下的青草直接覆盖在林地上。当自然降水过多时,及时输通沟畦排出余水,在开花期不能浇水,因为忽地笑怕水淹,水多易容易引起根系生长不良,甚至烂根。
[0019]6)种球采收:种球可以全年采收,为避免采收处于叶片生长期的种球,以春末和秋季两季为采收适宜时期。最佳采收时间为春末叶枯之后而花葶尚未抽出之前,或在秋季花已凋谢而叶尚未萌发之前,此时采收的球茎的质量好,易保存。其他时节也可采收,采收后需去除球茎叶片。此去除叶片环节,增加了采收劳动时间,也对种球产生生理伤害,从而增大了种球保存难度;种球采收采取人工挖取的方法:在离石蒜鳞茎5cm处用铁铲挖掘,避免紧靠根部直接挖下去,以免伤到球根的表皮或挖断球茎。采后种球除去枯叶、枯茎及残根,不要清洗。并按GB/T18247.6-2000进行种球分级;一般种植3年后,就可以选择性采收了。
[0020]如图1所示,I月初忽地笑旺盛生长的叶片覆盖了冬季杨树落叶后裸露的林地,保护了环境,说明本发明除了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外,还提高了杨树林的生态效益。
[0021]忽地笑种植的株行距为25cmX 30cm,理论密度达到8800穴/亩。去除不能利用的为杨树及沟畦所占的40%面积,实际密度5200穴/亩,另有15%的穴是I穴2小球,那么初始种植数量约6000球/亩。忽地笑种植3年后,种球开始自然分球,种球自我繁殖分球率达到30%,种球数量达到7800球/亩,新增1800球。为可持续性利用,仅出售新增球中的2/3,即1200球,按市场上忽地笑1.2元/球计算,可获收益1440元,年增收益480元/亩;扣除复合经营增加的生产资料与用工等成本投入250元/亩,可年增纯收益230元/亩。如果杨树林单一经营,目前的平均年收益为1000元/亩;在杨树林下种植忽地笑可增加纯利润23%。并且可持续性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1)杨树林地选择: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壤偏酸性、近水源的材用杨树林,在山地,选择中、下坡位的杨树林; 2)整地作畦:剔除杨树林地上的杂物残体,对林地进行行间深耕,深度20~25cm;在距杨树的基部30cm处,各作一条宽40cm~50cm,深25cm的低睦,在此2条低睦之间根据行间距离的不同再作I~2条低畦,平整松土 ; 3)忽地笑种球准备:在塑料框或竹筐或柳条筐的底部铺一层5cm厚的秸杆或薄木屑,将种球一层一层放置于塑料框内,层与层之间以用干的秸杆或薄木屑隔开,在最上层盖一层5cm厚的秸杆或薄木屑,贴上标签,堆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储存备用; 4)忽地笑栽植:采用穴种栽植,穴种的株距为20cm~25cm,行距为25cm~30cm;按行距开挖栽植沟,沟深8cm~IOcm ;开好栽植沟后,将忽地笑的球茎根部朝下,按株距20cm~25cm放入沟中,覆土 ;覆土厚度为种球直径的2倍,最后浇定根水; 5)施肥:结合林地深耕施用有机复合肥,30kg/亩~40kg/亩;在种植后返青萌芽时,或抽葶开花前、或种子采收后鳞茎膨大前进行追肥,采用生物速效性肥,施入土中或直接喷洒在植株叶面上; 6)田间日常管理:春、夏时节及时搂草;当自然降水过多时,及时输通沟畦排出余水,在开花期不浇水; 7)种球采收:在离忽地笑鳞茎5cm处用铁铲挖掘,采后种球除去枯叶、枯茎及残根,不要清洗,并按GB/T18247.6-2000进行种球分级; 8)切花采收:采收时期为每年的8底月到9月底,采后保鲜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选择的杨树林为除砍伐林以外的所有幼龄林、壮龄林及成熟林,杨树的行距为3m~8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作畦类型为低畦,便于排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整地的时期为秋冬季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栽植时间为春、秋、夏三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种球采收时间为春季叶枯之后而花葶尚未抽出之前,或在秋季花花已凋谢之后而叶尚未萌发之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鲜切花采摘时机为每年的8月底至9月底的开花期,花葶高生长刚刚停止,花荀尚未开放之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树、忽地笑复合栽培模式下的忽地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鲜切花的田间采收的时间段为上午6-10点之间。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782773SQ201410040791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发明者】周坚, 夏涛, 彭冶, 张春霞 申请人: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