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胸蛙幼蛙的饲喂方法

文档序号:247473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棘胸蛙幼蛙的饲喂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棘胸蛙幼蛙的饲喂方法,它利用淡水资源与用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以及用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或大麦虫作为饵料进行棘胸蛙幼蛙的养殖饲喂,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10日龄以内棘胸蛙幼蛙的饲喂;10日龄至1月龄棘胸蛙幼蛙的饲喂;1月龄至3月龄棘胸蛙幼蛙的饲喂;3月龄至6月龄棘胸蛙幼蛙的饲喂;6月龄以后棘胸蛙幼蛙的饲喂;本发明创造的应用,有效克服了目前蚯蚓等杂食性活饵培养成本高且培养数量也难以满足棘胸蛙幼蛙集约化养殖需求,以及单纯利用易于腐败且营养不够全面的植物性饲料培养黄粉虫、大麦虫易于造成养殖的棘胸蛙幼蛙生长缓慢、疾病多发等实际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棘胸蛙幼蛙的饲喂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棘胸蛙幼蛙的饲喂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中的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是一种以常规活饵黄粉虫、大麦虫为载体,在活饵黄粉虫、大麦虫体内植入幼蛙专用配合饲料,从而形成营养填充型活饵,来饲喂棘胸蛙幼蛙的一种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棘胸娃(RanaspinosaDavid)俗称石娃、棘娃、石鸡等,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娃科、蛙属,系分布于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特有大型食用蛙,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食用具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肝胃、补虚损,以及解热毒、治疳疾等功效,素有“百蛙之王”和“山珍”之美誉,历来是我国居民喜食的名贵佳肴和高档滋补品。近年来,随栖息地生境的持续恶化和山民酷采滥捕影响,我国野生棘胸蛙资源已基本枯竭,故在有效增殖保护这一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易危(VU)等级的名贵野生资源的同时,大力发展山区棘胸蛙增养殖,无疑对于促进山区农民创收致富和满足市场对棘胸蛙日益高涨的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幼蛙是棘胸蛙养殖的关键阶段,而优质活饵的足量供给问题则一直是困扰棘胸蛙幼蛙集约化养殖的主要技术瓶颈。一方面,许多业内学者和养殖从业人员试图通过驯养来改变棘胸蛙幼蛙仅以运动性活饵为食的摄食习性,但迄今尚未获突破;另一方面,目前常规活馆黄粉虫、大麦虫虽能大量培养,但多喂以易于腐败且营养不够全面的麦麸、米糠、菜叶等植物性饲料,致使养殖的棘胸蛙幼蛙生长缓慢、疾病多发。实验观察发现,投喂蚯蚓等杂食性活饵养殖棘胸蛙幼蛙的组别,无论生长速度和免疫抗病能力均较明显优于投喂黄粉虫或大麦虫的组别便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利用易于获得、便于保存、营养全面且价格相对低廉的幼蛙专用配合饲料为营养填充剂来解决棘胸蛙幼蛙集约化养殖中优质活饵的足量供给问题,对于克服蚯蚓等杂食性活饵培养成本高且培养数量也难以满足棘胸蛙幼蛙集约化养殖需求,以及单纯利用易于腐败且营养不够全面的植物性饲料培养黄粉虫、大麦虫易于造成养殖的棘胸蛙幼蛙生长缓慢、疾病多发等实际问题,无疑具重要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目前蚯蚓等杂食性活饵培养成本高且培养数量也难以满足棘胸蛙幼蛙集约化养殖需求,以及单纯利用易于腐败且营养不够全面的植物性饲料培养黄粉虫、大麦虫易于造成养殖的棘胸蛙幼蛙生长缓慢、疾病多发等实际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的一种棘胸蛙幼蛙的饲喂方法,即以常规活饵黄粉虫、大麦虫为载体,在活饵黄粉虫、大麦虫体内植入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形成营养填充型活饵,再通过科学投喂,切实解决目前养殖的棘胸蛙幼蛙生长缓慢、疾病多发等实际问题,必将对于促进棘胸蛙养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0005]本发明技术方案:
[0006]一种棘胸蛙幼蛙的饲喂方法,它利用淡水资源与用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以及用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或大麦虫作为饵料进行棘胸蛙幼蛙的养殖饲喂,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
[0007]AUO日龄以内棘胸蛙幼蛙的饲喂:采用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作为饵料,要求黄粉虫虫体长度控制在5毫米以内,每2天投喂I次,下午5-7点投喂,每次投喂时按棘胸蛙幼蛙体重的5-7%控制黄粉虫投喂量;
[0008]BUO日龄至I月龄棘胸蛙幼蛙的饲喂:以7天为投喂周期,前6天投喂用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第7天投喂用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要求黄粉虫虫体长度为5-10毫米,投喂频次为I次/天,下午5-7点投喂,每次投喂时按棘胸蛙幼蛙体重的5-7%控制黄粉虫投喂量;
[0009]C、1月龄至3月龄棘胸蛙幼蛙的饲喂:以4天为投喂周期,前3天投喂用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第4天投喂用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要求黄粉虫虫体长度为10-15毫米,投喂频次为I次/天,下午5-7点投喂,每次投喂时按棘胸蛙幼蛙体重的5-7%控制黄粉虫投喂量;
[0010]D、3月龄至6月龄棘胸蛙幼蛙的饲喂:以2天为投喂周期,第I天投喂用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第2天投喂用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要求黄粉虫虫体长度为15-20毫米,投喂频次为I次/天,下午5-7点投喂,每次投喂时按棘胸蛙幼蛙体重的5-7%控制黄粉虫投喂量;
[0011]E、6月龄以后棘胸蛙幼蛙的饲喂:采用投喂用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或大麦虫,要求黄粉虫或大麦虫虫体长度为20-25毫米,投喂频次为I次/天,下午5-7点投喂,每次投喂时按棘胸蛙幼蛙体重的5-7%控制黄粉虫或大麦虫的投喂量。 [0012]所述用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在黄粉虫作为饵料前,应控制其新鲜植物性饲料的食入时间,即黄粉虫作为饵料前6小时,应停止向黄粉虫喂食新鲜植物性饲料,这样黄粉虫在作为饵料投喂给幼蛙前,能确保黄粉虫体内已排净粪便。
[0013]所述用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或大麦虫,在黄粉虫或大麦虫作为饵料前,应控制向其所饲喂的幼蛙专用配合饲料的食入时间,即黄粉虫或大麦虫作为饵料前I小时内,开始向黄粉虫或大麦虫喂食幼蛙专用配合饲料,以便将黄粉虫或大麦虫投喂给幼蛙时,能确保黄粉虫或大麦虫体内所食入的的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尚未进入黄粉虫或大麦虫的肠道中。
[0014]本发明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棘胸蛙幼蛙的饲喂方法这一先进的养殖技术后,喂食新鲜植物性饲料的黄粉虫在饲喂幼蛙前刚好排净体内粪便,切实提高了幼蛙的食物利用效率,其中对于采食量和消化能力都不及变态之前的蝌蚪的10日龄以内幼蛙而言效果更为显著;以常规活饵黄粉虫、大麦虫为载体,在其体内植入幼蛙配合饲料形成营养填充型活饵来饲喂幼蛙,且确保投喂幼蛙前其体内的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尚未进入肠道,切实保障了幼蛙的营养需求,显著提高了幼蛙的生长速度和免疫抗病能力。
[0015]本发明创造的应用,有效克服了目前蚯蚓等杂食性活饵培养成本高且培养数量也难以满足棘胸蛙幼蛙集约化养殖需求,以及单纯利用易于腐败且营养不够全面的植物性饲料培养黄粉虫、大麦虫易于造成养殖的棘胸蛙幼蛙生长缓慢、疾病多发等实际问题,无疑对于促进棘胸蛙养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具体实施方式】
[0016]1.场地选择:场地要求僻静、凉爽、周边无污染源,水源充足且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养殖环境应符合国家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0017]2.幼娃养殖池:养娃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搭凉棚,在凉棚下建养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均可建养蛙池。养蛙池为砖砌、水泥抹面,池形以长方形为佳,池底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池底略倾斜,池与墙之间留有陆地,池水深10-15厘米,水陆比2: I。池内筑有石穴、食台等,池上方安装进水管,最低处开排水孔可彻底排干池水,内设限水位孔,可自由调节水位。池口盖防逃网以防幼蛙潜逃和天敌侵袭,室外养蛙池在凉棚下方挂遮阳网以避阳光直射。养殖生产过道应大于50厘米。
[0018]3.养殖附属设施:设置高位蓄水池,以水温稳定的机井水形成常年细流,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各种气温或保温设备,如温室、热水管道等,或者利用温泉水、工厂余热水来提高池水温度,蛙可不冬眠而继续活动、摄食、以利加快其生长,缩短养殖周期,养殖期间温度控制在22~25°C。
[0019]4.养殖池消毒:新建的养蛙池不可直接使用,需用水浸泡30天以上,用漂白粉化浆,化浆浓度20-50克/立方米,泼洒养蛙池和养殖生产过道进行消毒处理,7-10天后冲洗干净养蛙池和养殖生产过 道即可放养幼蛙。
[0020]5.饵料:
[0021](I)要求麦麸、米糠、菜叶等植物性饲料新鲜、无霉变,符合国家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
[0022](2)要求幼蛙专用配合饲料符合国家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可选用牛蛙的幼蛙专用配合饲料。
[0023](3)要求及时分离黄粉虫和大麦虫的虫卵、虫蛹、若虫、成虫,并分别进行饲养,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幼蛙的适口性。
[0024](4)饲养黄粉虫和大麦虫时,须添加豆粉、鱼粉等高蛋白质饲料和少量复合维生素,以提高黄粉虫产量并节省饲料成本。
[0025]6.幼蛙的饲喂:
[0026]饲喂时活饵不能直接投到池水中以免污染水质,而应投放在池内食台上,活饵应遵循定位、定时、定量、定质原则进行投喂,并根据幼蛙的个体大小、食欲、气候、气温、数量而酌情增减,做到适量、均匀。
[0027](1)10日龄以内幼蛙的饲喂:该阶段幼蛙采食量和消化力都不及变态之前的蝌蚪,觅食量很少,应以投喂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为饵料,饵料于傍晚天黑前,一般为下午5-7点投喂,要求大小适口,每2天饲喂I次,投饵量视幼蛙采食情况而定,一般保持池内略有饵料剩余为宜,所用黄粉虫应控制其喂食新鲜植物性饲料的时间,即于一般于投喂前6小时停止喂食新鲜植物性饲料,以便在投喂幼蛙前确保其已排净体内粪便。
[0028](2) 10日龄至I月龄幼蛙的饲喂:该阶段幼蛙开始进入正常的活动和觅食状态,以7天为投喂周期,前6天均以投喂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为饵料,第7天以投喂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为饵料,饵料于傍晚天黑前,一般为下午5-7点投喂,要求大小适口,饲喂频次为I次/天,投饵量视幼蛙采食情况而定,一般保持池内略有饵料剩余为宜,前6天用于饲喂的黄粉虫应控制其喂食新鲜植物性饲料的时间,即于一般于投喂前6小时停止喂食新鲜植物性饲料,以便在投喂幼蛙前确保其已排净体内粪便,第7天投喂的黄粉虫应控制其喂食幼蛙专用配合饲料的时间,即一般于投喂前I小时内开始喂食幼蛙专用配合饲料,以便在投喂幼蛙前确保其体内的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尚未进入肠道。
[0029](3) I月龄至3月龄幼蛙的饲喂:以4天为投喂周期,前3天均以投喂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为饵料,第4天以投喂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为饵料,饵料于傍晚天黑前,一般为下午5-7点投喂,要求大小适口,饲喂频次为I次/天,投饵量视幼蛙采食情况而定,一般控制在幼蛙体重的5-7%,以保持池内略有饵料剩余为宜。前3天用于饲喂的黄粉虫应控制其喂食新鲜植物性饲料的时间,即于一般于投喂前6小时停止喂食新鲜植物性饲料,以便在投喂幼蛙前确保其已排净体内粪便,第4天投喂的黄粉虫应控制其喂食幼蛙专用配合饲料的时间,即一般于投喂前I小时内开始喂食幼蛙专用配合饲料,以便在投喂幼蛙前确保其体内的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尚未进入肠道。
[0030](4)3月龄至6月龄幼蛙的饲喂:以2天为投喂周期,第I天投喂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为饵料,第2天以投喂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为饵料,饵料于傍晚天黑前,一般为下午5-7点投喂,要求大小适口,饲喂频次为I次/天,投饵量视幼蛙采食情况而定,一般控制在幼蛙体重的5-7%,以保持池内略有饵料剩余为宜。第I天用于饲喂的黄粉虫应控制其喂食新鲜植物性饲料的时间,即于一般于投喂前6小时停止喂食新鲜植物性饲料,以便在投喂幼蛙前确保其已排净体内粪便,第2天投喂的黄粉虫应控制其喂食幼蛙专用配合饲料的时间,即一般于投喂前I小时内开始喂食幼蛙专用配合饲料,以便在投喂幼蛙前确保其体内的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尚未进入肠道。
[0031](5)6月龄以后幼 蛙的饲喂:以投喂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或大麦虫为饵料,饵料于傍晚天黑前,一般为下午5-7点投喂,要求大小适口,饲喂频次为I次/天,投饵量视幼蛙采食情况而定,一般控制在幼蛙体重的5-7%,以保持池内略有饵料剩余为宜。所用黄粉虫或大麦虫应控制其喂食幼蛙专用配合饲料的时间,即一般于投喂前I小时内开始喂食幼蛙专用配合饲料,以便在投喂幼蛙前确保其体内的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尚未进入肠道。
[0032]7.幼蛙的管理:
[0033](I)应保持养蛙池四周安静、光线暗淡,白天采取避光措施,养蛙池水深一般为10-15厘米,禁用含氯自来水,换水视水温、水质而定。
[0034](2)幼蛙初始放养密度掌握在I O 0-3) O只/平方米,随着幼蛙个体的增大,应定期按幼蛙规格大小归类分池饲养,以免幼小的抢不到食,影响其生长和成活率,一般每40-50天分选I次,将大规格棘胸蛙幼蛙挑出,分养的密度为:个体重小于50克时放养60只/平方米,个体重在50-100克时放养40只/平方米,个体重大于100克时放养30只/平方米。
[0035](3)幼蛙冬眠一般水深保持15厘米,室内养蛙池用塑料薄膜加盖保温防冻,室外养蛙池晴天可揭去薄膜让阳光照射升温,晚上加盖,除有加温设施的养殖场外,一般冬眠不投饵,待气温回升幼蛙开始活动并有摄食要求时应少量投饵,以增强幼蛙体质。
[0036](4)坚持每天巡池,检查各种设施是否完好,观察养蛙池水质变化和幼蛙的摄食情况等;养蛙池上方加盖防护网,防止鼠、鸟、蛇等敌害生物危害;在进、出水口加过滤设施,以防水生昆虫、蚂蝗等进入。
[0037] (5)坚持以防为主的病害防治原则,每天清除食台上的残饵,洗刷食台,保持养殖环境整洁,每10-15天进行一次常规消毒,以抑制水体中病菌扩散,饲养过程尽量减少机械性创伤,发现水霉、红腿、烂皮等个体应及时隔离并治疗控制,随时捞除死亡个体并进行深埋等无公害化 处理。
【权利要求】
1.一种棘胸蛙幼蛙的饲喂方法,它利用淡水资源与用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以及用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或大麦虫作为饵料进行棘胸蛙幼蛙的养殖饲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 AUO日龄以内棘胸蛙幼蛙的饲喂:采用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作为饵料,要求黄粉虫虫体长度控制在5毫米以内,每2天投喂I次,下午5-7点投喂,每次投喂时按棘胸蛙幼蛙体重的5-7%控制黄粉虫投喂量; B、10日龄至I月龄棘胸蛙幼蛙的饲喂:以7天为投喂周期,前6天投喂用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第7天投喂用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要求黄粉虫虫体长度为5-10毫米,投喂频次为I次/天,下午5-7点投喂,每次投喂时按棘胸蛙幼蛙体重的5-7%控制黄粉虫投喂量; C、1月龄至3月龄棘胸蛙幼蛙的饲喂:以4天为投喂周期,前3天投喂用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第4天投喂用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要求黄粉虫虫体长度为10-15毫米,投喂频次为I次/天,下午5-7点投喂,每次投喂时按棘胸蛙幼蛙体重的5-7%控制黄粉虫投喂量; D、3月龄至6月龄棘胸蛙幼蛙的饲喂:以2天为投喂周期,第I天投喂用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第2天投喂用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要求黄粉虫虫体长度为15-20毫米,投喂频次为I次/天,下午5-7点投喂,每次投喂时按棘胸蛙幼蛙体重的5-7%控制黄粉虫投喂量; E、6月龄以后棘胸蛙幼蛙的饲喂:采用投喂用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或大麦虫,要求黄粉虫或大麦虫虫体长度为20-25毫米,投喂频次为I次/天,下午5-7点投喂,每次投喂时按棘胸蛙幼蛙体重的5-7%控制黄粉虫或大麦虫的投喂量。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棘胸蛙幼蛙的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新鲜植物性饲料培养的黄粉虫,在黄粉虫作为饵料前,应控制其新鲜植物性饲料的食入时间,即黄粉虫作为饵料前6小时,应停止向黄粉虫喂食新鲜植物性饲料,这样黄粉虫在作为饵料投喂给幼蛙前,能确保黄粉虫体内已排净粪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幼蛙的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培养的黄粉虫或大麦虫,在黄粉虫或大麦虫作为饵料前,应控制向其所饲喂的幼蛙专用配合饲料的食入时间,即黄粉虫或大麦虫作为饵料前I小时内,开始向黄粉虫或大麦虫喂食幼蛙专用配合饲料,以便将黄粉虫或大麦虫投喂给幼蛙时,能确保黄粉虫或大麦虫体内所食入的的幼蛙专用配合饲料尚未进入黄粉虫或大麦虫的肠道中。
【文档编号】A23K1/18GK103798189SQ201410064457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0日
【发明者】王志铮, 白晓倩, 袁向阳, 郑晓静, 任夙艺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