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小麦种植与泥鳅混合套养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高产小麦种植与泥鳅混合套养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与养殖混合套养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打农药、曝晒、旋耕土地、施肥、第二次打农药、麦田改造、播种、放苗、定期施肥、饵料投喂和捕捞,本发明的特点:养殖方法简单,与小麦套养,生态环保,适于家庭养殖,泥鳅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物作用,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口味和药用价值极佳。
【专利说明】高产小麦种植与泥鳅混合套养技术
【技术领域】
:
[000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与养殖混合套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产小麦种植与泥鳅混合套养技术。
【背景技术】
:
[0002]现有的技术对于农作物与水产养殖分开,两者混合养殖技术不够成熟,经常导致水产养殖难以管理,较池塘内的养殖相对难以控制,养殖的水产品质不良。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高产小麦种植与泥鳅混合套养技术。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高产小麦种植与泥鳅混合套养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6]第一次打农药:农药由氧乐果、粉锈宁、赤霉素、麦宝素和水构成、氧乐果、粉锈宁、赤霉素、麦宝素含量在5 —10%,比重为1:1.3:1.7:0.8,将农田内残留的害虫、草类作物杀死,为小麦的生长奠定基础;
[0007]曝晒:利用阳光暴晒农田3天,以充分的杀死被施过农药的害虫、草类作物;
[0008]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机将暴晒好的农田旋耕,保证土质,并将农田分垄;
[0009]施肥:通过人工对农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为小麦前期生长提供营养保障;
[0010]第二次打农药:农药由氧乐果、粉锈宁、赤霉素、麦宝素和水构成、氧乐果、粉锈宁、赤霉素、麦宝素含量在3—7%,比重为1:1.2:1.5:1,人工对农田进行第二次打农药,将小麦前期生长过程中自生的害虫和草除去;
[0011]麦田改造:加高田埂,开挖鱼沟,放苗前15-20天,每亩麦田内的鱼沟内施撒40-50kg生石灰,放苗前10-15天,对麦田进行施肥,肥料为农家肥,每亩800-1000kg ;
[0012]播种:利用人工或者机器播种,将小麦均匀的播种在农田上;
[0013]放苗:水麦栽插完毕后4-5天,在田间施肥,肥料主要为有机肥与动物粪便,每亩2500-3000kg,施肥后加水,保持麦田内水深20cm,之后暴晒I周,放入黄鳝苗,黄鳝苗苗雌雄比例为1:1,每亩共放入五千条至一万条,在放苗前用3% -4%的盐水清洗黄鳝苗;
[0014]定期施肥:人工对农田内的小麦进行施肥,为小麦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提供营养保障;
[0015]饵料投喂:向鱼沟内投喂饵料,饵料总量为黄鳝总体重的10% -15%,饵料包括动物碎肉、鱼粉和玉米粉浸泡混合在雄黄酒内,浸泡时长12小时,再取出,干燥,碎粒,过200目筛,均匀的撒在鱼沟内;
[0016]捕捞:每亩选取5_6kg茶枯,烘烤3-5分钟,捣碎成粉,将茶枯粉用清水浸泡混合2-3分钟,取出揉成团,3-5小时后,均匀分布在麦田内。
[0017]所述的施肥步骤中的肥料由干鸭粪10% -15 %、干猪粪15% -20 %、草木灰14% -27%、小麦增产剂25% -38%、硫酸钾5% -8%、甲胺磷2% -5%、磷肥I % -3%、硝酸钾1% _3%、有机复合肥1% -3%、重钙1% -3%、多效唑1% -2%、敌百虫1% _2%、赛丹1%-2%组成,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0018]所述的小麦增产肥制备方法为:按比例取前10种原料全部组合放入搅拌机中搅拌80分钟后取出,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80目颗粒,取出后加入多效唑、敌百虫、赛丹拌匀,然后再倒入搅拌机中搅拌60分钟后取出,放入模式硬颗粒机生产成硬质颗粒饲料,然后用80网目过筛即可。
[0019]所述的定期施肥步骤中的肥由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及有机质组成,其各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尿素40-50%,磷酸一铵25-30%,氯化钾5-10%,有机质10-20 %。
[0020]本发明的特点:养殖方法简单,与小麦套养,生态环保,适于家庭养殖,泥鳅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物作用,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口味和药用价值极佳。
【具体实施方式】
:
[0021]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2]高产小麦种植与泥鳅混合套养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3]第一次打农药:农药由氧乐果、粉锈宁、赤霉素、麦宝素和水构成、氧乐果、粉锈宁、赤霉素、麦宝素含量在8%,比重为1:1.3:1.7:0.8,将农田内残留的害虫、草类作物杀死,为小麦的生长奠定基础;
[0024]曝晒:利用阳光暴晒农田3天,以充分的杀死被施过农药的害虫、草类作物;
[0025]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机将暴晒好的农田旋耕,保证土质,并将农田分垄;
[0026]施肥:通过人工对农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为小麦前期生长提供营养保障;
[0027]第二次打农药:农药由氧乐果、粉锈宁、赤霉素、麦宝素和水构成、氧乐果、粉锈宁、赤霉素、麦宝素含量在7%,比重为1:1.2:1.5:1,人工对农田进行第二次打农药,将小麦前期生长过程中自生的害虫和草除去;
[0028]麦田改造:加高田埂,开挖鱼沟,放苗前10天,每亩麦田内的鱼沟内施撒40kg生石灰,放苗前15天,对麦田进行施肥,肥料为农家肥,每亩100kg ;
[0029]播种:利用人工或者机器播种,将小麦均匀的播种在农田上;
[0030]放苗:水麦栽插完毕后5天,在田间施肥,肥料主要为有机肥与动物粪便,每亩3000kg,施肥后加水,保持麦田内水深20cm,之后暴晒I周,放入黄鳝苗,黄鳝苗苗雌雄比例为1:1,每亩共放入一万条,在放苗前用4%的盐水清洗黄鳝苗;
[0031]定期施肥:人工对农田内的小麦进行施肥,为小麦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提供营养保障;
[0032]饵料投喂:向鱼沟内投喂饵料,饵料总量为黄鳝总体重的15%,饵料包括动物碎肉、鱼粉和玉米粉浸泡混合在雄黄酒内,浸泡时长12小时,再取出,干燥,碎粒,过200目筛,均匀的撒在鱼沟内;
[0033]捕捞:每亩选取5_6kg茶枯,烘烤3-5分钟,捣碎成粉,将茶枯粉用清水浸泡混合2-3分钟,取出揉成团,3-5小时后,均匀分布在麦田内。
[0034]所述的施肥步骤中的肥料由干鸭粪15%、干猪粪20%、草木灰27%、小麦增产剂38 %、硫酸钾8 %、甲胺磷5 %、磷肥3 %、硝酸钾3 %、有机复合肥3 %、重钙I %、多效唑I %、敌百虫I %、赛丹I %组成,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0035]所述的小麦增产肥制备方法为:按比例取前10种原料全部组合放入搅拌机中搅拌80分钟后取出,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80目颗粒,取出后加入多效唑、敌百虫、赛丹拌匀,然后再倒入搅拌机中搅拌60分钟后取出,放入模式硬颗粒机生产成硬质颗粒饲料,然后用80网目过筛即可。
[0036]所述的定期施肥步骤中的肥由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及有机质组成,其各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尿素50%,磷酸一铵30%,氯化钾10%,有机质10%。
[00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高产小麦种植与泥鳅混合套养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次打农药:农药由氧乐果、粉锈宁、赤霉素、麦宝素和水构成、氧乐果、粉锈宁、赤霉素、麦宝素含量在5 —10%,比重为1:1.3:1.7:0.8,将农田内残留的害虫、草类作物杀死,为小麦的生长奠定基础; 曝晒:利用阳光暴晒农田3天,以充分的杀死被施过农药的害虫、草类作物; 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机将暴晒好的农田旋耕,保证土质,并将农田分垄; 施肥:通过人工对农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为小麦前期生长提供营养保障; 第二次打农药:农药由氧乐果、粉锈宁、赤霉素、麦宝素和水构成、氧乐果、粉锈宁、赤霉素、麦宝素含量在3 — 7%,比重为1:1.2:1.5:1,人工对农田进行第二次打农药,将小麦前期生长过程中自生的害虫和草除去; 麦田改造:加高田埂,开挖鱼沟,放苗前15-20天,每亩麦田内的鱼沟内施撒40-50kg生石灰,放苗前10-15天,对麦田进行施肥,肥料为农家肥,每亩800-1000kg ; 播种:利用人工或者机器播种,将小麦均匀的播种在农田上; 放苗:水麦栽插完毕后4-5天,在田间施肥,肥料主要为有机肥与动物粪便,每亩2500-3000kg,施肥后加水,保持麦田内水深20cm,之后暴晒I周,放入黄鳝苗,黄鳝苗苗雌雄比例为1:1,每亩共放入五千条至一万条,在放苗前用3% -4%的盐水清洗黄鳝苗; 定期施肥:人工对农田内的小麦进行施肥,为小麦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提供营养保障;饵料投喂:向鱼沟内投喂饵料,饵料总量为黄鳝总体重的10% -15%,饵料包括动物碎肉、鱼粉和玉米粉浸泡混合在雄黄酒内,浸泡时长12小时,再取出,干燥,碎粒,过200目筛,均匀的撒在鱼沟内; 捕捞:每亩选取5-6kg茶枯,烘烤3-5分钟,捣碎成粉,将茶枯粉用清水浸泡混合2-3分钟,取出揉成团,3-5小时后,均匀分布在麦田内。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产小麦种植与泥鳅混合套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肥步骤中的肥料由干鸭粪10% -15%、干猪粪15% -20%、草木灰14% -27%、小麦增产剂25% -38%、硫酸钾5% _8%、甲胺磷2% _5%、磷肥1% _3%、硝酸钾1% _3%、有机复合肥1% -3%、重钙1% -3%、多效唑1% -2%、敌百虫1% _2%、赛丹1% -2%组成,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3.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高产小麦种植与泥鳅混合套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麦增产肥制备方法为:按比例取前10种原料全部组合放入搅拌机中搅拌80分钟后取出,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80目颗粒,取出后加入多效唑、敌百虫、赛丹拌匀,然后再倒入搅拌机中搅拌60分钟后取出,放入模式硬颗粒机生产成硬质颗粒饲料,然后用80网目过筛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高产小麦种植与泥鳅混合套养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期施肥步骤中的肥由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及有机质组成,其各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尿素40-50%,磷酸一铵25-30%,氯化钾5-10%,有机质10-20%。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4170611SQ20141027590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9日
【发明者】冯四倍 申请人:蚌埠市禹会天河联众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