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半夏块茎软腐病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256854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半夏块茎软腐病的处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半夏块茎软腐病的处理方法,属于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核心在于在半夏块茎种植前对大量种茎进行消毒灭菌,做到预防软腐病的发生,以提高半夏种植产量及块茎品质;主要步骤为分级;初次晾种;选种;杀菌;浸种以及二次晾种,对半夏块茎表面进行杀菌,接着浸种,能预防软腐病的发生和病原传播,以提高半夏种植产量及药用品质,该方法简单易行、使用方便、适合广大半夏种植户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预防半夏块茎软腐病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半夏种植前对半夏块茎灭菌处理预防半夏软腐病发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半夏,又名:三叶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入药距今已2000多年历史,产地只有亚洲的中国和日本。药用功能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在我国海拔2500米以下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生长,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江苏、甘肃等17个省市,生长于田野、溪边、阴湿山坡、林下等环境。生产上半夏主要以块茎进行无性繁殖,在连作种植后种质资源退化,同时受病原菌的侵染,平行扩散,使病害越来越严重,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品质逐年下降。研究发现半夏软腐病已成为半夏主产区最重要的病害,软腐病主要由欧氏杆菌属(Erwinia)细菌和根霉属(Rhizopus)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可使植物的组织或器官发生腐烂。病菌均为弱寄生菌,主要为害植物的多汁肥厚的器官,如块根、块茎、果实、茎基等,发病不限于田间,运输途中和贮藏期间也有发生。半夏软腐病传播是通过种源块茎和土壤进行,一旦发生软腐病,往往导致半夏大量减产甚至绝收,严重限制了半夏的品质和规模化生产。
[0003]目前,关于植物软腐病预防的研究也有相关报道,如申请号为201180045884.7的“软腐病用防治剂及软腐病防治方法”提供一种新型软腐病用防治剂及软腐病的新型防治方法。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不具有抗菌活性但对土壤表面的真菌具有防治活性的化合物为用于植物栽培土壤的植物软腐病用防治剂;如申请号为201310192331.5的“一种魔芋软腐病防治技术”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制提取植物杀菌剂防治魔芋软腐病的技术,属于植物病害与植物农药土法提取防病领域。采用土法提取的大蒜素十工业提取的97%黄莲素十金银花浸提液十板蓝根浸提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液防治魔芋软腐病,防病效果达到了 86.3% ;如申请号为201210480313.2的“魔芋抗软腐病的一种种植方法”是针对魔芋种子的消毒灭菌、种芋包衣、用地选择、土壤及肥料消毒处理、种芋放置与施肥方法、覆盖方法、苗期田间管理等技术步骤,有效切断病源体、扼制软腐病源危害植株,降低了作为魔芋第一克星软腐病的发生几率;如申请号为201010554246.5的“一种抑制绿芦笋采后软腐病的方法”利用在绿芦笋常温流通运输前,采用30-60mg/L的左克溶液浸泡处理lOmin,该杀菌剂可抑制绿芦笋致腐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使采后绿芦笋的商品率提高30%-40%。
[0004]现有技术主要是针对胡萝卜、魔芋以及绿芦笋等提出的软腐病的处理方法,而且根据不同作物的特征有针对性的做出预防及遏制,包括整个的种植过程或是运输期间的,对作物进行不同的软腐病菌处理,效果显著,但是目前对半夏病毒病及细菌性软腐病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控制方法,所以需要研究一种预防或是抑制半夏块茎的软腐病的发生。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预防半夏软腐病块茎处理方法,在半夏块茎种植前对大量种茎进行消毒灭菌,做到预防软腐病的发生,以提高半夏种植产量及块莖品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防半夏块茎软腐病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所述步骤依次进行:
(O分级:将留作种用或新购进的新鲜块茎按直径大小过筛分级,并去除杂质,每级的块莖称鲜重M ;
(2)初次晾种:经步骤(1)中分级的块茎摊开,铺匀,进行初次晾种,铺设厚度控制在10~15厘米,初次晾种后再称每级干重m,块茎的含水量不高于20%,装网袋并置于干燥环境中贮藏O~6个月;
(3)选种:去除机械损伤的块茎,再用清水浸泡,除去清水上层干瘪的漂浮块茎,选留沉淀下来的优质块茎,备用;
(4)杀菌:配制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将步骤(3)中已选好的优质块茎用配制好的所述高锰酸钾溶液浸没,浸没时间0.5~1.5小时,再用清水去除表面残留的杀菌液,并于阴暗通风处摊开晾干;
(5)浸种:配制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将步骤(4)中经杀菌处理过的块茎用配制好的所述多菌灵溶液浸种,浸种时间9~18小时,,浸种期间禁止搅拌块茎,防止块茎表皮脱落;
(6)二次晾种:浸种结束后,取出块茎,放置于阴暗通风处,摊开,铺匀,铺设厚度控制在5~12厘米,晾干3~5天后即可用于播种。
[0007]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1)中分级使用的过筛筛孔径设置为I厘米及2厘米两种规格。
[0008]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2) “初次晾种”期间每隔I~2天进行翻块茎,其在贮藏期间每隔2~3天检测块茎的含水量,计算鲜重M与干重m差值,鲜重M与差值的比,比值范围0.01~0.2之间,判断块茎的含水量,防止块茎发霉,腐烂。
[0009]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4)、(5) “杀菌”及“浸种”中块茎均放置在透明玻璃器皿中进行浸没和浸种。
[0010]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6) “二次晾种”中每隔I~2天翻块茎,翻块茎的同时用手或是温度计测量块茎内部的温度,温度控制在15°C以下,防止内部温度过
高影响发芽率。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种用块茎进行凉干、干燥贮藏、选种、浸种杀菌等处理步骤,对块茎表面进行杀菌,预防软腐病的发生,以提高半夏种植产量及块茎品质,方法简单易行、使用方便、适合广大半夏种植户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3]实施例一:每年11月从种植户或栽培户手里购买新鲜的、生长较好且个头均匀的半夏块茎50斤,去除杂质,并从市面上购买铁丝网制作筛孔径为I厘米、2厘米两种规格筛,半夏块茎过筛后分为三级,直径大于2厘米的为一级,I~2厘米之间的为二级,小于I厘米的为三级,并称每级鲜重M, M值为49.9斤;分好级后的块莖经摊开初次晾种,厚度为10厘米,初次晾种期间每隔I天进行翻块茎,初次晾种后再称每级干重m,m值为47.4斤,计算鲜重M与干重m的差值为2.5斤,再通过差值与鲜重M的比值确定含水量,含水量为5%,装网袋贮藏4个月,贮藏期间每隔2天检测块茎含水量,防止块茎发霉、腐烂;次年3月过后取出贮藏的块茎,清除机械损伤块茎,后分级用清水浸泡,去除所有清水上层漂浮的干瘪块茎,取出沉淀块茎,备用;用配制0.1%高锰酸钾杀菌溶液,分别浸没三种级别块茎,直径I厘米以下、1-2厘米、大于2厘米的浸没设置时间分别为0.5小时、I小时、1.5小时,再用清水洗去表面残留杀菌液,置于阴暗通风处摊开晒干;接着用5%多菌灵溶液浸种,浸种时间在9~12小时,“浸种”及“杀菌”均在玻璃器皿中进行,方便观察反应情况,浸种期间禁止搅拌块茎,防止表皮脱落;最后将浸种处理后的块茎取出,摊开晾干3天,厚度为5厘米,期间每隔I天翻块茎,同时用手测量块茎内部的温度,温度控制在15°C以下,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影响发芽率,于3月中旬种植,选择条件相同的地作为平行实验,总共设置三个平行实验,发芽率达93.7%。
[0014]实施例二 每年10月留本年半夏块茎70斤作种用,去除杂质,用I厘米规格铁丝网将块茎过筛后分为二级,直径1-2厘米的为一级,I厘米以下的为二级,称每级鲜重M,M值为69.8斤,后经初次晾种,厚度12厘米,初次晾种期间每隔2天进行翻块茎,初次晾种后再称每级干重m,m值为64.2斤,计算块茎含水量为8%,在初次晾种期间对块茎含水量的精确测定也是有效预防软腐病的方法,能够使块茎的含水量在控制范围内,水分越多,软腐病的发病几率也就越大,初次晾种后将块茎装网袋贮藏5个月,贮藏期间每隔3天检测块茎含水量,防止块茎发霉、腐烂;次年3月清除机械损伤块茎,后分类用清水浸泡,去除所有清水上层漂浮的干瘪块茎,取出优质的沉淀块茎,备用;然后用配制0.1%高锰酸钾杀菌溶液,分别浸没分为两级的块茎,浸没时间为0.5小时,再用清水洗去表面残留杀菌液,阴暗通风处摊开晒干;再用5%多菌灵溶液浸种,浸种时间在14~18小时,“浸种”及“杀菌”均在玻璃器皿中进行,方便观察反应情况,浸种期间禁止搅拌块茎,防止表皮脱落;最后将浸种处理后的块茎取出,摊开凉干3天,厚度8厘米,期间每隔I天翻块茎,同时用手测量块茎内部的温度,温度控制在15°C以下,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影响发芽率,于3月中旬种植,选择条件相同的地作为平行实验,共设置二个平行试验,发芽率达98.4%。
[0015]实施例三
每年10中旬月从种植户或栽培户手里购买新鲜的、生长较好且个头均匀的半夏块茎150斤,去除杂质,设置筛孔径I厘米、2厘米两种规格铁丝网,块茎过筛后分三级,每级称鲜重M,M值为148.9斤,直径大于2厘米的为一级,I~2厘米的为二级,I厘米以下的为三级;块茎经初次晾种,初次晾种期间每隔I天进行翻块茎,初次晾种后再称每级干重m,m值为131.2斤,所得块茎的含水量为12%,初次晾种厚度15厘米,装网袋贮藏6个月,贮藏期间每隔2天检测块茎含水量,防止块茎发霉、腐烂;次年4月清除机械损伤块茎,然后分类将块茎用清水浸泡,去除所有漂浮块茎,取出沉淀块茎,备用;用配制0.1%高锰酸钾杀菌溶液,分别浸没两级块茎,两级块茎的浸没设置时间为:一级1.5小时,二级I小时,再用清水洗去表面残留杀菌液,阴暗通风处摊开晒干;接着用5%多菌灵溶液浸种,浸种时间在10~12小时,“浸种”及“杀菌”均在玻璃器皿中进行,方便观察反应情况,浸种期间禁止搅拌块茎,防止表皮脱落;最后将浸种处理后的块茎取出,摊开凉干5天,厚度10厘米,期间每隔2天翻块茎,同时用温度计测量块茎内部的温度,温度控制在15°C以下,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影响发芽率,于3月中旬种植,选择条件相同的地作为平行实验,共设置三个平行试验,发芽率达95.2%。
[0016]实施例四
每年2月中旬上一年留半夏块茎90斤作种用,去除杂质,用I厘米规格铁丝网将块茎过筛后分为二级,每级称鲜重M,M值为89.9斤,直径1-2厘米的为一级,I厘米以下的为二级,后经初次晾种,厚度10厘米,初次晾种期间每隔I天进行翻块茎,初次晾种后再称每级干重m,m值为80.9斤,所得块茎的含水量为10%,块茎无需贮藏,接着清除机械损伤块茎,后分类用清水浸泡,去除所有清水上层漂浮的干瘪块茎,取出优质的沉淀块茎,备用;然后用配制0.1%高锰酸钾杀菌溶液,分别浸没分为两级的块茎,浸没时间为I小时,再用清水洗去表面残留杀菌液,阴暗通风处摊开晒干;再用5%多菌灵溶液浸种,浸种时间在16~18小时,“浸种”及“杀菌”均在玻璃器皿中进行,方便观察反应情况,浸种期间禁止搅拌块茎,防止表皮脱落;最后将浸种处理后的块茎取出,摊开凉干5天,厚度10厘米,期间每隔2天翻块茎,同时用温度计测量块茎内部的温度,温度控制在15°C以下,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影响发芽率,晾干后直接用来种植,选择条件相同的地作为平行实验,共设置二个平行试验,发芽率达94 .2%。
【权利要求】
1.一种预防半夏块茎软腐病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所述步骤依次进行: (1)分级:将留作种用或新购进的新鲜块茎按直径大小过筛分级,并去除杂质,每级的块莖称鲜重M ; (2)初次晾种:经步骤(1)中分级的块茎摊开,铺匀,进行初次晾种,铺设厚度控制在10~15厘米,初次晾种后再称每级干重m,块茎的含水量不高于20%,装网袋并置于干燥环境中贮藏O~6个月; (3)选种:去除机械损伤的块茎,再用清水浸泡,除去清水上层干瘪的漂浮块茎,选留沉淀下来的优质块茎,备用; (4)杀菌:配制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将步骤(3)中已选好的优质块茎用配制好的所述高锰酸钾溶液浸没,浸没时间0.5~1.5小时,再用清水去除表面残留的杀菌液,并于阴暗通风处摊开晾干; (5)浸种:配制浓度为5%的多菌灵溶液,将步骤(4)中经杀菌处理过的块茎用配制好的所述多菌灵溶液浸种,浸种时间9~18小时,,浸种期间禁止搅拌块茎,防止块茎表皮脱落; (6)二次晾种:浸种结束后,取出块茎,放置于阴暗通风处,摊开,铺匀,铺设厚度控制在5~12厘米,晾干3~5天后即可用于播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半夏块茎软腐病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分级使用的过筛筛孔径设置为I厘米及2厘米两种规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半夏块茎软腐病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初次晾种”期间每隔I~2天进行翻块茎,其在贮藏期间每隔2~3天检测块茎的含水量,计算鲜重M与干重m差值,鲜重M与差值的比,比值范围0.01~0.2之间,判断块茎的含水量,防止块茎发霉,腐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半夏块茎软腐病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5) “杀菌”及“浸种”中块茎均放置在透明玻璃器皿中进行浸没和浸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半夏块茎软腐病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二次晾种”中每隔I~2天翻块茎,翻块茎的同时用手或是温度计测量块茎内部的温度,温度控制在15°C以下,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影响发芽率。
【文档编号】A01C1/08GK104012213SQ201410278429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0日
【发明者】丁爱军, 陈集双, 陈彬, 单银冬, 陈相华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大丰海洋产业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