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稻田套养泥鳅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34631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碱地稻田套养泥鳅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田套养泥鳅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盐碱地稻田套养泥鳅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泥鳅的生命力很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广,饲料粗杂易得,生产成本低,便于饲养管理。稻田投饲施肥精养商品泥鳅,年增重量可达2~4倍,667m2产量一般可达300kg。现有的稻田套养泥鳅的方法具体如下:1、稻田的选择和修建:选择水源充足,不旱不涝,日照良好,不受废水污染、无冷浸、质地松软肥沃的稻田养殖为宜,早、中、晚稻田都可养泥鳅,尤以中稻和一季晚稻增产幅度大。种植的水稻应是矮秆、不倒伏、抗病力强的品种。2、泥鳅的放养与投饲:插好秧、开好沟、安装好栏栅后,还需要施足基肥、培肥水质、繁育饵料生物。方法是在沟溜中用干燥或新鲜牛粪、猪粪、鸡粪、稻草和米糠等混合铺10~15cm厚,再盖一层泥土。当稻田水中浮游生物多,对泥鳅鱼种生长有利时,即可放养泥鳅鱼种。泥鳅苗可人工繁殖培育或从天然和养殖水域零星捕捞收集;泥鳅在稻田中主要摄食水蚤、蚯蚓、摇蚊幼虫等,施肥能促使天然饵料生长,较投饵经济有效;施肥应先发酵,少量多次使用,水质太肥则不施,与池塘养鱼标准相同。放养密度高的稻田,应加投豆浆、面粉、米糠、豆渣、麦麸、青菜碎叶、蚯蚓、蝇蛆或鱼用配合饲料。投饲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日投量为泥鳅体重的5%,并根据吃食情况增减。要设几个固定的投饵点,以减少饵料浪费和便于观察。3、病害的防治及管理放养鳅苗前10d,每667m2用生石灰20kg化浆全田遍洒消毒;鳅苗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min后入田;养殖过程中每隔1个月左右用漂白粉1mg/kg浓度遍洒1次。稻谷增产鱼丰收的关键是鱼不逃走水不干涸。另外,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103583430A,专利名称为《一种稻田泥鳅养殖方法》,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生态环境良好,周围无污染源,土壤肥沃,底质自然结构的稻田,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养泥鳅沟,沟宽2米深1米,环形养泥鳅沟离田埂2米远,拐角呈弧形,在田中间开挖“十”字形或“一”字形田间沟,田间沟宽0.5~1米,深0.5米,田埂上种植作物,同时沟内投放养殖泥鳅,将植物饲料用于饲喂泥鳅。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104126527A,专利名称为《一种稻田泥鳅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的准备:选择土质柔软,腐殖质丰富,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的稻田,对稻田进行40~50cm耕翻,在稻田中放入20cm水深;2)网箱布置:选择不少于1个80~100cm深、上端开口的网箱布置在稻田里,网箱底部均匀沉入泥下30~40cm,固定网箱;3)播秧:在稻田里进行播秧;4)泥鳅放苗:在秧苗生长15天~20天后,在网箱内进行投放泥鳅种苗。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104082198A,专利名称为《一种泥鳅稻田养殖的方法》,选择无污染的田块,土质为壤土或者黏土,pH值5.5~7,地块面积333~2000平方米,休整稻田养鳅的基本设施;水稻返青后,排干田间水,暴晒3天,每亩施有机肥50千克,加水到20~30厘米,亩投放5~6厘米鳅种75千克,每天投喂一次人工饲料,饲料为泥鳅专用硬颗粒饲料,日投喂量占泥鳅体重的3~4%。本发明提供的泥鳅稻田养殖的方法,操作过程简单,使用稻田养殖泥鳅,可以增加水田的亩产收入,可扩大泥鳅的养殖规模,促进泥鳅养殖业的发展。但是,在盐碱地养殖泥鳅除了要采用上述泥鳅养殖的方法,还得解决盐碱地的排碱工作,常规的大水漫灌方式,不合理也不可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盐碱地稻田套养泥鳅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一)设施建造:稻田地采用单块面积5至10亩,沿稻田地四边挖2米宽1米深的水沟,在沟的外侧设有防逃网,在稻田地设置进排水口,进排水口位置因地形而定;(二)稻田地排碱:在基础设施建好后,开始进行排碱工作,排碱具体方法:首先在稻田内每隔1—1.5米铺设排碱管,排碱管的中部高,两端低,使碱水能及时排空到稻田地四边的水沟中,并且在排碱管外侧包裹粗布,然后,在排碱管的下部设有石硝层;然后,往稻田地里加水,水加到稻田地面以上10公分,再加满水后第二天再排掉水,循环多次,直至稻田地里水的盐度在1.5以下;(三)稻田地施肥插秧:排碱工作完成后,对稻田地施肥,经过发酵消毒的牛粪每亩地2吨,均匀抛撒,在基础工作做完后加水插秧;(四)稻田地投放泥鳅苗:在稻秧返青后投放规格在3至5公分的泥鳅苗,每亩地1—1.5万尾,泥鳅苗投放前进行消毒处理;(五)定期测量盐度:在套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测稻田地里水的盐度,如果有超标就要再次重复排碱工作,直至水体达到正常指标。上述的排碱管的表面设有多个横向割缝,所述的横向割缝为外窄内宽的缝,并且在排碱管的左端部设有第一阀门,右端设有第二阀门。另外,本发明的排碱管的生产采用的方法如下:套管在套管支撑组件的支撑下轴向移动,放到数控分度组件的卡盘中,然后卡盘夹紧,套管夹紧组件将整根套管夹紧,锯齿铣刀传动组件驱动锯齿铣刀转动,锯齿铣刀进给组件根据套管参数设定进给速度,驱动锯齿铣刀径向进给,工作时,根据割缝长度要求,设定锯齿铣刀径向进给深度,完成加工后,锯齿铣刀自动返回原位;锯齿铣刀返回原位后,套管夹紧组件松开套管,套管由套管支撑组件支撑住,数控分度组件转动套管,实现分度,然后套管夹紧组件夹紧套管,锯齿铣刀进给组件驱动锯齿铣刀进给,加工套管;当割缝加工完一整圈后,套管夹紧组件松开套管,套管轴向移动组件驱动套管轴向移动一段距离,继续加工下一圈割缝。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改变了以往盐碱地产量低,经济效益低的局面,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盐碱地来给农民朋友带来更大的效益;二是由于投放适宜的泥鳅苗的密度,还有前期每亩施肥2吨的发酵牛粪,这样放入的泥鳅苗就有了足量的、适口的天然饵料,不需要再投人工饲料了,从而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三是在养殖过程中泥鳅既能吃掉到田地里的害虫,又能钻入泥土里松软泥土,促进水稻的健康成长,而水稻又能给泥鳅提供阴凉的水体环境,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发明的排碱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的排碱管的生产设备结构图;上图中:排碱管a1、横向割缝a2、第一阀门a3、第二阀门a4;锯齿铣刀传动组件1、套管2、套管夹紧组件3、套管支撑组件4、数控分度组件5、套管轴向移动组件6、锯齿铣刀进给组件7。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一、设施建造:稻田地采用单块面积5至10亩,沿稻田地四边挖2米宽1米深的水沟,在沟的外侧设有防逃网,在稻田地设置进排水口,进排水口位置因地形而定;二、稻田地排碱:在基础设施建好后,开始进行排碱工作,排碱具体方法:首先在稻田内每隔1—1.5米铺设排碱管,排碱管的中部高,两端低,使碱水能及时排空到稻田地四边的水沟中,并且在排碱管外侧包裹粗布,然后,在排碱管的下部设有石硝层;然后,往稻田地里加水,水加到稻田地面以上10公分,再加满水后第二天再排掉水,循环多次,直至稻田地里水的盐度在1.5以下;三、稻田地施肥插秧:排碱工作完成后,对稻田地施肥,经过发酵消毒的牛粪每亩地2吨,均匀抛撒,在基础工作做完后加水插秧;四、稻田地投放泥鳅苗:在稻秧返青后投放规格在3至5公分的泥鳅苗,每亩地1—1.5万尾,泥鳅苗投放前进行消毒处理;五、定期测量盐度:在套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测稻田地里水的盐度,如果有超标就要再次重复排碱工作,直至水体达到正常指标。上述的排碱管a1的表面设有多个横向割缝a2,所述的横向割缝为外窄内宽的缝,防止割缝被泥土盖住,从而失去排碱功能,并且在排碱管的左端部设有第一阀门a3,右端设有第二阀门a4。参照附图2,本发明的排碱管a1的生产采用的方法如下:套管2在套管支撑组件4的支撑下轴向移动,放到数控分度组件5的卡盘中,然后卡盘夹紧,套管夹紧组件3将整根套管夹紧,锯齿铣刀传动组件1驱动锯齿铣刀转动,锯齿铣刀进给组件7根据套管2参数设定进给速度,驱动锯齿铣刀径向进给,工作时,根据割缝长度要求,设定锯齿铣刀径向进给深度,完成加工后,锯齿铣刀自动返回原位;锯齿铣刀返回原位后,套管夹紧组件3松开套管2,套管2由套管支撑组件4支撑住,数控分度组件5转动套管2,实现分度,然后套管夹紧组件3夹紧套管2,锯齿铣刀进给组件7驱动锯齿铣刀进给,加工套管;当割缝加工完一整圈后,套管夹紧组件3松开套管2,套管轴向移动组件6驱动套管2轴向移动一段距离,继续加工下一圈割缝。本发明的优点是:一是改变了以往盐碱地产量低,经济效益低的局面,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盐碱地来给农民朋友带来更大的效益,常规的排碱方法并不适用于稻田中,一般都是直接将盐碱水排走,本发明增设了阀门,可以在需要排空的时候打开阀门,这样,就可以为稻田保持蓄水;二是由于投放适宜的泥鳅苗的密度,还有前期每亩施肥2吨的发酵牛粪,这样放入的泥鳅苗就有了足量的、适口的天然饵料,不需要再投人工饲料了,从而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三是在养殖过程中泥鳅既能吃掉到田地里的害虫,又能钻入泥土里松软泥土,促进水稻的健康成长,而水稻又能给泥鳅提供阴凉的水体环境,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