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诱变突变率的方法

文档序号:27729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离体诱变突变率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提高甜叶菊 NaN3 离体诱变突变率的方法,其做法是将 NaN3 诱变剂直接加入增殖培养基中,待接入培养基中的甜叶菊茎段顶部及茎段上两叶片枯死时,将茎段移入不加任何激素的 MS 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利用本方法可显著提高甜叶菊 NaN3 离体诱变的突变率,创造出新种质材料,为甜叶菊种质及品种的改良提供亲本材料,为提高甜叶菊品种的品质奠定基础。
【专利说明】一种提高甜叶菊NaN3离体诱变突变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种提高甜叶菊NaN3离体诱变突变率的方法,涉及植物诱变育种【技术领域】,更具 体的说是一种利用NaN3诱变剂提高甜叶菊组培苗变异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甜叶菊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中含有甜菊糖甙,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 是目前已知最甜的天然糖料,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甜叶菊甜味剂在体内 不参加代谢,不蓄积,不致癌,无毒性,具有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心脏病和龋齿等疾 患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糖源,是继甘蔗、甜菜之后又一种极具开发价值和 健康推崇的天然蔗糖替代品,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三糖源"。
[0003] 甜叶菊为异化授粉植物,群体的基因组成多为杂合型,遗传不稳定,其后代难以保 持原有的优良性状,而且种子小,极易丧失活力,种子带菌又会导致苗期及后期发生病害。 目前全国现有的甜叶菊有性种植品种严重退化,总糖甙含量、A3甙含量低,而现有的无性种 植品种叶产量低,这一生产现状迫切需要对品种进行育种改良和提高品种的品质。将现代 诱变育种、倍性育种、分子育种等育种技术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相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 基本途径,这些技术在作物和花卉育种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常规的诱变育种是将接种材 料先放入诱变剂溶液中浸泡诱变几个小时,再用蒸馏水清洗后接种到培养基中,诱变剂持 续时间较短,产生突变植株较少。
[0004] 本发明通过将NaN3直接加入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在合适的阶段将甜叶菊茎段转接 到MS培养基中培养,可提高甜叶菊茎段再生苗的突变率,创造出更多新种质材料,为甜叶 菊种质及品种的改良所需优良亲本材料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甜叶菊诱变时再生苗的突变率,创造出新的种质材料,为 甜叶菊育种中种质及品种的改良提供未本材料,为提_甜叶菊品种的品质奠定基础。
[0006]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高甜叶菊NaN3离体诱变突变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技术环节: ① 培养基配方:MS培养基中加入30g/L蔗糖、2mg/L诱变剂NaN3、5g/L琼脂和生长激 素 6-BAI. 0mg/L、NAA0? 2mg/L; ② 培养基分装:按上述配方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分装入250ml的组织培养瓶中进行高压 灭菌,每升分装为24瓶; ③ 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剪刀将甜叶菊组培苗剪为±0. 5cm长短带2叶片的茎段, 用镊子将茎段接种到培养瓶中,每瓶接种5个茎段; ④ 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组培瓶放入组培室中培养,培养温度2 5 ±I°C,光照强度 ±1500lx,光照时间 12h/d; ⑤ 转接时间:待培养基中的甜叶菊茎段顶部及茎段上两叶片枯死时,将茎段移入不加 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同上; ⑥突变率检测:茎段上腋芽恢复生长半个月后,取单株进行DNA提取和SRAP分子检测, 突变率高达55-60%。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向培养基中加入NaN3S变剂进行较长时间持续诱变,待甜叶菊茎段顶部及 茎段上两叶片枯死时,再将茎段移入不加任何激素和诱变剂的MS培养基中再进行培养,可 显著地提高了甜叶菊再生苗的突变率,解决了接种前直接浸泡诱变再生苗突变率较低的问 题,同时也可创造出大批新种质材料,为甜叶菊种质及品种的改良提供亲本材料。
[0008]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甜叶菊组培苗诱变方法: ① 培养基配方:MS培养基中加入30g/L蔗糖、2mg/L诱变剂NaN3、5g/L琼脂和生长激 素 6-BAI. 0mg/L、NAA0? 2mg/L; ② 培养基分装:按上述配方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分装入250ml的组织培养瓶中进行高压 灭菌,每升分装为24瓶; ③ 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剪刀将甜叶菊组培苗剪为±0. 5cm长短带2叶片的茎段, 用镊子将茎段接种到培养瓶中,每瓶接种5个茎段; ④ 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组培瓶放入组培室中培养,培养温度2 5 ±I°C,光照强度 ±1500lx,光照时间 12h/d; ⑤ 转接时间:待培养基中的甜叶菊茎段顶部及茎段上两叶片枯死时,将茎段移入不加 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同上。
[0009] 试验情况: 试验于2012年10月20日在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组培室进行。按照上述配方及操作 方法进行甜叶菊组培苗茎段的诱变处理,以2mg/LNaN3诱变剂直接进行浸泡诱变24小时 为对照。
[0010] 再生苗检测:诱变后茎段恢复生长半个月后,取单株进行DNA提取和SRAP分子检 测。从表1可知,本发明将NaN3诱变剂直接加入培养基中进行长时间持续诱变,待甜叶菊 茎段顶部及茎段上两叶片枯死时再移入无任何激素和诱变剂的培养基中培养,再生苗的突 变率明显高于对照,提高了甜叶菊诱变时的突变率。
[0011] 表1对照和处理再生苗突变率检测情况

【权利要求】
1. 一种提高甜叶菊NaN3离体诱变突变率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技术环节: ① 培养基配方:MS培养基中加入30g/L蔗糖、2mg/L诱变剂NaN3、5 g/L琼脂和生长激 素 6-BA 1. 0 mg/L、NAA 0? 2 mg/L ; ② 培养基分装:按上述配方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分装入250ml的组织培养瓶中进行高 压灭菌,每升分装为24瓶; ③ 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剪刀将甜叶菊组培苗剪为±0. 5 cm长短带2叶片的茎段, 用镊子将茎段接种到培养瓶中,每瓶接种5个茎段; ④ 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组培瓶放入组培室中培养,培养温度25±1°C,光照强度 ±1500 lx,光照时间 12h/d ; ⑤ 转接时间:待培养基中的甜叶菊茎段顶部及茎段上两叶片枯死时,将茎段移入不加 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同上; ⑥ 突变率检测:茎段上腋芽恢复生长半个月后,取单株进行DNA提取和SRAP分子检测, 突变率高达55-60%。
【文档编号】A01H4/00GK104351059SQ201410729720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5日
【发明者】何克勤, 崔然, 胡能兵 申请人:安徽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