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型封闭式水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028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态型封闭式水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养殖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水资源及水产养殖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另一个是水产品病害问题,这两个问题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水环境的污染会造成有害菌的滋生,造成病害的频繁发生;环境污染和病害频发引发的药物滥用,使水产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水产品药残检测超标的报道屡屡发生,从多宝鱼(大菱鲆)药残超标严重到出口香港的鳜鱼检出孔雀石绿残留,从出口日本的鳗鱼杀虫剂超标到出口欧盟的对虾氯霉素超标都体现了这一问题,使民众对国内养殖水产品品质信心降低,水产养殖业损失惨重。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是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和风味品质控制方面的最优管理体系,能够对食品生产过程的危害和关键点予以控制,但是当前传统的养殖模式不利于HACCP体系的实施。传统养殖模式自身的污染和浪费严重:研究表明,网箱养殖投喂配合饲料中的氮、磷仅有9.1%和17.4%被同化,对虾养殖的饵料利用率一般也不超过30%。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和残饵沉积水底,并在适宜条件下被微生物迅速分解,使养殖池水质和生态环境恶化,养殖生物的摄食、生长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导致中毒、疾病和死亡发生。同时,工厂化水产养殖要排放大量的养殖废水,这些废水氮、磷含量高,直接排放易引起周围水体的富营养化,破坏养殖用水水源,污染近海环境,严重时导致养殖生态系统失衡、紊乱。当今封闭式池塘养殖、工厂化育苗及工厂化养殖等废水经处理后方能排放入海已经被业内认可,Carlos在2009年《Nature》发表的《FutureFish》的文章指出,循环养殖和综合利用无论是成本上还是技术上都应成为当今和未来渔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中国专利号CN101933489A公开了一种内陆地区养殖海水鱼的水循环系统及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a、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建立;b、海水鱼幼鱼的低盐度梯度驯化:将海水培育的幼鱼通过半咸水暂养,制定逐级降低盐度驯化策略,经过半咸水阶段、低盐度阶段和超低盐度的三个梯度驯化;c、生理盐制剂的添加:在养殖水中或饲料中添加对渗透压调节起关键作用的金属离子;d、养殖管理:提供适宜温度、光照强度和日光照周期。中国专利号CN101161061A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内陆地区水资源循环利用进行水产养殖的方法,利用微藻进行水资源净化,同时得到再生的微藻产品,实现再生产;根据上述目的提出具体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型封闭式水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建立养殖系统厂房,包括配水区、水产养殖区、蓄水池、微藻培养区、微藻收集区;现将配水区注入水,依次经过水产养殖区、过滤池、微藻培养区、微藻收集区生态净化后回到配水区;水产养殖区进行水产经济作物生产作业;过滤池对于水产养殖区杂物进行滤过;微藻培养区进行微藻的培养;微藻收集区进行微藻的絮凝收集。本发明以生态位互补的理论基础建立养殖系统,水产养殖区进行能量输入,投入养殖饲料,养殖区所产生的排泄物和饲料的剩余物,进行粗过滤,除去较大的杂物,排泄物和饲料残渣后进入蓄水池,根据控制水流量对水产养殖区所要排出的水和微藻培养区所需的水进行调节;蓄水池中排泄物和饲料残渣经过自然降解,分解出氮磷物质,再进入微藻培养区为微藻吸收水中的氮磷,进行增值同时净化水质,微藻再过微藻收集区加入絮凝剂絮凝收集,并且控制收集量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净化的水进入配水池循环利用。本发明属于封闭式水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高位差建立配水区、水产养殖区、蓄水池、微藻培养区、微藻收集区利用管道连接,每个管道口设置一个控制水流量的控制阀;整个系统设置配水区、水产养殖区、蓄水池、微藻培养区、微藻收集区5个单独的密闭区域组成,并在水产养殖区、蓄水池、微藻培养区、微藻收集区设置大型风扇和电暖器控制温度。本发明水产品养殖养殖系统,水产养殖区域室温控制在25-30℃,微藻培养区最佳温度28-30℃;根据测定水产养殖区适宜生长的水质条件,及时排出过滤到蓄水池自然降解;根据微藻培养区域,微藻培养的养分条件,控制流量,及时补充微藻所需的养分;微藻在28℃条件下,培养4-8天,将80%-90%的微藻在收集池进行收集,10%-20%继续培养;为保证微藻不被杂菌污染,根据实际情况,可全部收集,及时接种新的微藻种液,接种量为10%-15%;在微藻收集区加絮凝剂搅拌30分钟,常温静置24小时,去除上清液收集75%-85%的微藻,15%-25%到配水区,作为水产养殖的饵料;蓄水池作为整个养殖系统中,进行水量调节的关键区域,蓄积水产养殖区域的废水,补进微藻培养的养分。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1)该养殖体系针对不同营养层次的功能区进行逐级耦合,只对水产养殖区投喂饵料,而分别能从水产养殖区、蓄水池、微藻培养区、微藻收集区中获得不同的经济产出物,使饵料的利用率大幅提高,大幅提高了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养殖水近于零排放,不对周边农地和海区产生污染,达到高效健康的目标,由于循环系统相对封闭,污染等危害对系统的影响甚微;(2)养殖全程不施渔药,进行生态养殖,获得的水产品品质有保证;(3)本发明主要针对内陆地区,进行淡水循环养殖提供技术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例1、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法详细说明,本实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2010年在甘肃省天水市建立养殖生产基地,现以运行半年,获得经济产品;根据图1所示流程图进行养殖场建设,共建养殖基地面积50亩;(1)配水区高3米、面积1亩;流水管分别连接水产养殖区、微藻收集区;(2)水产养殖区总面积5亩、高3米,分割为4个部分,各部分管道连接相通,设置4个大型风扇和8个电暖;(3)蓄水池面积0.5亩、高4米,分别连接水产养殖区和微藻培养区,在连接水产养殖区的管道中间位置设置过滤装置;(4)微藻培养区总面积6亩、高2米分割为8个部分,各部分管道连接相通,设置4个大型风扇、8个电暖、6个150瓦LED灯,用管道分别连接蓄水池和微藻收集区;(5)微藻收集区面积1.5亩、高2米,分别连接微藻培养区和配水区;所有管道口设置控制阀。实例2、根据发明内容建立的养殖厂,进行循环养殖(1)配水区高3米、面积1.5亩;流水管分别连接水产养殖区、微藻收集区;(2)水产养殖区总面积5亩、高3米,分割为4个部分,各部分管道连接相通,设置4个大型风扇和8个电暖;(3)蓄水池面积0.5亩、高4米,分别连接水产养殖区和微藻培养区,在连接水产养殖区的管道中间位置设置过滤装置;(4)微藻培养区总面积6亩、高2米分割为8个部分,各部分管道连接相通,设置4个大型风扇、8个电暖、6个150瓦LED灯,用管道分别连接蓄水池和微藻收集区;(5)微藻收集区面积3亩、高1.5米,分别连接微藻培养区和配水区;所有管道在底部设置,在管道口设置控制阀。(6)在配水区域注水,进入到水产养殖区,进行水产养殖,水产养殖区域室温控制在25-30℃,根据养殖的水产品的数量,投入饵料,测定水质,超过水产品生长的标准时,控制流量排除废水过滤进入蓄水池,根据微藻培养区域,微藻培养最佳温度28-30℃和所需的养分条件,及时补充微藻所需的养分;培养4-8天,将80%-90%的微藻进入到收集池絮凝收集,10%-20%继续培养;在微藻收集区加絮凝剂搅拌30分钟,常温静置24小时,去除上清液收集75%-85%的微藻,15%-25%到配水区,作为水产养殖的饵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