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机上的种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1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播种机上的种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播种机上的种道,其包括圆环形底座及种道分块,所述种道分块内设置有落种口;所述种道分块为3~16块,相邻种道分块首尾相连的固定排列在圆环形底座上;所述种道分块与圆环形底座之间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出种口,所述落种口与出种口连通。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通过种道分块之间的首尾连接再固定在圆环形底座上来形成种道,这种结构便于安装及拆卸,让使用及维修均非常方便;圆环形底座能让种道分块在安装后整圆性较好,提高播种的合格率。
【专利说明】播种机上的种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播种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播种机上的种道。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发展,在农业播种当中大多采用机械化设备来代替传统的人工播种,机械化播种不但播种快、效率高而且其播种精确合格率高。现有的播种机上的种道大多采用铁质材料来进行成型,之后再进行焊接连接;这种结构的种道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在经过成型及焊接后其整圆性较差,这会在使用时造成落种误差,而影响播种的合格率;还有就是由于是采用铁质材料制成,其在长久时候后会产生铁锈,不但影响使用寿命且铁锈会增加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影响落种率;由于其采用的是一体成型的结构,这样在部分损坏后,整个种道即完全报废无法继续使用,增加成本的投入;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播种机上的种道,它具有结构简单、落种率及播种合格率高、使用寿命长且维修方便的特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播种机上的种道,其包括圆环形底座及种道分块,所述种道分块内设置有落种口 ;所述种道分块为3?16块,相邻种道分块首尾相连的固定排列在圆环形底座上;所述种道分块与圆环形底座之间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出种口,所述落种口与出种口连通。
[0005]所述种道分块的一端设置有燕尾,另一端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燕尾与相邻种道分块上的燕尾槽插接配合。
[0006]所述种道分块的底端设置有弧形定位挡板,所述弧形定位挡板的外弧面与圆环形底座的内圈相抵。
[0007]所述种道分块与圆环形底座的固定方式为:在种道分块的底部开设有螺孔,在圆环形底座上开设有与螺孔配合的通孔,所述螺孔与通孔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0008]所述弧形定位挡板的高度与圆环形底座的高度相同。
[0009]所述种道分块为塑料制成。
[00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通过种道分块之间的首尾连接再固定在圆环形底座上来形成种道,这种结构便于安装及拆卸,让使用及维修均非常方便;圆环形底座能让种道分块在安装后整圆性较好,提高播种的合格率;种道分块之间通过燕尾及燕尾槽相互插接,让工作时的稳定性更好;种道分块采用塑料制成,其不但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而且其落种面较为光滑,让落种率得到有效的提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种道分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种道分块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圆环形底座的结构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播种机上的种道,其包括圆环形底座10及种道分块20 ;种道分块20的个数根据实际使用的设备规格来确定,在小规格的情况下选择由3块或4块或5块种道分块20来构成种道;在正常设备的规格下,由15块或16块种道分块20来构成种道,构成种道的种道分块20不宜太多,太多的话其上的落种口 21 口径大小会被缩减而影响落种效果。落种口 21设置在种道分块20上且其与种道分块20底部连通。种道分块20相互之间首尾连接,其连接方式为在其一端开设燕尾23,相对的另一端开设燕尾槽24,相邻的种道分块20上的燕尾23与燕尾槽24插接;这种插接方式能让种道在工作时稳定性更好,不易松动;当然了,除了燕尾23与燕尾槽24的插接方式外,还可以采用方形通槽及方形凸块,让方形凸块插接到方形通槽内,其同样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所述的种道分块20固定在圆环形底座10上,在种道分块20首尾连接后其所形成的内圈部分能够与圆环形底座10的内圈11 一起配合工作。在种道分块20相互连接后,其与圆环形底座10之间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出种口 22,所述落种口 21与出种口 22连通;这样在播种时,种子从落种口 21进入再从出种口 22滑出而被播入地里。上述的这种通过多个种道分块20相互连接的结构不但便于安装及拆卸维修替换,而且其整圆性较好,能有效提高播种时的合格率。
[0017]上述的种道分块20与圆环形底座10的固定方式为:在种道分块20的底部开设有螺孔26,在圆环形底座10上开设有与螺孔26配合的通孔12,螺孔26与通孔12之间通过螺丝连接。这种固定连接方式较为简单,方便在种道部分损坏后进行拆卸替换。当然了,还有其他的固定连接方式,只要能够达到在使用时种道分块20能紧固在圆环形底座10上,而损坏后又容易拆卸替换的效果即可。
[0018]为了提高种道分块20的光滑性,所述的种道分块20采用塑料制成,塑料材质能让种子更容易落入落种口 21内,而且其成本也较为低廉,降低生产时的成本投入。
[0019]为了让圆环形底座10在工作时稳定性较高,在种道分块20的底端设置有弧形定位挡板25,弧形定位挡板25的外弧面与圆环形底座10的内圈11的相抵,且其高度相同;这样圆环形底座10即能有效的定位在种道分块20的底端,防止因为长久使用而产生松动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播种机上的种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形底座(10)及种道分块(20),所述种道分块(20)内设置有落种口(21);所述种道分块(20)为3?16块,相邻种道分块(20)首尾相连的固定排列在圆环形底座(10)上;所述种道分块(20)与圆环形底座(10)之间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出种口(22),所述落种口(21)与出种口(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机上的种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种道分块(20)的一端设置有燕尾(23),另一端设置有燕尾槽(24),所述燕尾(23)与相邻种道分块(20)上的燕尾槽(24)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播种机上的种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种道分块(20)的底端设置有弧形定位挡板(25),所述弧形定位挡板(25)的外弧面与圆环形底座(10)的内圈(11)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播种机上的种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种道分块(20)与圆环形底座(10)的固定方式为:在种道分块(20)的底部开设有螺孔(26),在圆环形底座(10)上开设有与螺孔(26)配合的通孔(12),所述螺孔(26)与通孔(12)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播种机上的种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定位挡板(25)的高度与圆环形底座(10)的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播种机上的种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种道分块(20)为塑料制成。
【文档编号】A01C7/20GK204191134SQ201420626895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王雄飞 申请人:王雄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