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艺兰组培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07553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涉及叶艺兰花品种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叶艺兰是兰花的一个重要观赏种类,在兰花的选育、驯化、栽培中出现了一类以赏叶为主的兰花品种,这些品种的叶片出现了金边、金心、银边、银心、缟艺、斑艺等叶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这些叶色的变异多数是由于部分细胞变异引起叶色的变化,形成嵌合体植株,这种性状是不能通过种子繁殖保持的,只能通过无性繁殖保存,其性状多不稳定,但部分叶艺性状如银边、银拖等在分株繁殖时是比较稳定的;植物组织培养其实质也是无性繁殖,但在叶艺兰组织培养时,叶艺性状丢失频率较高,失艺植株的观赏性下降,直接影响到商品的价格。如果在叶艺兰组培苗生产时减少失艺频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目前有少量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但在生产实践中仍存在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大花蕙兰叶艺品种在组培过程中出现失艺的问题,通过调整培养基配方,结合培养物前期形态选择,提供一种叶艺兰组培生产方法,以降低叶艺品种组培失艺的频率。本发明的叶艺兰组培生产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材料选择:叶艺兰组培增殖的PLB(类原球茎);步骤2、PLB(类原球茎)增殖:与常规PLB增殖方式中对PLB进行水平和垂直切割不同,本发明自基部将完整的PLB切下后,整个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通过完整的PLB表面分化出新PLB进行增殖,继代操作中,只选择鲜绿色的PLB进行增殖,将颜色深绿和白化的PLB丢弃。本发明不采用通常所用的将PLB进行多次切割形成小块的增殖方法,以保持其嵌合状态,降低叶艺丢失的频率。本发明所采用的增殖培养基上,所接材料的PLB在嵌合状态、白化状态和正常状态下颜色差异明显,可通过颜色将大部分失艺材料筛选出来,在继代过程中将颜色深绿和白化的PLB丢弃,保证增殖材料处于嵌合状态。步骤3、PLB分化:将经过筛选增殖的PLB转接到液体分化培养基上,震荡培养14~21天后PLB上端分化出苗。本发明所采用的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的苗85%以上保持了叶艺性状。步骤4、生根壮苗培养:将分化培养基上形成的1cm左右高的带艺小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7天左右可见小苗下端生根,继续培养30~50天可形成健壮植株。步骤5、试管苗移栽:当植株约3~5cm高时,将培养瓶转移到自然光下炼苗7~10天,然后将其从培养容器中取出,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移入经发酵的松树皮培养基质中,保持适当通风和足够的湿度,移栽的成活率均可达95%以上。其中,步骤2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2~24℃,光照度1500~2000lx,光照12小时/天。步骤3中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28℃,光照度1500~2000lx,光照12小时/天,摇床转速100rpm。步骤4中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28℃,光照度1500~2000lx,光照12小时/天。进一步的,步骤2中增殖培养基采用大量和微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蛋白胨(Peptone)0.5~3g.L-1、水解酪蛋白(CH)0.2~0.5g.L-1、萘乙酸(NAA)0.1~1mg.L-1、多效唑(PP333)0.1~0.5mg.L-1、香蕉匀浆50~200g.L-1,蔗糖15~30g.L-1,琼脂6~7g.L-1,活性炭(AC)0.5~2g.L-1;pH5.4~5.6。步骤3中分化培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