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采摘修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8041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花果采摘修剪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农用生产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花果采摘修剪器。



背景技术:

果园管理措施之一是人为地去除多余的花果和枯死的枝叶,可以节省营养,以获得优质果品和持续丰产。我国目前仍以人工剪切作业为主,人们常采用普通剪刀进行剪切作业,剪切效果差、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果采摘修剪器,以解决现有普通剪刀在剪切作业时,剪切效果差、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铰接连接的的左刀体和右刀体,左刀体和右刀体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对应设置的剪切刀片、铰接片和手柄,两个剪切刀片在剪切状态下配合形成剪切刃,两个铰接片上下重合设置且均同心开设有用于铰接连接的铰接孔。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两个手柄之间相对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用于限制两个手柄之间距离过小。

第一限位装置包括在两个手柄上相对设置的限位块。

两个手柄之间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两个限位块位于回位弹簧的内部。

两个手柄之间相对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用于限制两个手柄之间距离过大。

第二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铰接片上的限位槽,限位槽位于铰接孔的下方,另一个铰接片上对应限位槽的位置设有限位凸片,限位凸片的末端向限位槽的端部延伸并在非剪切状态下抵在限位槽的端部。

铰接孔上同心设置有轴承,轴承内设置有连接螺栓。

至少一个铰接片上均设有用于减少摩擦的滚动件,每个滚动件的轴线方向均与铰接孔的轴线方向垂直,每个滚动件与相邻的铰接片之间为滚动摩擦。

两个铰接片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卡住手柄皮套的卡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铰接孔处设置的轴承和铰接片上设置的滚动件,减少了使用时两刀体之间的摩擦力,使用更省力;两个限位装置保证了左刀体和右刀体的开合角度,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花果采摘修剪器在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花果采摘修剪器在剪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花果采摘修剪器左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花果采摘修剪器右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刀体,2.右刀体,3.滚动件,4.手柄,6.铰接孔,7.皮套卡槽,8.剪切刀片,9.回位弹簧,10.限位块,11.铰接片,12.限位槽,13.限位凸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果采摘修剪器,参见结构图1,包括铰接连接的 的左刀体1和右刀体2,左刀体1和右刀体2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对应设置的剪切刀片8、铰接片11和手柄4,两个剪切刀片8在剪切状态下配合形成剪切刃。

两个铰接片11上下重合设置且均同心开设有用于铰接连接的铰接孔6,铰接孔6上同心设置有轴承,轴承内设置有连接螺栓。设置的轴承,减小了两个铰接片1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人们在对本发明的花果采摘修剪器进行剪切动作时更加省力。

两个手柄4之间相对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用于限制两个手柄4之间距离过小。第一限位装置包括在两个手柄4上相对设置的限位块10。参见图2,在执行剪切动作时,两个手柄4绕铰接孔6相向转动,直至两个限位块10相互接触,此时两个手柄4停止相向转动,达到剪切状态的极限位置,同时剪切端的刀片8两两完成剪切动作。

参见图3和图4,第二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铰接片11上的限位槽12,限位槽12位于铰接孔6的下方,另一个铰接片11上对应限位槽12的位置设有限位凸片13,限位凸片13的末端向限位槽12的端部延伸并在非剪切状态下抵在限位槽12的端部。

当执行完剪切动作后,松开两个手柄4,两个手柄4绕铰接孔6分离转动,限位凸片13也随之与限位槽12发生相对运动,当限位凸片13的端部与限位槽12的内壁接触时,两个手柄4的分离转动即受到限制,不能再继续分离,此时达到非剪切状态的极限位置。剪切动作时,限位凸片13与限位槽12的内壁分离,不影响剪切动作的完成。

通过限位块10限制了配合刀片8的剪切角度,通过限位槽12和限位凸片13限制了配合刀片8的分离角度,使得剪切动作安全可靠,不会因为 手工操作不当,影响剪切效果。

两个手柄4之间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9,两个限位块10位于回位弹簧9的内部。使得两个手柄4在剪切动作完成后,自动复位,省时省力。

至少一个铰接片11上均设有用于减少摩擦的滚动件3,每个滚动件3的轴线方向均与铰接孔6的轴线方向垂直,每个滚动件3与相邻的铰接片11之间为滚动摩擦。当两个铰接片11发生相对转动的时候,两个铰接片11之间通过滚动件3实现滚动摩擦,省时省力。

两个铰接片11上均竖直设置有用于卡住手柄皮套的卡槽7,便于手柄皮套的固定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