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游生物收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490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游生物收集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游生物收集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由浮轨拖曳着喂料筒及拖网沿养殖池周边绕行,以进行自动喂料及捕捞的浮游生物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全球气候快速变暖及过度捕捞的结果,中国台湾沿海渔、虾以及贝类等物种大量消失,鱼源枯竭。中国台湾四面环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适合进行鱼、虾以及贝类养殖,发展水产养殖便成为资源再生的最佳途径,更发展出养殖渔业取代远洋渔业的趋势。其中,养殖渔业包括淡水养殖池养殖、咸水养殖池养殖,经济鱼种诸如吴郭鱼、虱目鱼、鳗鱼、石斑鱼、鲷类、虾类以及贝类等。

传统水产养殖为了增加单位效益,通常以高密度放养的方式养殖,从鱼苗到成鱼的养殖过程中,由于成长速度参差不齐体型会有大小不一的情形,养殖业者为了避免弱肉强食或大鱼、小鱼争食,而导致鱼苗存活率降低的情形发生,通常会分阶段进行筛选及分池,依照鱼体大小分别放养于不同的养殖池中,除了可提高鱼苗存活率之外,更方便于投料管理、水质控管及疾病防治等。可以理解的是,鱼苗体型细小进行筛选及分池,不但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工时以逐一进行各项作业,且效率低下。

已知提出许多有关水产养殖的相关文献,例如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第i424811号,公开了一种具备饲料回收的可程序化水产养殖喂食系统,可程控自动或手动设定喂食次数、时间,并将未食用完的饲料残渣自动回收,避免水质污染,同时通过回收残渣量估算实际鱼的食用状况及养殖效益等。

又如,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第i494057号,公开了一种省力型水产生物受精卵及浮游幼生物收集方法及其系统,其方法包括:将具有可拦截水产生物受精卵或幼生物的网目的锥形网体的一端吊挂并外露于水流场;将设于网体一端的进水口连通流入该水流场的水流;取出网体并将该网体挂置于框架上,以及取下设于网体另一端的容器并取出该容器内容物。其中,该网体吊挂端具有进水口,其另一端具有收集口,该收集口连接及连通该容器,其吊挂方式为该网体吊挂端连接绳索的一端,该绳索的另一端朝上延伸穿置于定滑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游生物收集设备,通过浮轨拖曳着拖网沿养殖池周边绕行,行经之处可将水中的浮游生物捞捕进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游生物收集设备,通过浮轨拖曳着喂料筒沿养殖池周边绕行,行经之处可自动投料喂食。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游生物收集设备,藉由浮轨的多个预定点设置挠性驱鸟杆沿养殖池周边绕行,行经之处可自动驱赶岸边的鸟类,防止鸟类啄食养殖的鱼苗或虾苗等浮游生物并避免鸟类带来病菌的污染。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浮游生物收集设备,主要包括拖曳管、多个导引柱、驱动器以及捕捞装置。其中:该拖曳管包括中空拖曳管,沿着养殖池岸边布设成一封闭的循环回路,该拖曳管并浮设于水面上。所述多个导引柱分别设置在养殖池的多个角隅上,每个导引柱包含直立轴、浮筒以及滑轮,该直立轴的下端固设于养殖池的基底,上端伸出水面上,该浮筒及滑轮呈一下一上地穿设在该直立轴上,并使该浮筒将滑轮托浮在水面上,且该滑轮具有导槽用以引导该拖曳管滑行。该驱动器包括电动机、减速机构、传动轴以及驱动轮组,该电动机的输出动力经由该减速机构减速后,传输至该传动轴并驱动该驱动轮组,该驱动轮组通过摩擦力驱动该拖曳管绕行。该捕捞装置包括第一曲杆以及漏斗形拖网,该第一曲杆的一端经由关节件可枢转地固接至该拖曳管上,另一端拖曳着该拖网。

再者,该驱动轮组包含一对左、右驱动轮,两者具有对应于该拖曳管外径的滑槽,彼此一左一右地磨擦着该拖曳管的外表面推进。该驱动轮组的左右驱动轮之间,彼此维持有间隙供该第一曲杆穿过。

较优选地,还包括多个从动轮组与该驱动轮组从动,所述每个从动轮组包含一对左、右从动轮,并分别配置在该拖曳管的左右侧,以辅助推进该拖曳管。所述每个从动轮组的左右从动轮之间,彼此维持有间隙供该第一曲杆穿过。

另外,还包括延伸杆,其一端与该捕捞装置的第一曲杆连接,另一端向养殖池的中心方向延伸,该延伸杆两端之间拖曳着该漏斗形拖网,且该拖网的末端连接有收集篮;又,包括第二曲杆,设置在该捕捞装置的前方,该第二曲杆的一端经由关节件可枢转地固接至该拖曳管上,另一端连接有浮筒,且自该浮筒连接有系绳,该系绳的自由端拖曳着该延伸杆的另一端,以使该延伸杆两端均匀受力。

较优选地,还包括一对挠性轮叶,设置在该第二曲杆的前方,该对挠性轮叶经由可自由旋转的转轴轴向连接至该拖曳管,可随着该拖曳管的推进借着水的阻力推动而旋转,用来驱赶回游在养殖池岸边的浮游生物。

较优选地,还包括多个挠性驱鸟杆,设置在该拖曳管的多个预定点上,所述每个驱鸟杆的一端包含直立段,可穿过该驱动器的该驱动轮组之间而固接至该拖曳管,另一端形成向养殖池岸上方向弯曲延伸的曲臂。

此外,本发明还可包括喂料装置,其包括第三曲杆、喂料筒、浮筒、送料螺杆以及桨轮。该第三曲杆的一端经由关节件可枢转地固接至该拖曳管上;该喂料筒成中空,两端封闭,该喂料筒第一端悬浮地支持在该第三曲杆的另一端,在该喂料筒第一端的顶面上设有进料口以及在轴向侧面的上部设有释料口。

该浮筒设置在该喂料筒的第二端,使其悬浮在水面上;该送料螺杆轴向枢设在该喂料筒内部中心,当该送料螺杆旋转时能将饵料向该喂料筒第二端方向输送,以及该送料螺杆包含有延伸端,延伸出该喂料筒第二端的外侧;该桨轮固接至该送料螺杆的延伸端,该桨轮包含有多个桨叶,可随着该喂料筒推进而借着水的阻力推动而旋转,进而带动该送料螺杆旋转。

较优选地,该释料口沿该喂料筒轴向成狭长开设,该释料口的上缘包含突出的帽檐,下缘向内延伸有导引板;及该喂料筒的进料口包含有遮雨盖,以防止水侵入使内部受潮。

较优选地,还包括第四曲杆,设置在该喂料筒的前方,该第四曲杆的一端经由关节件可枢转地固接至该拖曳管上,另一端连接有浮筒,且自该浮筒连接有系绳,该系绳的自由端拖曳着该喂料筒的第二端,以使该喂料筒两端均匀受力。

据此,该驱动器驱动该拖曳管沿着养殖池内周边绕行,经由拖曳管拖曳着捕捞装置行经之处可将水中的浮游生物捞捕进网,同时通过拖曳管上的驱鸟杆自动驱赶岸边的鸟类,防止鸟类啄食鱼苗并避免鸟类带来病菌的污染;或者,借着拖曳管拖曳着喂料装置以达到喂食撒料自动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浮游生物收集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浮游生物收集设备的驱动器的平面放大图,其中显示驱动器驱动拖曳管;

图2a为图2中圆圈标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显示可枢转的关节件;

图3为图1的浮游生物收集设备的驱动器的纵向剖面放大图,其中显示拖曳管拖曳着捕捞装置;

图4为沿图1中4-4线的剖面放大图,其中显示导引柱导引拖曳管滑行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驱动器的局部放大图,其中显示捕捞装置的曲杆通过一对驱动轮;

图6为沿图1中6-6线的剖面放大图,其中显示自动喂料设备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7-7线的剖面放大图,其中显示填料设备及自动撒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特点作进一步地说明,该实施例仅为较优选代表的范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谨通过参考附图及结合下列详细说明而获得最好的理解。

首先说明,一般淡水、海水浮游生物的幼生仔都属于浮游性,包括淡水、海水鱼类所产幼生仔也不例外,且具有浅滩或岸边回游的习性。图1、图2、图2a、图3~图7可用来说明,本申请的发明人等针对此习性而提供一种能进行自动捕捞及自动喂食的浮游生物收集设备的较佳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浮游生物收集设备1的平面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拖曳装置t主要包括拖曳管10、多个导引柱20以及驱动器30;拖曳管10为设定管径的中空、具有可挠性的管材,例如由塑化材料或再生材料制成具有浮力可漂浮于水面上,该拖曳管10沿着养殖池2岸边周缘布设,两端相互连接而构成封闭的回管。

多个导引柱20,设置在养殖池2岸边周缘的多个预定点及多个角隅上,每个导引柱20包括直立轴21、浮筒22以及滑轮23(如图4所示),该直立轴21的下端固设于养殖池2的基底,上端伸出水面上,该浮筒22穿设在该直立轴21上,该滑轮23具有中心孔穿设在该直立轴21上并位于该浮筒22的上方可自由旋转,该滑轮23通过该浮筒22的浮力载浮在水面上。再者,该滑轮23具有导槽231对应于该拖曳管10,用以引导该拖曳管10滑行。

驱动器30,包括电动机31、减速机构32、传动轴33、传动箱34、齿轮组35以及驱动轮组36,该电动机31的输出动力经由该减速机构32减速后,通过该传动轴33传递至该传动箱34。该传动箱34为防水的箱型结构,例如包含驱动齿轮组35及多个从动齿轮组35’,并与该传动轴33一起连动,关于此部分为公知技术,故不进一步赘述。

请一并参考图2及图3,该传动箱34固设于养殖池2岸边,至少一部分伸设在水面上,上述驱动齿轮组35同轴地轴支驱动轮组36,及所述多个从动齿轮组35’同轴地轴支多个从动轮组36’;该驱动轮组36和所述多个从动轮组36’,配置在该传动箱34的上方。

其中,该驱动轮组36包含一对左、右驱动轮,两者具有对应于该拖曳管10外径的滑槽361,彼此一左一右地磨擦着该拖曳管10的外表面推进。又,所述每个从动轮组36’包含一对左、右从动轮,两者具有对应于该拖曳管10外径的滑槽361’,且分别配置在该拖曳管10的左右侧,以辅助推进该拖曳管10。再者,在该驱动轮组36的左、右驱动轮之间,以及所述每个从动轮组36’的左、右从动轮之间,分别维持有设定的间隙。

捕捞装置40,包括第一曲杆c1、延伸杆41、及拖网43,该第一曲杆c1由多个曲折段构成ㄇ型结构,在其一端包含垂直段,经由关节件j枢接至该拖曳管10上可枢转(如图2a所示),另一端包含水平段;该延伸杆41的一端连接至该水平段,另一端为自由端,向养殖池2中心方向延伸,及在自由端至少设有浮筒42,以将该延伸杆41载浮出水面上;该拖网43的一端包含扩张的口部,此口部的上端经由系绳悬挂在该延伸杆41上,下端向水面下垂伸,及该拖网自开口部形成漏斗状向另一端方向逐渐缩小,且在末端连接有收集篮44。

又如图5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曲杆c1之直径应略小于该驱动轮组36及该从动轮组36’的设定间隙,以使该拖曳管10拖曳着该捕捞装置40绕行时,该第一曲杆c1能从该驱动轮组36的左、右驱动轮及该从动轮组36’的左、右从动轮之间穿过。并且,该第一曲杆c1通过该可枢转的关节件j,当穿过该驱动轮组36及该从动轮组36’的设定间隙时,该第一曲杆c1的垂直段可被自动扶正。再者,该捕捞装置40的该拖网43及该收集篮44,可视养殖池2内养殖的浮游生物的体型大小,而更换网目大小合适的拖网43及收集篮44。

较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曲杆c2,设置在该捕捞装置40的前方,该第二曲杆c2如同该第一曲杆c1呈ㄇ型结构,其一端包含垂直段,经由关节件j枢接至该拖曳管10上可枢转,另一端连接有浮筒45,及自该浮筒45连接有系绳451,该系绳451自由端拖曳着该延伸杆41的另一端,以使该延伸杆41两端均匀受力(如图1所示)。

较优选地,还包括一对挠性轮叶461,设置在该第二曲杆c2的前方,该对挠性轮叶461经由可自由旋转的转轴46轴向连接至该拖曳管10上,当通过该驱动轮组36和该从动轮组36’的设定间隙时可轴向收折;该对挠性轮叶461可随着该拖曳管10的推进通过水的阻力推动而旋转,用来驱赶回游在养殖池岸边的浮游生物,使之稍微远离岸边,让跟随在后的该拖网43行经之处可将水中的浮游生物一一捕捞进网(如图1及图2所示)。

较佳地,还包括多个挠性驱鸟杆48,分别设置在该拖曳管10的多个预定点上,所述每个驱鸟杆48的一端包含直立段,可穿过该驱动器30的该驱动轮组36和该从动轮组36’的设定间隙而固接至拖曳管10,另一端形成向养殖池岸边方向弯曲延伸的曲臂。通过该拖曳管10沿养殖池周边绕行,行经之处可自动驱赶伫立在岸边的鸟类,防止鸟类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并避免鸟类带来病菌的污染。

请再参考图6及图7,根据本发明可还包括喂料装置50,在非收获的季节或时段可将该捕捞装置40从该拖曳管10卸下,换装该喂料装置50以达到喂食撒料自动化的目的。该喂料装置50包括第三曲杆c3、喂料筒51、浮筒52、送料螺杆53以及桨轮54,该第三曲杆c3如同该第一曲杆c1呈ㄇ型结构,其一端包含垂直段,经由关节件j固接至该拖曳管10上可枢转,另一端为自由端向养殖池2中心方向伸设。

如图所示,该喂料筒51第一端悬浮地被支撑在该第三曲杆c3的水平段,该喂料筒51呈中空,两端封闭,在第一端的顶面上设有例如漏斗形的进料口511,及该喂料筒51在轴向侧面的上部设有释料口512;该浮筒52设置在该喂料筒51的第二端,使其载浮在水面上;该送料螺杆53轴向枢设在该喂料筒51中心,当该送料螺杆53旋转时能将饵料从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输送,及该送料螺杆53包含有延伸端,延伸出该喂料筒51第二端的外侧;该桨轮54固接至该送料螺杆53的延伸端,该桨轮54包含有多个桨叶,可随着该喂料筒51推进通过水的阻力推动而旋转,同时带动该送料螺杆53一起旋转。

更进一步地,在该喂料筒51推进行程的设定点上,自岸上向水面伸设有工作平台60,及配置有例如漏斗形的填料筒61,对应在该喂料筒51的进料口511的上方,可对该喂料筒51补充填料(如图7所示)。

较优选地,该释料口512沿该喂料筒51的轴向而成狭长开设,该释料口512的上缘包含突出的帽檐,以防止该喂料筒51推进时水侵入使内部受潮,及在该释料口512的下缘向内延伸有导引板,当该送料螺杆53旋转而搅动饵料时,该饵料可沿该导引板顺势释出。较佳地,还包括遮雨盖511a,可覆盖在该喂料筒51的进料口511的外侧,以防止雨水侵入而使内部受潮。

较优选地,还包括第四曲杆,设置在该喂料筒51的前方,该第四曲杆如同该第一曲杆c1呈ㄇ型结构,其一端包含垂直段,经由关节件j可枢转地固接至该拖曳管10上;另一端连接有浮筒55,且自该浮筒连接有系绳,该系绳自由端拖曳着该喂料筒51的第二端,以使该喂料筒51两端均匀受力(如图1所示)。

综上所述,应用本发明浮游生物收集设备,可选择地在分池或收获的季节、时段,通过该拖曳管拖曳着该捕捞装置沿着养殖池内周边绕行,行经之处可将水中的浮游生物一一捞捕进网;同时,通过拖曳管上的驱鸟杆能自动驱赶伫立在岸边的鸟类,防止鸟类啄食鱼苗并避免鸟类带来病菌的污染。或者,在非收获的季节或时段可换装该喂料装置,借着拖曳管拖曳着喂料装置沿着养殖池内周边绕行,以进行自动撒料喂食;再者,该驱动器亦可通过控制器来控制,设定每天运作的时间及次数,以达到喂食撒料自动化的目的。此外,本发明可视养殖池面积大小的需求,而设计一组或一组以上的驱动器。

以上,虽然在本发明浮游生物收集设备的较佳实施例中,仅举拖曳装置设置在养殖池内周边的示范例进行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例如拖曳装置设置在养殖池岸上的周边亦不悖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换言之,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公知知识者而言,仍得有许多变化,即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为之均等变化与修饰,应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符号说明

1浮游生物收集设备

10拖曳管

2养殖池

20导引柱

21直立轴

23滑轮

231导槽

30驱动器

31电动机

32减速机构

33传动轴

34传动箱

35驱动齿轮组

35’从动齿轮组

36驱动轮组

36’从动轮组

361、361’滑槽

40捕捞装置

41延伸杆

42浮筒

43拖网

44收集篮

45浮筒

46转轴

461轮叶

48驱鸟杆

50喂料装置

51喂料筒

511进料口

511a遮雨盖

512释料口

52浮筒

53送料螺杆

54桨轮

55浮筒

60工作平台

61填料筒

c1第一曲杆

c2第二曲杆

c3第三曲杆

c4第四曲杆

j关节件

t拖曳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