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烯丙苯噻唑和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222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农药组合物,是以烯丙苯噻唑和嘧菌酯为有效成分,适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



背景技术:

烯丙苯噻唑,又名烯丙异噻唑(probenazole,),苯并噻唑类化合物,能有效诱导水稻系统抗病性的发生并能有效抑制稻梨孢产孢,保护为主,治疗为辅,防治水稻稻瘟病持效期长达40天以上。

嘧菌酯为(Azoxystrobin),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

通过试验发现,烯丙苯噻唑与嘧菌酯混合使用在20:1~1:20比例范围内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上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有效成分为烯丙苯噻唑与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上有协同增效作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含有烯丙苯噻唑和嘧菌酯的农药组合物,烯丙苯噻唑与嘧菌酯的重量份数比为20:1~1:20。

所述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总含量为0.1%~60%。

所述农药组合物加入助剂及赋型剂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制成悬浮剂、颗粒剂等农业上常用的剂型。

所述悬浮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烯丙苯噻唑0.1~30%,嘧菌酯0.1~20%、分散剂0.1~18%、湿润剂0.1~12%、增稠剂0.1~3%、防冻剂0.1~5%,去离子水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中砂磨后,在水系介质中形成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悬浮剂,悬浮剂总活性成分含量不高于40%。

所述颗粒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烯丙苯噻唑0.1~40%,嘧菌酯0.1~20%、分散剂0.1~10%、湿润剂0.1~12%、崩解剂0.2~10%,固体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颗粒剂。

所述的消泡剂可以是硅酮类化合物、环氧大豆油、甲醇、硅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防冻剂可以是甘油、丙二醇、二甘醇、尿素等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湿润剂可以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茶枯粉、皂角粉、无患子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分散剂可以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脂肪酸酯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硬脂酸酯、山梨糖醇油酸酯、二丁基萘磺酸钠、玉米粉、荞麦粉、马铃薯粉、麦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特别的分散剂还可以是一种梳型羧酸盐类三元共聚物分散剂(BBM-3,后文中涉及此三元共聚物分散剂的均用BBM-3代替),此共聚物源于专利申请201310521909.7,是一种以丙烯酸同系物、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丙烯酸酯为单体,在水相体系中以自由基共聚的方法合成的,具体的,由下列重量比的单体组成:丙烯酸酯10~50份,丙烯酸同系物10~80份,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10~50份,工艺步骤如下:将1000份双蒸水、10份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四口反应烧瓶中,边搅拌边加热;当反应瓶中溶液的温度升至60℃时,加入200份丙烯酸酯、500份丙烯酸同系物、100份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和30份引发剂溶液1小时内加完,然后60℃保温反应2小时;保温反应结束后边搅拌边降至室温,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体系中的羧酸,中和量为羧基摩尔数的50%,制得目标分散剂溶液。

所述的崩解剂可以是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壳聚糖、海藻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钠、尿素、硫酸铵、膨润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增稠剂可以是聚乙酸乙烯酯、黄原胶、明胶、阿拉伯树胶、硅酸镁铝、酚醛树脂、羟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固体载体可以是轻质碳酸钙、陶土、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白炭黑、粘土、凹凸棒土、滑石粉、石英沙、木粉、胡桃壳粉、木质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粘结剂可以是蔗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钙、羧丙基纤维素、糊精、淀粉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粘性高岭土、石蜡、松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水稻稻瘟病增效测定试验。

方法参照GB/T 17980.19-2000,根据Gowing法评价协同作用的方法,其公式如下:

<mrow> <msub> <mi>E</mi> <mn>0</mn> </msub> <mo>=</mo> <mi>X</mi> <mo>+</mo> <mi>Y</mi> <mo>-</mo> <mfrac> <mrow> <mi>X</mi> <mo>&times;</mo> <mi>Y</mi> </mrow> <mn>100</mn> </mfrac> </mrow>

式中:

X为烯丙苯噻唑以某剂量单用时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Y为嘧菌酯以某剂量单用时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E0为烯丙苯噻唑与嘧菌酯以某种比例混合对使用时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的理论值或预期值;

E为烯丙苯噻唑与嘧菌酯以某种比例混合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的实测值或观测值。

评价标准:当E﹣E0>10%时,表示为协同增效作用;当﹣10%≤E﹣E0≤10%时,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当E﹣E0<﹣10%时,表现为协同拮抗作用。

表1、药后40天烯丙苯噻唑·嘧菌酯对到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比对(赋型为颗粒剂撒施)。

由表1可知,烯丙苯噻唑与嘧菌酯混配在20:1~1:20之间,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药后40天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二:40%烯丙苯噻唑·嘧菌酯悬浮剂。

称取烯丙苯噻唑305克,嘧菌酯103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聚合物31克,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5.1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1克,BBM-3 5克,丙三醇5.2克,黄原胶1.1克,去离子水补足至1000克,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烯丙苯噻唑·嘧菌酯悬浮剂,经检测,烯丙苯噻唑含量30.0%,嘧菌酯含量10.0%,总有效含量40.0%。

采用该实施例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40%烯丙苯噻唑·嘧菌酯悬浮剂按600g 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5天、30天的防效为89.2%、93.1%,50%烯丙苯噻唑水分散粒剂按600g a.i./ha、10%嘧菌酯悬浮剂按600g 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15天、30天防效分别为70.2%、71.4%和67.7%、70.1%。烯丙苯噻唑和嘧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效果明显好于单剂,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总有效成分也相对减少,从而减轻了环境负荷、降低了使用成本,为种植户提供了一种水稻稻瘟病更为有效的管理工具。

实施例三:11%烯丙苯噻唑·嘧菌酯颗粒剂。

称取烯丙苯噻唑100克,嘧菌酯10克,木质素磺酸钠42克,麦麸60克,葡萄糖52克,皂角粉39克,凹凸棒土至1000。将上述物料一起加入锥形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再经锥形混合机混合,混合后的物料细度98%通过600目标准筛,加入捏合机中捏合成可塑性物料,最后将此物料放入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造粒后经干燥、筛分后即制得11%烯丙苯噻唑·嘧菌酯颗粒剂,经检测,烯丙苯噻唑有效含量10.0%,嘧菌酯有效含量10.0%,总有效含量11.0%。

采用该实施例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11%烯丙苯噻唑·嘧菌酯颗粒剂按3000g 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30天、45天的防效为95.2%、93.4%,50%烯丙苯噻唑水分散粒剂按3000g a.i./ha、10%嘧菌酯颗粒剂按3000g a.i./ha撒施,药后30天、45天防效分别为80.2%、74.3%和81.1%、73.3%。烯丙苯噻唑和嘧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效果明显好于单剂,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总有效成分也相对减少,从而减轻了环境负荷、降低了使用成本,为种植户提供了一种水稻稻瘟病更为有效的管理工具。

实施例四:15.75%烯丙苯噻唑·嘧菌酯颗粒剂。

称取烯丙苯噻唑150克,嘧菌酯7.5克,海藻酸钠65克,玉米淀粉60克,蔗糖62克,皂角粉39克,高岭土至1000。将上述物料一起加入锥形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再经锥形混合机混合,混合后的物料细度98%通过600目标准筛,加入捏合机中捏合成可塑性物料,最后将此物料放入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造粒后经干燥、筛分后即制得15.75%烯丙苯噻唑·嘧菌酯颗粒剂烯丙苯噻唑·嘧菌酯颗粒剂,经检测,烯丙苯噻唑有效含量15.0%,嘧菌酯有效含量0.75%,总有效含量15.75%。

采用该实施例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15.75%烯丙苯噻唑·嘧菌酯颗粒剂按3000g 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30天、45天的防效为94.1%、92.6%,50%烯丙苯噻唑颗粒剂按3000g a.i./ha、10%嘧菌酯颗粒剂按3000g a.i./ha撒施,药后30天、45天防效分别为81.2%、74.1%和80.4%、72.2%。烯丙苯噻唑和嘧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效果明显好于单剂,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总有效成分也相对减少,从而减轻了环境负荷、降低了使用成本,为种植户提供了一种水稻稻瘟病更为有效的管理工具。

实施例五:7.50%烯丙苯噻唑·嘧菌酯颗粒剂。

称取烯丙苯噻唑62.5克,嘧菌酯12.5克,壳聚糖65克,木粉60克,蔗糖62克,荞麦粉39克,硅藻土至1000。将上述物料一起加入锥形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再经锥形混合机混合,混合后的物料细度98%通过600目标准筛,加入捏合机中捏合成可塑性物料,最后将此物料放入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造粒后经干燥、筛分后即制得7.5%烯丙苯噻唑·嘧菌酯颗粒剂,经检测,烯丙苯噻唑有效含量6.25%,嘧菌酯有效含量1.25%,总有效含量7.5%。

采用该实施例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7.5%烯丙苯噻唑·嘧菌酯颗粒剂按3000g a.i./ha加水稀释喷雾,药后30天、45天的防效为93.5%、91.3%,50%烯丙苯噻唑颗粒剂按3000g a.i./ha、10%嘧菌酯颗粒剂按3000g a.i./ha撒施,药后30天、45天防效分别为80.8%、76.2%和81.8%、71.6%。烯丙苯噻唑和嘧菌酯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效果明显好于单剂,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总有效成分也相对减少,从而减轻了环境负荷、降低了使用成本,为种植户提供了一种水稻稻瘟病更为有效的管理工具。

实施例六:

将上述物料一起加入锥形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再经锥形混合机混合,混合后的物料细度98%通过600目标准筛,加入捏合机中捏合成可塑性物料,最后将此物料放入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造粒后经干燥、筛分后即制得相应重量百分比的烯丙苯噻唑·嘧菌酯颗粒剂。

实施例七:

将上述物料一起加入锥形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再经锥形混合机混合,混合后的物料细度98%通过600目标准筛,加入捏合机中捏合成可塑性物料,最后将此物料放入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造粒后经干燥、筛分后即制得相应重量百分比的烯丙苯噻唑·嘧菌酯颗粒剂。

实施例八:

将上述物料一起加入锥形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后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再经锥形混合机混合,混合后的物料细度98%通过600目标准筛,加入捏合机中捏合成可塑性物料,最后将此物料放入挤压造粒机中挤压造粒,造粒后经干燥、筛分后即制得相应重量百分比的烯丙苯噻唑·嘧菌酯颗粒剂。

实施例九:

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到相应重量百分比的烯丙苯噻唑·嘧菌酯悬浮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