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清水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0011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清水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鱼产品因其肉质鲜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成为保障人类健康非常有益的一类肉食产品,其消费量日益增长并超过猪牛羊肉的增长速度,成为主要的肉食品来源。草鱼具有肉质肥厚,肉色洁白,味道鲜美,肌间刺较少等特点,同时生长迅速,价格波动小,市场前景广;另一方面,草鱼还具有良好的加工品质。近年来产量持续增长,年产量已突破400万吨,占养殖总量的20%左右。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鲩鱼、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厚子鱼(鲁南)、海鲩(南方)、混子、黑青鱼等。英文名:Grass cargo。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草鱼生长迅速,就整个生长过程而言,体长增长最迅速时期为1-2龄,体重增长则以2-3龄为最迅速。当4龄鱼达性成熟后,增长就显著减慢。1冬龄鱼体长为340毫米左右,体重为750克左右;2冬龄鱼体长约为600毫米,体重3.5公斤;3冬龄鱼体长为680毫米左右,体重约5公斤;4冬龄鱼体长为740毫米左右,体重约7公斤;5冬龄鱼体可达780毫米左右,体重约7.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左右。其适应力强以及国内市场需求量大,由于天然资源口益破坏,天然产量不断下降,发展草鱼高产养殖越来越重要。草鱼养殖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养殖方法,而许多的地方现在在使用的方法都是类似的,但是往往不考虑外界自然因素以及地域问题,容易导致养殖的鱼产品质量低下。

硒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需微量矿物元素,它具有强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和自由基以保护细胞膜,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保护人体抵御外来有害物质。一旦人体硒摄入不足就会容易引起多种疾病,如克山病的发生。有机硒的吸收率高达80%,比无机硒(亚硒酸钠等)高1.6倍,且有清除自由基、刺激免疫球蛋白、保护淋巴细胞、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和促进儿童发育生长的作用。

近年来,在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养殖户的不懈努力下,探索出了一些养殖方法如湖泊、网箱、池塘搭配养殖,这些养殖方法虽然部分提高了草鱼的产出量,但因关键性产量都不高,影响了养殖者的养殖积极性。因此,提供一种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富硒草鱼池塘高产养殖模式,已成为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养殖户新的关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产量、高存活率、成本低廉、肉质坚硬且爽脆、口感鲜美爽口的富硒清水草鱼的养殖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富硒清水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的选择:建设长方形养殖池塘,池塘面积约为50平方米,水深为1-1.5m,淤泥厚度为0.15-0.2m,水温为15~20℃,溶氧量为5~10mg/L,pH值为6.5~7.5,透明度控制在28-32cm之间,在投放鱼苗前,

对所述养鱼池塘进行消毒,消毒后2-3天注水,水源为特有的水质清洁无污染、硒含量3-10mg/L的溪水;其中,所述消毒包括:在鱼种放养前一周采用土法清塘或药物清塘方式进行清塘,所述土法清塘为抽干池水,对池底进行深翻,通过阳光暴晒池底进行消毒,所述药物清塘为向池塘中,加入漂白粉和食盐,添加量漂白粉5~8g/L,食盐为24~28g/L,6~7天后,向生石灰中加水溶化,趁热全塘泼洒,每平方米水面泼洒生石灰90~100g即可;

(2)鱼苗放养:选择0.5-2kg的鱼种,鱼种为整齐、均匀、无病害的苗种,于2月前后开始放养,放养密度控制在1-2尾/平方米,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

(3)饲料投喂: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投料水温一般为18℃左右,所述饲料的原料组成为:富硒豆粕25-35份,富硒鱼粉15-20份,富硒小麦5-10份,菜枯5-10份,酵母3-4份,磷脂粉4-6份,米糠3-8份,牧草(桂牧一号)5-10份,维生素C 3-4份,葡萄糖酸辛2-5份,维生素A 2-4份;一般投料是应遵循以下规律:1-4月、10-12月气温、水温低,应少投,5-9月气温、水温高,是鱼生长的最佳季节,应多投;晴天可多投,阴雨天应少投,天阴无风或大雨将至前停投,雾天、气压低时,等雾散后再投;所投饵料在2小时内全部吃光,可增加,投饵2小时后若还有剩饵,可酌情减少投饵;

(4)管理水质:在养殖周期中,严格管理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的水质标准,并加入水质改良剂以使水质呈浅绿色或黄褐色为佳,透明度控制在0.30米左右,每天下午开机增氧2小时,连续阴天应提早增氧,凌晨适时增氧,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每隔3-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量为原有水的5%左右,每隔15-20天用EM生物菌制剂全池泼洒1次,每2个月向鱼池内投放水草,水草的投放量为每亩10-15千克;

(5)病害防治: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每50公斤鱼体重用三黄粉0.3公斤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3-5天;

(6)适时捕捞:适时将大规格成鱼起捕上市是草鱼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促进后期池鱼快速生长。

其中,所述(1)中阳光暴晒池底进行消毒后,按照500kg/亩的比例在池塘中施入发酵的牛、猪、鸡粪作基肥,同时每亩施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各5kg。

所述(1)中池塘的池底的中间有两级凸台,第一级凸台位于池底的中心,离水面1.2-1.1米;第二级凸台位于第一级凸台的中心,离水面0.8-1.0米。

所述(4)中水质改良剂为微生物制剂,包括产乳酸屎肠球菌、侧孢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地衣芽孢杆菌、磷酸二氢钾和酵母培养物。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草鱼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从各个方面进行精细设计,使草鱼身体强壮,生长速度加快,并且肉质松软可口,营养丰富,不易患病,增加草鱼的产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2)本发明通过饲料的合理调配,一方面使获得的草鱼的肉质坚硬且爽脆、口感鲜美爽口,另一方面,由于饲料为富硒饲料,增加饵料鱼的有机硒含量,促进草鱼对硒的消化吸收,使口感更加鲜美,明显增强保健功能,能够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抗癌。同时,本发明所使用的养殖用水为特有的水质清洁无污染、硒含量3-10mg/L的溪水,这进一步提升了草鱼的硒含量,使得获得的草鱼十分优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一种富硒清水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的选择:建设长方形养殖池塘,池塘面积约为50平方米,水深为1-1.5m,淤泥厚度为0.15-0.28m,水温为18℃,溶氧量为8mg/L,pH值为7,透明度控制在30cm之间,在投放鱼苗前,对所述养鱼池塘进行消毒,消毒后3天注水,水源为特有的水质清洁无污染、硒含量7mg/L的溪水;其中,所述消毒包括:在鱼种放养前一周采用土法清塘或药物清塘方式进行清塘,所述土法清塘为抽干池水,对池底进行深翻,通过阳光暴晒池底进行消毒,所述药物清塘为向池塘中,加入漂白粉和食盐,添加量漂白粉7g/L,食盐为25g/L,7天后,向生石灰中加水溶化,趁热全塘泼洒,每平方米水面泼洒生石灰90g即可;

(2)鱼苗放养:选择1kg的鱼种,鱼种为整齐、均匀、无病害的苗种,于2月前后开始放养,放养密度控制在2尾/平方米,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9分钟;

(3)饲料投喂: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投料水温一般为18℃左右,所述饲料的原料组成为:富硒豆粕25份,富硒鱼粉15份,富硒小麦5份,菜枯5份,酵母3份,磷脂粉4份,米糠3份,牧草(桂牧一号)10份,维生素C 3份,葡萄糖酸辛2份,维生素A 2份;一般投料是应遵循以下规律:1-4月、10-12月气温、水温低,应少投,5-9月气温、水温高,是鱼生长的最佳季节,应多投;晴天可多投,阴雨天应少投,天阴无风或大雨将至前停投,雾天、气压低时,等雾散后再投;所投饵料在2小时内全部吃光,可增加,投饵2小时后若还有剩饵,可酌情减少投饵;

(4)管理水质:在养殖周期中,严格管理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的水质标准,并加入水质改良剂以使水质呈浅绿色或黄褐色为佳,透明度控制在0.30米左右,每天下午开机增氧2小时,连续阴天应提早增氧,凌晨适时增氧,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每隔4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量为原有水的5%左右,每隔18天用EM生物菌制剂全池泼洒1次,每2个月向鱼池内投放水草,水草的投放量为每亩12千克;

(5)病害防治: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每50公斤鱼体重用三黄粉0.3公斤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4天;

(6)适时捕捞:适时将大规格成鱼起捕上市是草鱼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促进后期池鱼快速生长。

实施例2

一种富硒清水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的选择:建设长方形养殖池塘,池塘面积约为50平方米,水深为1.5m,淤泥厚度为0.2m,水温为20℃,溶氧量为10mg/L,pH值为7.5,透明度控制在32cm之间,在投放鱼苗前,对所述养鱼池塘进行消毒,消毒后3天注水,水源为特有的水质清洁无污染、硒含量10mg/L的溪水;其中,所述消毒包括:在鱼种放养前一周采用土法清塘或药物清塘方式进行清塘,所述土法清塘为抽干池水,对池底进行深翻,通过阳光暴晒池底进行消毒,所述药物清塘为向池塘中,加入漂白粉和食盐,添加量漂白粉8g/L,食盐为28g/L,7天后,向生石灰中加水溶化,趁热全塘泼洒,每平方米水面泼洒生石灰100g即可;

(2)鱼苗放养:选择1.3kg的鱼种,鱼种为整齐、均匀、无病害的苗种,于2月前后开始放养,放养密度控制在2尾/平方米,鱼种放养前用5%食盐水浸泡消毒10分钟;

(3)饲料投喂: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投料水温一般为18℃左右,所述饲料的原料组成为:富硒豆粕35份,富硒鱼粉20份,富硒小麦10份,菜枯10份,酵母4份,磷脂粉6份,米糠8份,牧草(桂牧一号)5份,维生素C 4份,葡萄糖酸辛5份,维生素A4份;一般投料是应遵循以下规律:1-4月、10-12月气温、水温低,应少投,5-9月气温、水温高,是鱼生长的最佳季节,应多投;晴天可多投,阴雨天应少投,天阴无风或大雨将至前停投,雾天、气压低时,等雾散后再投;所投饵料在2小时内全部吃光,可增加,投饵2小时后若还有剩饵,可酌情减少投饵;

(4)管理水质:在养殖周期中,严格管理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的水质标准,并加入水质改良剂以使水质呈浅绿色或黄褐色为佳,透明度控制在0.30米左右,每天下午开机增氧2小时,连续阴天应提早增氧,凌晨适时增氧,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每隔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量为原有水的5%左右,每隔20天用EM生物菌制剂全池泼洒1次,每2个月向鱼池内投放水草,水草的投放量为每亩15千克;

(5)病害防治: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内服以“三黄粉”药饵效果较好,每50公斤鱼体重用三黄粉0.3公斤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5天;

(6)适时捕捞:适时将大规格成鱼起捕上市是草鱼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促进后期池鱼快速生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