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工饲养南方小花蝽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1943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用于人工饲养南方小花蝽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领域,更特别地,涉及用于人工饲养南方小花蝽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属半翅目(Hemiptera)花蝽科(Anthocoridae),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棉田、烟田、蔬菜类、瓜豆类及温室大棚等生态系统中。其成虫及若虫可捕食棉铃虫、棉红铃虫、粘虫等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卵或初孵幼虫;棉蚜、豆蚜、菜蚜等多种蚜虫类以及蓟马、叶螨、粉虱等多种害虫。因此,南方小花蝽是很有应用前景的捕食性天敌类群。

但是由于南方小花蝽的自然发生量受多种方面的影响,气候、温度、人类行为以及农药等都可能显著影响南方小花蝽的自然发生量。因此,研究人员试图对其进行人工饲养。南方小花蝽饲养装置作为人工饲养的关键技术,国内外鲜有报道。饲养装置的材料、透光度、空间利用率等直接影响小花蝽的获得。

因此,需要用于人工饲养南方小花蝽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人工饲养南方小花蝽的装置,其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饲养室、隔板和水槽,所述饲养室以所述隔板为底,所述水槽以所述隔板为顶,所述饲养室顶部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由通孔和位于通孔处的透气阻挡物组成,所述饲养室侧壁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饲养室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隔板包括多个豆种槽以及分别对应地位于所述豆种槽下方的多个深根洞,所述豆种槽顶端开口,并且所述豆种槽的部分底面区域与所述深根洞连接,所述深根洞连通所述豆种槽和所述水槽,所述水槽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所述出水口上都设置有阀门。

水槽中可灌入水,为隔板上的豆种提供生长发育成豆苗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物,长成的豆苗为以后接种的蚜虫的繁殖提供食物源,而繁殖的蚜虫正是南方小花蝽的若虫和成虫的食物。因此,使用本发明的装置饲养南方小花蝽可在装置中形成简单的具有生产者和多级消费者的半自洽生态系统,无需持续地人为向南方小花蝽提供食物,从而使对南方小花蝽的饲养简单易行,大幅节省了人工,并且有利于南方小花蝽的生长和繁殖。

优选地,所述装置为长方体形。

优选地,所述饲养室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可打开和关闭的门6,以利于对饲养室进行必要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饲养室长20-30cm,宽15-25cm,高30-40cm。

优选地,所述隔板为活动板,可抽出,便于清理豆根及水槽清洗。所述隔板高1.5-2.5cm,所述豆种槽为长2.5-3.5cm,宽1.5-2.5cm,深1.0-2.0cm的长方体形,所述深根洞为长1.0-2.0cm、宽0.5-1.5cm,深0.25-0.75cm的长方体形,所述深根洞设置在所述豆种槽底面的一个直角区的下方。通过对隔板及其所包括的豆种槽和深根洞的尺寸设计,可使豆种的根伸向深根洞,通过深根洞及豆种槽的支持作用保持豆苗直立生长。

优选地,所述隔板和所述水槽由透明的材料制成,利于豆苗光合作用以及更好地观察装置内的情况。优选地,所述通气孔由横截面为直径4-6cm的圆形通孔以及覆盖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的80-120目的纱网组成,利于装置内空气流通以及防止南方小花蝽逃逸。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工饲养南方小花蝽的方法,使用上述装置来饲养所述南方小花蝽,其包括以下步骤:

1)培育豆苗;

2)向所述豆苗上接种蚜虫;

3)向所述装置中放入南方小花蝽的卵,待所述卵孵化出南方小花蝽并生长;

4)当所述南方小花蝽发育成成虫并产卵后,将新产的卵移出。

优选地,所述装置中还放置有南方小花蝽喜欢栖息于其上的迎春花枝。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装置置于23-30℃恒温以及自然光的环境中,在所述饲养室的部分区域中的所述豆种槽中放置豆种,使所述豆种的胚根朝向所述深根洞,向所述水槽中灌水,至水面触及所述豆种的底部,所述豆种向所述深根洞中生根,并且长出豆苗;

2)待所述豆苗长15-20cm,将蚜虫接种至所述豆苗上;

3)5-7天后,将带有南方小花蝽卵的迎春花枝放置于所述装置中,待所述卵孵化出南方小花蝽并生长;

4)当所述南方小花蝽发育成成虫并产卵后,移出新产的卵,放入新的接种好蚜虫的所述装置中继续培养下一代南方小花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人工饲养南方小花蝽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隔板的顶视图;

图3为豆种槽和深根洞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通气孔,2、进水孔,3、豆种槽,4、深根洞,5、出水孔,6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饲养装置

本实施例的用于人工饲养南方小花蝽的装置如图1-3所示,其为长方体形,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饲养室、隔板和水槽,所述饲养室以所述隔板为底,所述水槽以所述隔板为顶,所述饲养室顶部设置有通气孔1,所述通气孔1由通孔和防止南方小花蝽从所述通孔逃逸的透气阻挡物组成,饲养室、隔板和水槽均由透明的材料制成,所述饲养室的正面上设置有门6,所述饲养室的右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孔2,所述隔板包括豆种槽3和深根洞4,所述豆种槽3顶端开口,并且所述豆种槽3的部分底面区域与所述深根洞4连接,所述深根洞4联通所述豆种槽3和所述水槽,所述水槽右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孔5,所述进水孔2和所述出水口5上都设置有阀门。

所述饲养室长25cm,宽20cm,高35cm;所述隔板高2cm,隔板上有30个豆种槽3,所述豆种槽3为长3cm,宽2cm,深1.5cm的长方体形,所述深根洞4为长1.5cm、宽1cm,深0.5cm的长方体形,设置在所述豆种槽3底面的一个直角区的下方。所述通气孔1由横截面为直径5cm的圆形通孔以及覆盖于其上的100目的纱网组成。

实施例2使用实施例1的装置人工饲养南方小花蝽

将实施例1的装置放置于26±2℃环境中,采用人工光源,光照周期14L:10D。豆种槽3中放置豆种,其胚根对准深根洞4。通过进水孔2灌水,使水面触及豆种底部。待豆种生根发芽,根向深根洞4生长,豆苗向上生长,由于深根洞4的长宽深的设计,使得豆苗的根受到豆种槽3及深根洞4的四壁的支持作用,故保持直立生长。通过进水孔2和出水口5,每三天换一次水,一直持续到饲养结束。

当豆苗株高10-15cm时,向豆苗上接种蚜虫。5-7天后,将用脱脂棉包裹的带有南方小花蝽卵的迎春花枝把放置于豆种槽中,使脱脂棉处触水以保鲜,嫩叶处靠触豆苗茎杆便于南方小花蝽若虫转株。待卵孵化成若虫后,若虫以蚜虫为食,长大发育成成虫。期间可拔除老的豆苗并种上新的豆种。

当南方小花蝽成虫在迎春花枝把上产卵后,在饲养室中再放若干迎春花枝把,使两处迎春花枝尽量远离,在黑暗状态下,在新放入的迎春花枝把旁边的侧壁外放置光源,由于饲养室的侧壁是透明的,所以光可透过侧壁射入饲养室,南方小花蝽因趋光性而栖息在离光源近的新迎春花枝上,然后可打开门6,将带有虫卵的迎春花枝取出,而不带走成虫。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