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8917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更加进一步涉及B01D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相反空气环境的质量却逐渐降低,对空气净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存在的空气净化的原理有三种:吸附型、遮盖型和分解型。吸附型空气净化剂是利用类似于活性炭等物质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氧化、催化氧化和还原等性能去除空气中污染物。这类空气净化剂的缺点是不可长期使用,需要定期更换空气净化剂,同时污染物仍然是污染物,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为无机物。遮盖型空气净化剂是利用具有香味的挥发性物质将有异味的物质进行遮盖,从而对人造成一种空气净化的假象。分解型空气净化剂是空气净化剂中具有类似于TiO2的物质,可以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和氧气或者水分子产生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可以将空气中有害物质进行氧化分解,此类空气净化剂的优点是可以将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缺点是二氧化钛的禁带宽度达到3.0以上,在紫外光下才可以进行这类氧化还原的反应。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缓慢释放、具有杀菌能力,又可以长期使用、无需更换的空气净化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包含:

皂角和鲜桔皮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苦楝和刺槐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意大利黑杨和桉树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2-8重量份的菊花提取物、0.1-3重量份的青蒿素、4-18重量份的苦参碱、0.1-1重量份的茶树精油、0.1-1重量份的香子兰提取物;

其中皂角为1-10重量份,鲜桔皮为10-20重量份,苦楝为3-14重量份,刺槐为5-15重量份,意大利黑杨为0.1-5重量份,桉树为0.1-4重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包含:

皂角和鲜桔皮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苦楝和刺槐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意大利黑杨和桉树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2-7重量份的菊花提取物、0.1-2.5重量份的青蒿素、4-16.5重量份的苦参碱、0.1-0.5重量份的茶树精油、0.5-1重量份的香子兰提取物;

其中皂角为1-8.5重量份,鲜桔皮为10-18.5重量份,苦楝为3-12重量份,刺槐为8-15重量份,意大利黑杨为0.1-3.5重量份,桉树为0.1-3.5重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空气净化组合物还包含:

5-10重量份的重量比为1:1.5:2:2.8的葡萄柚、薄荷、芦荟和鲜桔皮的自然发酵产物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皂角和鲜桔皮混合物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皂角和鲜桔皮按重量比混合,爆破粉碎至100-200目,和2-巯基苯并噻唑共混,用乙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苦楝和刺槐混合物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苦楝和刺槐洗净,切碎,用氨水润湿后,加入乙醇,回流1-3h,趁热过滤,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意大利黑杨和桉树混合物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意大利黑杨和桉树粉末,加入乙醇,浸泡2-3h后使用微波加热提取2-3次,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茶树精油通过蒸馏法萃取得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还包含:0.01-0.1重量份的粒径在1-3nm左右的纳米银颗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组合物还包含:留兰香和麻籽提取物。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剂,其由上述空气净化组合物制备得到。

具体实施方式

参选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选的”或者“任意一种”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发明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

此外,本发明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

“聚合物”意指通过聚合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单体所制备的聚合化合物。通用术语“聚合物”包含术语“均聚物”、“共聚物”、“三元共聚物”与“共聚体”。

“共聚体”意指通过聚合至少两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通用术语“共聚体”包括术语“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两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与术语“三元共聚物”(其一般用以指由三种不同单体制备的聚合物)。其亦包含通过聚合四或更多种单体而制造的聚合物。“共混物”意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共同混合而形成的聚合物。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包含:

皂角和鲜桔皮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苦楝和刺槐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意大利黑杨和桉树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2-8重量份的菊花提取物、0.1-3重量份的青蒿素、4-18重量份的苦参碱、0.1-1重量份的茶树精油、0.1-1重量份的香子兰提取物;

其中皂角为1-10重量份,鲜桔皮为10-20重量份,苦楝为3-14重量份,刺槐为5-15重量份,意大利黑杨为0.1-5重量份,桉树为0.1-4重量份。

意大利黑杨

意大利黑杨又称意大利杨树,落叶大乔木,树冠长卵形,树皮灰褐色,浅裂。叶片三角形。

本发明中,所述意大利黑杨的提取物为获得意大利黑杨枝干,将其进行研磨、粉碎。将意大利黑杨的粉末加入到乙醇中,浸泡2-3小时后使用微波加热提取2-3次,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微波是频率大约在300MHz~300GHz,即波长在100c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它位于电磁波谱(光波)和无线电波之间。微波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电磁波段,其性能近似太阳光的性质,波速与光速相同,都为3×108m/s,波长为12.24cm,振荡频率为每秒24.5亿次。

微波萃取,亦称微波辅助萃取是指主要应用微波的热效应对样品及其有机溶剂进行加热,将待测组分从样品基体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从宏观上讲,微波萃取实际上主要是微波对萃取溶剂及样品的加热作用,它能够穿透萃取溶剂和物料使整个系统更加均匀地加热:从微观上讲,微波所产生的电磁场加速样品向萃取溶剂界面的扩散速率。

微波萃取的机理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微波所产生的电磁场加速被萃取部分成分向萃取溶剂界面扩散速率,用水作溶剂时,在微波场下,水分子高速转动成为激发态,这是一种高能量不稳定状态,或者水分子气化,加强萃取组分的驱动力;或者水分子本身释放能量回到基态,所释放的能量传递给其他物质分子,加速其热运动,缩短萃取组分的分子由样品内部扩散到萃取溶剂界面的时间,从而使萃取速率提高数倍,同时还降低了萃取温度,最大限度保证萃取的质量。另一方面,微波能是一种由离子迁移和偶极子转动引起分子运动的非离子化辐射能。当它作用于分子上时,促进了分子的转动运动,分子若此时具有一定的极性,便在微波电磁场作用下产生瞬时极化,并以24.5亿次/秒的速度做极性变换运动,从而产生键的振动、撕裂和粒子之间的相互摩擦、碰撞,促进分子活性部分(极性部分)更好地接触和反应,同时迅速生成大量的热能。由于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迅速上升,使其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承受能力,细胞破裂。细胞内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在较短的时间内萃取介质被捕获并溶解。

刺槐提取物

刺槐,又名洋槐,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按品种分类,刺槐又分为直杆刺槐、金叶刺槐、曲枝刺槐、柱状刺槐、球冠刺槐、龟甲皮刺槐、红花刺槐、无刺刺槐、小叶刺槐、箭杆刺槐、黄叶刺槐、球槐、粉花刺槐和泓森槐。

本发明中,所述刺槐选择金叶刺槐、粉花刺槐和红花刺槐按照重量份比为0.5:0.8:1.2共混进行提取。

所述刺槐提取物优选对刺槐的叶和花进行提取。

具体的刺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金叶刺槐的叶子、粉花刺槐的叶子和红花刺槐的叶子按照重量份比为0.5:0.8:1.2共混、洗净、切碎,然后用氨水湿润后,加入乙醇,回流1-3小时,趁热过滤,浓缩至无乙醇,即得刺槐的叶的提取物。

2、将金叶刺槐的花、粉花刺槐的花和红花刺槐的花按照重量份比为0.5:0.8:1.2共混、洗净、切碎,加入蜂蜜,回流1-3小时,趁热过滤,浓缩至无乙醇,即得刺槐的花的提取物。

3、将步骤1和步骤2中刺槐的叶的提取物和花的提取物共混,加入乙醇,超声搅拌2.5小时,浓缩至无乙醇,即得刺槐的提取物。

苦楝提取物

苦楝为楝科楝属的乔木植物,又称苦苓、金铃子、栴檀、森树。苦楝中发现的化合物类型有酚性成分、萜类、甾体及新木脂素。苦楝高10-20米,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苦楝提取物为苦楝皮、苦楝子和苦楝花按照重量份为1.2:0.5:0.8混合进行提取。

苦楝皮是苦楝的干燥的根皮及树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又名楝木皮,楝树枝皮,苦楝树白皮,东行楝根白皮、楝皮、楝根皮、楝根木皮、苦楝根皮。苦楝皮中主要的成分为三萜类、黄酮类、酚性化合物。苦楝皮中三萜类物质主要有:苦楝萜酮内酯、苦楝萜醇内酯、苦楝皮萜酮、苦楝萜酸甲酯、印楝波灵A、印楝波灵B、梣皮酮、葛优宁、苦楝子三醇等。

除了三萜类化合物,苦楝皮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化合物,例如:阿魏酸二十四醇酯、阿魏酸二十五醇酯、阿魏酸二十六醇酯、阿魏酸二十七醇酯、阿魏酸二十八醇酯、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

苦楝皮味苦,性寒,归肝,脾,胃经,为杀虫燥湿之良药。主治蛔虫,亦可驱蛲虫,治游风热毒,风疹恶疮,其兼能清热燥湿。

苦楝子为苦楝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味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果实中含有苦楝子酮,苦楝子醇,苦楝子内酯,7-二十三醇,儿茶精,羽扇豆醇,β-谷甾醇,β-谷甾醇-3-O-葡萄糖甙,香草醛,桂皮酸,印楝子素,1-桂皮酰苦楝子醇酮,苦楝子二醇,苦楝新醇。种子中含6-乙酰氧基-11-羟基-7-酮基-14β-15-环氧苦楝子新素-1,5-二烯-3-O-L-吡喃鼠李糖甙,印楝沙兰林,印楝德林,6-乙酰氧基-7-酮基-14β-15-环氧苦楝子新素-1,5-二烯-3-O-D-吡喃木糖甙,6,11-二乙酰氧基-7-酮基-14β15-环氧苦楝子新素-1,5-二烯-3-O-吡喃葡萄糖甙。种子油含多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酸约占85%,主要成分为亚油酸,油酸;果实油含肉豆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

苦楝花是苦楝的干燥花,苦楝花中有很多成分,例如:辛烷、2,6-二甲基庚烷、2,5-二甲基庚烷、2-甲基丙基环戊烷、2-甲基辛烷、己醛、3-甲基辛烷、2,2,4-三甲基庚烷、2,2,6-三甲基庚烷、3,3-二甲基辛烷、2,3,6-三甲基庚烷、2,2,2,6-四甲基庚烷、2,2,4,6,6-五甲基庚烷、2,5,6-三甲基辛烷、2,2,7-三甲基壬烷、2,2,6-三甲基辛烷、1,2,3-三甲苯、2,6-二甲基辛烷、2,2,11,11-四甲基十二烷、3,7-二甲基壬烷、2,6-二甲基十一烷、2,2,4-三甲基癸烷、3,6-二甲基十一烷、2,7-二甲基十一烷、2,9-二甲基十一烷、2,2,3-三甲基壬烷、2,8-二甲基十一烷、2,8,8-三甲基十一烷、壬醛、十四烷、2,2,8-三甲基十一烷、环十一烷、1,4-二甲氧基苯、十醛、十六烷、丁香烯、1S,2S,5R-1,4,4-三甲基三环、十二碳烯、十五烷、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橙花叔醇、喇叭茶醇、乙酸(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醇酯、6,10,14-三甲基-2-十五酮、2-甲基十八烷、邻二苯甲酸二异丁酯、十九烷、2,6,10-三甲基十四烷、十六碳酸、2-甲基二十烷、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醇、二十烷、十六碳酸丁酯、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醇、桉油烯醇、二十一烷、二十四烷、二十五烷、十六碳酸异丁酯、十六碳酸环己酯、2,21-二甲基二十二烷、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9-丁基二十二烷、二十八烷。

本发明中,所述苦楝提取物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将苦楝皮、苦楝子和苦楝花按照重量份为1.2:0.5:0.8共混,洗净,切碎,用氨水润湿后,加入乙醇,回流1-3h,趁热过滤,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桉树提取物

桉树又称尤加利树,是桃金娘科杯果木属、伞房属和桉树属植物的统称,原产地印尼和澳大利亚等地。桉树有很多种类,例如有干旱硬叶乔木林类型、湿润硬叶乔木类型、稀树草原类型、干旱硬叶乔木类型、高山草甸类型。

本发明中所述桉树提取物为桉树叶和桉树皮按照重量份为1:1.3共混,提取。

桉树皮中主要的成分是五环三萜化合物,例如乌索酸、桦木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白桦脂酸、桦木脂酸、桦木酮酸、3-β-O-反式对羟基肉桂酰基-12-烯-28-齐墩果酸、3-β-O-反式对羟基肉桂酰基-2σ-羟基-12-烯蕊-乌苏酸。

桉树叶挥发油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蒎烯、香橙烯、枯醛、松香芹醇和1-乙酰-4-异丙叉环戊烯等,又含芸香甙、槲皮甙、槲皮素、高丝氨酸、还分出桉树素。桉叶中的其他成分,如萜类、黄酮类、鞣质、间苯三酚类和糖苷类等也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本发明中,所述桉树皮选自大叶桉和尾叶桉,且两者重量比为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本发明中,所述桉树叶选自巨桉、细叶桉和柳桉,且所述桉树叶由春季采摘,树龄为3年生;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巨桉、细叶桉和柳桉的重量比为1:1.5:1.3。

所述桉树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称取合成重量比的桉树皮和桉树叶的粉末,加入乙醇,浸泡2-3h后使用微波加热提取2-3次,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皂角提取物

皂角,又称皂荚,皂荚树,属蔷薇目,豆科落叶乔木或小乔木,

皂荚含三萜皂甙、鞣质、蜡醇、廿九烷、豆甾醇、谷甾醇等。皂荚中所含有的皂苷素是三萜烯类和低聚糖。皂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黄酮类、酚酸类、甾体类等。

荚果含三萜皂式:皂荚甙,甙甙元为皂荚甙元,皂荚皂甙。尚含蜡酸,二十九烷,正二十七烷,豆甾醇,谷甾醇,鞣质等。皂甙有皂荚甙,水解后得甙元和皂荚皂甙,水解后得甙元及阿拉伯糖。此外,尚含蜡醇、廿九烷、豆甾醇、谷甾醇等。

本发明中,所述皂角提取物为对皂角的荚果、种子、枝刺三者进行提取;皂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黄酮类、酚酸类、甾体类等。

萜类:皂荚植物中萜类化合物主要是五环三萜及其糖苷类化合物,例如:皂苷元刺囊酸,齐墩果酸,刺囊酸,鼠李糖,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醇。

黄酮类:皂角植物中黄酮类例如是双氢山奈素、北美圣草素、槲皮素、3,3’,5,5’,7-五羟基双氢黄酮醇、表儿茶素。

酚酸类化合物:没食子酸乙酯、咖啡酸、3-O-甲基鞣花酸-4’-(5’-乙酰基)-α-L-阿拉伯糖苷、3-O-甲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等酚酸类化合物,其中3-O-甲基鞣花酸-4’-(5”-乙酰基)-α-L-阿拉伯糖苷。

甾体类化合物:皂荚中分离到豆甾醇、β-谷甾醇等。

多糖:阿拉伯树胶酸、半乳甘露聚糖和半乳聚糖。

本发明中,所述皂角提取物的方法为:将皂角爆破粉碎至100-200目,和2-巯基苯并噻唑共混,用乙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

鲜桔皮提取物

鲜桔皮的主要成分是叫苎烯(甲基丙烯基环己烯)的单环萜烯,沸点为175.5-176℃,具有柑橘(柠檬)水果香味,柠檬油本身不溶于水,添加活性剂后与水任意比例混配。

桔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精油,桔皮含有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枸橼醛,还有川陈皮酮、橙皮甙、肌醇、维生素B1等。对消化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促进胃液的分泌;舒张支气管。桔皮粥,有理气化痰之力,增强健胃养胃之效。降血脂、升血压或对急性乳腺炎的治疗。

桔子皮目前已分离出30余种物质,其中主要有:类黄酮、单萜、香豆素、类胡萝卜素、类丙醇、吖啶酮、甘油糖脂质等。

类黄酮:柑橘类水果所含的类黄酮有三种类型:Ⅰ型是以芦丁为代表的一般性黄酮类;Ⅱ型是橘皮苷、柚皮苷之类柑橘类水果特有的黄烷酮;Ⅲ型是其他蔬菜水果中至今尚未发现而只有柑橘类才具有的柑橘黄酮等含有聚甲氧基的特殊黄酮类物质。

类胡萝卜:众所周知,许多蔬菜、水果中含有类胡萝卜素,这是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成分。对类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及其机理的研究近年发展很快,我国也已利用这类物质研制成一些保健食品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香豆素:柑橘中所含有的香豆素是目前已被科学家充分肯定的抗癌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香豆素的抗癌功能形成途径主要有二:一是香豆素通过解毒酶的作用使癌物质解毒;二是与癌物质拮抗抑制其代谢的活性化。这两方面的作用主要在癌的起始阶段产生抑制效果。

单萜、三萜柑橘中含有大量以柠檬烯为代表的萜类化合物。萜是构成柑橘独特芳香的物质,具有使人的中枢神经镇静化的作用。

柠檬苦素:柠檬苦素是桔子皮的苦味成分。

本发明中,所述桔子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鲜桔皮爆破粉碎至100-200目,和2-巯基苯并噻唑共混,用乙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

菊花提取物

菊花,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性凉,味苦、辛,归肝、心经。

菊花的化学成分分为:挥发油成分、黄酮类成分、酚酸类成分和其他成分。

挥发油的组成主要为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和脂肪族化合物等,还含有菊花内酯、菊花醇、菊花三醇、菊花酮、顺-螺烯醇醚、反-螺烯醇醚、当归酰豚草素B、当归酰亚菊素、苏格兰蒿素A、豚草素A、熊果酸、β-谷甾醇等。

黄酮类成分:主要成分有木樨黄酮甙、蒙花苷、木犀草素、洋芹素、金合欢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槲皮素甙类、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苷、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糖苷、槲皮素-3,7-二-O-β-D-吡喃葡糖苷、圣草酚-7-O-β-D-吡喃葡糖苷酸、1-苯基-2,3-丁二醇-3-O-β-D-吡喃葡糖苷和橙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酚酸类成分:有3-O-咖啡酰基奎宁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5-0-咖啡酰基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3,5-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顺式咖啡酰奎宁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和绿原酸等。

其他成分:除挥发油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和酚酸类成分以外,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如Ca、Mg、Fe等,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胆碱、水苏碱、嘌呤、鞣质、维生素、叶绿素、胡萝卜素、山箭酸甘油酯和棕桐酸等。

菊花提取物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微波提取法、组织破碎提取法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本发明中,所述菊花提取物主要采用微波提取法:称取适量菊花,切碎,加入乙醇,浸泡2-3h后使用微波加热提取2-3次,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青蒿素:

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化学名称为(3R,5aS,6R,8aS,9R,12S,12aR)-八氢-3,6,9-三甲基-3,12-桥氧-12H-吡喃〔4,3-j〕-1,2-苯并二塞-10(3H)-酮。分子式为C15H22O5,属倍半萜内酯,具有过氧键和6-内酯环,有一个包括过氧化物在内的1,2,4-三呃烷结构单元,这在自然界中十分罕见,分子中包括有7个手性中心,其特征是A,B环顺联,异丙基与桥头氢呈反式关系。制备熔点为156-157℃,[a]D17=+66.3°(C=1.64氯仿)。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酸、乙酯和苯,可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冷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因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团,它对热不稳定,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

本发明中,所述青蒿素购买于陕西森朗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苦参碱

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是生物碱。一般为苦参总碱,其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多种生物碱,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其他来源为山豆根及山豆根地上部分,纯品外观为白色粉末。

苦参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具圆柱形且下部通常分叉的根,长为10-30厘米,直径为1-2.5厘米,外观棕褐色或灰棕色,栓皮很薄而且常破裂会向外弯曲,易成片脱落露出黄色微有光泽的内皮,质地很坚硬不容易折断,断面为黄白色呈纤维性,木部有放射状纹理。别名有水槐、地槐和白莲,其性寒味苦,入心、脾、肾三经,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和黄酮两大类,此外还有挥发油、少量醌类、皂甙类及氨基酸等其它化合物。

苦参生物碱大多数是喹诺里西啶类,少数为双哌啶类,主要包括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等,少数为双哌啶类生物碱,主要是金雀花碱型、羽扇豆碱型、鹰爪豆碱型、苦豆碱型和苏苦西碱型。

其次是黄酮类成分,包含大部分的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成分,还有少量的黄酮醇、异黄酮、查耳酮及其醇类。目前,还从苦参中成功分离出蒽醌、脂肪酸、氨基酸、挥发油、有机酸类、糖、三萜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等。

苦参生物碱属于喹喏里西啶类衍生物碱,其生物碱中主要包括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等。它们的骨架结构式是化学式为C15H24N2O的苦参碱,相当于一元碱,即母核中存在有两个氮原子,一个氮原子为酰胺氮,另一个氮原子是叔胺氮,故其具有一定的碱性。

苦参生物碱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半仿生提取法或微波辅助提取法。

本发明中主要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苦参生物碱。

超临界流体是指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状态的流体,其特点是它的多种物理化学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并兼具两者的特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无毒、无溶剂残留、无污染等诸多优点。通过改变操作条件,可有针对性地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其选择性更好,可大幅度提高提取物的品质和提取率,尤其适用于常规方法无法分离提纯的天然产品的分离和提纯。

萃取操作时,将待萃取物料装入萃取器中,排出所有杂质气体后,注入超临界流体,并使其在压缩机械的驱动下,在萃取器和分离器之间循环。从萃取器顶部离开的溶有溶质的高压流体经节流阀节流,使其降压将溶质析出,并进入分离器,溶质自分离器底部排出,超临界流体则再进入压缩机械,经压缩后进入萃取器循环使用。

本发明中,主要萃取的参数为:萃取时间3.0h,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5MPa,CO2流量40-45kg/h。

茶树精油

茶树精油原产于澳洲,为茶树的提取物,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为对孟乙烯、松油精、柠檬油精、桉油酚、香油脑、茴香素。

本发明中,所述茶树精油是通过蒸馏法从嫩枝和嫩叶中提炼出来的。

具体制备方法为:

1、将茶树叶洗净,粉碎至粒度为20-80目,加入有机溶剂,渗漉提取,将提取液过滤;

2、将上述滤液常压浓缩,回收溶剂;真空浓缩,制取茶树浸膏;

3、将茶树浸膏进行分子蒸馏,先后脱除溶剂及高分子物质,得到茶树精油。

更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中粉碎粒度为40目;有机溶剂为石油醚,其用量为原料茶树叶质量的6~9倍。

上述步骤2具体包括:

常压浓缩:将滤液加入蒸馏罐内,加热,同时回收溶剂,浓缩至蒸汽温度为40℃时结束;

真空浓缩:将浓缩液加入蒸发瓶中,水浴恒温加热,加热温度50℃,蒸发瓶转速为每分钟55转,真空度为-0.095MPa,至回收瓶中无液滴滴下时结束,这时蒸发瓶中的物质为茶树浸膏;

茶树浸膏的量为药材质量的4%~6%左右,优选5%。

上述步骤3中脱除溶剂的条件为:进料温度40℃、系统真空度15Pa、蒸馏柱温度50℃、刮膜机转速250r/min、蒸馏速度1ml/min。

上述步骤3中脱除高分子物质的条件为:进料温度50℃,冷却温度25℃,系统真空度1.5Pa,蒸馏柱温度125℃,刮膜机转速300r/min,蒸馏速度1ml/min。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茶树精油购买于上海回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香子兰提取物

香子兰,又称香荚兰、香草兰、香果兰、扁叶香草兰,是一种多年生攀缘藤本植物,是典型的热带雨林中的一种大型兰科香料植物。茎稍肥厚或肉质,每节生1枚叶和1条气生根。叶大,肉质,具短柄,有时退化为鳞片状。总状花序生于叶腋,具数花至多花;花通常较大,扭转,常在子房与花被之间具1离层;萼片与花瓣相似,离生,展开;唇瓣下部边缘常与蕊柱边缘合生,有时合生部分几达整个蕊柱长度,因而唇瓣常呈喇叭状,前部不合生部分常扩大,有时3裂。果实为荚果状,肉质,不开裂或开裂。种子具厚的外种皮,常呈黑色,无翅。

香荚兰果荚含有香兰素(或称香草精)以及碳烃化合物、醇类、羧基化合物、酯类、酚类、酸类、酚醚类和杂环化合物等150-170种成分。香荚兰的种子含:

1、挥发油类成分:香荚兰、香草酸、香草醇、香草乙酮、肉桂酸、肉桂醇、甲基肉桂酸酯、肉豆蔻酸、茴香酸、茴香醇、茴香甲酯、愈创木酚、4-甲基愈创木酚、对羟基苯甲醛;

2、糖苷类成分:葡萄糖香草醛苷、香草酸葡萄糖苷、邻甲氧苯基-β-D-葡萄糖苷、对甲苯基-β-D-葡萄糖苷、苯乙基-2-葡萄糖苷、对硝基苯基葡萄糖苷等。

香荚兰的提取物还含有:乙基香草醚、甲基香草醚、对羟基苄基乙酯等。

香荚兰是名贵的热带天然香料,荚兰果荚含有香兰素(或香兰精)与碳烃化合物、醇类、脂类、酚类、酸类、和杂环化合物等15至17种成分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荚兰具有极强的补胃、开胃、除胀、健脾等医学效果,是一种天然滋补养颜良药。

香子兰中含有200多种挥发性物质,此外还有许多对香味起作用的不挥发性组分,其中最主要的香气成分是香兰素。香兰素化学名称为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是一种白色或浅黄色针状晶体。香兰素等香气成分是由青香草豆中存在的葡萄糖苷类物质经葡萄糖苷酶水解而产生的。

发酵熟化后的香子兰豆中含有1%-2.5%的香兰素。通常认为0.75%的香兰素溶液与含0.25%香兰素的香子兰萃取液具有相同的香气强度,显然香子兰的香味比香兰素浓得多。这是因为香子兰中上百种其他组分的辅助作用,绝不是单一的香兰素所能达到的,协同作用形成的香子兰香气的丰满细腻感至今令人工无法摹拟调配。目前已发现一些微量物质对香子兰香气极其重要,主要有:茴香醛、苯甲醛、洋茉莉醛、香兰醇、香兰基甲醚、香兰基乙醚、茴香酸甲酯等。

不同加工方法导致香子兰香气成分组成和含量上的差异,但总的来说还是包括以下几类:烷烃(从庚烷到二十二烷等)、醇类(苯乙醇、香叶醇、茴香醇、香草醇、异植醇等)、酚类(苯酚、愈创木酚等)、醛酮类(已醛、α-庚酮、加大麻素、对羟基苯甲醛、香兰素、丁香醛等)、酯类(乙酸乙醋)、邻苯二甲酸异丁酯、棕桐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等)、酸类(乙酸、异戊酸、正己酸、辛酸、香兰酸、亚油酸、十六烷酸等),还有少量苯、烯烃、醚类等。

香子兰的有效成分的浸提方法包括:传统溶剂浸提、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等。本发明中主要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方法进行萃取。具体条件为:优化条件是:温度为45℃,压力为2.0×104KPa,时间为90分钟。

自然发酵物

葡萄柚:葡萄柚,又名西柚,属芸香科,是世界四大柑橘类群之一。葡萄柚是一种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小乔木,枝略披垂,无毛。叶形与质地与柚叶类似,翼叶也较狭且短,嫩叶的翼叶中脉被短细毛。总状花序,稀少或单花腋生;花萼无毛;花瓣比柚花的稍小。

葡萄柚中多酚类、萜烯类、香豆素以及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存在。其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化合物,以柠檬烯为代表,含量约占总量的80%-98%;精油中还有少量的含氧化合物,含量约占1%-10%左右,包括醇类(芳樟醇等)、醛类(葵醛、柠檬醛等)、酮类和酯类等物质。

薄荷: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又称水薄荷、蕃荷叶、升阳草、夜息花等。全株具有浓烈的清凉香味,是一种适应性极强、分布较广且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植物资源。薄荷是一种重要的香料植物,其干燥地上部分可用来入药,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关于薄荷的记载最早可追溯于《唐本草》,薄荷有疏风、散热、解毒的功效,用来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痛等疾病。薄荷是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0~100cm,具节,直立或者匍匐地面。薄荷中主要化学成分是醇、酮、酯、萜烯、萜烷类等化合物。主要的成分是左旋薄荷酮,含量在77-87%,左旋薄荷醇,含量为10%。还含有异薄荷、胡薄荷酮、乙酸薄荷酯、莰烯、柠檬烯、蒎烯、薄荷烯酮、乙酸癸酯、苯甲酸甲酯、β-侧柏烯、3-戊醇、2-己烯、3-辛醇、右旋月桂烯、桉叶素、α-松油醇、香芹酮等。

芦荟:芦荟属为百合科耐旱性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具有抗菌、消炎和通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热、胀气、便秘、头痛、湿癣和结石等。多糖类和蒽醌类物质在新鲜芦荟中含量丰富,是主要活性部位。芦荟凝胶含有大量的糖类成分,大多是不同种类的葡甘聚糖,其中乙酰化的甘露聚糖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含有的其它单糖则为常见的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鼠李糖等。蒽醌类物质多分布于皮下栅栏组织中,以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为主,它们部分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部分以酶的形式存在,如羟基肽酶、过氧化氧酶、纤维素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芦荟中还含有乳酸、琥珀酸、苹果酸、对香豆酸、丁二酸和柠檬酸等。

自然发酵: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

发酵步骤:将葡萄柚、薄荷、芦荟和鲜桔皮按照一定重量比,切碎,放入无菌三角瓶中,在室温下自然发酵。自然发酵会经历发酵前期、发酵中期和发酵后期三个阶段,等发酵液中无明显起泡上升时,即结束发酵,取发酵液。

本发明中葡萄柚、薄荷、芦荟和鲜桔皮自然发酵产物混合物中各项的重量比为1:1.5:2:2.8。

纳米银

银系纳米粒子(Ag NPs)通常具有较小的不超过100nm的粒径,含有20-15000个银原子。纳米银具备的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极大的比表面积,使其相比其他抗菌剂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且安全性更高,效力更持久。除了抗菌效果外,纳米银还具有抗病毒、抗炎症、抗肿瘤、抗血管生成等作用,因此纳米银被广泛应用于外科伤口处理、妇科和生殖医学、烧伤、医疗器械、纺织、水质净化、房间喷雾剂等许多领域。

本发明中,所述纳米银粒子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硝酸银在光照的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生成银单质。

主要的制备方法:将硝酸银的水溶液在搅拌下置于紫外光源下照射10-20分钟,即可得到纳米银粒子。

所述紫外光源为钨灯、氢灯、氙灯、氦灯或氪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硝酸银水溶液中硝酸银的浓度为0.16-16g/L。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硝酸银水溶液中硝酸银的浓度为1.6-4.8g/L。

留兰香

留兰香,又名绿薄荷、香薄荷、荷兰薄荷、青薄荷、香花菜、鱼香菜。是一种唇形科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紫色或白色花,花期7-9月。温度适应范围大,喜湿润、喜光,适宜弱酸性土壤。茎、叶经蒸馏可提取留兰香油。

对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留兰香的活性部位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溶剂法和各种层析方法。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索烷,3-甲氧基-4-甲基苯甲醛,藜芦酸,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香叶木素,5,6,4’-三羟基-7,8,3'-三甲氧基黄酮,胡萝卜苷。

植株含芳香油,含油率0.6-0.7%,其油称留兰香油或绿薄荷油,主要成分为香旱芹子油菇酮(含量为60-65%),此外亦有柠檬烃、水芹香油烃等,主用于糖果、牙膏用香料,亦供医药用。叶、嫩枝或全草亦入药,治感冒发热、咳嗽、虚劳咳嗽、伤风感冒、头痛、咽痛、神经性头痛、胃肠胀气、跌打瘀痛、目赤辣痛、鼻衄、乌疗、全身麻木及小儿疮疖。

全草(留兰香):辛、甘,微温。祛风散寒,止咳,消肿解毒。用于感冒,咳嗽,胃痛,腹胀,神经性头痛;外用于跌打肿痛,目赤红痛,小儿疮疖。

本发明中,所述留兰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称取留兰香粉末,加入乙醇,浸泡2-3h后使用微波加热提取2-3次,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麻籽

麻籽,别名白麻籽、冬麻籽、火麻籽等,味甘、平,无毒。火麻属大麻科,俗称大麻,又称寒麻、线麻、魁麻、露麻、汉麻等,是一种日照短、一年生、叶掌状分裂且多为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具有耐贫瘠性、抗逆性特点,生长范围广,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喜光照、光合作用效率高的特性,在日照长的条件下生长状态旺盛,植株高度可高达3.5m。火麻可分为纤维用、药用和籽用三种。

麻籽油在常温下呈黄绿色半透明油状液体,放久后变成黄棕色,具有火麻籽特殊的清香气味。

普通火麻籽仁含油量为30%-40%,亚油酸与亚麻酸的比例接近2.5,这一比例是人体所需脂肪酸的最佳比例,同时各自的代谢活性产物亚油酸和硬脂酸含量也相当丰富。火麻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中,主要为C16和C18脂肪酸,二不饱和亚油酸和三不饱和亚麻酸的量分数高达85.80%,具有高不饱和度。目前鉴定,火麻籽油中含有29种化合物,其中脂肪酸有18种,占总含量的99.12%,饱和脂肪酸l1种,以棕搁酸、硬脂酸、花生酸为主,含量分别为8.81%、2.76%、0.59%,不饱和脂肪酸共7种,占总含量的87%左右,单不饱和脂肪酸为棕搁油酸、油酸、花生烯酸,含量分别为0.08%、8.92%、0.26%。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γ—亚麻酸、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0.61%、24.42%、52.32%和二十碳-5,8,11,14,17-五烯酸,含量为0.34%,火麻籽油中的脂溶性成分还包括4种酮、2种醇和3种烃类物质。除此之外,还鉴定出二甲基丁酸、庚酸、2-甲基戊酸和二十碳-5,8,1l,14,17—五烯酸以及酮、烃、醇等13种成分。

现阶段,提取麻籽油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水酶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溶剂浸出法、压榨法等。

本发明中,主要采取水剂法来提取麻籽油。

本发明中主要的提取步骤为:

(1)原料预处理及烘烤

将火麻籽淘洗干净后再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烘烤,烘烤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溶性蛋白质变成不溶性蛋白质,原来的组织被破坏。油料中球蛋白发生变化,使亲水基转入不规则的分布状态,疏水基转入外部,包含在球蛋白内部的油脂露于表面并聚集。因此烘烤便于油脂的提取。

(2)破碎

在利用水剂法提油时,需要对火麻籽进行研磨破碎,使油料细胞充分破裂,以便在兑浆搅油时浆与料浆充分混合使非油物质和水充分结合,尽量完全提取油脂并保证油的质量。

(3)兑浆搅拌

首先将火麻籽破碎后按一定比例与一定温度的自来水混合,充分搅拌混匀,充分分散溶解到水中。此时,裸露在火麻籽表面的油脂被提取出来,然后对粉碎颗粒里的油脂进行进一步提取。在一定温度和搅拌速度下搅拌匀浆,最大限度提取匀浆中的油脂,进行恒温搅拌的过程中,水浸入火麻籽颗粒中与结合亲水性蛋白质,取代了火麻籽细胞中油脂的位置,从而使得油脂从料浆中释放出来。

(4)离心分离

将得到浆料在4000r/min条件下,离心20min,得到上层油层,下层料渣,得到麻籽油。

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皂角和鲜桔皮混合物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皂角和鲜桔皮按重量比混合,爆破粉碎至100-200目,和2-巯基苯并噻唑共混,用乙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

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苦楝和刺槐混合物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苦楝和刺槐洗净,切碎,用氨水润湿后,加入乙醇,回流1-3h,趁热过滤,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本发明中,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意大利黑杨和桉树混合物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意大利黑杨和桉树粉末,加入乙醇,浸泡2-3h后使用微波加热提取2-3次,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意大利黑杨提取物和桉树提取物的混合物A与苦楝提取物、刺槐提取物的混合物B进行共混,在超声的情况下,搅拌1-2天,得到混合物C;

本发明中,所述鲜桔皮提取物和葡萄柚、薄荷、芦荟和鲜桔皮的自然发酵产物、茶树精油需要在超声下进行搅拌、共混,搅拌1-2天,得到混合物D;

将剩余物质:皂角提取物、菊花提取物、青蒿素、苦参碱和香子兰提取物在超声下和混合物C、混合物D共混,0.5-5小时,即可得到所述空气净化组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空气净化组合物可以用于制备得到空气净化剂,所述空气净化剂的具体形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膏状、液体状、泡沫状、喷雾状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空气净化组合物还包含有:20-28wt%1,2-丙二醇、10-15wt%棕榈酸、6-8wt%硬脂酸、2.0-4.0wt%氢氧化钠、0.05-0.2wt%醋酸盐维他命E和余量的水。

作为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桉树提取物中的单宁类物质可以对空气中的异味物质发生酯化或者酯交换反应,从而可以采取化学方式去除空气中的异味,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加上单宁类物质可以使得生物碱沉淀,从而提高苦参碱和苦楝提取物的稳定性,外加茶树精油和香子兰提取物,可以稳定所述空气净化组合物的缓释速度,提高产品的使用时间;桔子皮中特有的含有聚甲氧基的特殊黄酮类物质,外加上自然发酵产物中含有反应活性很高的功能团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与有害气体分子发生分解、聚合、取代、置换和加成等化学反应,从而本发明中得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具有缓慢释放、具有杀菌能力,又可以长期使用、无需更换的效果。同时,本发明缓慢释放的物质能够主动出击与空气中的微尘细小颗粒、细菌等微粒结合,可以使这些物质产生能量转移或结构变化,从而有效去除微尘,让微尘及时沉降。

实施方式1:一种空气净化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包含:

皂角和鲜桔皮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苦楝和刺槐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意大利黑杨和桉树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2-8重量份的菊花提取物、0.1-3青蒿素、4-18重量份的苦参碱、0.1-1重量份的茶树精油、0.1-1重量份的香子兰提取物;

其中皂角为1-10重量份,鲜桔皮为10-20重量份,苦楝为3-14重量份,刺槐为5-15重量份,意大利黑杨为0.1-5重量份,桉树为0.1-4重量份。

实施方式2:如实施方式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包含:

皂角和鲜桔皮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苦楝和刺槐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意大利黑杨和桉树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2-7重量份的菊花提取物、0.1-2.5青蒿素、4-16.5重量份的苦参碱、0.1-0.5重量份的茶树精油、0.5-1重量份的香子兰提取物;

其中皂角为1-8.5重量份,鲜桔皮为10-18.5重量份,苦楝为3-12重量份,刺槐为8-15重量份,意大利黑杨为0.1-3.5重量份,桉树为0.1-3.5重量份。

实施方式3:如实施方式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所述空气净化组合物还包含:

5-10重量份的重量比为1:1.5:2:2.8的葡萄柚、薄荷、芦荟和鲜桔皮的自然发酵产物混合物。

实施方式4:如实施方式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所述皂角和鲜桔皮混合物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皂角和鲜桔皮按重量比混合,爆破粉碎至100-200目,和2-巯基苯并噻唑共混,用乙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

实施方式5:如实施方式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所述苦楝和刺槐混合物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苦楝和刺槐洗净,切碎,用氨水润湿后,加入乙醇,回流1-3h,趁热过滤,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实施方式6:如实施方式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所述意大利黑杨和桉树混合物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意大利黑杨和桉树粉末,加入乙醇,浸泡2-3h后使用微波加热提取2-3次,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实施方式7:如实施方式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所述茶树精油通过蒸馏法萃取得到。

实施方式8:如实施方式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还包含:0.01-0.1重量份的粒径在1-3nm左右的纳米银颗粒。

实施方式9:如实施方式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还包含:留兰香和麻籽提取物。

实施方式10:如实施方式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所述刺槐选择金叶刺槐、粉花刺槐和红花刺槐按照重量份比为0.5:0.8:1.2共混进行提取。

实施方式11:如实施方式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所述苦楝提取物为苦楝皮、苦楝子和苦楝花按照重量份为1.2:0.5:0.8混合进行提取。

实施方式12:如实施方式1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所述桉树提取物为桉树叶和桉树皮按照重量份为1:1.3共混,提取。

实施方式13:如实施方式12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所述桉树叶选自巨桉、细叶桉和柳桉,且所述桉树叶由春季采摘,树龄为3年生。

实施方式14:如实施方式13所述的空气净化组合物,所述巨桉、细叶桉和柳桉的重量比为1:1.5:1.3。

实施方式15:一种空气净化剂,其由实施方式1-9任一项所述组合物制备得到。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的,且以下物料所用份数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一种空气净化剂,其有空气净化组合物制备得到。

所述空气净化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其包含:皂角和鲜桔皮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苦楝和刺槐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意大利黑杨和桉树混合物的提取物;和

6重量份的菊花提取物、2青蒿素、10重量份的苦参碱、0.5重量份的茶树精油、0.5重量份的香子兰提取物;

其中皂角为8重量份,鲜桔皮为15重量份,苦楝为10重量份,刺槐为10重量份,意大利黑杨为3重量份,桉树为2重量份,8重量份的重量比为1:1.5:2:2.8的葡萄柚、薄荷、芦荟和鲜桔皮的自然发酵产物混合物,0.05重量份的粒径在1-3nm左右的纳米银颗粒,0.03重量份的留兰香提取物,0.03重量份的麻籽提取物。

其中,所述皂角和鲜桔皮混合物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皂角和鲜桔皮按重量比混合,爆破粉碎至100-200目,和2-巯基苯并噻唑共混,用乙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

所述苦楝和刺槐混合物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苦楝和刺槐洗净,切碎,用氨水润湿后,加入乙醇,回流1-3h,趁热过滤,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所述意大利黑杨和桉树混合物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意大利黑杨和桉树粉末,加入乙醇,浸泡2-3h后使用微波加热提取2-3次,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所述茶树精油通过蒸馏法萃取得到。

其中,所述刺槐选择金叶刺槐、粉花刺槐和红花刺槐按照重量份比为0.5:0.8:1.2共混进行提取,

具体的刺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金叶刺槐的叶子、粉花刺槐的叶子和红花刺槐的叶子按照重量份比为0.5:0.8:1.2共混、洗净、切碎,然后用氨水湿润后,加入乙醇,回流1-3小时,趁热过滤,浓缩至无乙醇,即得刺槐的叶的提取物。

2、将金叶刺槐的花、粉花刺槐的花和红花刺槐的花按照重量份比为0.5:0.8:1.2共混、洗净、切碎,加入蜂蜜,回流1-3小时,趁热过滤,浓缩至无乙醇,即得刺槐的花的提取物。

3、将步骤1和步骤2中刺槐的叶的提取物和花的提取物共混,加入乙醇,超声搅拌2.5小时,浓缩至无乙醇,即得刺槐的提取物。

所述苦楝提取物为苦楝皮、苦楝子和苦楝花按照重量份为1.2:0.5:0.8混合进行提取。

所述桉树提取物为桉树叶和桉树皮按照重量份为1:1.3共混,提取,所述桉树皮选自大叶桉和尾叶桉,且两者重量比为1:3,所述巨桉、细叶桉和柳桉的重量比为1:1.5:1.3。

所述菊花提取物主要采用微波提取法:称取适量菊花,切碎,加入乙醇,浸泡2-3h后使用微波加热提取2-3次,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所述青蒿素购买于陕西森朗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所述苦参碱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主要萃取的参数为:萃取时间3.0h,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5MPa,CO2流量40-45kg/h。

所述茶树精油购买于上海回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所述香子兰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方法进行萃取。具体条件为:优化条件是:温度为45℃,压力为2.0×104KPa,时间为90分钟。

所述留兰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称取留兰香粉末,加入乙醇,浸泡2-3h后使用微波加热提取2-3次,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即得。

所述麻籽的提取方法:

(1)原料预处理及烘烤

将火麻籽淘洗干净后再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烘烤,烘烤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溶性蛋白质变成不溶性蛋白质,原来的组织被破坏。油料中球蛋白发生变化,使亲水基转入不规则的分布状态,疏水基转入外部,包含在球蛋白内部的油脂露于表面并聚集。因此烘烤便于油脂的提取。

(2)破碎

在利用水剂法提油时,需要对火麻籽进行研磨破碎,使油料细胞充分破裂,以便在兑浆搅油时浆与料浆充分混合使非油物质和水充分结合,尽量完全提取油脂并保证油的质量。

(3)兑浆搅拌

首先将火麻籽破碎后按一定比例与一定温度的自来水混合,充分搅拌混匀,充分分散溶解到水中。此时,裸露在火麻籽表面的油脂被提取出来,然后对粉碎颗粒里的油脂进行进一步提取。在一定温度和搅拌速度下搅拌匀浆,最大限度提取匀浆中的油脂,进行恒温搅拌的过程中,水浸入火麻籽颗粒中与结合亲水性蛋白质,取代了火麻籽细胞中油脂的位置,从而使得油脂从料浆中释放出来。

(4)离心分离

将得到浆料在4000r/min条件下,离心20min,得到上层油层,下层料渣,得到麻籽油。

所述纳米银的制备原料硝酸银的浓度为3.2g/L。

所述空气净化剂的制备方法:

1、所述意大利黑杨提取物和桉树提取物的混合物A与苦楝提取物、刺槐提取物的混合物B进行共混,在超声的情况下,搅拌1-2天,得到混合物C;

2、所述鲜桔皮提取物和葡萄柚、薄荷、芦荟和鲜桔皮的自然发酵产物、茶树精油需要在超声下进行搅拌、共混,搅拌1-2天,得到混合物D;

3、皂角提取物、菊花提取物、青蒿素、苦参碱和香子兰提取物在超声下和混合物C、混合物D、剩余物质共混,搅拌0.5-5小时;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在紫外线下照射1min,然后再室温下搅拌0.5-5小时,加入30重量份的20wt%1,2-丙二醇、10wt%棕榈酸、6wt%硬脂酸、2.0wt%氢氧化钠、0.05wt%醋酸盐维他命E和余量的水,得到粘稠状浆料,多次提拉烘干,即可得到所述空气净化剂。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除所述皂角提取物、鲜桔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皂角和鲜桔皮爆破粉碎至100-200目,用乙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述皂角提取物和鲜桔皮提取物分开提取。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述苦楝提取物和刺槐提取物分开提取。

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述意大利黑杨提取物和桉树提取物分开提取。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无纳米银。

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无自然发酵物。

实施例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刺槐提取物的原料只有金叶刺槐。

实施例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述刺槐选择金叶刺槐、粉花刺槐和红花刺槐按照重量份比为1:3:1.2共混进行提取。

实施例1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述苦楝提取物的原料只有苦楝皮。

实施例1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述苦楝提取物为苦楝皮、苦楝子和苦楝花按照重量份为1.2:1:1混合进行提取。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述桉树叶和桉树皮按照重量份为1:1.5共混提取桉树提取物。

实施例1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述桉树叶只有巨桉叶。

实施例1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述巨桉、细叶桉和柳桉的重量比为1:1.5:1.5。

实施例1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述空气净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各种物质提取一起简单物理共混,加热,多次提拉烘干,即得。

测试:将上述制备得到的空气净化剂进行空气净化测试

1、空气净化组合物有效性持续时间试验:

1.1去除试验测试条件如下:在1m3密封的实验仓中,注入一定体积化学纯甲醛(或苯或氨),开启仓内风扇,1小时后立即采样测试仓中气体浓度为初始浓度。在1m3密封的实验仓中,将刚制得的空气净化剂(或将制得的空气净化剂放置2880小时后)放入该仓中,注入相同体积的化学纯甲醛(或苯或氨),72小时后立即采样测试仓内气体浓度,计算去除率。去除率=(初始浓度-试样浓度)×100/初始浓度,测试结果见表1和表2。

1.2空气消毒实验:在约50m3实验室内,将制得的空气净化剂(或将制得的空气净化剂放置2880小时后)释放在空气中与自然菌作用48小时,杀菌率=(试验前平均菌数-试验后平均菌数)×100/试验前平均菌数。测试结果见表3。

TVOC为总挥发性有机物,所有室内有机气态物质。

表1刚制得的空气净化剂去除率测试

表2制得的空气净化剂放置2880小时后的去除率测试

表3制得的空气净化剂的杀菌率测试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的空气净化组合物,对含有特定顺序的制备方法和组合式的提取植物提取的方法,并且在加入2-巯基苯并噻唑的皂角提取物、鲜桔皮提取物中,其具有缓慢释放、具有杀菌能力,又可以长期使用、无需更换的特性。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公开的特征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而且在科技上的进步将形成由于语言表达的不准确的原因而未被目前考虑的可能的等同物或子替换,且这些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被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