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草莓匍匐茎的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8862阅读:5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草莓匍匐茎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营养丰富,含有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此外,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每100克草莓中就含有维生素C60毫克。草莓中所含的胡萝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作用。草莓还含有果胶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通畅大便;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草莓为多年生常绿草本,大棚草莓栽培容易,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草莓生长三年后至秋季用匍匐茎繁殖,土壤板结,不利匍匐茎幼苗扎根,匍匐茎抽生后,还应进行整理,使匍匐茎分布均匀,不互相重叠,并辅以人工引压,保证苗齐苗壮,现有技术是将匍匐茎直接揠苗整理,等待匍匐茎幼苗抽出,这种方式很难避免因土壤板结造成匍匐茎难以成活,或者匍匐茎顶起难以生根,甚至顶起的匍匐茎互相叠加,影响下一年的单株数,影响整个草莓生产的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匍匐茎揠苗成活率的使用草莓匍匐茎的繁殖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使用草莓匍匐茎的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匍匐茎引入栽培容器中,揠苗器将匍匐茎压入穴盘的培养基中,生4~6个新茎苗后可移出定植。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使用草莓匍匐茎的繁殖方法,栽培容器为穴盘。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使用草莓匍匐茎的繁殖方法,穴盘中填满栽培基质。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使用草莓匍匐茎的繁殖方法,栽培基质为砂土和珍珠岩的混合物,其中砂土:珍珠岩为(1.5~2):1。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使用草莓匍匐茎的繁殖方法,揠苗器插入地下的一端为二齿叉,匍匐茎置于二齿叉之间,置于地上的一端为有一缺口的圆环,匍匐茎穿过圆环后置于二齿叉之间。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使用草莓匍匐茎的繁殖方法,匍匐茎为栽植的2年生苗发出的。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用匍匐茎直接进行繁殖,提高了出苗率,采用穴盘引出匍匐茎进行繁殖,保证匍匐茎有序避免重叠,穴盘中的栽培基质疏松,有利于匍匐茎向基质中扎根,克服了现有技术土壤板结,匍匐茎难以扎根的缺陷;为了保证匍匐茎的有序生长,采用揠苗器辅助匍匐茎生根,克服了现有技术因土壤板结造成匍匐茎难以成活,或者匍匐茎顶起难以生根,甚至顶起的匍匐茎互相叠加,影响下一年的单株数,影响整个草莓生产的产量的缺陷,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保证了匍匐茎揠苗的成活率;母株上的匍匐茎可以生出多个新茎苗,新茎上着生的花序,加上新茎苗周围匍匐茎上的花序,比单纯栽匍匐茎的花序要多1/3以上,产量也有显著提高,而且还节省秧苗土地和劳力。果实采收后,把3年生草莓苗去掉,结一年果的2年生苗还可以利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使用草莓匍匐茎的繁殖方法的揠苗器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二齿叉;2、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图1为本发明一种使用草莓匍匐茎的繁殖方法的揠苗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揠苗器插入地下的一端为二齿叉1,匍匐茎置于二齿叉1之间,置于地上的一端为有一缺口的圆环2,匍匐茎穿过圆环2后置于二齿叉1之间.

本发明一种使用草莓匍匐茎的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匍匐茎引入栽培容器中,栽培容器为穴盘,穴盘中填满栽培基质,栽培基质为砂土和珍珠岩的混合物,其中砂土:珍珠岩为(1.5~2):1;

揠苗器将匍匐茎压入穴盘的培养基中,生4~6个新茎苗后可移出定植。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用匍匐茎直接进行繁殖,提高了出苗率,采用穴盘引出匍匐茎进行繁殖,保证匍匐茎有序避免重叠,穴盘中的栽培基质疏松,有利于匍匐茎向基质中扎根,克服了现有技术土壤板结,匍匐茎难以扎根的缺陷;为了保证匍匐茎的有序生长,采用揠苗器辅助匍匐茎生根,克服了现有技术因土壤板结造成匍匐茎难以成活,或者匍匐茎顶起难以生根,甚至顶起的匍匐茎互相叠加,影响下一年的单株数,影响整个草莓生产的产量的缺陷,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保证了匍匐茎揠苗的成活率;母株上的匍匐茎可以生出多个新茎苗,新茎上着生的花序,加上新茎苗周围匍匐茎上的花序,比单纯栽匍匐茎的花序要多1/3以上,产量也有显著提高,而且还节省秧苗土地和劳力。果实采收后,把3年生草莓苗去掉,结一年果的2年生苗还可以利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