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树的扦插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9167阅读:15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栾树的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别名:木栾、栾华等,是无患子科、栾树属植物。为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时纵裂;皮孔小,灰至暗揭色;小枝具疣点,与叶轴、叶柄均被皱曲的短柔毛或无毛。现有技术中,栾树的育苗都是采用种子进行播种育苗,由于栾树种子的种皮坚硬,不易透水,如不经过催芽管理,第二年春播常不发芽或发芽率很低。发芽率低,用种量宜大,一般每平方米需50~100g。播种地要求土壤疏松透气,保水和排水性能良好,具一定的肥力,无地下害虫和病菌。春季3月播种,在选择好的地块上施基肥,撒呋喃丹颗粒剂或锌硫磷颗粒剂每亩3000g至4000g用于杀虫。因此现有方法存在繁育期长,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后代变异大,繁殖受自然条件限制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栾树的扦插繁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栾树的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插条采集;插穗剪取;插穗的冬藏;土壤扦插。

优选的,所述插条采集为:在秋季树木落叶后,结合l年生小苗平茬,把基径0.5~2cm的树干收集起来作为种条,整理好后立即用湿土或湿沙掩埋,使其不失水分以备作插穗用。

优选的,所述插穗剪取为:取出掩埋的插条,剪成15cm左右的小段,上剪口平剪,距芽1.5cm,下剪口在靠近芽下剪切,下剪口斜剪。

优选的,插穗冬藏为:冬藏地点应选择不易积水的背荫处,沟深80cm左右,沟底铺一层深约2~3cm的湿沙,把插穗竖放在沙藏沟内,叶芽方向向上,单层摆放,再覆盖50~60cm厚的湿沙。

优选的,扦插土壤为森林腐殖土和蛭石按照3:1质量比形成的土壤;扦插时株行距30cm×50cm,先用木棍打孔,直插,插穗外露1~2个芽。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使栾树插穗的生根率达到95%以上,相对于现有技术,大大提高了繁育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栾树的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插条采集;插穗剪取;插穗的冬藏;土壤扦插。

所述插条采集为:在秋季树木落叶后,结合l年生小苗平茬,把基径0.5~2cm的树干收集起来作为种条,整理好后立即用湿土或湿沙掩埋,使其不失水分以备作插穗用。

所述插穗剪取为:取出掩埋的插条,剪成15cm左右的小段,上剪口平剪,距芽1.5cm,下剪口在靠近芽下剪切,下剪口斜剪。

插穗冬藏为:冬藏地点应选择不易积水的背荫处,沟深80cm左右,沟底铺一层深约2~3cm的湿沙,把插穗竖放在沙藏沟内,叶芽方向向上,单层摆放,再覆盖50~60cm厚的湿沙。

扦插土壤为森林腐殖土和蛭石按照3:1质量比形成的土壤;扦插时株行距30cm×50cm,先用木棍打孔,直插,插穗外露1~2个芽。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使栾树插穗的生根率达到95%以上,相对于现有技术,大大提高了繁育效率。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