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繁育黑头叉胸花蝽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13130阅读:14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林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生物防治农林害虫的过程中使用的黑头叉胸花蝽Amphiareus obscuriceps(Poppius)的规模化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农林生态系统中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及害虫的抗药性产生,对农林经济危害加重。释放捕食性、寄生性昆虫为主的生防天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农林生态系统中的靶标害虫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达到减少农林经济损失、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生防天敌昆虫需求量的逐年增高,以工厂化大规模扩繁饲养天敌昆虫成为科研者关注的热点。

半翅目(Hemiptera)中的花蝽科有多种捕食性昆虫,例如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Poppius)、微小花蝽Orius minuius Linnaeus、美洲小花蝽Orius insidiosu的饲养方法、替代饲料、产卵基质等都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花蝽科的黑头叉胸花蝽Amphiareus obscuriceps(Poppius)作为天敌昆虫的用途鲜有报道,其饲养方法及相关技术未有报道。

黑头叉胸花蝽,体长2—3mm,黄褐色,具微毛,密布刻点。头同体色,头顶深褐色至黑色,复眼大,棕红色。前胸背板中部凹陷,小盾片后部亦有横陷。前翅黄褐色,膜片半透明,具烟色斑。足同体色,各腿节具2深色斑。栖息于干草堆、枯枝落叶,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蓟马、螨类等小型昆虫,分布于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江苏、浙江、湖南、甘肃、四川、广西、云南、海南、台湾、日本。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一种规模化繁育黑头叉胸花蝽的方法,在黑头叉胸花蝽成虫期使用米蛾卵作为饲料、若虫期使用浸泡过水杨酸的松干蚧卵作为饲料,并结合改良后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使其能够满足规模化、高效繁育黑头叉胸花蝽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规模化繁育黑头叉胸花蝽的方法,在黑头叉胸花蝽成虫期使用米蛾卵作为饲料、若虫期使用浸泡过水杨酸的松干蚧卵作为饲料,并结合改良后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使其能够满足规模化、高效繁育黑头叉胸花蝽的需要。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规模化繁育黑头叉胸花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获取黑头叉胸花蝽的卵,繁育黑头叉胸花蝽,保存黑头叉胸花蝽;

优选地,所述的获取黑头叉胸花蝽的卵包括以下步骤:将黑头叉胸花蝽雌、雄成虫放入产卵箱中,并在产卵箱中放入米蛾卵、产卵基质,每天更换产卵基质;

优选地,所述的繁育黑头叉胸花蝽包含以下步骤:

1)将产卵基质移入养虫箱中,并在养虫箱内投入松干蚧卵作为饲料;

2)将养虫箱移入温室,温室内的温度为27℃-28℃,湿度为75%-78%,光照条件为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

3)定期检查养虫箱内黑头叉胸花蝽、松干蚧卵的数量,保证饲料充足;

4)在若虫有85%以上羽化时,收集黑头叉胸花蝽成虫。

优选地,所述的保存黑头叉胸花蝽包括以下步骤:将收集到的黑头叉胸花蝽成虫进行性别鉴定,将雌、雄成虫分开移入指形管中,指形管开口端用棉球封口;

优选地,所述的松干蚧卵在2-5μg/ml的水杨酸溶液中浸泡15-30秒,室温下晾干后作为饲料使用;

优选地,所述的产卵基质为扁豆角;

本发明繁育的黑头叉胸花蝽的成虫用于繁殖下一代黑头叉胸花蝽的用途。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黑头叉胸花蝽成虫期使用米蛾卵作为饲料、若虫期使用浸泡过水杨酸的松干蚧卵作为饲料,并结合改良后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繁育得到的黑头叉胸花蝽从卵发育至成虫的时间缩短,提高了黑头叉胸花蝽的繁殖速度和效率。

2、本发明的繁育方法提高了黑头叉胸花蝽从卵发育至成虫的比例。

3、本发明的繁育方法在连续繁育十代黑头叉胸花蝽后,黑头叉胸花蝽的生活力没有减弱,有利于保持黑头叉胸花蝽的种群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

1、材料:

1.1供试虫源:试验所用黑头叉胸花蝽成虫为北京延庆野鸭湖采集得到;

2、试验方法:(试验重复三次)

(1)将黑头叉胸花蝽雌、雄成虫放入产卵箱中,雌雄成虫的比例为1:1;并在产卵箱中放入米蛾卵、产卵基质(新鲜的扁豆角),每天更换产卵基质,对产卵基质中的卵计数,所述产卵箱为50cm*50cm*50cm的透明塑料箱,箱体上端有一开口,用120目纱布蒙住开口防止黑头叉胸花蝽逃离;

(2)设置50个养虫箱,将产卵基质移入养虫箱中,保证每个养虫箱内移入的卵数量相同,所述养虫箱为60cm*60cm*60cm的透明塑料箱,箱体上端有一开口,用120目纱布蒙住开口防止黑头叉胸花蝽逃离;将松干蚧卵在3μg/ml的水杨酸溶液中浸泡20秒,室温下晾干后投入养虫箱内;将养虫箱移入温室,温室内的温度为27℃,湿度为78%,光照条件为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定期检查养虫箱内黑头叉胸花蝽、松干蚧卵的数量,保证饲料充足;黑头叉胸花蝽的卵繁育16.3天,黑头叉胸花蝽的卵发育为成虫,收集黑头叉胸花蝽成虫;

(3)将收集到的黑头叉胸花蝽成虫进行性别鉴定,将雌、雄成虫分开移入指形管中,指形管开口端用棉球封口。

(4)对照试验组:

对比例1:选取步骤(2)中移入相同卵数量的养虫箱10个,将米蛾卵作为饲料投入养虫箱;将养虫箱移入温室,温室内的温度为27℃,湿度为78%,光照条件为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定期检查养虫箱内黑头叉胸花蝽、松干蚧卵的数量,保证饲料充足;黑头叉胸花蝽的卵繁育17.6天,黑头叉胸花蝽的卵发育为成虫,收集黑头叉胸花蝽成虫。

对比例2:选取步骤(2)中移入相同卵数量的养虫箱10个,将松干蚧卵在3μg/ml的水杨酸溶液中浸泡20秒,室温下晾干后投入养虫箱内;将养虫箱移入温室,温室内的温度为25℃,湿度为75%,光照条件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定期检查养虫箱内黑头叉胸花蝽、松干蚧卵的数量,保证饲料充足;黑头叉胸花蝽的卵繁育17.1天,黑头叉胸花蝽的卵发育为成虫,收集黑头叉胸花蝽成虫。

对比例3:选取步骤(2)中移入相同卵数量的养虫箱10个,将松干蚧卵作为饲料投入养虫箱;将养虫箱移入温室,温室内的温度为27℃,湿度为78%,光照条件为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定期检查养虫箱内黑头叉胸花蝽、松干蚧卵的数量,保证饲料充足;黑头叉胸花蝽的卵繁育17.3天,黑头叉胸花蝽的卵发育为成虫,收集黑头叉胸花蝽成虫。

(5)黑头叉胸花蝽发育历期

注:表1中黑头叉胸花蝽的卵发育至成虫的时间为三次重复试验的平均值

表1中的数据表明:本发明通过在黑头叉胸花蝽成虫期使用米蛾卵作为饲料、若虫期使用浸泡过水杨酸的松干蚧卵作为饲料,并结合改良后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繁育得到的黑头叉胸花蝽从卵发育至成虫的时间短于对比例1(使用单一饲料)、对比例2(常规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对比例3(松干蚧卵未浸泡水杨酸),可见饲料选择,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影响黑头叉胸花蝽的繁育时间,而本发明的繁育方法有利于提高黑头叉胸花蝽的繁殖速度和效率。

(6)不同繁育条件下黑头叉胸花蝽的成虫获得率

将步骤(2)、步骤(4)中的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中的产卵基质扁豆角进行镜检,记录产卵基质上的着卵量,将统计好卵量的产卵基质放入养虫箱内,卵量控制在150粒。

注:表2中黑头叉胸花蝽成虫获得率为三次重复试验的平均值

表2中的数据表明:本发明通过在黑头叉胸花蝽成虫期使用米蛾卵作为饲料、若虫期使用浸泡过水杨酸的松干蚧卵作为饲料,并结合改良后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黑头叉胸花蝽从卵发育至成虫的比例大于对比例1(使用单一饲料)、对比例2(常规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对比例3(松干蚧卵未浸泡水杨酸),可见饲料选择,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影响黑头叉胸花蝽的成虫获得率,而本发明的繁育方法有利于提高黑头叉胸花蝽的成虫获得率,本发明极大的提高了黑头叉胸花蝽的繁殖效率、降低了成本。

(7)传代饲养对黑头叉胸花蝽生活力的比较

按照本发明、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的繁育方法分别连续繁育十代,取第一代、第十代的黑头叉胸花蝽雌成虫各50头,用体视显微镜中的测微尺对其体长、体宽进行测量,获取油菜上黑头叉胸花蝽雌雄成虫的平均体长、平均体宽。

注:表3中黑头叉胸花蝽成虫的体长、体宽都为三次重复试验的平均值

表3中的数据表明:本发明的繁育方法经过连续十代繁育后,黑头叉胸花蝽的生活力没有减弱,甚至增强,个体变大;而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繁育的黑头叉胸花蝽的虫体变小,生活力减弱,尤其是对比例1的生活力减弱最为明显。可见,本发明的繁育方法适宜规模化繁育黑头叉胸花蝽,连续繁育多代也不会导致黑头叉胸花蝽的生活力减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