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线虫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3133阅读:18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防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线虫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三七又名田七,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属于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环境十分的挑剔,通常生长在1000~1500m海拔左右的地区,主产地为云南文山州,三七花和根部均可入药,味甘、微苦,属温性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适量的服用三七粉还具有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健康、预防心血管病等功效。

但由于三七喜温暖而阴湿的环境,这种环境往往会滋生许多细菌,引起多种病虫害,三七根结线虫病就是一种易发的病虫害,三七根结线虫是一种固着型内寄生植物病原线虫,发病后,病症为在三七的根部形成瘿瘤或根结,三七根结线虫可与细菌一起作用可引起三七严重根腐病。三七根结线虫病,近年来呈现出分布广的特点,几乎涵括了三七所有栽培区域、危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目前对已经感染三七根结线虫病的植株来看,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基本只能预防,预防措施又主要以在前期选地时避开有线虫的地块为主,防治较为被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线虫的防治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在种植前避开有线虫的地块,三七根结线虫发病后不能进行有效治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壤线虫的防治方法,在三七种植的过程中感染线虫病后,向每1000升的水中加入0.5~1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除虫菊素溶液和0.2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的阿维菌素微乳剂,制成除虫溶液,然后用除虫溶液对患有三七根结线虫病的三七进行冲施,冲施量为每亩2000~3000升,每7~10天冲施一次,冲施的次数为2~3次。

1.8%阿维菌素的浓度过高会对三七根系造成损伤,而浓度太低则杀虫效果不好,因此将1.8%阿维菌素微乳剂稀释5000倍左右,1.8%阿维菌素对线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但触杀作用不强,不能杀死虫卵,而除虫菊素的触杀作用强,能杀死虫卵,将除虫菊素溶液和1.8%阿维菌素微乳剂稀释后混合使用,能更全面的杀死线虫,有效的防止复发,进而提升防治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三七种植前将土壤进行翻耕,然后在土壤上铺上干草和除虫菊,铺好后点燃干草和除虫菊对土壤进行一次焚烧,焚烧后再进行一次翻耕。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处理,因为种植三七的土壤中含各种虫卵,包括线虫卵,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一次翻耕,能将土壤中的线虫卵翻耕到土壤表面,然后在土壤上铺上一层干草和除虫菊,点燃干草和除虫菊后,通过高温对虫卵进行灭杀,此时除虫菊中的有效成分除虫菊素也会随着烟雾释放出来,同时对虫卵进行灭杀,焚烧后再一次进行翻耕可以将焚烧后的除虫菊渣埋入地下,降低土壤线虫的发病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配制除虫溶液时,每1000升的水中还加有如下溶液:0.1~0.3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苦皮藤素溶液,0.1~0.3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苦楝素溶液,0.2~0.4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聚天冬氨酸溶液。

除虫菊素、苦皮藤素和苦楝素均是从植物中提取,具有低毒的特性,苦皮藤素和苦楝素具有拒食作用,配合除虫菊素和1.8%阿维菌素的使用 ,能有效的减少发生线虫病后三七的损失,而且由于除虫菊素、苦皮藤素和苦楝素杀虫的原理不同,但是相辅相成,使线虫不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能长期使用。加入苦皮藤素和苦楝素后,第一次施用能起到杀灭线虫50%~60%、第二次施用能起到杀灭线虫20%~30%、第三次施用能起到杀灭线虫10%~1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除虫溶液中还加有农药增效剂,每1000升的除虫溶液中加入农药增效剂的量为30~50g。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除虫菊素溶液的制作方法为:将天然除虫菊清洗除杂质后,放入容器内,将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冷却至35~40摄氏度后倒入装有除虫菊的容器内,将水倒入容器后用聚乙烯膜覆盖容器口进行密封处理并将容器放置在阳光照射不到之处,每隔2~4天打开一次聚乙烯膜进行搅动,待容器中的除虫菊花瓣褪色变白后,将容器内的液体倒出进行过滤。

将天然除虫菊清洗除杂质是为了让制作出的除虫菊素溶液更加的干净,将水加热至沸腾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细菌,将水冷却至35~40摄氏度后倒入装有除虫菊的容器内是因为初次导入水温过低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释放,水温过高则会导致有效成分的挥发,用聚乙烯膜覆盖容器口进行密封处理是防止细菌的进入,同时由于除虫菊素暴露空气中易氧化而失去杀虫活性,因此必须避光和密封保存,避光保存还能避免温度过高而造成容器中溶液的挥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上述搅拌用的工具为银制工具。搅拌用工具为银制工具是为了减少细菌的滋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中的一项:

1.能在有线虫的土地上种植三七,当三七感染上三七根结线虫病后,能有效杀灭线虫,改善三七的健康,经实验用此方法,杀虫率能达到80%。

2.由于除虫菊素、苦皮藤素和苦楝素均是从植物内萃取而出,所以用此溶液,天然无污染,而且不会使线虫产生抗药性,能多次重复使用。

3.含除虫菊素的溶液生产工艺简单,能就地取材,节约了生产成本。

4.由于加入了聚天冬氨酸溶液,聚天冬氨酸具有螯合作用,对土壤中的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具有富集作用,这样能增强三七的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为三七的生长发育提供更为充足的营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一种土壤线虫的防治方法,在三七种植的过程中感染线虫病后,向每1000升的水中加入0.5~1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除虫菊素溶液和0.2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的阿维菌素微乳剂,制成除虫溶液,然后用除虫溶液对患有三七根结线虫病的三七进行冲施,冲施量为每亩2000~3000升,每7~10天冲施一次,冲施的次数为2~3次。

1.8%阿维菌素的浓度过高会对三七根系造成损伤,而浓度太低则杀虫效果不好,因此将1.8%阿维菌素微乳剂稀释5000倍左右,1.8%阿维菌素对线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但触杀作用不强,不能杀死虫卵,而除虫菊素的触杀作用强,能杀死虫卵,将除虫菊素溶液和1.8%阿维菌素微乳剂稀释后混合使用,能更全面的杀死线虫,有效的防止复发,进而提升防治效果,间隔7~10天冲施一次是因为药剂的有效作用时间持续时间是7~10天,第一次施用能起到杀灭线虫40%~45%、第二次施用能起到杀灭线虫15~20%、第三次施用能起到杀灭线虫5%。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土壤处理步骤,三七种植前将土壤进行翻耕,然后在土壤上铺上干草和除虫菊,铺好后点燃干草和除虫菊对土壤进行一次焚烧,焚烧后再进行一次翻耕。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处理,因为种植三七的土壤中含各种虫卵,包括线虫卵,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一次翻耕,能将土壤中的线虫卵翻耕到土壤表面,然后在土壤上铺上一层干草和除虫菊,点燃干草和除虫菊后,通过高温对虫卵进行灭杀,此时除虫菊中的有效成分除虫菊素也会随着烟雾释放出来,同时对虫卵进行灭杀,焚烧后再一次进行翻耕可以将焚烧后的除虫菊渣埋入地下,降低土壤线虫的发病率,经实验,通过翻耕和焚烧,土壤线虫病的发病率下降20%~25%。

具体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混合后的溶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配制除虫溶液时,每1000升的水中还加有如下溶液:0.1~0.3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苦皮藤素溶液,0.1~0.3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苦楝素溶液,0.2~0.4升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聚天冬氨酸溶液。

除虫菊素、苦皮藤素和苦楝素均是从植物中提取,具有低毒的特性,苦皮藤素和苦楝素具有拒食作用,配合除虫菊素和1.8%阿维菌素的使用 ,能有效的减少发生线虫病后三七的损失,苦皮藤素和苦楝素配合使用还有起作用快,击倒线虫时间短的优点,而且由于除虫菊素、苦皮藤素和苦楝素杀虫的原理不同,但是相辅相成,使线虫不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能长期使用,经实验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除虫菊素溶液用其自身体积1000~2000倍的水稀释后单独使用,能杀死30%~35%的线虫,将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阿维菌素微乳剂稀释5000倍左右后单独使用,能杀死35~40%的线虫,而将上述30%的除虫菊素溶液和1.8%阿维菌素微乳剂同时加入水中稀释制成除虫溶液,再使用则能杀灭60%~65%的线虫。加入苦皮藤素溶液和苦楝素溶液后,第一次施用能起到杀灭线虫50%~60%、第二次施用能起到杀灭线虫20%~30%、第三次施用能起到杀灭线虫10%~15%。

具体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农药增效剂,上述除虫溶液中还加有农药增效剂,每1000升的除虫溶液中加入农药增效剂的量为30~50g。加入50~100g农药增效剂后,线虫的死亡率达到了90%以上。

具体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除虫菊素溶液的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除虫菊素溶液的制作方法为:将天然除虫菊清洗除杂质后,放入容器内,将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冷却至35~40摄氏度后倒入装有除虫菊的容器内,将水倒入容器后用聚乙烯膜覆盖容器口进行密封处理并将容器放置在阳光照射不到之处,每隔2~4天打开一次聚乙烯膜进行搅动,待容器中的除虫菊花瓣褪色变白后,将容器内的液体倒出进行过滤。

将天然除虫菊清洗除杂质是为了让制作出的除虫菊素溶液更加的干净,将水加热至沸腾是为了杀灭水中的细菌,将水冷却至35~40摄氏度后倒入装有除虫菊的容器内是因为初次导入水温过低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释放,水温过高则会导致有效成分的挥发,用聚乙烯膜覆盖容器口进行密封处理是防止细菌的进入,同时由于除虫菊素暴露空气中易氧化而失去杀虫活性,因此必须避光和密封保存,避光保存还能避免温度过高而造成容器中溶液的挥发。

具体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5的基础上对搅拌用的工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搅拌用的工具为银制工具。搅拌用工具为银制工具是为了减少细菌的滋生。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