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绿化用快速松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9822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绿化用快速松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道路绿化用快速松土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绿化指在道路两旁及分隔带内栽植树木、花草以及护路林等。道路绿化的目的有提升空气质量,改善交通环境,降低司机驾驶疲劳感,规划交通的标志。

松土是为种植而以人力翻耕土壤。土壤时间长了容易结块,这样就降低了根的透气性,如同把根密闭起来了一样,耕松之后,就使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加大,空气就容易进去,增加了根细胞的呼吸;呼吸作用加强了,可以加强蒸腾作用,促进了根毛与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的交换,这样也就能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现如今的松土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存在费时费力和成本高的缺点。

现有的道路绿化用松土装置存在松土效率低、不能提供洒水、操作繁琐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松土效率高、能提供洒水、操作简单的道路绿化用快速松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道路绿化用松土装置松土效率低、不能提供洒水、操作繁琐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松土效率高、能提供洒水、操作简单的道路绿化用快速松土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道路绿化用快速松土装置,包括有气缸、第一滑轨、齿轮、第一连接杆、第二滑块、第二连接杆、放置板、支杆、箱体、锤头、轮子、第一定滑轮、齿条、第一滑块、第二滑轨、水箱、水泵、软管、洒水装置和拉线;箱体的底部设有轮子,箱体的底部中间开有第一孔,箱体的右壁上方开有第二孔,箱体内底部的第一孔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杆,支杆的顶端设有放置板,放置板的前侧铰接连接有锤头,放置板的顶部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前侧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底端与锤头的顶端铰接连接,箱体内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滑轨和第一定滑轮,且第一滑轨位于第一定滑轮的左方,第一滑轨上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底端连接有齿条,齿条的右端连接有拉线,箱体内的左壁上方设有气缸,气缸的右端与齿条相连接,箱体内的后壁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齿轮的前侧偏心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底端与第二滑块铰接连接,第二孔内下方箱体上连接有洒水装置,洒水装置包括有第二定滑轮、弹性元件、第三滑轨、喷头和第三滑块,第二孔内下方箱体上连接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上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轨内的后方连接有第二定滑轮,拉线绕过第二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且与第三滑块相连接,第三滑块的前侧与滑轨内的前壁之间设有弹性元件,第三滑块的右端连接有喷头,箱体的顶部设有水箱,水箱内的底部设有水泵,水泵的右侧连接有软管,软管与喷头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把手,箱体的左侧下方设有把手。

优选地,还包括有压块和电动推杆,箱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底端连接有压块。

优选地,还包括有遮阳板,箱体的顶部左方设有遮阳板。

优选地,弹性元件为弹簧。

优选地,锤头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地,拉线为钢丝绳。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将该装置推动至需要松土处,然后启动气缸不断地缩短和伸长,带动齿条不断地左右移动,使得齿轮逆时针和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逆时针和顺时针转动,使第二滑块上下移动,第二滑块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锤头上下摆动,对土壤进行松土。在齿条的带动下,拉线处于拉扯或松弛的状态,当齿条向左移动时,拉线带动第三滑块向后方移动,使喷头向后方移动;当齿条向右移动时,拉线处于松弛状态,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第三滑块向前方移动,所以当启动气缸不断地伸长和缩短时,带动喷头前后移动。人们慢慢推动该装置,使其向左移动,同时启动水泵工作,水泵将水箱内的水通过软管抽取到喷头,水从喷头喷出,对已松的土壤进行洒水,同时继续对左侧的土壤进行松土,然后人们就可以进行幼苗栽种。当松土完成后,水泵停止工作;锤头复位后,气缸停止工作。

因为还包括有把手,箱体的左侧下方设有把手,所以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推动该装置。

因为还包括有压块和电动推杆,箱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底部设有压块,所以当该装置停止后,启动电动推杆伸长,带动压块向下移动,当压块与地面完全接触时,电动推杆停止伸长,防止发生侧滑。

因为还包括有遮阳板,箱体的顶部左方设有遮阳板,所以可以为人们遮阳。

因为弹性元件为弹簧,所以弹性元件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因为锤头的材质为不锈钢,所以锤头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

因为拉线为钢丝绳,所以拉线不易断,使用寿命长。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松土效率高、能提供洒水、操作简单的效果,不仅大大减少了劳动者的工作负担,而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洒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气缸,2-第一滑轨,3-齿轮,4-第一连接杆,5-第二滑块,6-第二连接杆,7-放置板,8-支杆,9-箱体,10-第一孔,11-锤头,12-轮子,13-第一定滑轮,14-齿条,15-第一滑块,16-第二滑轨,17-水箱,18-水泵,19-软管,20-洒水装置,21-第二孔,22-拉线,201-第二定滑轮,202-弹性元件,203-第三滑轨,204-喷头,205-第三滑块,23-把手,24-压块,25-电动推杆,26-遮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道路绿化用快速松土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气缸1、第一滑轨2、齿轮3、第一连接杆4、第二滑块5、第二连接杆6、放置板7、支杆8、箱体9、锤头11、轮子12、第一定滑轮13、齿条14、第一滑块15、第二滑轨16、水箱17、水泵18、软管19、洒水装置20和拉线22;箱体9的底部设有轮子12,箱体9的底部中间开有第一孔10,箱体9的右壁上方开有第二孔21,箱体9内底部的第一孔10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杆8,支杆8的顶端设有放置板7,放置板7的前侧铰接连接有锤头11,放置板7的顶部设有第二滑轨16,第二滑轨16上设有第二滑块5,第二滑块5的前侧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6的底端与锤头11的顶端铰接连接,箱体9内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滑轨2和第一定滑轮13,且第一滑轨2位于第一定滑轮13的左方,第一滑轨2上设有第一滑块15,第一滑块15的底端连接有齿条14,齿条14的右端连接有拉线22,箱体9内的左壁上方设有气缸1,气缸1的右端与齿条14相连接,箱体9内的后壁连接有齿轮3,齿轮3与齿条14啮合,齿轮3的前侧偏心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第一连接杆4的底端与第二滑块5铰接连接,第二孔21内下方箱体9上连接有洒水装置20,洒水装置20包括有第二定滑轮201、弹性元件202、第三滑轨203、喷头204和第三滑块205,第二孔21内下方箱体9上连接有第三滑轨203,第三滑轨203上设有第三滑块205,第三滑轨203内的后方连接有第二定滑轮201,拉线22绕过第二定滑轮201和第一定滑轮13,且与第三滑块205相连接,第三滑块205的前侧与滑轨内的前壁之间设有弹性元件202,第三滑块205的右端连接有喷头204,箱体9的顶部设有水箱17,水箱17内的底部设有水泵18,水泵18的右侧连接有软管19,软管19与喷头204相连接。

还包括有把手23,箱体9的左侧下方设有把手23。

还包括有压块24和电动推杆25,箱体9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电动推杆25,电动推杆25的底端连接有压块24。

还包括有遮阳板26,箱体9的顶部左方设有遮阳板26。

弹性元件202为弹簧。

锤头11的材质为不锈钢。

拉线22为钢丝绳。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将该装置推动至需要松土处,然后启动气缸1不断地缩短和伸长,带动齿条14不断地左右移动,使得齿轮3逆时针和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4逆时针和顺时针转动,使第二滑块5上下移动,第二滑块5通过第二连接杆6带动锤头11上下摆动,对土壤进行松土。在齿条14的带动下,拉线22处于拉扯或松弛的状态,当齿条14向左移动时,拉线22带动第三滑块205向后方移动,使喷头204向后方移动;当齿条14向右移动时,拉线22处于松弛状态,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第三滑块205向前方移动,所以当启动气缸1不断地伸长和缩短时,带动喷头204前后移动。人们慢慢推动该装置,使其向左移动,同时启动水泵18工作,水泵18将水箱17内的水通过软管19抽取到喷头204,水从喷头204喷出,对已松的土壤进行洒水,同时继续对左侧的土壤进行松土,然后人们就可以进行幼苗栽种。当松土完成后,水泵18停止工作;锤头11复位后,气缸1停止工作。

因为还包括有把手23,箱体9的左侧下方设有把手23,所以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推动该装置。

因为还包括有压块24和电动推杆25,箱体9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电动推杆25,电动推杆25的底部设有压块24,所以当该装置停止后,启动电动推杆25伸长,带动压块24向下移动,当压块24与地面完全接触时,电动推杆25停止伸长,防止发生侧滑。

因为还包括有遮阳板26,箱体9的顶部左方设有遮阳板26,所以可以为人们遮阳。

因为弹性元件202为弹簧,所以弹性元件202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因为锤头11的材质为不锈钢,所以锤头11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

因为拉线22为钢丝绳,所以拉线22不易断,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