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种植柴胡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67731阅读:10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柴胡为中药名,被收录在《中国药典》,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使用时需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后可入药。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柴胡常常被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症状疾病。柴胡原野生,近几年来由于采挖造成药源不足,故将野生家植。选择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梯田栽培,不宜选择黏土和易积水的地段种植。如果是在开垦的荒地播种时,应清除田间的石块、树枝等。地选好后,每亩施入农家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做基肥,深耕30cm,整平耙细,做110cm宽的平畦。雨水偏多的地区可做130cm的高畦,畦的四周挖好排水沟。

此外,柴胡的快速、茁壮生长还离不开充足的阳光。因为只有在充足的阳光下,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才能让植物获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因此,光合作用是柴胡茁壮成长的关键。柴胡的种植在考虑光照强度的同时,不能忽略光照质量对于植物的影响。像人类需要一个平衡的饮食一样,用于促进光合作用的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的选择和搭配,对于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就显得非常的重要。现有的大棚种植采用的光照方式主要是日照,辅以灯光。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辐射对于植物的影响作用不同,叶绿素作为植物体内最丰富的色素,其最善于吸收红光和蓝光。多余的色光对植物的生长并没有促进作用,相反会加大植物水分的蒸发,而自然条件下的光照自身是没有筛选功能的,使得柴胡虽然得到了光照,但始终无法处于最佳的光照环境下,不适用于现代农业对科学、高效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植柴胡的方法,对自然光进行生物筛选,针对柴胡的不同生长周期施以不同波长的光源,使柴胡能够始终处于一个较为适宜的光照环境下,促进柴胡的生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种植柴胡的方法,所述柴胡种植在大棚内,大棚的顶端设有透明的玻璃培养箱,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处理:将柴胡种子先行漂洗,除去瘪种,放在30~35℃温水中,浸泡24小时,在磁场强度2000GS-2500GS范围内处理10-12min;

S2.截苗分枝:在大棚内的按行距20~25cm开出3~5cm深的浅沟,将步骤S1中处理过的柴胡种子均匀地播入所述浅沟,覆土厚0.5~4.0cm,稍压并浇水,播种量为0.5~1.0kg/亩;在玻璃培养箱内盛有培养液,在培养液中养殖蓝藻,待柴胡幼苗长至8~l0cm高时,去除顶芽,促使分枝,周期性的打捞蓝藻,保证玻璃培养箱的透光率为70%~80%;

S3.生长管理:待柴胡的叶片长出,将玻璃培养箱内的蓝藻取出,在玻璃培养箱内重新养殖红藻和绿藻,所述红藻和绿藻的养殖比例为3:1,周期性的打捞红藻和绿藻,保证玻璃培养箱的透光率为70%~80%;

S4.间隔采收:待柴胡生长进入花期,开始间隔采收,将已成花穗的分枝采收,其余的分枝留下继续生长,成穗一批采收一批,每采收一批后及时追肥。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柴胡种子进行磁场处理后,发芽率高、出苗齐、出苗快,播种后常温5~8天幼苗出齐,出苗率在95%以上。柴胡生长期进行截苗分枝,可以提高单株产量,达到500~650Kg/亩。柴胡采用间隔采收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量,且能够保证产品质量优良,挥发油含量约1.8%,胡薄荷酮含量约0.60mg/g以上。在大棚上端设有养殖藻类植物的玻璃培养箱,不同的藻类能够对吸收阳光中的不同组分,蓝藻自身不会吸收蓝色光,主要吸收的光源为黄光等波长较大的色光,故而透过玻璃培养箱的光主要以蓝光与紫光等低波长色光为主;同理,透过红藻和绿藻的玻璃培养箱主要的光为红、黄和绿等高波长色光。不同波长的辐射对于植物的影响作用不同,叶绿素作为植物体内最丰富的色素,其最善于吸收红光和蓝光。园艺学家认为波长为450nm的蓝光对于植物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600~700nm的红光却有利茎的生长,并促进植物的开花和叶绿素的形成。柴胡在发芽阶段时,施以波长为450nm的蓝光,对于植物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柴胡的枝叶长出后以及开花阶段,施以600~700nm的红光,有利茎的生长,并促进植物的开花和叶绿素的形成,而波长490~570nm的绿光则部分被例如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之类的色素所吸收。周期性的打捞藻类植物,以保证玻璃培养箱的透光率,使柴胡能够有效的吸收光源。在大棚上端养殖藻类植物,利用植物的自身调节,以平衡大棚内部温差,使大棚的温度环境更加适于柴胡生长。养殖的藻类植物用于加工饲料、肥料、化妆品等工业用途。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按柴胡的生长周期进行色光的分配,促进了柴胡针对性对光的吸收;2.通过色光的筛选,减少需求较少的色光对柴胡的照射,减少辐射能量,减缓叶片水分的蒸发,防止叶片晒伤;3.藻类植物利用自身的生物调节能力,减小大棚内的温差,更加适于柴胡的生长;4.养殖的藻类植物可作为一项新的农作物输出,促进了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步骤S2和S3中将打捞的蓝藻、红藻和绿藻晒干,分别均匀地铺设在大棚内的土壤上。晒干的藻类植物能够直接作为肥料,铺于土壤上经过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柴胡利用的无机物。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在步骤S3中进行防病治虫操作,每亩用移栽灵20毫升加敌百虫200克,兑水90~100斤喷雾,喷施到所述浅沟内。上述喷雾能够有效杀死土壤内的害虫,防止柴胡受病虫的迫害。

方案四:此为进一步的优选,在步骤S2中进行间苗操作,播种后70~100天齐苗后,将挨得过密的劣苗拔掉,留下壮苗。对幼苗进行筛选,留下生长状况更好的幼苗,以提高柴胡整体的质量。

方案五:此为进一步的优选,在间苗操作后,每亩施加尿素5公斤和硫酸钾5公斤。间苗后留下壮苗后再进行施肥,为避免肥料的浪费,使肥料能够充分被利用。

方案六:此为进一步的优选,在步骤S3中进行打顶操作,当幼苗40cm高时,用剪刀剪去幼苗上面10cm,10~15天后,当幼苗高50cm时,再剪去10cm,以此连打顶3~4次。防止柴胡尖端的徒长,促进柴胡开花,提高柴胡收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种植柴胡的方法,柴胡种植在大棚内,大棚的顶端设有透明的玻璃培养箱,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处理:将柴胡种子先行漂洗,除去瘪种,放在30℃温水中,浸泡24小时,在磁场强度2000GS范围内处理10min。柴胡种子进行磁场处理后,发芽率高、出苗齐、出苗快,播种后常温5天幼苗出齐,出苗率在95%以上。

S2.截苗分枝:在大棚内的按行距20cm开出3cm深的浅沟,将步骤S1中处理过的柴胡种子均匀地播入所述浅沟,覆土厚0.5cm,稍压并浇水,播种量为0.5kg/亩;在玻璃培养箱内盛有培养液,在培养液中养殖蓝藻,待柴胡幼苗长至8cm高时,去除顶芽,促使分枝,播种后70天齐苗后,将挨得过密的苗拔掉,留下壮苗,对幼苗进行筛选,留下生长状况更好的幼苗,以提高柴胡整体的质量。在间苗操作后,每亩施加尿素5公斤和硫酸钾5公斤。周期性的打捞蓝藻,保证玻璃培养箱的透光率为70%~80%。柴胡生长期进行截苗分枝,可以提高单株产量,达到500Kg/亩。柴胡采用间隔采收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量,且能够保证产品质量优良,挥发油含量约1.8%,胡薄荷酮含量约0.60mg/g以上。周期性的打捞藻类植物,以保证玻璃培养箱的透光率,使柴胡能够有效的吸收光源。

S3.生长管理:待柴胡的叶片长出,将玻璃培养箱内的蓝藻取出,在玻璃培养箱内重新养殖红藻和绿藻,所述红藻和绿藻的养殖比例为3:1,周期性的打捞红藻和绿藻,保证玻璃培养箱的透光率为80%。在大棚上端设有养殖藻类植物的玻璃培养箱,不同的藻类能够对吸收阳光中的不同组分,蓝藻自身对蓝色光具有反射作用,但是能够吸收一部分出蓝色以外的其它光,故而透过玻璃培养箱的光主要以蓝光为主;同理,透过红藻和绿藻的玻璃培养箱主要的光为红光和绿光。柴胡在发芽阶段时,施以波长为450nm的蓝光,对于植物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柴胡的枝叶长出后以及开花阶段,施以600~700nm的红光,有利茎的生长,并促进植物的开花和叶绿素的形成,而波长490~570nm的绿光则部分被例如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之类的色素所吸收。将打捞的蓝藻、红藻和绿藻晒干,分别均匀地铺设在大棚内的土壤上。晒干的藻类植物能够直接作为肥料,铺于土壤上经过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柴胡利用的无机物。每亩用移栽灵20毫升加敌百虫200克,兑水90斤喷雾,喷施到所述浅沟内。当幼苗40cm高时,用剪刀剪去幼苗上面10cm,10天后,当幼苗高50cm时,再剪去10cm,以此连打顶3次。

S4.间隔采收:待柴胡生长进入花期,开始间隔采收,将已成花穗的分枝采收,其余的分枝留下继续生长,成穗一批采收一批,每采收一批后及时追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