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环嗪酮和灭草松的甘蔗苗后除草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2814阅读:1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除草剂研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环嗪酮和灭草松的甘蔗苗后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环嗪酮(hexazinone),为内吸选择性除草剂,植物根、叶都能吸收,主要通过木质部传导,对松树根部没有伤害,是优良的林用除草剂。药效进程较慢,杂草1个月,灌木2个月,乔木3-10个月。环嗪酮适用于常绿针叶林,如红松、樟子松、云衫、马尾松等幼林抚育。造林前除草灭灌、维护森林防火线及林分改造等,可防除大部分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及木本植物黄花忍冬、珍珠梅、榛子、柳叶绣线菊、刺五加、山杨、木桦、椴、水曲柳、黄波罗、核桃揪等。

灭草松,又名排草丹、苯达松,化学名称:3-异丙基-(1H)-苯并-2,1,3-噻二嗪-4-酮-2,2-二氧化物,属苯并噻二嗪酮类除草剂,其结构式为:

灭草松是光合作用抑制剂,是触杀型具选择性的苗后除草剂,用于苗期茎叶处理,通过叶片接触而起作用。旱田使用,先通过叶面渗透传导到叶绿体内抑制光合作用。灭草松在小麦体内被代谢为活性弱得糖轭合物而解毒,对作物安全。施药后8-16周灭草松在土壤中可被微生物分解。

目前,甘蔗田除草剂受作物安全性所限,杀草谱也有限,单独使用一种除草剂单剂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甘蔗田杂草的发生,再者有些除草剂由于水溶性大或田间持效期太长、用量过大或施药不均匀都容易造成对当季作物或后茬作物的残留毒害。因此,本发明选择可杀草谱不同,优缺点互补的环嗪酮与灭草松两种除草剂适当减量后配成合剂使用,这样既扩大了杀草谱,明显提高了除草效果,也避免了对当季作物产生药害和对后茬作物产生残留毒害的可能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甘蔗苗后的除草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除草组合物在甘蔗田除草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甘蔗苗后的除草组合物,所述的除草组合物是以环嗪酮和灭草松为有效成分,环嗪酮与灭草松的质量比为1-60∶60-1。

作为优选,所述的用于甘蔗苗后的除草组合物,所述的除草组合物中环嗪酮与灭草松的质量比为1-30:30-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农药制剂,含有所述的用于甘蔗苗后的除草组合物,环嗪酮与灭草松二者在除草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的辅助成分。

作为优选,所述的农药制剂,环嗪酮与灭草松二者在除草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65%,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的辅助成分。

作为优选,所述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颗粒剂或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除草组合物或所述的农药制剂在制备甘蔗田苗后除草的除草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除草组合物或所述的农药制剂在制备防除甘蔗田中阔叶杂草和/或莎草科杂草的除草剂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除草活性高。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可以通过两种不同机理杀死杂草,使得杂草抗性产生速度降低了,极大地提高除草剂的杀草活性。

(2)除草谱广,持效期长。灭草松对莎草科杂草和多数阔叶杂草具有很好的防效,环嗪酮可防治大多数阔叶杂草和部分乔木科杂草。两者混合后,能够提高对多种阔叶杂草的防治。

(3)延缓杂草抗性。本发明除草组合物通过二元复配,降低杂草对药剂的抗性,并提高对抗性杂草的防效,从而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4)安全性高。由于其使用剂量得到了控制,使药剂在提高了药效的前提下,其对甘蔗以及后茬作物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

(5)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应用于甘蔗田苗后除草,其能够防除甘蔗田中各种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在提高了药效的前提下,对甘蔗以及后茬作物都具有安全性。

(6)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可在制备用于甘蔗田苗后除草的除草剂中应用,特别是在制备用于防除甘蔗田中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的除草剂中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环嗪酮34%,灭草松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15%,二甲苯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35%的乳油。

实施例2

环嗪酮29%,灭草松1%,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硅酸镁铝0.5%,乙二醇7%,磷酸三丁酯2%,硅油0.2%,余量为水,所有成分的总百分含量为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30%的悬浮剂。

实施例3

环嗪酮59%,灭草松1%,NNO(亚甲基双荼磺酸钠)5%、硫酸铵3%,聚乙烯醇2%,高岭土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60%的水分散颗粒剂。

实施例4

环嗪酮60%,灭草松5%,NNO(亚甲基双荼磺酸钠)6%,木质碘酸钠4%,高岭土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65%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5

环嗪酮3%,灭草松12%,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硅酸镁铝0.5%,乙二醇7%,磷酸三丁酯2%,溶剂油20%,水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水乳剂。

实施例6

环嗪酮1%,灭草松9%,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硅酸镁铝0.5%,乙二醇7%,磷酸三丁酯2%,水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微乳剂。

实施例7

环嗪酮10%,灭草松50%,NNO(亚甲基双荼磺酸钠)6%,木质碘酸钠4%,高岭土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60%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8

环嗪酮20%,灭草松31%,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硅酸镁铝0.5%,乙二醇7%,磷酸三丁酯2%,硅油0.2%,余量为水,所有成分的总百分含量为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1%的悬浮剂。

实施例9

环嗪酮19%,灭草松60%,NNO(亚甲基双荼磺酸钠)5%、硫酸铵3%,聚乙烯醇2%,高岭土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79%的水分散颗粒剂。

实施例10

环嗪酮5%,灭草松5%,NNO(亚甲基双荼磺酸钠)6%,木质碘酸钠4%,高岭土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1

(1)室内活性测定试验

利用95%环嗪酮原药、95%灭草松原药的不同配比的复配组合,测定其对甘蔗田常见杂草鸭跖草的共毒系数。

试验方法:将定量的鸭跖草的种子分别播种于9cm的一次性纸杯中,每杯中播种10-15粒种子,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待鸭跖草3-6叶期时,在履带式作物喷雾剂上进行喷雾处理。处理后温室内继续培养,定期观察各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30d后称量各处理后的杂草鲜重,计算其毒力回归曲线和共毒系数。共毒系数大于100,表明两种有效物质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小于100,表明两种有效物质具有拮抗作用,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氟磺草胺和灭草松对鸭拓草室内活性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两种有效成分环嗪酮和灭草松复配后,当环嗪酮与灭草松的质量比为1-60∶60-1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本发明的环嗪酮和灭草松复配组合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2)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实施例1-4中的4种二元复配除草剂。

对照药剂:10%环嗪酮可湿粉(市售),25%灭草松水剂(市售)。

供试作物:甘蔗,甘蔗苗长势良好,植株健壮,无其他病虫害。

防除对象:莎草、藜、苋、红蓼等杂草。

试验方法:按照试验小区的面积,准确称量好各种药剂,并兑水稀释后,利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喷头选用除草剂专用的扇形喷头。喷雾时,要注意将药液均匀喷施到试验小区中,做到没有漏喷、多喷的现象。

试验后分别在药后20d、40d观察杂草死亡情况,并比较各种药剂的除草活性。此外,还要在药后1-15d内观察作物的生产情况(用量均为每亩地有效成分的用量),以考察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剂除草试验效果见下表2(药后20d)和表3(药后40d)。

表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20d)

表3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40d)

从表2-3可以看出,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具有扩大除草谱,提高除草活性的作用,并延长了药剂的持效期。

表4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调查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各处理小区内的甘蔗长势良好,未见任何药斑,说明各种药剂对甘蔗均安全。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