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草鱼共生除虫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8601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稻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水稻草鱼共生除虫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而且现在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害可引起水稻产量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甚至绝收,目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生产上的抗病品种较少,且许多抗病品种在推广种植3~5年后就丧失了抗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105850623提供了一种水稻栽培方法,包括制作待移栽秧苗;翻耕施肥管理;移栽种植;大田施肥管理等步骤;该方法分别于倒四叶期和倒二叶期按照200mL/亩的用量向叶面喷施液体硅钾;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前1个叶龄,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5%时,开始排水搁田,拔节到成熟实行湿润灌溉,干湿交替。该栽培方法能减少超级稻稻瘟病发生,达到抗纹枯病和抗稻瘟病目标。然而上述专利仍存在如下技术缺陷:虫卵吸收了田间营养,被药物杀灭后会在排水时从田间排出,造成一定的浪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具有持久广谱抗稻瘟病的水稻草鱼共生除虫养殖方法,能够将虫卵进行有效利用,避免造成浪费。本方案中的水稻草鱼共生除虫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地整理:深耕土地,深度为40~60cm,且实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土杂肥、腐熟人畜粪;(2)育苗:齐苗前以浅水湿润为主,出苗后浅水勤灌;每亩喷施拮抗细菌发酵液和三环唑的混合物,兑水45kg细水快速喷雾,矮化秧苗;(3)病虫害防治:将200条草鱼放置在秧田之前,通过罩子包裹籼稻组合的秧苗根部,采用拮抗细菌发酵液和三环唑的混合物对叶面进行喷洒。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事先需要对基地进行整理,整理后的基地上要施腐熟土杂肥、腐熟人畜粪,既能给草鱼供食,又能给水稻营养,而且深耕的土地的深度在40~60cm,是为了保证水稻能够充分得到营养,在育苗的过程的,通过抗细菌发酵液和三环唑的混合物的喷洒对秧苗进行预防稻瘟病处理,而且草鱼可吃稻田中的虫卵,达到共生状态,有效利用了被杀灭的虫卵,避免发生浪费现象。并且抗细菌发酵液和三环唑的混合物的杀虫功效很强,而且持久性强。进一步,步骤(3)中的混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拮抗细菌发酵液20-60份,三环唑15-40份。进一步,步骤(3)中的混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拮抗细菌发酵液20份,三环唑15份。进一步,步骤(3)中的混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拮抗细菌发酵液60份,三环唑40份。进一步,步骤(3)中的混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拮抗细菌发酵液40份,三环唑25份。进一步,步骤(3)中的混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拮抗细菌发酵液30份,三环唑30份;其中拮抗细菌的有效量与三环唑的质量比为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1)基地整理a、秧田选择与培肥秧田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壤结构良好的田块,秧田选好后,入冬前首先初耕,深耕土地,深度要求在40~60cm;其次,实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土杂肥、腐熟人畜粪,肥料施好后整好秧田,播种前将秧田耥平、做畦,然后分畦,待播种;b、大田准备:先对土壤总硒含量进行测定,然后精耕细整。(2)育苗a、种子播前处理: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较强的皖稻杂交中籼稻组合作为稻种,在播前晒种1-2天,然后进行药剂浸种,具体方法是: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8小时,捞出晾2小时,在加入0.002g亚硒酸钠,充分混合后,浸种5kg,一般浸泡30小时,浸种后用清水淘洗干净后催芽;b、播种:5月上旬,将处理好的发芽待播种子按每亩田用干种12.5kg的标准,分畦播种到已经处理好的秧田里,播种后踏谷入泥;c、苗期管理:齐苗前以浅水湿润为主,出苗后浅水勤灌;每亩喷施拮抗细菌发酵液和三环唑,兑水45kg细水快速喷雾,矮化秧苗。(3)病虫害防治将200条草鱼放置在秧田之前,将籼稻组合的秧苗根部使用罩子包裹起来,以防草鱼啃食秧苗的根部,草鱼在稻田中自然会去吃秧田中的虫卵,以达到防治虫害,而且由于秧苗是采用抗逆性较强的皖稻161杂交出来的,因此,会产生拮抗细菌,拮抗细菌具有持久抗虫害性,并且与三环唑混合配对,其配对的重量份如下:表1实施1实施2实施3三环唑20份40份60份拮抗细菌15份25份40份为了证实籼稻组合的稻种中含有拮抗细菌,发明人对此进一步研究,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1)皖稻384个单株,其该384个单株制作孢子悬浮液,该孢子悬浮液接种于PDA平板中、28℃恒温培养5d的稻瘟病菌中加入5ml无菌水,刮下菌丝,配成菌丝悬浮液。(2)菌丝悬浮液进行分离,采用平板稀释法,菌丝悬浮液分离物在NA平板上于28℃倒置培养2~3d,进行发酵后,选取拮抗效果良好的菌株,放入NA试管中,。实验过程:(1)三环唑的浓度分别为100、500、1000、2000、3000、4000、5000μg/mL。现将稻瘟病菌孢子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水稻叶面24h后,喷施拮抗细菌发酵液与上述不同浓度的三环唑相混合,并且控制拮抗细菌的有效量与三环唑有效量的质量比例为:1:0、1:1、1:2、2:1、0:1。以喷施清水为对照,24h后稻瘟病菌孢子悬浮液,每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1盆,每盆10株水稻,在喷施拮抗细菌发酵液和三环唑缓和液,保养培养5~7d,统计每个处理的发病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2可见,拮抗细菌发酵液与三环唑配比施用的预防作用均高于80%,其中拮抗细菌与三环唑配比为1:2时,预防效果达到90.33%,与三环唑单独施用有显著性差异,而且三环唑对草鱼没有任何影响。表中CK表示为空白实验(除清水外,无其他有效成分)。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