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5471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有超过1亿农民直接从事蔬菜生产。蔬菜产业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蔬菜害虫危害是导致蔬菜产量与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蔬菜害虫防治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更是导致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最直接原因。因此,蔬菜害虫的防治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蔬菜害虫的种类有很多,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双翅目、缨翅目和直翅目等。不同目的害虫在身体结构特点上是具有差异性的,根据不同目害虫的体壁特点、取食特点及生活习性,可有区别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农药进行防治,可顺利控制住农业害虫,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同翅目类农业害虫主要包括叶蝉、飞虱、蚜、介壳虫类。其前翅全为膜质或革质,质地或翅脉均匀相同。同翅目昆虫属于渐变态昆虫,口器为刺吸式。同翅目昆虫利用其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组织中的营养,且携带传染病毒病等病菌。同翅目害虫的防治可利用触杀型农药。目前常用的农药包括氨基甲酸酯类、菊酯类、有机磷类,也可使用内吸性农药如新烟碱类农药(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及噻嗪酮、吡蚜酮、氟虫腈等进行防治。

蔬菜是人民生活中每天不可缺少的基本食品,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计,因此,蔬菜害虫的防治应当慎用各类农药。而且,蔬菜大多数生长期短,病虫害比较严重,种植过程中需多次用药,加上施药后采摘间隔期短,造成蔬菜残留农药过量不可避免。农药残留影响蔬菜农业生产,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特别是除草剂,导致药害事故频发,常引起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农药残留通过对土壤造成污染而影响蔬菜的品质。土壤污染由于有隐蔽性、潜伏性、长期性和后果严重性等特点,不容易为人们所察觉,需要通过食物链为害动物和人的健康才显现出来,这也是人们忽略了这一重要的环境污染因素的原因。土壤污染除造成作物减产、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减少外,还会导致蔬菜作物品质退化。因此,开发利用绿色杀虫剂防治害虫是构筑蔬菜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环节。

申请号为20111031599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植物精油的农用杀虫剂及其应用,含有杀虫活性成分植物精油5-90%,溶剂5-90%,农药助剂5-90%,所述的植物精油为冬青油、樟树油、丁香油、薄荷油、桉叶油、香茅油或茶树油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该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治叶螨、稻飞虱、蚜虫、二化螟、三化螟、卷叶螟、烟粉虱、假眼小绿叶蝉、小菜蛾和菜青虫。该杀虫剂以植物精油为主要有效成分,通过复配使得防治效果更好,杀虫谱更广。申请号为20141083688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作物防治鳞翅目害虫及同翅目害虫的植物油乳油制剂,包含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物质:芝麻油5-10%、松节油2-5%、脂松香2-5%、阿维菌素1-5%、除虫菊酯2-10%,余量为棉籽油。该发明制剂为无公害产品,树果、蔬菜及粮棉油作物喷施后对害虫的防治效果达96%以上,且不易产生抗性。上述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开发了两种绿色杀虫剂,均可用于同翅目类农业害虫的防治。

我国生物资源丰富,拥有全球的生物遗传资源,为发展植物源/生物农药等绿色杀虫剂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依然非常缓慢,限制因素很多,包括部分植物源农药的活性不高,用药量大,击倒力不强,药效发挥较慢,不利于突发的流行性病虫害的防控;其活性成分的种类、含量受自身遗传因子、外界环境条件如土壤、温度、光照、土壤值的影响,会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等变化;并且活性成分在植物不同部分含量亦不同,特别是有些活性成分对光和热不稳定等。因此,开发植物源/生物等绿色杀虫剂依然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出更多适应性强,性能稳定,抗菌/杀虫谱广的绿色杀虫剂,为真正生产出无公害的蔬菜奠定扎实的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杀虫剂,可用于防治同翅目类农业害虫,尤其是萝卜蚜、甘蓝蚜、豆蚜和烟粉虱,控害率高,效果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榧实10~30份、紫苋菜10~30份、毛茛5~20份、石榴皮5~20份、樗白皮5~20份、黄鳝藤5~15份、野烟叶3~12份、藜芦3~12份、漏芦3~12份、马鞭草1~10份、微生物菌剂1~5份,所述微生物菌剂是由质量百分比15~25%木霉菌、35~45%球孢白僵菌和40~50%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菌剂是由质量百分比15%木霉菌、40%球孢白僵菌和45%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优选地,所述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榧实20~25份、紫苋菜15~20份、毛茛8~12份、石榴皮8~12份、樗白皮8~12份、黄鳝藤8~12份、野烟叶6~8份、藜芦6~8份、漏芦6~8份、马鞭草4~6份、微生物菌剂2~3份。

优选地,所述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榧实25份、紫苋菜18份、毛茛10份、石榴皮10份、樗白皮10份、黄鳝藤10份、野烟叶7份、藜芦8份、漏芦8份、马鞭草5份、微生物菌剂2份。

一种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干燥的重量份的榧实10~30份、紫苋菜10~30份、石榴皮5~20份、樗白皮5~20份、藜芦3~12份、漏芦3~12份和马鞭草1~10份,混合,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Ⅰ;分别称取干燥的重量份的毛茛5~20份、黄鳝藤5~15份和野烟叶3~12份,混合,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Ⅱ;

2)在所述粉碎物料Ⅰ中加入其重量4~6倍的水,浸泡15~20分钟,启动超声波发生器,加热至60~70℃,保持45~60分钟,趁热过滤,得到滤液Ⅰ和药渣;待滤液Ⅰ自然冷却后,将所述滤液Ⅰ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2~1.15的浸膏,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乙醇溶液,温度25~30℃,保持18~24小时,然后过滤,得到滤液Ⅱ和沉淀物,将所述滤液Ⅱ减压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为1.20~1.25的膏体;

3)在所述粉碎物料Ⅱ中加入其重量3~5倍的水,加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控制蒸馏速度为每秒回流滴出溶液2~3滴,蒸馏时间为40~60分钟,蒸馏提取2~3次,将提取液合并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去下层溶液,真空旋蒸仪蒸出有机溶剂,即得萃取物;

4)将所述膏体和萃取物分别干燥,粉碎,合并,得到有效成分Ⅰ;

5)将所述有效成分Ⅰ与微生物菌剂1~5重量份混合,2000~3000rpm搅拌5~10分钟,即得。

优选地,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5%~80%。

优选地,所述浸膏与所述乙醇溶液的重量体积比1g:10~20ml。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申请人对同翅目类害虫防治深有研究,尤其是蔬菜害虫,在遵循作物生长的规律之上对多种天然原料进行混配和研究,发现中药组合物与生物菌剂经过科学配比后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使得得到的杀虫剂杀虫能力显著增强,杀虫谱更广,且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实践证明其不仅能够有效杀灭虫害,而且能够补给农作物营养,提高抗病能力,显著降低白菜、萝卜、黄瓜和甘蓝等蔬菜患虫害的概率。

2)本发明农药可用于防治蔬菜生长出现的多种虫害,包括萝卜蚜、甘蓝蚜、豆蚜和烟粉虱等。田间试验发现,本发明农药对萝卜蚜、甘蓝蚜的杀虫效率均在97%以上,对豆蚜的杀虫效率在93%以上,对烟粉虱的杀虫效率可达100%。因此,应用本发明杀虫剂可以显著提高蔬菜的杀虫能力,药效稳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本发明所用中药原料均为天然、环保原料。榧实,榧树的果实,又名赤果、玉榧、玉山果,含脂肪油、甾醇、糖类、挥发油、鞣质等成分。紫苋菜,是苋菜的一种,苋菜按其叶片颜色的不同,能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毛茛,别称:老虎脚迹、五虎草,毛茛科毛茛属多年生草本,含有强烈挥发性刺激成分。石榴皮,是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又称为石榴壳、酸石榴皮、酸榴皮,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的功效。樗白皮,是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内皮,主治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黄鳝藤,为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的茎、叶或根。野烟叶,为茄科植物茄树的叶,治黄肿,痛风,血崩,跌打肿痛,牙痛,瘰疬,痈疮,湿疹,皮炎。藜芦,百合科藜芦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根及根状茎具辛、苦,寒,有毒。涌吐风痰,杀虫疗疮,祛痰,催吐,杀虫。漏芦,为菊科植物祁州漏或禹州漏芦的根,具有抗氧化、抗动脉硬化等功效。马鞭草,为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能够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上述原料通过科学复配之后,相互补益,对蔬菜在生长周期出现的萝卜蚜、甘蓝蚜、豆蚜和烟粉虱等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吸收效果好,对非靶标对象没有任何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实施例1:一种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榧实25份、紫苋菜18份、毛茛10份、石榴皮10份、樗白皮10份、黄鳝藤10份、野烟叶7份、藜芦8份、漏芦8份、马鞭草5份和微生物菌剂2份,所述微生物菌剂是由质量百分比15%木霉菌、40%球孢白僵菌和45%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本发明中,木霉菌,Trichodermaspp.,活孢子数≥2亿/g;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ls.)Vuill.,活孢子数≥1000亿/g;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效活菌数为300~500亿cfu/g。

本实施例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重量份配比的榧实、紫苋菜、石榴皮、樗白皮、藜芦、漏芦和马鞭草,混合,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Ⅰ;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重量份配比的毛茛、黄鳝藤和野烟叶,混合,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Ⅱ;

2)在所述粉碎物料Ⅰ中加入其重量5倍的水,浸泡18分钟,启动超声波发生器,加热至65℃,保持50分钟,趁热过滤,得到滤液Ⅰ和药渣;

待滤液Ⅰ自然冷却后,将所述滤液Ⅰ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3的浸膏,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温度28℃,保持24小时,然后过滤,得到滤液Ⅱ和沉淀物,将所述滤液Ⅱ减压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为1.23的膏体;

3)在所述粉碎物料Ⅱ中加入其重量4倍重量的水,加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控制蒸馏速度为每秒回流滴出溶液2~3滴,蒸馏时间为50分钟,蒸馏提取2次,将提取液合并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去下层溶液,真空旋蒸仪蒸出二氯甲烷,即得萃取物;

4)将所述膏体和萃取物分别干燥,粉碎,合并,得到有效成分Ⅰ;

5)将所述有效成分Ⅰ与微生物菌剂2重量份混合,2500rpm搅拌8分钟,即得。

本实施例中,所述浸膏与所述乙醇溶液的重量体积比1g:16ml。

所述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的使用方法是:加入所述杀虫剂杀虫剂重量500倍以上的水,充分搅拌混合,制成喷洒药剂。

实施例2:一种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榧实25份、紫苋菜15份、毛茛12份、石榴皮8份、樗白皮12份、黄鳝藤12份、野烟叶8份、藜芦6份、漏芦6份、马鞭草4份和微生物菌剂3份,所述微生物菌剂是由质量百分比20%木霉菌、35%球孢白僵菌和45%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本实施例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重量份配比的榧实、紫苋菜、石榴皮、樗白皮、藜芦、漏芦和马鞭草,混合,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Ⅰ;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重量份配比的毛茛、黄鳝藤和野烟叶,混合,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Ⅱ;

2)在所述粉碎物料Ⅰ中加入其重量4倍的水,浸泡15分钟,启动超声波发生器,加热至60℃,保持60分钟,趁热过滤,得到滤液Ⅰ和药渣;

待滤液Ⅰ自然冷却后,将所述滤液Ⅰ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温度25℃,保持24小时,然后过滤,得到滤液Ⅱ和沉淀物,将所述滤液Ⅱ减压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为1.25的膏体;

3)在所述粉碎物料Ⅱ中加入其重量3倍重量的水,加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控制蒸馏速度为每秒回流滴出溶液2~3滴,蒸馏时间为40分钟,蒸馏提取2次,将提取液合并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去下层溶液,真空旋蒸仪蒸出二氯甲烷,即得萃取物;

4)将所述膏体和萃取物分别干燥,粉碎,合并,得到有效成分Ⅰ;

5)将所述有效成分Ⅰ与微生物菌剂3重量份混合,2000rpm搅拌10分钟,即得。

本实施例中,所述浸膏与所述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g:12ml。

所述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不再赘述。

实施例3:一种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榧实20份、紫苋菜20份、毛茛8份、石榴皮12份、樗白皮8份、黄鳝藤8份、野烟叶6份、藜芦7份、漏芦7份、马鞭草6份和微生物菌剂2份,所述微生物菌剂是由质量百分比25%木霉菌、35%球孢白僵菌和40%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本实施例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重量份配比的榧实、紫苋菜、石榴皮、樗白皮、藜芦、漏芦和马鞭草,混合,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Ⅰ;分别称取干燥的上述重量份配比的毛茛、黄鳝藤和野烟叶,混合,粉碎,获得粉碎物料Ⅱ;

2)在所述粉碎物料Ⅰ中加入其重量6倍的水,浸泡20分钟,启动超声波发生器,加热至70℃,保持45分钟,趁热过滤,得到滤液Ⅰ和药渣;

待滤液Ⅰ自然冷却后,将所述滤液Ⅰ浓缩至75℃时相对密度为1.12的浸膏,在所述浸膏中加入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温度30℃,保持20小时,然后过滤,得到滤液Ⅱ和沉淀物,将所述滤液Ⅱ减压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为1.21的膏体;

3)在所述粉碎物料Ⅱ中加入其重量5倍重量的水,加入蒸馏烧瓶中,进行蒸馏,控制蒸馏速度为每秒回流滴出溶液2~3滴,蒸馏时间为60分钟,蒸馏提取3次,将提取液合并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去下层溶液,真空旋蒸仪蒸出二氯甲烷,即得萃取物;

4)将所述膏体和萃取物分别干燥,粉碎,合并,得到有效成分Ⅰ;

5)将所述有效成分Ⅰ与微生物菌剂2重量份混合,3000rpm搅拌5分钟,即得。

本实施例中,所述浸膏与所述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g:18ml。

所述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不再赘述。

实施例4:一种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榧实10份、紫苋菜30份、毛茛5份、石榴皮5份、樗白皮5份、黄鳝藤15份、野烟叶3份、藜芦12份、漏芦10份、马鞭草1份和微生物菌剂1份,所述微生物菌剂是由质量百分比15%木霉菌、45%球孢白僵菌和40%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本实施例中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不再赘述。

实施例5:一种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榧实30份、紫苋菜10份、毛茛20份、石榴皮20份、樗白皮20份、黄鳝藤5份、野烟叶10份、藜芦3份、漏芦12份、马鞭草10份和微生物菌剂4份,所述微生物菌剂是由质量百分比25%木霉菌、30%球孢白僵菌和45%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本实施例中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不再赘述。

实施例6:一种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榧实15份、紫苋菜25份、毛茛15份、石榴皮15份、樗白皮15份、黄鳝藤6份、野烟叶12份、藜芦10份、漏芦3份、马鞭草8份和微生物菌剂5份,所述微生物菌剂是由质量百分比20%木霉菌、40%球孢白僵菌和40%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本实施例中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不再赘述。

实施例7: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还包括:填充物1重量份,所述填充物由羧甲基纤维素钠、纳米硅藻土和皂角粉以质量比1:1.5:1.8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能够加强杀虫剂有效成分的分散性能,改善杀虫剂的稳定性;纳米硅藻土则能够增强杀虫剂成分与靶标生物的吸附性能;皂角粉可改善杀虫剂与靶标害虫的接触性能,使之更容易浸润于上述靶标生物的表面;通过上述成分的协同配合,能够使得杀虫剂在接触靶标生物的一瞬间,迅速吸附、浸润并渗透进靶标生物体内,被害虫吸收或被蔬菜吸收内化,从而增强蔬菜的抗病杀虫能力,同时高效毒杀虫害。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7制备的杀虫剂的杀虫速度更快,可加速药效渗透,加快药物作用的发挥,同时增加杀虫剂的稳定性,提高货架期10~15天。

实施例8: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还包括:填充物0.5重量份,所述填充物由羧甲基纤维素钠、纳米硅藻土和皂角粉以质量比1:2:2.5组成的混合物。

对比例1: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榧实25份、紫苋菜18份、毛茛10份、石榴皮10份、樗白皮10份、黄鳝藤10份、野烟叶7份、藜芦8份、漏芦8份、马鞭草5份。

对比例2:同翅目类农业害虫杀虫剂,由质量百分比15%木霉菌、40%球孢白僵菌和45%枯草芽孢杆菌组成。

效果评价

1、杀虫效果

1.1试验设计

田间药剂试验设计7个处理,供试药剂分别为:

实验组:A1~A4:依次为实施例1~2、7~8制备的杀虫剂;

对照组:B1~B2:依次为对比例1~2制备的杀虫剂;

B0:未施药作为空白对照。

每处理重复3次,共计21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49m2,随机排列。

1.2药效调查

调查采用定点定株的调查,施药前各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选取有萝卜蚜、甘蓝蚜、豆蚜和烟粉虱的作物15株,挂牌统计每株各种害虫的数量,作为小区施药前虫口基数。施药后1、4、10d分别调查定点寄主作物上各害虫的存活数量,统计百株害虫数量及虫口减退率,计算各处理防治效果,以校正虫口减退率作为防治效果,公式如下: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1.3试验结果

表1萝卜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表2甘蓝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表3豆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表4黄瓜烟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A1~A4均在第10天的药效调查中获得最佳防治效果,对萝卜蚜虫害防治效果为98.1~99.5%,且第1至第4天之间防效提高较快,第4天至第10天防效平稳增加至最佳状态。与之相比,对照组B1的最佳防效为59.3%,对照组B2的最佳防效为70.2%,均明显低于实验组。

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A1~A4均在第10天的药效调查中获得最佳防治效果,对甘蓝蚜虫害防治效果为98.2~99.3%,这与表1相比,实验组对萝卜蚜和甘蓝蚜的防治效果差异性不明显。而本次试验对照组B1的最佳防效为67.3%,对照组B2的最佳防效为54.2%,中药组合物单独防治甘蓝蚜的效果强于微生物菌剂,这与萝卜蚜的结果明显不同。

由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A1~A4均在第10天的药效调查中获得最佳防治效果,对豆蚜虫害防治效果为93.9~95.1%,稍弱于萝卜蚜和甘蓝蚜的防效。本次试验对照组B1的最佳防效为59.6%,对照组B2的最佳防效为51.2%,中药组合物单独防治豆蚜的效果稍强于微生物菌剂。

由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A1~A4均在第10天的药效调查中获得最佳防治效果,对黄瓜烟粉虱虫害防治效果为98.9~100%,对照组B1的最佳防效为72.3%,对照组B2的最佳防效为51.2%,均明显低于实验组。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实验组A1~A4将中药组合物与微生物菌剂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协同效应,使得杀虫效率显著增加,且杀虫效果稳定。

同时由表1~表4也可以看到,上述对萝卜蚜、甘蓝蚜、豆蚜和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均为实验组A3最佳,说明增加填充物(A3~A4)对本发明防治萝卜蚜虫害具有积极的效果,可以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