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枣树高接成活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0834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枣树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枣树高接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枣是原产我国的特有果树,枣果是著名的滋补佳品,具有镇静、安神、补血、健脑、抗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枣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含有各种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此外枣果中还含有重要的药用物质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和黄酮类物质、人力所必须的17-18种氨基酸,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枣树栽培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和科研的发展,筛选出了一大批优良品种。枣树繁殖、保持品种优良特性主要以嫁接为主。嫁接枣树,一是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用枝芽嫁接属于无性繁殖,其后代一般不会发生分离、变异,可保持原品种特性;二是迅速改良品种,实现早期丰产。通过嫁接,减少树体成型时间,提早成花结果,提早进入丰产期。

中国发明专利CN103070025B中公开了一种枣树嫁接方法。该方法应用在新疆北部地区,包括以下步骤:1) 制备枣树接穗;2) 制备蜡封液:在80℃~ 100℃温度熔化石蜡100 质量和脂松香20 ~ 35 质量份,得到蜡封液;3) 枣树接穗蜡封与储存;4) 处理枣树砧木:在嫁接前将枣树砧木上部的冻死部分剪去,并两次剪切砧木顶部;5) 糖水浸泡接穗;6) 将步骤5) 处理的接穗嫁接到按步骤4) 处理的枣树砧木上;7) 绑扎枣树接穗和枣树砧木。采用该发明能够减少封蜡的接穗在长期储存、运输与嫁接过程中出现裂缝,防止枣树接穗在空气干燥条件下失水,在环境湿度大的情况下,接穗发霉,在嫁接后,能有效减少阳光暴晒下接穗过度失水,能够使高寒区枣树嫁接的成活率提高达22%。

中国发明专利CN96115930.8大雪枣树嫁接繁育方法,采取以下步骤:(1)采集大雪枣树接穗;(2)将大雪枣树接穗与砧木嫁接;(3)利用自然环境或采取人工保护措施,保持嫁接处的温度在13℃-37℃,湿度在60%-90%。采用此方法可以做到一年四季皆可嫁接繁育,且实现当年嫁接、当年结果,有利于优良品种大雪枣树的迅速推广,并可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早春嫁接的大雪枣果重量平均达50g,当年嫁接单芽单株产量达2kg。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5325230A中公开了一种改良沙化低产老化枣园的方法,具体步骤为:a.老枣树嫁接;b.补种酸枣;c.种植高杆植物。从品种改良入手,引进优良品种骏枣对老果园进行嫁接改造,实施矮化密植技术,抹芽修剪更加方便。管理成本降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量和质量,可有力提升大枣种植水平,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410754833.7中公开了枣树主干落头高接法。解决主干高度超过150cm,骨干枝直立不开张的树形不适宜用多头高接法的问题。该方法是将主干落头,将接穗埋插于主干皮下,所以谓之“主干落头高接”。其中,接穗彻底减除二次枝,芽体上方的断面切成朝向芽体背面的斜面;将枣树在主干地上120-150mm处落头,在主干上用嫁接刀在韧皮部划取3-6个环绕主干均布的T字形嫁接口,每个T字形嫁接口上部用半圆凿在韧皮部切一个以T字形嫁接口的上横线为直径的半圆形切口;该方法尤其适宜主干高度超过150cm,骨干枝直立不开张的树形。

目前,枣树高接是迅速改良枣树优良新品种,使其早产丰产的捷径。而目前枣树高接中常常存在接穗与砧木因粗细相差较大而不能有效吻合,造成嫁接失败。而且,在生产中所用绑扎带多采用普通白色塑料薄膜,其缺点是,接口绑扎薄膜处水汽凝结后形成被鸟易于识别的水珠,从而招致灰喜鹊等鸟类啄食,致使绑扎塑料带破裂或接穗移位,导致初步嫁接成功的接穗再次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枣树高接成活率的方法,解决枣树常规高接砧木老化、生命力弱、接穗与砧木不能有效吻合、接后接口薄膜易招致鸟类啄食而导致嫁接失败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枣树高接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高接枣树砧木处理:早春树液流动前,将骨干枝按照枣树所需树形进行短截,促进骨干枝上的隐芽萌发;在生长季节,每个骨干枝上保留2-3个枝条作为目标枝,作为第二年嫁接所用砧木;

2)制备枣树接穗:于第二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枣树萌动前,采集粗细均匀、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每1-2个芽剪成接穗并进行封蜡,冷却后放入保鲜袋中冷藏备用;

3)嫁接:4月中旬至5月下旬,采用劈接或插皮接的方法,进行嫁接,将步骤2)中处理后的蜡封接穗嫁接到步骤1)处理后的枣树砧木上;

4)绑扎:步骤3)完成后,即刻用深色厚度大于0.008m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绑扎,将接穗与砧木嫁接处紧密绑扎在一起,以保持接口处湿度。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目标枝与步骤2)中所述的接穗用枝条的粗细相当。

进一步的,步骤2)中,采集枣树当年生枣头一次枝。

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绑扎用的深色塑料薄膜为黑色或红色。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接穗封蜡冷却后,放入0-4℃中贮藏。

进一步的,当年枣树嫁接成功后,需及时除掉树上其他萌孽枝,以保证接穗生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砧木生命力旺盛,与接穗结合紧密,嫁接口能够迅速由愈伤组织包被嫁接口,从而减少了接后新生枝条因风折而造成的嫁接失败,较直接短接枝干后嫁接,嫁接成活率提高10-12%;

用深色塑料薄膜绑扎的接口处树液蒸腾后凝结在绑扎塑料薄膜上的水滴不明显,从而避免了因灰喜鹊等鸟类啄食致使绑扎塑料带破裂或接穗移位,造成嫁接失败,应用深色塑料薄膜绑扎嫁接成活率较普通塑料薄膜绑扎嫁接成活率提高15%-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提高枣树高接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高接枣树砧木处理:早春树液流动前,将骨干枝按照枣树所需树形进行短截,促进骨干枝上的隐芽萌发;在生长季节,每个骨干枝上保留2-3个枝条作为目标枝,作为第二年嫁接所用砧木。砧木生命力旺盛,与接穗结合紧密,嫁接口能够迅速由愈伤组织包被嫁接口,从而减少了接后新生枝条因风折而造成的嫁接失败,较直接短接枝干后嫁接,嫁接成活率提高10-12%。

第二步,制备枣树接穗:于第二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枣树萌动前,采集粗细均匀、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每1-2个芽剪成接穗并进行封蜡,冷却后放入保鲜袋中在0-4℃冷库中贮藏备用。其中目标枝与接穗用枝条的粗细相当,能够提高嫁接的成活率。

第三步,嫁接:4月中旬至5月下旬,采用劈接或插皮接的方法,进行嫁接。将步骤2)中处理后的蜡封接穗嫁接到步骤1)处理后的枣树砧木上。

第四步,绑扎:步骤三完成后,即刻用深色厚度大于0.008mm的聚乙烯塑料薄膜绑扎,将接穗与砧木嫁接处紧密绑扎在一起,以保持接口处湿度。

需进一步说明的是,步骤一中,高接枣树砧木处理为嫁接前一年所做处理。待当年枣树嫁接成功后,注意及时除掉树上其他萌孽枝,以保证接穗生长。

采用砧木的有益效果在于:砧木生命力旺盛,与接穗结合紧密,嫁接口能够迅速由愈伤组织包被嫁接口,从而减少了接后新生枝条因风折而造成的嫁接失败,较直接短接枝干后嫁接,嫁接成活率提高10-12%。

本发明绑扎所用的深色塑料薄膜为黑色或红色,其有益效果为:

1.用深色塑料薄膜绑扎的接口,深色薄膜吸收阳光性能好,接口处的日平均温度提高0.8℃-2℃,接穗萌发提早3天-5天,生长周期长,能够提高嫁接成活率。

2.用深色塑料薄膜绑扎的接口处树液蒸腾后凝结在绑扎塑料薄膜上的水滴不明显,从而避免了因灰喜鹊等鸟类啄食致使绑扎塑料带破裂或接穗移位,造成嫁接失败,应用深色塑料薄膜绑扎嫁接成活率较普通塑料薄膜绑扎嫁接成活率提高15%-20%。

另外,按本发明高接后,接穗当年生枝条长度,比当地常用方法长15cm以上。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在沧州金丝小枣产区,于春季枣树树液流动前采集枣树当年生枣头一次枝,剪成含有1-2个芽的接穗并蜡封。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将接穗嫁接到按照本发明方法留存培育好的砧木上,用本发明应用的深色绑扎带进行绑扎。用酒精温度计插入嫁接口,测量嫁接口温度。嫁接成活后及时去掉多余萌孽,于9月下旬调查嫁接成活率。每次均调查100个嫁接口(接穗),调查结果如表1。

表1 沧州金丝小枣产区嫁接成活率调查

实施例2

在太行山大枣产区,于春季枣树树液流动前采集枣树当年生枣头一次枝,剪成含有1-2个芽的接穗并蜡封。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将接穗嫁接到按照本发明方法留存培育好的砧木,用本发明应用的深色绑扎带进行绑扎。用酒精温度计插入嫁接口,测量嫁接口温度。嫁接成活后及时去掉多余萌孽,于9月下旬调查嫁接成活率。调查结果如表3。

表2 太行山大枣产区嫁接成活率调查

从上述两个实施例的调查数据可以验证以下结论:

1、用深色塑料薄膜绑扎的接口接口处的日平均温度提高0.8℃-2℃,接穗萌发提早3天-5天。

2、应用深色塑料薄膜绑扎嫁接成活率较普通塑料薄膜绑扎嫁接成活率提高15%-20%。

3、按本发明高接后,接穗当年生枝条长度,比当地常用方法长15cm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枣树嫁接方法,不仅局限于枣树高接,也可应用于其他果树高接。本发明所述深色绑扎带,也可应用于地接方法等其他嫁接方法,取得同样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发明中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