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岑溪软枝油茶双系种子园亲本的选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260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林木育种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岑溪软枝油茶双系种子园亲本的选配方法。



背景技术:

种子园是由遗传特性优良的优树无性系或子代家系为材料组成的特种人工林,营建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上长期对大量优质种子的需求,是林木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现林木良种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油茶种子园的结实性、产量和质量受其遗传特性的影响明显、子代个体分化大,加之油茶无性系林业的快速崛起,使得油茶种子园建设至今尚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而且规模小、效益低,十分不利于油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岑溪软枝油茶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油茶良种,具有生长快、结果早、丰产稳产和早期选择效果明显等特性,在全国各油茶产区广泛推广应用,是油茶种子园营建、高世代育种的优良育种群体。与其他树种一样,岑溪软枝油茶种子园在营建中存在一个亲本选配的关键技术问题,即一些或一株优树和那些或哪株优树配置在一起,才能够产生遗传品质优良的子代。而目前对于岑溪软枝油茶还未见有种子园亲本选配方法的相关报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岑溪软枝油茶双系种子园亲本的选配方法,以提高油茶种子园亲本的配置效果及种子园产量和品质。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种岑溪软枝油茶双系种子园亲本的选配方法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优树:

①确定亲本群体:以岑溪软枝油茶优良林分为优树选择的亲本群体;

②优树评价:依据优树表型性状指标进行评价;

(2)优树杂交:

①交配设计:采用完全谱系设计中的单交交配方法;

②控制授粉:根据所采用的交配设计进行优树之间的人工控制授粉以获得双亲本的杂交组合子代;

③授粉可配性选择:根据控制授粉的座果率进行选择;

(3)优良杂交组合筛选:

①遗传测定:对双亲本的杂交组合子代(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然后采用子代测定方法,按一定的田间试验设计进行栽培对比测试,以确定亲本遗传基础的优劣;

②杂交组合评定:根据遗传测定试验结果,分析评定杂交组合亲本遗传基础的优劣,评选出优良杂交组合;

(4)亲本选配:

筛选出授粉可配性高(即座果率≥45%)对应的优良杂交组合的亲本类型进行种子园的亲本配置。

以上步骤(1)所述的岑溪软枝油茶优良林分是指树势旺盛、树龄5~15年,世代为1.5代以上的岑溪软枝油茶林分。

以上步骤(1)所述的优树表型性状指标是指产量、果实性状、抗炭疽病能力等指标,具体是连续4年平均每平方米冠幅产果1.25kg以上、鲜果出籽率40%以上、鲜籽单粒重2.5g以上、鲜果含油率7%以上、果实感炭疽病率在2%以下。

以上步骤(2)所述的完全谱系设计指的是子代的双亲都已知的交配设计;所述单交交配的方法是指在一个育种群体中,每一个亲本只与另一个亲本交配一次,或作母本,或作父本,而不再与第二个亲本交配,交配组合之间没有亲缘关系。

以上步骤(2)所述双亲本的杂交组合子代指的是通过完全谱系交配设计和人工控制授粉后产生的杂种F1。

以上步骤(3)所述田间试验设计是指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5~10个重复、3~6株小区。

以上步骤(3)所述评选出的优良杂交组合是指杂交子代遗传测定结果中表现丰产稳产、主要经济性状优良且授粉可配性较高的杂交组合,具体是5~8年生早期平均产油量20kg/亩以上,鲜果出籽率40%以上,鲜果含油率7%以上。

本发明通过优树选择、控制授粉、优良杂交组合评价,筛选出遗传基础优异、花粉可配性高的杂交组合亲本类型用于双系种子园营建,可以显著提高岑溪软枝油茶种子园子代的综合遗传增益。

本发明方法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方法亲本群体的选择,主要在我国第一个油茶良种岑溪软枝油茶的优良林分中选择,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岑溪软枝油茶速生、早结和高产稳产的优良遗传品质,而且更好的丰富了油茶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遗传改良增益显著。

2、本方法能够有效、直接针对岑溪软枝油茶双系种子园的亲本进行选配,具有能聚合双亲高产、优质、高抗等优良性状和有效预防种子园近亲交配特点,明显提高了种子园亲本配置效果及种子园的产量和质量。

3、本方法简单,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可为多世代育种提供没有亲缘关系的子代家系,维持较大的有效群体大小,既为油茶高世代育种奠定了优良遗传资源,还可为新品种升级换代和提升油茶良种原创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能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岑溪软枝油茶双系种子园亲本的选配方法按如下操作步骤进行:

(1)选择优树:

①确定亲本群体:以岑溪软枝油茶优良林分作为亲本群体进行优树选择,岑溪软枝油茶优良林分是指树势旺盛、树龄5~15年,世代为1.5代以上的岑溪软枝油茶林分;

②优树评价:依据优树表型性状指标进行评价,优树表型性状指标是指产量、果实性状、抗炭疽病能力等指标,具体是连续4年平均每平方米冠幅产果1.25kg以上、鲜果出籽率40%以上、鲜籽单粒重2.5g以上、鲜果含油率7%以上、果实感炭疽病率在2%以下;

(2)优树杂交:

①交配设计:采用完全谱系设计中的单交交配方法;所述完全谱系设计指的是子代的双亲都已知的交配设计;所述单交交配的方法是指在一个育种群体中,每一个亲本只与另一个亲本交配一次,或作母本,或作父本,而不再与第二个亲本交配,交配组合之间没有亲缘关系;

以上步骤(2)所述

②控制授粉:根据所采用的交配设计进行优树之间的人工控制授粉以获得双亲本的杂交组合子代,所述双亲本的杂交组合子代指的是通过完全谱系交配设计和人工控制授粉后产生的杂种F1;

③授粉可配性选择:根据控制授粉的座果率进行选择,选择座果率为正交和反交均≥45%的优树;

(3)优良杂交组合筛选:

①遗传测定:对双亲本的杂交组合子代(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然后采用子代测定方法,按一定的田间试验设计进行栽培对比测试,以确定亲本遗传基础的优劣,所述田间试验设计是指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5~10个重复、3~6株小区;

②杂交组合评定:分析评定杂交组合亲本遗传基础的优劣,评选出优良杂交组合,评选出的优良杂交组合是指杂交子代遗传测定结果中表现丰产稳产、主要经济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具体是5~8年生早期平均产油量20kg/亩以上,鲜果出籽率40%以上,鲜果含油率7%以上;

(4)亲本选配:

筛选出授粉可配性高(即座果率≥45%)对应的优良杂交组合的亲本类型进行种子园的亲本配置。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应用案例:

实施例1:

2000年,以15年生、树势旺盛的1.5代岑溪软枝油茶优良林分为亲本群体进行优树选择。至2003年,根据优树表型选择标准评选出优良单株12株;所述的优树表型选择指标具体是指连续4年平均冠幅面积产果1.25kg以上、鲜果出籽率40%以上、鲜籽单粒重2.5g以上、鲜果含油率7%以上、果实感炭疽病率在2%以下。

2003年10月下旬,以上述12株优树为亲本,采用完全谱系设计中的单交交配方法进行优树之间的人工控制授粉,要求育种群体中每一个亲本只与另一个亲本交配一次,或作母本,或作父本,而不再与第二个亲本交配;试验共设计杂交组合12个,每个组合授粉花朵数200~300朵。授粉后30~40天调查授粉座果率。

2004年11月收获12个双亲本杂交组合子代的种子进行有性繁殖,2005年5月采用子代测定方法,按一定的田间试验设计进行栽培对比测试,建立遗传测定试验林10亩;所述的子代测定田间试验设计方法是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5个重复、6株小区。试验林田间管理措施参照《油茶栽培技术规程》(LY/T1312-2015)执行,每年进行植株生长和开花结实特性、产量、果实农艺性状等指标的测定分析,至2012年,根据杂交子代遗传测定结果,综合评定杂交组合亲本遗传基础的优劣,结合授粉可配性,筛选出优良杂交组合2个,其5~8年生平均亩产油量为23.32kg~27.55kg,鲜果出籽率40.67%~43.31%,鲜果含油率7.13%~7.35%,正交和反交座果率均>45%。

2013年2月,对上述2个优良杂交组合对应的亲本类型(优树)进行嫁接繁殖,作为种子园营建的配置亲本,分别营建岑溪软枝油茶双系种子园两片,面积各为30亩。造林第二年调查结果显示:两片种子园的两年生植株平均单株开花率分别为21.26%和27.35%。

实施例2:

于2000年,以10年生、树势旺盛的1.5代岑溪软枝油茶优良林分为亲本群体进行优树选择。至2003年,根据优树表型选择标准评选出优良单株8株;所述的优树表型选择指标具体是指连续4年平均冠幅面积产果1.25kg以上、鲜果出籽率40%以上、鲜籽单粒重2.5g以上、鲜果含油率7%以上、果实感炭疽病率在2%以下。

2003年10月下旬,以上述8株优树为亲本,采用完全谱系设计中的单交交配方法进行优树之间的人工控制授粉,要求育种群体中每一个亲本只与另一个亲本交配一次,或作母本,或作父本,而不再与第二个亲本交配;试验共设计杂交组合8个,每个组合授粉花朵数200~300朵。授粉后30~40天调查授粉座果率。

2004年11月收获8个双亲本杂交组合子代的种子进行有性繁殖,2005年5月采用子代测定方法,按一定的田间试验设计进行栽培对比测试,建立遗传测定试验林5亩;所述的子代测定田间试验设计方法是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6个重复、5株小区。试验林田间管理措施参照《油茶栽培技术规程》(LY/T1312-2015)执行,每年进行植株生长和开花结实特性、产量、果实农艺性状等指标的测定分析,至2012年,根据杂交子代遗传测定结果,综合评定杂交组合亲本遗传基础的优劣,结合授粉可配性,筛选出优良杂交组合1个,其5~8年生平均亩产油量为31.3kg,鲜果出籽率43.12%,鲜果含油率7.22%,正交和反交座果率分别为77.6%和68.3%。

2013年1月,以该优良杂交组合对应的亲本类型(优树)进行扦插繁殖,作为种子园营建的配置亲本,营建岑溪软枝油茶双系种子园30亩。造林第二年调查结果显示:种子园两年生植株平均单株开花率达23.67%。

实施例3:

于2000年,以5年生、树势旺盛的2代岑溪软枝油茶优良林分为亲本群体进行优树选择。至2003年,根据优树表型选择标准评选出优良单株16株;所述的优树表型选择指标具体是指连续4年平均冠幅面积产果1.25kg以上、鲜果出籽率40%以上、鲜籽单粒重2.5g以上、鲜果含油率7%以上、果实感炭疽病率在2%以下。

2003年10月下旬,以上述16株优树为亲本,采用完全谱系设计中的单交交配方法进行优树之间的人工控制授粉,要求育种群体中每一个亲本只与另一个亲本交配一次,或作母本,或作父本,而不再与第二个亲本交配;试验共设计杂交组合16个,每个组合授粉花朵数200~300朵。授粉后30~40天调查授粉座果率。

2004年11月收获16个双亲本杂交组合子代的种子进行有性繁殖,2005年5月采用子代测定方法,按一定的田间试验设计进行栽培对比测试,建立遗传测定试验林15亩;所述的子代测定田间试验设计方法是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10个重复、3株小区。试验林田间管理措施参照《油茶栽培技术规程》(LY/T1312-2015)执行,每年进行植株生长和开花结实特性、产量、果实农艺性状等指标的测定分析,至2012年,根据杂交子代遗传测定结果,综合评定杂交组合亲本遗传基础的优劣,结合授粉可配性,筛选出优良杂交组合3个,其5~8年生平均亩产油量为33.52kg~37.23kg,鲜果出籽率42.37%~45.16%,鲜果含油率7.52%~8.21%,正交和反交座果率均>45%。

2013年2月,对上述3个优良杂交组合对应的亲本类型(优树)进行嫁接繁殖,作为双系种子园营建的配置亲本,分别营建岑溪软枝油茶双系种子园三片,面积各为30亩。造林第二年调查结果显示:三片种子园的两年生植株平均单株开花率分别为26.3%、32.7%和28.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