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甘蔗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是制糖工业的重要原料,为多年生作物,收获时仅收割甘蔗茎,保留宿根,这种种植方式容易造成种植甘蔗的土壤在3~4年后出现养分不平衡、流失的问题,严重影响甘蔗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甘蔗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甘蔗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法,步骤如下:
(1)清除土壤中的甘蔗宿根;
(2)将混合了聚丙烯酰胺和三聚磷酸钠的沼泥施于土壤中。
优选地,所述沼泥中聚丙烯酰胺的含量为10~20g/kg,三聚磷酸钠的含量为3~5g/kg。
优选地,按50~100kg/亩的用量,将所述沼泥施于土壤中。
本发明的改良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所用的三聚磷酸钠具有良好的螯合能力,能与提高土壤中无机元素结合,而聚丙烯酸酰胺具有三维网络结构,且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其与三聚磷酸钠配合,可以使以螯合形式存的无机元素富集固定在聚丙烯酸酰胺的三维网络结构中,起到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沼泥不仅起到载体填料的作用,而且其本身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流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甘蔗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法,步骤如下:
(1)在甘蔗收割3~5次后,将土壤中保留的甘蔗宿根除去;
(2)配制沼泥:按聚丙烯酰胺的含量为10g/kg,三聚磷酸钠的含量为3g/kg,将聚丙烯酰胺和三聚磷酸钠加入沼泥中,混匀。
(3)按100kg/亩的用量,将上述沼泥均匀于洒在除去宿根的地表,然后翻耕入土,入土深度5~10cm。
沼泥采自以动物(鸡、猪)粪便为原料的沼气池,使用前风干至含水量为30~50wt%。
实施例2
一种甘蔗种植土壤的改良方法,步骤如下:
(1)在甘蔗收割3~5次后,将土壤中保留的甘蔗宿根除去;
(2)配制沼泥:按聚丙烯酰胺的含量为20g/kg,三聚磷酸钠的含量为5g/kg,将聚丙烯酰胺和三聚磷酸钠加入沼泥中,混匀。
(3)按50kg/亩的用量,将上述沼泥均匀于洒在除去宿根的地表,然后翻耕入土,入土深度5~10cm。
沼泥采自以动物(鸡、猪)粪便为原料的沼气池,使用前先消毒,再风干至含水量为30~50wt%。消毒剂可采用常用的0.3%高锰酸钾溶液。
本发明所用的聚丙烯酰胺平均分子量为1000000~50000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