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杉种子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1063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树木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杉种子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水杉,落叶乔木,柏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稀有种。在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约发展在250万年前的冰期以后,这类植物几乎全部绝迹,仅存水杉一种。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从晚白垩至新世的地层中均发现过水杉化石,1948年,中国的植物学家在湖北、四川交界的利川市谋道溪(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树龄约400余年。后在湖北利川市水杉坝与小河发现了残存的水杉林,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多株,还在沟谷与农田里找到了数量较多的树干和伐兜。随后,又相继在重庆石柱县冷水与湖南龙山县珞塔、塔泥湖发现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树。江苏省邳州市境内邳苍公路80华里水杉路,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长的水杉带,被誉为“天下水杉第一路”,蔚为壮观。

作为珍惜树木,水杉的培育方法也是层出不穷,但是众多水杉栽培技术中还存在培育出的水杉幼苗时期容易患病,易受到虫害,不能快速的生长,极易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提出了一种水杉种子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杉种子培育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杉种子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优良的水杉树上的水杉种子为原料,并将选取的水杉种子放置在容器中,浸泡于 65-72%的酒精中进行消毒10分钟-30分钟,完成后进行风干;

S2、将S1中消毒后的水杉种子放置到在密封透明的装置内,并将该装置移至太阳下进行曝晒,且曝晒36-48h,然后将水杉种子取出,用木棍舂打,剥落种苞后;

S3、将舂打剥落后的水杉种子通过过滤装置进行筛选,然后将水杉种子装于布袋干藏,且干藏温度为36-40摄氏度,干藏时间为30-45天;

S4、将S2中处理的水杉种子放置到容器内,并向容器内加入足量的离子水,并使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40-45摄氏度,从而对水杉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6-22h,且在此过程中保持水温恒定;

S5、将浸泡后的水杉种子再次放置到容器中,并向容器中放入混合营养物,并使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30-35摄氏度,从而对水杉种子进行初步催芽,催芽时间为48-72h,完成后;

S6、将初步催芽后的水杉种子放置到种子培育装置内,并将种子培育装置放置到向阳的空旷区域,且保证种子培育装置的密封性,并每隔两个小时向种子培育装置内喷晒水分,以保证水杉种子始终处在潮湿的环境,且培育时间为10-15天;

S7、选取蓬松肥美潮湿、排水良好的南方砂壤土作为圃地,并将圃地进行耕深,且耕深不少于3次,耕深后将培育后的水杉种子种植在其中,且每两颗水杉种子之间的距离均不少于20-30cm,并以每颗施以15-25克的微生物肥,且在播种时施水量为25-30ml/颗;

S8、播种后需及时盖稻草,以防在生产中对水杉种子造成破坏,从而进行育苗。

优选的,在S3中的布袋干藏应将其放置在干燥且通风的环境中,并每隔10-15天对其进行观察,以防止其发霉从而破坏水杉种子的播种质量,且使水杉种子始终处在无虫环境中。

优选的,在S4中的离子水为钙离子、磷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水的混合物,且钙离子、磷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水的重量比为0.9:0.7:0.5:0.8:2。

优选的,在S5中的混合营养物为固氮菌、磷酸盐、硝酸钾、碘化钾的混合物,且固氮菌、磷酸盐、硝酸钾、碘化钾的重量比为0.3:0.8:1.1:0.7。

优选的,在S6中的所述种子培育装置具体为一个开口向上的箱体,且箱体四周设置有用于保存箱体内部温度的平衡的加热丝,且箱体相对开口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小孔,开口处两侧的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保温膜的限位装置。

本发明中在种植前通过在育苗过程中,通过控制其培育的温度与湿度,从而达到最佳的培养环境,实现低成本、大批量、快速繁殖水杉苗的目的生长更加迅速,缩短了水杉种子的催芽处理时间,发芽整齐,发芽率较高,有效提高了其成活率和种植效果,且简单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杉种子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优良的水杉树上的水杉种子为原料,并将选取的水杉种子放置在容器中,浸泡于 65%的酒精中进行消毒10分钟,完成后进行风干;

S2、将S1中消毒后的水杉种子放置到在密封透明的装置内,并将该装置移至太阳下进行曝晒,且曝晒36h,然后将水杉种子取出,用木棍舂打,剥落种苞后;

S3、将舂打剥落后的水杉种子通过过滤装置进行筛选,然后将水杉种子装于布袋干藏,且干藏温度为36摄氏度,干藏时间为30天;

S4、将S2中处理的水杉种子放置到容器内,并向容器内加入足量的离子水,并使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从而对水杉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6h,且在此过程中保持水温恒定;

S5、将浸泡后的水杉种子再次放置到容器中,并向容器中放入混合营养物,并使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30摄氏度,从而对水杉种子进行初步催芽,催芽时间为48h,完成后;

S6、将初步催芽后的水杉种子放置到种子培育装置内,并将种子培育装置放置到向阳的空旷区域,且保证种子培育装置的密封性,并每隔两个小时向种子培育装置内喷晒水分,以保证水杉种子始终处在潮湿的环境,且培育时间为10天;

S7、选取蓬松肥美潮湿、排水良好的南方砂壤土作为圃地,并将圃地进行耕深,且耕深不少于3次,耕深后将培育后的水杉种子种植在其中,且每两颗水杉种子之间的距离均不少于20cm,并以每颗施以15克的微生物肥,且在播种时施水量为25ml/颗;

S8、播种后需及时盖稻草,以防在生产中对水杉种子造成破坏,从而进行育苗。

在S3中的布袋干藏应将其放置在干燥且通风的环境中,并每隔10天对其进行观察,以防止其发霉从而破坏水杉种子的播种质量,且使水杉种子始终处在无虫环境中。

在S4中的离子水为钙离子、磷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水的混合物,且钙离子、磷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水的重量比为0.9:0.7:0.5:0.8:2。

在S5中的混合营养物为固氮菌、磷酸盐、硝酸钾、碘化钾的混合物,且固氮菌、磷酸盐、硝酸钾、碘化钾的重量比为0.3:0.8:1.1:0.7。

在S6中的所述种子培育装置具体为一个开口向上的箱体,且箱体四周设置有用于保存箱体内部温度的平衡的加热丝,且箱体相对开口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小孔,开口处两侧的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保温膜的限位装置。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杉种子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优良的水杉树上的水杉种子为原料,并将选取的水杉种子放置在容器中,浸泡于 67%的酒精中进行消毒15分钟,完成后进行风干;

S2、将S1中消毒后的水杉种子放置到在密封透明的装置内,并将该装置移至太阳下进行曝晒,且曝晒38h,然后将水杉种子取出,用木棍舂打,剥落种苞后;

S3、将舂打剥落后的水杉种子通过过滤装置进行筛选,然后将水杉种子装于布袋干藏,且干藏温度为37摄氏度,干藏时间为33天;

S4、将S2中处理的水杉种子放置到容器内,并向容器内加入足量的离子水,并使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41摄氏度,从而对水杉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17h,且在此过程中保持水温恒定;

S5、将浸泡后的水杉种子再次放置到容器中,并向容器中放入混合营养物,并使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31摄氏度,从而对水杉种子进行初步催芽,催芽时间为54h,完成后;

S6、将初步催芽后的水杉种子放置到种子培育装置内,并将种子培育装置放置到向阳的空旷区域,且保证种子培育装置的密封性,并每隔两个小时向种子培育装置内喷晒水分,以保证水杉种子始终处在潮湿的环境,且培育时间为11天;

S7、选取蓬松肥美潮湿、排水良好的南方砂壤土作为圃地,并将圃地进行耕深,且耕深不少于3次,耕深后将培育后的水杉种子种植在其中,且每两颗水杉种子之间的距离均不少于22cm,并以每颗施以18克的微生物肥,且在播种时施水量为26ml/颗;

S8、播种后需及时盖稻草,以防在生产中对水杉种子造成破坏,从而进行育苗。

在S3中的布袋干藏应将其放置在干燥且通风的环境中,并每隔10-15天对其进行观察,以防止其发霉从而破坏水杉种子的播种质量,且使水杉种子始终处在无虫环境中。

在S4中的离子水为钙离子、磷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水的混合物,且钙离子、磷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水的重量比为0.9:0.7:0.5:0.8:2。

在S5中的混合营养物为固氮菌、磷酸盐、硝酸钾、碘化钾的混合物,且固氮菌、磷酸盐、硝酸钾、碘化钾的重量比为0.3:0.8:1.1:0.7。

在S6中的所述种子培育装置具体为一个开口向上的箱体,且箱体四周设置有用于保存箱体内部温度的平衡的加热丝,且箱体相对开口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小孔,开口处两侧的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保温膜的限位装置。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杉种子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优良的水杉树上的水杉种子为原料,并将选取的水杉种子放置在容器中,浸泡于 70%的酒精中进行消毒25分钟,完成后进行风干;

S2、将S1中消毒后的水杉种子放置到在密封透明的装置内,并将该装置移至太阳下进行曝晒,且曝晒44h,然后将水杉种子取出,用木棍舂打,剥落种苞后;

S3、将舂打剥落后的水杉种子通过过滤装置进行筛选,然后将水杉种子装于布袋干藏,且干藏温度为39摄氏度,干藏时间为42天;

S4、将S2中处理的水杉种子放置到容器内,并向容器内加入足量的离子水,并使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44摄氏度,从而对水杉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20h,且在此过程中保持水温恒定;

S5、将浸泡后的水杉种子再次放置到容器中,并向容器中放入混合营养物,并使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34摄氏度,从而对水杉种子进行初步催芽,催芽时间为66h,完成后;

S6、将初步催芽后的水杉种子放置到种子培育装置内,并将种子培育装置放置到向阳的空旷区域,且保证种子培育装置的密封性,并每隔两个小时向种子培育装置内喷晒水分,以保证水杉种子始终处在潮湿的环境,且培育时间为14天;

S7、选取蓬松肥美潮湿、排水良好的南方砂壤土作为圃地,并将圃地进行耕深,且耕深不少于3次,耕深后将培育后的水杉种子种植在其中,且每两颗水杉种子之间的距离均不少于28cm,并以每颗施以23克的微生物肥,且在播种时施水量为28ml/颗;

S8、播种后需及时盖稻草,以防在生产中对水杉种子造成破坏,从而进行育苗。

在S3中的布袋干藏应将其放置在干燥且通风的环境中,并每隔14天对其进行观察,以防止其发霉从而破坏水杉种子的播种质量,且使水杉种子始终处在无虫环境中。

在S4中的离子水为钙离子、磷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水的混合物,且钙离子、磷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水的重量比为0.9:0.7:0.5:0.8:2。

在S5中的混合营养物为固氮菌、磷酸盐、硝酸钾、碘化钾的混合物,且固氮菌、磷酸盐、硝酸钾、碘化钾的重量比为0.3:0.8:1.1:0.7。

在S6中的所述种子培育装置具体为一个开口向上的箱体,且箱体四周设置有用于保存箱体内部温度的平衡的加热丝,且箱体相对开口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小孔,开口处两侧的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保温膜的限位装置。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杉种子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优良的水杉树上的水杉种子为原料,并将选取的水杉种子放置在容器中,浸泡于72%的酒精中进行消毒30分钟,完成后进行风干;

S2、将S1中消毒后的水杉种子放置到在密封透明的装置内,并将该装置移至太阳下进行曝晒,且曝晒48h,然后将水杉种子取出,用木棍舂打,剥落种苞后;

S3、将舂打剥落后的水杉种子通过过滤装置进行筛选,然后将水杉种子装于布袋干藏,且干藏温度为40摄氏度,干藏时间为45天;

S4、将S2中处理的水杉种子放置到容器内,并向容器内加入足量的离子水,并使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45摄氏度,从而对水杉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为22h,且在此过程中保持水温恒定;

S5、将浸泡后的水杉种子再次放置到容器中,并向容器中放入混合营养物,并使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35摄氏度,从而对水杉种子进行初步催芽,催芽时间为72h,完成后;

S6、将初步催芽后的水杉种子放置到种子培育装置内,并将种子培育装置放置到向阳的空旷区域,且保证种子培育装置的密封性,并每隔两个小时向种子培育装置内喷晒水分,以保证水杉种子始终处在潮湿的环境,且培育时间为15天;

S7、选取蓬松肥美潮湿、排水良好的南方砂壤土作为圃地,并将圃地进行耕深,且耕深不少于3次,耕深后将培育后的水杉种子种植在其中,且每两颗水杉种子之间的距离均不少于30cm,并以每颗施以25克的微生物肥,且在播种时施水量为30ml/颗;

S8、播种后需及时盖稻草,以防在生产中对水杉种子造成破坏,从而进行育苗。

在S3中的布袋干藏应将其放置在干燥且通风的环境中,并每隔10-15天对其进行观察,以防止其发霉从而破坏水杉种子的播种质量,且使水杉种子始终处在无虫环境中。

在S4中的离子水为钙离子、磷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水的混合物,且钙离子、磷离子、钾离子、钠离子、水的重量比为0.9:0.7:0.5:0.8:2。

在S5中的混合营养物为固氮菌、磷酸盐、硝酸钾、碘化钾的混合物,且固氮菌、磷酸盐、硝酸钾、碘化钾的重量比为0.3:0.8:1.1:0.7。

在S6中的所述种子培育装置具体为一个开口向上的箱体,且箱体四周设置有用于保存箱体内部温度的平衡的加热丝,且箱体相对开口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小孔,开口处两侧的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保温膜的限位装置。

对比例1,将S5中的混合营养物中为固氮菌、磷酸盐、硝酸钾的混合物,且固氮菌、磷酸盐、硝酸钾的重量比为0.3:0.8:1.1,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实施例1~4的种子发芽率均高于93%,而对比例1 的发芽率为9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