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本植物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3950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育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本植物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牛油果,落叶乔木,浆果球形,直径3-4厘米,可食,味如柿子。广布非洲热带。种仁富含脂肪,为重要食用油及重要的工矿用油来源,又可制造人造黄油及肥皂。牛油果的果实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含多种维生素、丰富的脂肪酸、蛋白质和高含量的钠、钾、镁、钙等元素,营养价值可与奶油媲美,甚至有“森林奶油”的美称,一般作为生果食用,也可被制作为菜肴和罐头。牛油果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后在加利福尼亚州被普遍种植,因此加利福尼亚州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牛油果生产地,在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种植,但以美国南部、危地马拉、墨西哥及古巴栽培最多,并形成了墨西哥系、危地马拉系、西印度系三大种群,中国的广东、海南、福建、广西、台湾、云南及四川等地都有少量栽培。

牛油果的种植一般采用种子繁殖的方式,播种时要剥去种皮在砂床催芽,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避风之地种植,株行距以5m×(6-7)m较适宜。目前,国内牛油果苗木供应不足,栽培面积还相当有限,同时由于种子繁殖方式育苗周期较长,根本无法满足市场上对牛油果苗木的需求。

嫁接是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接穗时一般选用具2到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

针对牛油果的嫁接技术目前只有实生砧的嫁接技术,但实生砧存在较强的变异性和明显的分离现象,不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另一方面牛油果育苗周期相对较长,相对较难快速大量繁育,国内苗圃生产的苗木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保持母本优良性状的快速的牛油果育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本植物的育苗方法。该育苗方法可快速获得大量牛油果苗木,且保证了种苗的品质的稳定及纯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本植物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木本植物种子播种,得到基砧苗木;待基砧苗木粗度为6~7mm时,将中间砧嫁接到基砧;

待中间砧的芽体开始萌动后,将植株置于通风暗环境中;待新稍长至250~260mm后将植株移出通风暗环境,在中间砧基部进行造伤处理,在伤口处使用激素促进生根,在基质中施用缓释肥;

激素处理50~60天后,将接穗嫁接到中间砧,嫁接后将植株置于温室中;

待接穗新稍生长高度超过50mm时,将植株与基砧进行分离,分离点位于基砧与中间砧嫁接点以上、造伤处理的伤口以下的位置,得到嫁接苗。

本发明提供的育苗方法主要包括的步骤有实生砧(基砧)播种、中间砧嫁接、接穗嫁接、分离繁育和成苗移栽,通过培养使得中间砧生根,从而将分离出的微嫁接苗集中在育苗盘繁育,而留下的部分可让其生长并继续嫁接、分离,使得种苗在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快速获得大量的牛油果苗,减少育苗耗时。由于本发明牛油果育苗方法属于植物无性繁殖,保证了种苗的品质的稳定及纯度,加快了牛油果的工厂化育苗和商品化建设。

本发明适用于所有能够采用中间砧嫁接的木本植物,中间砧的意义在于解决基砧与接穗不亲和的情况。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木本植物为牛油果。

作为优选,嫁接采用枝接的方式。

作为优选,造伤处理的位置为距离基砧与中间砧的嫁接口上端90~110mm的位置。

优选地,造伤处理的位置为距离基砧与中间砧的嫁接口上端100mm的位置。

作为优选,通风暗环境的温度为23~27℃。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通风暗环境的温度为25℃。

作为优选,激素为吲哚乙酸。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吲哚乙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7%。说明:质量百分比浓度即质量分数,是物理学术语,用来表述单位质量的溶液中含有某物质的百分比。

作为优选,在基质中施用缓释肥与将接穗嫁接到中间砧之间还包括遮阴处理的步骤。遮阴处理可以诱导光合作用,植株各组织也会逐渐老熟,根系的萌发及枝条的伸长都会在这个阶段进行。

作为优选,温室的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75%。

作为优选,将植株与基砧进行分离与得到嫁接苗之间还包括:将分离的植株置于育苗盘中进行育苗,一周后施用平衡型复合肥、灌溉,然后进行成苗移栽。

作为优选,育苗盘的育苗孔内相对湿度为85%,灌溉用水的EC值不超过2mS/cm。

作为优选,木本植物种子的播种容器为聚乙烯小基质袋,聚乙烯小基质袋中装有无菌的松树皮、草炭土与园土混合物。

作为优选,聚乙烯小基质袋规格为高度35cm×直径10cm。

作为优选,成苗移栽所用的容器为聚乙烯大基质袋,聚乙烯大基质袋中装有无菌的松树皮、草炭土与园土混合物。

作为优选,成苗移栽后的遮阴度保持在40%。

作为优选,聚乙烯大基质袋规格为7L,长度420mm×宽度150mm×高度125mm。

作为优选,缓释肥的用量为2g/株。

作为优选,缓释肥为14-14-14的配方肥。

作为优选,平衡型复合肥为17-17-17的安杰平衡复合肥。

本发明的牛油果育苗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实生砧播种:

将作为实生砧(基砧)的牛油果种子播种在聚乙烯小基质袋中,无菌基质层仅到基质袋高度的1/2,以上部分的基质袋外翻,以保证基质层高度以上无遮挡;确保实生砧苗木粗度达到嫁接标准(直径6mm);

(2)中间砧嫁接:

实生砧木苗到达目标粗度后进行中间砧的枝接,嫁接高度尽量靠近实生砧木基部,使用嫁接膜将嫁接部位包裹,留出中间砧的芽体,嫁接的时间约在种植后8周;

中间砧开始萌发后(嫁接后3~4周),将植株置于通风的暗室,且温度在25℃左右。植株会萌发出淡黄色新稍,有时叶片呈淡红色,每个植株上允许生长两个枝条;

当新稍长至250mm后将植株移出暗室(约在萌芽后4周),在中间砧基部(嫁接口上100mm左右)进行造伤,并在伤处使用激素促其生根,为保证生长,需在基质上施用2g的缓释肥,将上部外翻的基质袋竖起,并填入无菌基质,基质层高度约在嫁接口上100mm左右,以促进中间砧生根;

植株仅使基质外两芽体继续向上生长,同时在植株上方搭遮光布以诱导光合作用,植株各组织也会逐渐老熟,根系的萌发及枝条的伸长都会在这个阶段进行;

(3)接穗嫁接:

约在吲哚乙酸处理后的7~9周,枝条生长到足够长,在基质层上300mm处的位置枝接品种接穗,嫁接后将植株置于温室中,温度要求28℃,相对湿度75%;

(4)分离繁育

在第二次嫁接后6~7周,当品种接穗新稍生长高度超过50mm时将植株与基砧进行分离,分离点位于基砧与中间砧嫁接点以上,但必须保留足够带根的中间砧;

分离之后留下的基砧由于留下了中间砧的枝条,因此可回到第(2)步,继续进行分离;

将分离的中间砧及接穗的微嫁接苗放进育苗盘(每盘128个育苗孔),保持孔内湿度(85%相对湿度),分离后一周施用平衡型复合肥,灌溉用水EC值不能超过2mS/cm;

(5)成苗移栽

微嫁接苗叶片变大,且在第二次抽梢前就开始老熟(约在分离后8周),将老熟苗移栽至聚乙烯大基质袋中,并填入无菌基质,施用15g/株的复合缓释肥,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植株根系(包括数量及质量),对于病根或根系不足的植株应尽快放弃;植株应存放在40%遮阴度的地方生长至商品苗的规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本植物的育苗方法。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木本植物种子播种,得到基砧苗木;待基砧苗木粗度为6~7mm时,将中间砧嫁接到基砧;

待中间砧的芽体开始萌动后,将植株置于通风暗环境中;待新稍长至250~260mm后将植株移出通风暗环境,在中间砧基部进行造伤处理,在伤口处使用激素促进生根,在基质中施用缓释肥;

激素处理50~60天后,将接穗嫁接到中间砧,嫁接后将植株置于温室中;

待接穗新稍生长高度超过50mm时,将植株与基砧进行分离,分离点位于基砧与中间砧嫁接点以上、造伤处理的伤口以下的位置,得到嫁接苗。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势之一:

1、本发明将二重嫁接技术与分离培养法结合,可快速获得大量的苗木,减少育苗耗时。在不扩大苗圃规模的情况下,通过反复使用分离后带中间砧的基砧,可缩短大量育苗的时间;

2、本发明采用中间砧法,消除了砧穗不亲和的负面影响;

3、本发明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中间砧生根,可缩短育苗周期;

4、本发明育苗方法属于植物无性繁殖,保证了种苗的品质的稳定及纯度,加快了苗木的工厂化育苗和商品化建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本植物的育苗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术语解释:

嫁接苗:某一品种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接口愈合后长成的苗木。

砧木:是指嫁接苗中用来承受接穗的植物体,它是嫁接树木的基础,对嫁接有重要影响。

接穗:在植物嫁接操作中,用来嫁接到砧木上的芽、枝等分生组织被称为接穗,一般用于经济林木、蔬菜等方面。

实生砧:指利用种子播种繁殖的砧木。

基砧:(或称根砧)通俗的说就是最底下的砧木,指二重嫁接或多重嫁接承受中间砧的带有根系的基础砧木。

中间砧:指位于接穗和基砧之间的一段砧木。嫁接的这段砧木为矮化、半矮化的叫矮化中间砧,也有用普通栽培品种的叫普通中间砧。

本发明提供的牛油果的育苗方法中所用材料与肥料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将实生砧的牛油果种子播种在聚乙烯小基质袋中(高35cm*直径10cm),无菌基质层填充到基质袋高度的1/2,以上部分的基质袋外翻;

同时将作为中间砧的牛油果种子播种在聚乙烯小基质袋中(高35cm*直径10cm),与实生砧的苗木同条件管理;

实生砧木苗生长52天到达目标粗度6mm,进行中间砧的枝接(嫁接高度尽量靠近实生砧木基部),使用嫁接膜将嫁接部位包裹,留出中间砧的芽体;

嫁接后27天中间砧开始萌发后,将植株置于通风的暗室,且温度在25℃左右。植株会萌发出淡黄色新稍,有时叶片呈淡红色,每个植株上允许生长两个枝条;

新稍生长27天后到达250mm,将植株移出暗室,在中间砧基部进行造伤(嫁接口上100mm左右),并在伤处使用激素(0.7%的吲哚乙酸)处理,同时在基质上施用2g的缓释肥(14-14-14),将上部外翻的基质袋竖起,并填入无菌基质(基质层高度约在嫁接口上100mm左右);植株仅使基质外两芽体继续向上生长,同时在植株上方搭遮光布,植株各组织也会逐渐老熟,根系的萌发及枝条的伸长都会在这个阶段进行;

吲哚乙酸处理56天后,基质层上枝条生长到500mm,在基质层上300mm处的位置枝接品种接穗,嫁接后将植株置于温室中,温度要求28℃,相对湿度75%;

品种接穗新稍生长45天后高度超过50mm,将植株与基砧进行分离;外翻上部基质袋,移除基质露出中间砧的1/2,可继续让中间砧生长并进行接穗嫁接;

将分离的中间砧及接穗的微嫁接苗放进特制的育苗盘(每盘128个育苗孔),保持孔内湿度(85%相对湿度),分离后一周施用3g/株安杰平衡型复合肥(17-17-17),使用EC值低于2mS/cm的水进行灌溉;

分离59天后微嫁接苗叶片变大,且在第二次抽梢前就开始老熟,将老熟苗移栽至7L的聚乙烯大基质袋中(420*150*125mm),并填入无菌基质,施用15g/株的金正大沃夫特(22-8-12),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植株根系(包括数量及质量),对于病根或根系不足的植株应尽快放弃;

植株存放在40%遮阴度的地方生长至商品苗的规格。

实施例2:

将实生砧的牛油果种子播种在聚乙烯基质袋中(高35cm*直径10cm),无菌基质层填充到基质袋高度的1/2,以上部分的基质袋外翻;

同时将中间砧的牛油果种子播种在聚乙烯小基质袋中(高35cm*直径10cm),与实生砧的苗木同条件管理;

实生砧木苗生长58天到达目标粗度6mm,进行中间砧的枝接(嫁接高度尽量靠近实生砧木基部),使用嫁接膜将嫁接部位包裹,留出中间砧的芽体;

嫁接后25天中间砧开始萌发后,将植株置于通风的暗室,且温度在25℃左右。植株会萌发出淡黄色新稍,有时叶片呈淡红色,每个植株上允许生长两个枝条;

新稍生长28天后到达250mm,将植株移出暗室,在中间砧基部进行造伤(嫁接口上100mm左右)并在伤处使用激素(0.7%的吲哚乙酸)处理,同时在基质上施用2g的缓释肥(14-14-14),将上部外翻的基质袋竖起,并填入无菌基质(基质层高度约在嫁接口上100mm左右);植株仅使基质外两芽体继续向上生长,同时在植株上方搭遮光布,植株各组织也会逐渐老熟,根系的萌发及枝条的伸长都会在这个阶段进行;

吲哚乙酸处理后50天,基质层上枝条生长到500mm,在基质层上300mm处的位置枝接品种接穗,嫁接后将植株置于温室中,温度要求28℃,相对湿度75%;

品种接穗新稍生长43天后高度超过50mm,将植株与基砧进行分离;外翻上部基质袋,移除基质露出中间砧的1/2,可继续让中间砧生长并进行接穗嫁接;

将分离的中间砧及接穗的微嫁接苗放进特制的育苗盘(每盘128个育苗孔),保持孔内湿度(85%相对湿度),分离后一周施用3g/株安杰平衡型复合肥(17-17-17),使用EC值低于2mS/cm的水进行灌溉;

分离54天后微嫁接苗叶片变大,且在第二次抽梢前就开始老熟,将老熟苗移栽至7L的聚乙烯大基质袋中(420*150*125mm),并填入无菌基质,施用15g/株的金正大沃夫特(22-8-12),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植株根系(包括数量及质量),对于病根或根系不足的植株应尽快放弃;

植株存放在40%遮阴度的地方生长至商品苗的规格。

实施例3:

将实生砧的牛油果种子播种在聚乙烯基质袋中(高35cm*直径10cm),无菌基质层填充到基质袋高度的1/2,以上部分的基质袋外翻;

同时将中间砧的牛油果种子播种在聚乙烯小基质袋中(高35cm*直径10cm),与实生砧的苗木同条件管理;

实生砧木苗生长60天到达目标粗度6mm,进行中间砧的枝接(嫁接高度尽量靠近实生砧木基部),使用嫁接膜将嫁接部位包裹,留出中间砧的芽体;

嫁接后24天中间砧开始萌发后,将植株置于通风的暗室,且温度在25℃左右。植株会萌发出淡黄色新稍,有时叶片呈淡红色,每个植株上允许生长两个枝条;

新稍生长23天后到达250mm,将植株移出暗室,在中间砧基部进行造伤(嫁接口上100mm左右)并在伤处使用激素(0.7%的吲哚乙酸)处理,同时在基质上施用2g的缓释肥(14-14-14),将上部外翻的基质袋竖起,并填入无菌基质(基质层高度约在嫁接口上100mm左右);植株仅使基质外两芽体继续向上生长,同时在植株上方搭遮光布,植株各组织也会逐渐老熟,根系的萌发及枝条的伸长都会在这个阶段进行;

吲哚乙酸处理后53天,基质层上枝条生长到500mm,在基质层上300mm处的位置枝接品种接穗,嫁接后将植株置于温室中,温度要求28℃,相对湿度75%;

品种接穗新稍生长40天后高度超过50mm,将植株与基砧进行分离;外翻上部基质袋,移除基质露出中间砧的1/2,可继续让中间砧生长并进行接穗嫁接;

将分离的中间砧及接穗的微嫁接苗放进特制的育苗盘(每盘128个育苗孔),保持孔内湿度(85%相对湿度),分离后一周施用3g/株安杰平衡型复合肥(17-17-17),使用EC值低于2mS/cm的水进行灌溉;

分离52天后微嫁接苗叶片变大,且在第二次抽梢前就开始老熟,将老熟苗移栽至7L的聚乙烯大基质袋中(420*150*125mm),并填入无菌基质,施用15g/株的金正大沃夫特(22-8-12),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植株根系(包括数量及质量),对于病根或根系不足的植株应尽快放弃;

植株存放在40%遮阴度的地方生长至商品苗的规格。

实施例4:

将实生砧的牛油果种子播种在聚乙烯基质袋中(高35cm*直径10cm),无菌基质层填充到基质袋高度的1/2,以上部分的基质袋外翻;

同时将中间砧的牛油果种子播种在聚乙烯小基质袋中(高35cm*直径10cm),与实生砧的苗木同条件管理;

实生砧木苗生长54天到达目标粗度6mm,进行中间砧的枝接(嫁接高度尽量靠近实生砧木基部),使用嫁接膜将嫁接部位包裹,留出中间砧的芽体;

嫁接后22天中间砧开始萌发后,将植株置于通风的暗室,且温度在25℃左右。植株会萌发出淡黄色新稍,有时叶片呈淡红色,每个植株上允许生长两个枝条;

新稍生长26天后到达250mm,将植株移出暗室,在中间砧基部进行造伤(嫁接口上100mm左右)并在伤处使用激素(0.7%的吲哚乙酸)处理,同时在基质上施用2g的缓释肥(14-14-14),将上部外翻的基质袋竖起,并填入无菌基质(基质层高度约在嫁接口上100mm左右);植株仅使基质外两芽体继续向上生长,同时在植株上方搭遮光布,植株各组织也会逐渐老熟,根系的萌发及枝条的伸长都会在这个阶段进行;

吲哚乙酸处理后56天,基质层上枝条生长到500mm,在基质层上300mm处的位置枝接品种接穗,嫁接后将植株置于温室中,温度要求28℃,相对湿度75%;

品种接穗新稍生长49天后高度超过50mm,将植株与基砧进行分离;外翻上部基质袋,移除基质露出中间砧的1/2,可继续让中间砧生长并进行接穗嫁接;

将分离的中间砧及接穗的微嫁接苗放进特制的育苗盘(每盘128个育苗孔),保持孔内湿度(85%相对湿度),分离后一周施用3g/株安杰平衡型复合肥(17-17-17),使用EC值低于2mS/cm的水进行灌溉;

分离55天后微嫁接苗叶片变大,且在第二次抽梢前就开始老熟,将老熟苗移栽至7L的聚乙烯大基质袋中(420*150*125mm),并填入无菌基质,施用15g/株的金正大沃夫特(22-8-12),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植株根系(包括数量及质量),对于病根或根系不足的植株应尽快放弃;

植株存放在40%遮阴度的地方生长至商品苗的规格。

以上实施例中牛油果的育苗周期为8.5~10个月。同时,在不扩大苗圃规模的情况下,通过反复使用分离后带中间砧的基砧,可缩短大量育苗的时间。可见,本发明育苗方法可显著缩短育苗周期,在短时间内可培育出大量的、遗传性状稳定的牛油果苗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