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7192阅读:9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种子休眠是指活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温度、水分和氧气等)下仍不能发芽的现象。是植物重要的适应特性之一。种子休眠是一个可遗传的性状,其程度由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环境来调节。根据种子休眠产生的时间可分为初生休眠(收获时即已具有的休眠现象)和次生休眠(原来无休眠或解除休眠后的种子由于高湿、低氧、高二氧化碳、低水势或缺乏光照等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诱发的休眠)。种子休眠的原因可归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胚本身的因素造成的,包括胚发育未完成;生理上未成熟;缺少必须的激素或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用低温层积、变温处理、干燥、激素处理等方法可解除休眠。第二类是种壳(种皮和果皮等)的限制造成的。包括种壳的机械阻碍、不透水性、不透气性以及种壳中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等原因。用物理、化学方法破坏种皮或去除种壳即可解除休眠。

硝普钠(SNP)是常用来解除植物种子休眠的化学药剂。硝普钠在水溶液中可以释放出一氧化氮(NO)气体。一氧化氮气体在种子萌发中可以起到解除种子休眠的作用。在现有的技术中,应用硝普钠溶液处理各种植物种子均是采用不同浓度的硝普钠溶液浸种的方法来达到解除种子休眠的目的,但是当硝普钠在水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释放出一氧化氮的同时也会释放出其结合的氰化物,即在一氧化氮释放时伴随着硝普盐的分解会产生二价铁离子和氰离子,所以用硝普钠溶液浸种的方法解除种子休眠可能会对种子产生化学毒害作用,并且对种子萌发后形成的幼苗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人工处理花楸种子的方法存在发芽时间长、无化学毒害、发芽率低,发芽不齐的问题,而现在采用硝普钠溶液浸种的方法又存在产生化学毒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快速解除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快速解除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将花楸成熟种子在20~35℃的水中浸泡2~3天,得到吸胀的种子,水中添加有0.01-0.1%的厚朴酚和0.1-1%的琥珀酸;

将吸胀的种子用体积浓度为1%~3%的次氯酸钠溶液搅拌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水冲洗3~5次,再剥除种皮,获得去皮的种子;厚朴酚和琥珀酸或协同作用产生了刺激种子发芽的作用,同时,琥珀酸可避免发芽不齐的问题,在500毫升烧杯中放置一张用pH值为7.0的水充分浸湿的滤纸,上面放50~100个去皮的种子,然后在这个500毫升烧杯里面再放置一个10~50毫升小烧杯,小烧杯内装有5~10毫升浓度为0.3~1.5克/升的硝普钠溶液,再用保鲜膜将500毫升烧杯的口封好,在20~35℃、光照强度为2000~3500勒克司的条件下放置2~5小时,然后用水冲洗去皮的种子3~5次;在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中放置一张用pH值为7.0的水充分浸湿的滤纸,上面放35~100个经步骤三处理后的去皮种子,盖上培养皿盖,然后在20~25℃、光照强度为2000~3500勒克司的培养室内进行萌发培养,即完成快速解除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其中步骤四中萌发培养是以2片子叶均变绿、胚轴和胚根均伸长为萌发的标志。

本发明中快速解除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可使花楸种子在萌发培养的第3天开始发芽,在萌发培养的第8天累计发芽率达到90%,是未经过硝普钠溶液处理的去皮种子发芽率的1.5倍以上。本发明中的去皮种子不直接接触硝普钠溶液,气态一氧化氮可以直接从硝普钠溶液中释放出来并作用于去皮种子,不产生化学毒害,不但可以快速解除花楸种子休眠,提高花楸种子发芽率,增加花楸种子发芽整齐度,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安全、无污染的特点。本发明可用于花楸种子质量的快速检测。本发明首次发现花楸种子不直接接触硝普钠溶液即可解除种子休眠。应用本方法检测花楸种子质量,简单、方便、快速、安全、准确,可以满足花楸一些珍惜优良品系的苗木繁殖需要,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1:

方式快速解除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一、将花楸成熟种子在20~35℃的水中浸泡2~3天,得到吸胀的种子,水中添加有0.01-0.1%的厚朴酚和0.1-1%的琥珀酸;

二、将吸胀的种子用体积浓度为1%~3%的次氯酸钠溶液搅拌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水冲洗3~5次,再剥除种皮,获得去皮的种子;

三、在500毫升烧杯中放置一张用pH值为7.0的水充分浸湿的滤纸,上面放50~100个去皮的种子,然后在这个500毫升烧杯里面再放置一个10~50毫升小烧杯,小烧杯内装有5~10毫升浓度为0.3~1.5克/升的硝普钠溶液,再用保鲜膜将500毫升烧杯的口封好,在20~35℃、光照强度为2000~3500勒克司的条件下放置2~5小时,然后用水冲洗去皮的种子3~5次;

四、在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中放置一张用pH值为7.0的水充分浸湿的滤纸,上面放35~100个经步骤三处理后的去皮种子,盖上培养皿盖,然后在20~25℃、光照强度为2000~3500勒克司的培养室内进行萌发培养,即完成快速解除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其中步骤四中萌发培养是以2片子叶均变绿、胚轴和胚根均伸长为萌发的标志。

本实施方式步骤一中花楸成熟种子是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采集并经过调制后的成熟种子,或者是经过各种方法贮藏不同时间的花楸成熟种子。

本实施方式步骤三中去皮种子不直接接触硝普钠溶液,气态一氧化氮可以直接从硝普钠溶液中释放出来并作用于去皮种子,以达到解除种子休眠的目的。

本实施方式步骤四中培养皿中放置的浸湿的滤纸,是作为发芽床使用。

本实施方式步骤四中萌发培养从第一天开始,每天定时打开培养皿盖检查去皮种子萌发情况,并补充水分,使滤纸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是,步骤一中将花楸成熟种子在25℃的水中浸泡2.5天。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是,步骤二中将吸胀的种子用体积浓度为2%的次氯酸钠溶液搅拌浸泡12分钟,然后用水冲洗4次。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是,步骤二中剥除种皮的方法为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解剖刀将种子侧面或胚根端的种皮切开,用镊子从切口处挤出成熟合子胚,获得去皮的种子。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是,步骤三中在500毫升烧杯中放置一张用pH值为7.0的水充分浸湿的滤纸,上面放80个去皮的种子,然后在这个500毫升烧杯里面再放置一个35毫升小烧杯,小烧杯内装有8毫升浓度为1克/升的硝普钠溶液,再用保鲜膜将500毫升烧杯的口封好,在25℃、光照强度为2500勒克司的条件下放置3小时,然后用水冲洗去皮的种子4次。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是,步骤四中在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中放置一张用pH值为7.0的水充分浸湿的滤纸,上面放35~100个经步骤三处理后的去皮种子,盖上培养皿盖,然后在20~25℃、光照强度为2000~3500勒克司的培养室内进行萌发培养。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实施例1:

快速解除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一、将花楸成熟种子在5℃的水中浸泡2天,得到吸胀的种子;

二、将吸胀的种子用体积浓度为2%的次氯酸钠溶液搅拌浸泡10分钟,然后用水冲洗5次,再剥除种皮,获得去皮的种子;

三、在500毫升烧杯中放置一张用pH值为7.0的水充分浸湿的滤纸,上面放90个去皮的种子,然后在这个500毫升烧杯里面再放置一个25毫升小烧杯,小烧杯内装有5毫升浓度为0.6克/升的硝普钠溶液,再用保鲜膜将500毫升烧杯的口封好,在25℃、光照强度为3500勒克司的条件下放置3小时,然后用水冲洗去皮的种子3次;

四、在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中放置一张用pH值为7.0的水充分浸湿的滤纸,上面放60个经步骤三处理后的去皮种子,盖上培养皿盖,然后在25℃、光照强度为3500勒克司的培养室内进行萌发培养,即完成快速解除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其中步骤四中萌发培养是以2片子叶均变绿、胚轴和胚根均伸长为萌发的标志。

本实施例步骤一中花楸成熟种子是9月下旬采集并经过调制后的成熟种子。

本实施例步骤三中去皮种子不直接接触硝普钠溶液,气态一氧化氮可以直接从硝普钠溶液中释放出来并作用于去皮种子,以达到解除种子休眠的目的。

本实施例步骤四中培养皿中放置的浸湿的滤纸,是作为发芽床使用。

本实施例步骤四中萌发培养从第一天开始,每天定时打开培养皿盖检查去皮种子萌发情况,并补充水分,使滤纸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本实施例可使花楸种子在萌发培养的第3天开始发芽,在萌发培养的第8天累计发芽率可以达到86.7%,是未经过硝普钠处理的去皮种子发芽率的1.5倍。本实施例不但可以快速解除花楸种子休眠,提高花楸种子发芽率,增加花楸种子发芽整齐度,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安全、无污染的特点。

实施例2:

快速解除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一、将花楸成熟种子在24℃的水中浸泡3天,得到吸胀的种子;

二、将吸胀的种子用体积浓度为1%的次氯酸钠溶液搅拌浸泡15分钟,然后用水冲洗5次,再剥除种皮,获得去皮的种子;

三、在500毫升烧杯中放置一张用pH值为7.0的水充分浸湿的滤纸,上面放60个去皮的种子,然后在这个500毫升烧杯里面再放置一个25毫升小烧杯,小烧杯内装有8毫升浓度为0.8克/升的硝普钠溶液,再用保鲜膜将500毫升烧杯的口封好,在24℃、光照强度为3500勒克司的条件下放置5小时,然后用水冲洗去皮的种子5次;

四、在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中放置一张用pH值为7.0的水充分浸湿的滤纸,上面放60个经步骤三处理后的去皮种子,盖上培养皿盖,然后在20~25℃、光照强度为3500勒克司的培养室内进行萌发培养,即完成快速解除花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其中步骤四中萌发培养是以2片子叶均变绿、胚轴和胚根均伸长为萌发的标志。

本实施例步骤一中花楸成熟种子是10月下旬采集并经过调制后的成熟种子。

本实施例步骤三中去皮种子不直接接触硝普钠溶液,气态一氧化氮可以直接从硝普钠溶液中释放出来并作用于去皮种子,以达到解除种子休眠的目的。

本实施例步骤四中培养皿中放置的浸湿的滤纸,是作为发芽床使用。

本实施例步骤四中萌发培养从第一天开始,每天定时打开培养皿盖检查去皮种子萌发情况,并补充水分,使滤纸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本实施例可使花楸种子在萌发培养的第3天开始发芽,在萌发培养的第8天累计发芽率可以达到90%,是未经过硝普钠处理的去皮种子发芽率的1.6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