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属于中药材栽培领域,涉及一种黄精种茎的贮藏方法,可提高贮藏完好率和芽口活率。
背景技术:
: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仙人余粮、老虎姜、鸡头参,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生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海拔600-2800米。全世界共发现60余种黄精,分布于北温带和北亚热带,中国约31种,中国药典记载3种,我国主产于产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山东、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广东(中部和北部)、广西(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东部)等地区。传统生产上采用无性繁殖,只是简单的沙藏,完好率和芽口活率一直较低。大多数企业和种植户采取塑料棚过冬沙藏种茎,种茎完好率基本不能保证,芽口活率也低,霉变率很高。发明人曾于2014年11月,采用塑料棚沙藏黄精种茎3个月,完好率、芽口活率仅有51.38%、50.17%,且种茎霉变率高达59.96%,经鉴定为青霉菌(Penicillium)。然后,发明人发现人工贮藏黄精种茎主要的应用瓶颈在于贮藏条件调控,使其保存完好、正常发芽。虽然有报道提及沙藏对黄精种子发芽有利,如《不同处理对多花黄精种子的影响[J]》[刘保财等.福建农业学报,2015,30(5):469-472.],《多花黄精种子繁殖技术的研究[J]》[周建金等.种子生产,2012,32(1):111-113.],但是未提及具体的保藏条件,也没有提及沙藏黄精种子方法有利于黄精种茎发芽,更未见直接通过人工调控对黄精种茎进行贮藏,特别是黄精种茎用于温室调控沙藏的报道。在此应用背景下,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实施了一种黄精种茎的贮藏方法,实现了提高黄精种茎的完好率和芽口活率的目的。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黄精种茎的完好率和芽口活率的贮藏方法。本发明黄精种茎的贮藏方法,是将黄精种茎覆盖干净河沙,置于5-25℃、湿度50-70%的环境下贮藏。在该贮藏条件下,黄精种茎的完好率达60%以上,最高达95.50%。芽口活率也有显著提高,达59%以上,最高达96.60%。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同等温度、湿度60%的条件下,即于5-25℃、湿度60%的环境下贮藏,黄精种茎的完好率高于湿度50%和湿度70%的的完好率。芽口活率也有显著提高,平均达63.55%,最高达96.6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10-20℃、湿度50-70%的环境下贮藏,黄精种茎的完好率达70%以上,芽口活率也有显著提高,也达70%以上。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10-20℃、湿度60%的环境下贮藏,黄精种茎的完好率达73%以上,芽口活率也有显著提高,达75%以上。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在10-15℃、湿度50-70%的环境下贮藏,黄精种茎的完好率达79%以上,芽口活率也有显著提高,达80%以上。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在10℃、湿度50-70%的环境下贮藏,黄精种茎的完好率达88%以上,芽口活率也有显著提高,达89%以上。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在10℃、湿度60-70%的环境下贮藏,黄精种茎的完好率达90%以上,芽口活率也有显著提高,达91%以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最优选的,在10℃、湿度60%的环境下贮藏,黄精种茎的完好率高达95.50%,芽口活率也高达96.60%。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的河沙为过筛河沙,粒度2.8--3.2mm,粒度优选3mm。在黄精种茎置于河沙前,河沙采用喷施多菌灵、然后干燥的灭菌方法,该方法为本领域的灭菌常规方法,避免部分种茎在贮藏前因为带菌而发霉烂掉,干扰试验结果,一般采用浓度为5-10mg·L-1,浓度优选8mg·L-1的多菌灵处理。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黄精种茎的贮藏方法,限于场地和设备原因,是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即将黄精种茎置于相应温度控制范围内的人工气候箱中,然后覆盖干净河沙,然后保证黄精种茎在5-25℃、湿度50-70%的环境下贮藏。本发明黄精种茎的贮藏方法可以提高黄精种茎的贮藏完好率、芽口活率,有利于提高繁殖系数,降低生产成本,更新和复壮黄精种源,增强抗性。较室温及5℃低温处理的种茎要整齐和健壮,芽口活率也明显提高。本发明为本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黄精种茎贮藏方法。附图说明图1研究员调查塑料棚沙藏黄精种茎的情况。图2霉烂黄精种茎的症状及病原。图3采取温、湿度人工智能调控贮藏新法后的黄精种茎。其中,图2的A表示青霉菌在块根上生长,B表示由于伤口引起的块根感染青霉菌,C表示青霉菌帚状枝及分生孢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说明但不限制本发明。发明人在研究黄精种茎贮藏方法时,曾于2014年11月,采用塑料棚沙藏黄精种茎后3个月后,完好率、芽口活率仅有51.38%、50.17%,如图1,2。然后,发明人在2015年11月-2016年3月,进行了本发明贮藏方法的研究。通过人工控制实现了提高黄精种茎的贮藏完好率、芽口活率的目的,试验过程如下:发明人于2015年10月30日,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四川)繁育基地,收集选取300株株型一致的主栽品种,混合采集成熟种茎,经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方清茂研究员鉴定为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发明人对种茎贮藏的温、湿度条件进行试验。]温、湿度梯度试验,过程如下:取规格相同的黄精种茎900个,设置温、湿度15个梯度(5℃50%,5℃60%,5℃70%;10℃50%,10℃60%,10℃70%;15℃50%,15℃60%,15℃70%;20℃50%,20℃60%,20℃70%;25℃50%,25℃60%,25℃70%),重复3次,置于人工气候箱,覆盖干净河沙,贮藏3个月。2016年3月上旬,取出统计完好率(种茎霉烂,带病斑视为不完好),计算完好率=(各处理完好种茎数/各处理种茎数)×100%。[计算方法参见①陈瑛实用中药种子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1~32.,②喻才员,孔迪红,万承永.不同催芽方法破除青榨槭种子休眠的影响分析[J].林业建设,2007,4:29~30。试验数据用DPS9.5标准版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LSD法多重比较,完好率及方差分析见表1。表115个温、湿度梯度及方差分析结果备注:A、B、C、D、E分别表示0.01水平上多重比较达显著水平。结果显示,15种温、湿度梯度处理间差异极显著(F=19.26),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0℃60%温、湿度梯度处理的种茎完好率最高(95.50%),其次为10℃70%处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25℃70%处理(65.83%),且显著高于其他温、湿度梯度处理。5℃温度过低,25℃温度过高,均不但提高完好率。各处理在60%湿度处理下完好率均比50%和70%高,说明60%湿度是黄精块茎处理最适合的湿度度;同一温度处理,三个湿度梯度完好率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得出结论,10-15℃温度处理适合黄精种茎贮藏,以10℃效果最佳;湿度在50-70%适合黄精贮藏,以60%湿度最佳。同期,发明人对黄精种茎贮藏的芽口活率进行了调查,实验方法及结果如下:取规格相同的黄精种茎900个,设置温、湿度15个梯度(5℃50%,5℃60%,5℃70%;10℃50%,10℃60%,10℃70%;15℃50%,15℃60%,15℃70%;20℃50%,20℃60%,20℃70%;25℃50%,25℃60%,25℃70%),重复3次,置于人工气候箱,覆盖干净河沙,贮藏3个月。2016年3月上旬,取出统计芽口活率(芽口萎蔫变褐色或是腐烂视为没有活力),计算芽口活率=(各处理有活力种茎数/各处理种茎数)×100%。[计算方法参见①陈瑛实用中药种子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1~32.,②喻才员,孔迪红,万承永.不同催芽方法破除青榨槭种子休眠的影响分析[J].林业建设,2007,4:29~30]。试验数据用DPS9.5标准版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LSD法多重比较,完好率及方差分析见表2。表2不同温、湿度下芽口活率均值备注:A、B、C、D分别表示0.01水平上多重比较达显著水平。表3不同温度下3种湿度处理芽口活率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P值区组间153.88270.752.850.1320不同温度间4956.3522478.0395.050.0000不同湿度间306.351296.579.890.0054温度×湿度156.61266.822.790.1176误差205.20926.66总变异6055.1518由表2、3可见,5种温度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95.05),其中10、15℃处理的黄精种茎芽口活率平均值为:92.56%、83.11%,极显著高于5、20、25℃处理黄精种茎芽口活率平均值:66.09%、73.33%、64.19%,结果表明,10℃处理的黄精种茎芽口活率最高,其次为15℃处理的黄精种茎,25℃下芽口活率最低。50%湿度处理后,10、15℃处理的黄精种茎芽口活率:89.56%、80.63%,均大于80%,差异显著,但都极显著高于5、25℃下黄精种茎芽口活率:63.23%、63.67%;60%湿度处理后,10、15℃处理的黄精种茎芽口活率:96.60%、86.55%,均大于85%,差异显著,但都极显著高于5、25℃下黄精种茎芽口活率:68.52%、66.06%;70%湿度处理后,10、15℃处理的黄精种茎芽口活率:91.53%、82.16%,均大于82%,差异显著,但都极显著高于5、25℃下黄精种茎芽口活率:66.53%、62.83%;这一结果表明,经过60%湿度处理的黄精种茎芽口活率要比50%、70%湿度处理要高,说明适当增加湿度对黄精种茎贮藏有利。由表2、3还可见,3种湿度梯度处理下黄精种茎芽口活率差异达显著水平(F=9.89),其中60%处理的黄精种茎芽口活率平均值为63.55%,显著高于50%、70%处理的黄精种茎芽口活率平均值59.42%、60.61%。其中,10、15℃温度下50%、60%、70%芽口活率均大于80%,20℃芽口活率在70%-75%之间,而在5℃、25℃芽口活率在70%以下。其中10℃60%芽口活率最高,为96.60%,这一结果表明,温、湿度双因素处理下温、湿度过低、过高都不利于黄精种茎贮藏,以温度变化结果最明显。综上分析,由于至今没有关于温、湿度双因素因子对黄精种茎贮藏完好率、芽口活率的研究。发明人田间研究地,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该地区海拔350m左右,12月至3月期间自然温度处理,气温低于5℃的时间较长,不利于黄精种茎保存,完好率仅为40.05%,芽口活率也只有45.25%;经人工气候箱温、湿度智能控制,不同温、湿度梯度处理90d,完好率达95.50%,芽口活率达96.60%。因此,黄精种茎的贮藏完好率、芽口活率受温、湿条件影响明显,经过温、湿度梯度试验得出了,温、湿度双因素处理下温、湿度过低、过高都不利于黄精种茎贮藏,以温度变化结果最明显。10℃60%条件下,完好率和芽口活率最高,是黄精种茎贮藏的最佳条件。说明,在5℃50%、5℃60%、5℃70%、0℃50%、10℃60%、10℃70%、15℃50%、15℃60%、15℃70%、20℃50%、0℃60%、20℃70%、25℃50%、25℃60%、25℃70%处理时,由于培养箱温、湿度并不是随时、绝对保持设定值,约有0.5-1℃温度,1-5%湿度浮动,即实际培养温度会有浮动,都是误差允许的范围。本发明贮藏方法采取温、湿度人工智能贮藏,有效的提高了黄精种茎的完好率和芽口活率,比室温及5℃低温处理的种茎,芽口更整齐和健壮,贮藏完好率最高可达95.5%,芽口活率96.60%,如图3可见,完好率、芽口活率明显提高。解决了黄精种茎贮藏难的问题,节约了成本,对促进药农增产、增收,满足医药市场需求,推动医药经济发展具有极大地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