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外置的无土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6671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体外置的无土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土栽培装置,尤其是一种泵体外置的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日为2015年11月30日,申请号为201510860174.X中公开了“一种家用植物栽培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培养液的桶体,以及与桶体相配合的盖板,盖板上设有植物种植单元,植物种植单元的上方架设有补光单元,桶体内设有用于向植物种植单元输送培养液的浇灌单元,浇灌单元采用泵体,且浸泡在营养液当中。虽然泵体自身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漏电功能,但是,对于电器产品,任何一个不利因素(如产品质量、运输过程损坏等)都可能导致泵体出现漏电风险。特别是对于家用型的小家电,安全是对产品、对客户负责的第一要素,而如何在安全性能上进行突破,以最安全的形式实现产品的正常功能,成为了研发的重中之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泵体外置,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营养液带电的无土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泵体外置的无土栽培装置,包括带有液腔的桶体,桶体的桶口处的植物种植单元,植物种植单元的上方架设有补光单元,桶体内设有用于向植物种植单元输送培养液的浇灌单元,该浇灌单元包括有受控于控制单元的泵体、及与泵体出水口连通的喷头,还包括有:

位于桶体外或者桶体内、且用于供泵体安放用的泵腔,该泵腔与液腔独立设置、且互不相通;

用于连通液腔和泵腔的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

所述泵体安装于泵腔内,泵体进水口与进水通道在泵腔处端口相连通且密封配合,泵体出水口与出水通道在泵腔处端口相连通且密封配合,所述喷头通过管路与出水通道在液腔处的端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泵腔可以设置于桶体内或者通体外,关键是泵腔与液腔之间要相互独立且互不相通,进水通道将液腔的营养液导向泵腔内泵体进水口,泵体再通过出水通道将营养液导向喷头,从而完成泵体的进水出水工作,而整个过程中,泵体并不需要浸泡在营养液当中,即使泵体漏电,营养液也不会因此带电,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无土栽培装置的安全性。其中,泵体可以为常规水泵,也可以为蠕动泵、隔膜泵等等不同类型、且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泵结构。

为了便于泵体的安装,泵腔内至少安装有一根软管,该软管用于连接泵体进水口和进水通道端口、和/或用于连接泵体出水口和出水通道端口,各连接处密封配合。软管具有一定的挠性,对装配精度的要求可以有所降低,通过软管弥补精度的不足,即分为三种方式:一、泵体进水口和进水通道端口直接对接,而泵体出水口和出水通道端口通过软管连接;二、泵体进水口和进水通道端口通过软管连接,而泵体出水口和出水通道端口直接对接;三;泵体进水口和进水通道端口间、及泵体出水口和出水通道端口间均通过软管对接。

为了提高整体的美观性和统一性,桶体底部设有朝向桶体内部凹陷的内凹空间,该内凹空间形成所述的泵腔,此时泵腔属于桶体外部。

当然,无土栽培装置还包括带有元件腔的底座,该底座安装于桶体底部、且用于支撑桶体,所述控制单元安装于元件腔内;桶体底部设有第一触头,底座顶部设有与第一触头相配合的第二触头;桶体处泵体和补光单元通过线路与第一触头电连通,元件腔内控制单元通过线路与第二触头电联接。元件腔为元器件的安装提供了隐蔽的空间,同时也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美观性。

为了防止泵体吸水的时候讲液腔内杂质或植物根系吸入,从而导致结构泵体结构损害,所以进水通道处安装有过滤单元。其中,过滤单元为滤网或滤棉等现有可用于过滤的设备或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桶体和泵体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带有液腔111的桶体11,以及与桶体11相配合的盖板12,盖板12上设有植物种植单元13,植物种植单元13的上方架设有补光单元14,桶体11内设有用于向植物种植单元13输送培养液的浇灌单元15,该浇灌单元15包括有受控于控制单元的泵体151、及与泵体151出水口连通的喷头152。桶体11底部设有朝向桶体内部凹陷的内凹空间,该内凹空间形成供泵体安装用的泵腔112,泵腔112与液腔111独立设置、且互不相通;泵腔112和液腔111间设有用于两个腔体相互连通的进水通道161及出水通道162;泵体151安装于泵腔112内,泵体151进水口与进水通道161在泵腔112处的端口相连通,泵体151出水口与出水通道162在泵腔112处的端口相连通,喷头152通过管路与出水通道162在液腔111处的端口相连通。其中,泵体151进水口和进水通道161端口之间通过软管3相连通,连接泵体151出水口和出水通道162端口直接口口对接,各连接处密封配合。本实施例中,进水通道161和出水通道162根据实际结构,也可以为一些孔,通道长度即孔的厚度。

在桶体11底部还设有一带元件腔21的底座2,该底座2用于支撑桶体11用、且与桶体11可拆卸连接,各元器件(包括控制单元)均安装于元件腔21内。为了防止泵体151吸水的时候讲液腔内杂质或植物根系吸入,从而导致结构泵体151结构损害,所以进水通道处安装有过滤单元(未画出)。其中,过滤单元为滤网或滤棉等现有可用于过滤的设备或装置。桶体11底部设有第一触头(未画出),底座2顶部设有与第一触头相配合的第二触头(未画出);桶体11处泵体151和补光单元14通过线路与第一触头电连通,元件腔21内控制单元通过线路与第二触头电联接。可以减少桶体11的空间和安装负担,而且能方便泵腔112的设置、及泵体151的安装和拆卸。当然,此处的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可以换成相互配合的插 接头,不仅起到电路连通的功能,而且还能在插接配合时形成一体,隐藏于整体结构中。

本实用新型中,泵腔112可以设置与桶体11内或者通体11外,关键是泵腔112与液腔111之间要相互独立且互不相通,进水通道161将液腔111的营养液导向泵腔112内泵体151进水口,泵体151再通过出水通道162将营养液导向喷头152,从而完成泵体151的进水出水工作,而整个过程中,泵体151并不需要浸泡在营养液当中,即使泵体151漏电,营养液也不会因此带电,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无土栽培装置的安全性。

另外,泵腔112还可以设置于桶体11内侧,位于桶体11内侧的泵腔同样与液腔111完全隔离,从而避免泵体151浸泡在液体中。再则,泵腔112位于桶体11的外壁部位,通过桶壁起到隔离液腔111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