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6281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大蒜播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播种机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大蒜播种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蒜播种机,自动化程度低,要动用若干人力辅助才能完成播种工作,工作效率低,人力成本高,费时费力,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功能完善、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大蒜播种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大蒜播种机,包括能够连接牵引机的机架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还设置有料仓,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还安装有分别连接传动装置的送料链板、移动底架和扒平螺旋,机架上还安装有落种簧,送料链板与料仓对接,送料链板上有大量的装蒜斗,每个装蒜斗容纳一个蒜瓣,若干纵列装蒜斗与若干条落种簧一一对应,每一条落种簧下端连接移动底架上的一条耧腿,扒平螺旋安装在机架前下部用于扒平车辙,移动底架用于控制耧腿插入和拔出地面并控制蒜苗行距。

移动底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位于下框架上方并且二者相互连接,上框架可前后滑动的安装在机架上,上框架前下部固定有立杆,立杆下端与下框架前部铰接;下框架后下部安装能够插入土中的耧腿,耧腿内部为用于蒜种下落的空腔,下框架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牵引机,下框架还设有控制自身后部上下活动的控制结构,该控制结构从而控制耧腿插入土中或拔出。

移动底架上,每个耧腿包括相互对接的前后两部分,整排耧腿的后部分固定在水平的后固定杆上,整排耧腿的前部分固定在水平的前固定杆上,后固定杆通过销轴可转动的与前固定杆连接,前固定杆下端与后固定杆下端之间设置拉簧,拉簧用于使耧腿保持常闭状态,下框架后部设置控制耧腿张开的装置;

控制耧腿张开的装置包括固定在后固定杆上部的碰柱,碰柱随着下框架的活动能够碰撞机架实现耧腿张开。

移动底架上,当采用单排耧腿时,下框架采用左右两根前后方向的支杆,两根支杆与耧腿的前固定杆固定连接;当采用前后多排耧腿时,下框架采用活动平行四边形多排耧腿水平起落架,多排耧腿从前往后安装在支撑架上,多排耧腿的前固定杆固定在支撑架上,多排耧腿的开闭同步联动,支撑架与平行四边形臂后端固定在一起,平行四边形臂包括铰接在立杆上的上下两条纵臂和铰接在两条纵臂之间的立臂,支撑架的前端固定在左右两个平行四边形臂的立臂上。

移动底架上,当采用前后多排耧腿时,每排耧腿的后固定杆上分别固定一条向上的碰柱,最前面一排耧腿的碰柱随着下框架的活动能够碰撞机架实现耧腿张开,后面每排耧腿的碰柱分别通过一根连杆铰接前面一排耧腿的碰柱实现联动。

移动底架上,控制下框架后部上下活动的控制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中部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上,第一转轴一端连接传动装置,第一转轴另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下框架上,第一转轴上连接下框架处设置凸轮或采用曲轴结构;第一转轴为半轴。

移动底架上,下框架所连接的传动装置包括相互连接传动的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这些转轴安装在机架上,第一转轴通过链条连接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通过齿轮连接第三转轴,第三转轴连接牵引机。

移动底架上,上框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行走轮,上框架通过上部和下部的行走轮在机架内前后移动,机架上设置有与轮子配合的轨道。

送料链板包括安装的机架上的上转轴和下转轴,还包括安装在上转轴和下转轴之间的链板,大量的装蒜斗分为多行多列设置在链板上,上转轴或下转轴连接传动装置;机架后端还安装有压地辊子。

落种簧包括上下方向安装在机架上的弹簧,弹簧从上到下逐渐变细。

扒平螺旋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扒平转轴和安装在扒平转轴上的大量的叶片,叶片分为若干组,每组叶片对应一条车辙,每组叶片分为左部分叶片和右部分叶片,左部分叶片和右部分叶片倾斜方向相对,从而在转动过程中向左部分叶片与右部分叶片中间的地面扒土;叶片采用扭曲的叶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第一转轴的凸轮或曲轴结构,能够很好的调节大蒜的行距,工作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实现耧腿的自动抬升和降落,实现耧腿的闭合和张开,使蒜瓣在合适的时机落入土坑中。扒平螺旋能够扒平拖拉机的车辙,车辙处也可以种蒜。落种弹簧保证了蒜瓣落下时发芽的一端朝上,保证了一片地里蒜种子发芽同时出土。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整体图,图2为采用单排耧腿时的移动底架,图3为落种簧,图4为扒平螺旋。图5为采用多排耧腿时的移动底架。

1上框架,2下框架,3立杆,4耧腿,5后固定杆,6拉簧,7碰柱,8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第三转轴,11链条,12齿轮,13行走轮,14轮子,15机架,16销轴,17牵引轴。18料仓,19落种簧,20装蒜斗,21上转轴,22下转轴,23链板,24扒平转轴,25叶片,26压地辊子。27前固定杆。28支杆,29支撑架,30纵臂,31立臂,3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大蒜播种机,包括能够连接牵引机的机架15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还设置有料仓18,机架上还安装有分别连接传动装置的送料链板、移动底架和扒平螺旋,机架上还安装有落种簧19,送料链板与料仓对接,送料链板上有大量的装蒜斗20,每个装蒜斗容纳一个蒜瓣,若干纵列装蒜斗与若干条落种簧一一对应,每一条落种簧下端连接移动底架上的一条耧腿4,扒平螺旋安装在机架前下部用于扒平车辙,移动底架用于控制耧腿插入和拔出地面并控制蒜苗行距。

移动底架,包括安装在机架15上的上框架1和下框架2,上框架位于下框架上方并且二者相互连接,上框架可前后滑动的安装在机架上,上框架前下部固定有立杆3,立杆下端与下框架前部铰接;下框架后下部安装能够插入土中的耧腿4,耧腿内部为用于蒜种下落的空腔,下框架通过传动装置连接牵引机,下框架还设有控制自身后部上下活动的控制结构,该控制结构从而控制耧腿插入土中或拔出。

移动底架上,每个耧腿包括相互对接的前后两部分,整排耧腿的后部分固定在水平的后固定杆5上,整排耧腿的前部分固定在水平的前固定杆27上,后固定杆通过销轴16可转动的与前固定杆连接,前固定杆下端与后固定杆下端之间设置拉簧6,拉簧用于使耧腿保持常闭状态,下框架后部设置控制耧腿张开的装置。

移动底架上,控制耧腿张开的装置包括固定在后固定杆上部的碰柱7,碰柱随着下框架的活动能够碰撞机架实现耧腿张开。

移动底架上,当采用单排耧腿时,下框架采用左右两根前后方向的支杆28,两根支杆与耧腿的前固定杆18固定连接;当采用前后多排耧腿时,下框架采用活动平行四边形多排耧腿水平起落架,多排耧腿从前往后安装在支撑架29上,多排耧腿的前固定杆固定在支撑架上,多排耧腿的开闭同步联动,支撑架与平行四边形臂后端固定在一起,平行四边形臂包括铰接在立杆3上的上下两条纵臂30和铰接在两条纵臂之间的立臂31,支撑架的前端固定在左右两个平行四边形臂的立臂上。

移动底架上,当采用前后多排耧腿时,每排耧腿的后固定杆上分别固定一条向上的碰柱7,最前面一排耧腿的碰柱随着下框架的活动能够碰撞机架实现耧腿张开,后面每排耧腿的碰柱分别通过一根连杆32铰接前面一排耧腿的碰柱实现联动。

移动底架上,控制下框架后部上下活动的控制结构,包括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中部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上,第一转轴一端连接传动装置,第一转轴另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下框架上,第一转轴上连接下框架处设置凸轮或采用曲轴结构。

移动底架上,第一转轴为半轴。

移动底架上,下框架所连接的传动装置包括相互连接传动的第二转轴9和第三转轴10,这些转轴安装在机架上,第一转轴通过链条11连接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通过齿轮12连接第三转轴,第三转轴连接牵引轴17,牵引轴连接牵引机。

移动底架上,上框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行走轮13,上框架通过上部和下部的行走轮在机架内前后移动,机架上设置有与轮子配合的轨道。

移动底架上,碰柱上与机架碰撞的接触处设有轮子14,减小摩擦。

送料链板包括安装的机架上的上转轴21和下转轴22,还包括安装在上转轴和下转轴之间的链板23,大量的装蒜斗分为多行多列设置在链板上,上转轴或下转轴连接传动装置,可以是下转轴通过链条连接第三转轴10末端的链轮。机架后端还安装有压地辊子26。

落种簧19包括上下方向安装在机架上的弹簧,弹簧从上到下逐渐变细。

扒平螺旋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扒平转轴24和安装在扒平转轴上的大量的叶片25,叶片分为若干组,每组叶片对应一条车辙,每组叶片分为左部分叶片和右部分叶片,左部分叶片和右部分叶片倾斜方向相对,从而在转动过程中向左部分叶片与右部分叶片中间的地面扒土;叶片采用扭曲的叶片。扒平转轴通过链轮和链条连接牵引轴17。

使用时,将大蒜播种机连接牵引机,即拖拉机,传动装置连接拖拉机的发动机。拖拉机拉着大蒜播种机缓慢前进,同时传动装置带动扒平螺旋扒平车辙,传动装置带动送料链板运转,将作为种子的蒜瓣送入落种簧,蒜瓣落入耧腿,随着传动装置带动移动底架的活动,耧腿插入地面的同时,耧腿前后两半分开,松开蒜瓣使其落入土中,压地辊子将蒜瓣埋入土里。随着移动底架的活动使耧腿抬起,耧腿抬起后前后两半合并。落种簧保证了蒜瓣发芽的一端朝上。第一转轴的转动保证了耧腿起落的频率,从而保证了蒜苗的行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