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大跨度日光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3688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水田大跨度日光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尤其是一种水田大跨度日光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所使用的水田大棚的支架有的全部采用竹杆进行支撑,跨度小,强度低,而且全部重量由竹杆支撑,使竹杆的使用寿命减短,每年都需要重搭,增加了人们的劳动强度,还有的水田大棚的支架全部采用上下两根相连的钢管支撑,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田大跨度日光温室大棚,该水田大跨度日光温室大棚具有跨度大,强度高,增加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拱形支架、塑料管和水泥墩,所述的拱形支架的下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水泥墩,所述的拱形支架包括多根钢管支架和多根竹杆支架,钢管支架与竹杆支架间隔设置,每根钢管支架与竹杆支架的下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塑料管,塑料管伸入至水泥墩内,多根钢管支架和多根竹杆支架之间通过铁丝缠绕连接,每根钢管支架由多段粗钢管连 接而成,两段相邻的粗钢管之间设置有细钢管,细钢管的两端分别伸入至粗钢管内腔,两段相邻的粗钢管之间留有间隙,两段相邻的粗钢管和细钢管三者之间通过补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相邻的两个钢管支架之间,其中一个钢管支架下部设置有螺纹钢,另一个钢管支架下部则设置有横支撑,横支撑与其上部的钢管支架之间还设置有辅助支撑。

细钢管的外径与粗钢管的内径相同,所述的粗钢管的外径为4.2cm,壁厚为0.35cm,细钢管的外径为3.5cm,壁厚为0.3cm。

每根细钢管的长度为30-40cm,两段相邻的粗钢管之间的间隙为0.8cm。

所述的水泥墩的高度为30cm。

整个大棚的跨度为16m,高度为4.3m。

所述的螺纹钢的直径为1.2cm。

所述的横支撑距离拱形支架的顶部的高度为2m。

每两个相邻的钢管支架之间间隔设置有三个竹杆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水田大跨度日光温室大棚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采用钢管支架和竹杆支架间隔设置,跨度大,强度高,增加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两段相邻的粗钢管之间设置有细钢管,两段相邻的粗钢管和细钢管三者之间通过补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增加了焊接面积,增强连接效果,提高了整体强度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水田大跨度日光温室大棚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粗钢管与细钢管连接示意图;

附图3是钢管支架和竹杆支架排列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拱形支架,11、钢管支架,111、粗钢管,112、细钢管,12、竹杆支架,2、塑料管,3、水泥墩,4、铁丝,5、螺纹钢,6、横支撑,7、辅助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水田大跨度日光温室大棚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水田大跨度日光温室大棚,其结构包括拱形支架1、塑料管2和水泥墩3,所述的拱形支架1的下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水泥墩3,所述的拱形支架1包括多根钢管支架11和多根竹杆支架12,钢管支架11与竹杆支架12间隔设置,每根钢管支架11与竹杆支架12的下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塑料管2,塑料管2伸入至水泥墩3内,多根钢管支架11和多根竹杆支架12之间通过铁丝4缠绕连接,每根钢管支架11由多段粗钢管111连接而成,两段相邻的粗钢管111之间设置有细钢管112,细钢管112的两端分别伸入至粗钢管111内腔,两段相邻的粗钢管111之间留有间隙,两段相邻的粗钢管111和细钢管112三者之间通过补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增加了焊接面积,增强连接效果,提高了整体强度,相邻的两个钢管支架11之间,其中一个钢管支架11下部设置有螺纹钢5,另一个钢管支架11下部则设置有横支撑6,横支撑6与其上部的钢管支架11之间还设置有辅助支撑7,螺纹钢5、横支撑6和辅助支撑7都起到了提高整体强度的作 用。

细钢管112的外径与粗钢管111的内径相同,所述的粗钢管111的外径为4.2cm,壁厚为0.35cm,细钢管112的外径为3.5cm,壁厚为0.3cm。

每根细钢管112的长度为30-40cm,两段相邻的粗钢管111之间的间隙为0.8cm。

所述的水泥墩3的高度为30cm。

整个大棚的跨度为16m,高度为4.3m。

所述的螺纹钢5的直径为1.2cm。

所述的横支撑6距离拱形支架1的顶部的高度为2m。

每两个相邻的钢管支架11之间间隔设置有三个竹杆支架12。具有足够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实用新型之用,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