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7448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属于旋耕机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旋耕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机架和旋耕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动力支架和至少一组调节拉杆组,所述调节拉杆组包括两根调节拉杆,每根调节拉杆的一端铰接在机架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旋耕装置的固定座上,所述动力支架连接机架和旋耕装置并为旋耕装置提供升降动力。采用双调节拉杆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旋耕装置运行平稳,摆动小,工作效率高;并且调节拉杆的设置位置可以有效的增加旋耕装置的提升高度,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通过性,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专利说明】
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旋耕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三点悬挂式履带旋耕机的机架和旋耕装置之间采用单根调节拉杆的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主要的缺点表现在旋耕装置提升高度不足,导致通过性不强,在田间作业时,遇到田埂通过不方便。其次单根调节拉杆的连接方式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田间作业时,旋耕装置容易左右晃动,导致旋耕机工作效率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其有结构稳定、提升能力强、通过性强等优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包括机架、旋耕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机架和旋耕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动力支架和至少一组调节拉杆组,所述调节拉杆组包括两根调节拉杆,每根调节拉杆的一端铰接在机架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旋耕装置的固定座上,所述动力支架连接机架和旋耕装置并为旋耕装置提供升降动力。
[0006]优选地,所述两根调节拉杆左右对称分布。
[0007]优选地,所述动力支架包括支架和升降油缸,所述支架包括四杆机构一、四杆机构二、支架活动杆和固定杆,所述支架活动杆铰接在机架上部;四杆机构一和四杆机构二均包括杆A、杆B和杆C,杆A—端固定在支架活动杆的一端、另一端和杆B的一端铰接,杆B的另一端铰接在杆C的中部,杆C一端铰接在机架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旋耕装置上;所述四杆机构一的杆A和四杆机构二的杆A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升降油缸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机架下部。
[0008]优选地,所述四杆机构一和四杆机构二左右对称分布。
[0009]优选地,所述动力支架设置有两个升降油缸,两个升降油缸左右对称分布。
[0010]优选地,所述杆B包括上杆和下杆,上杆的下端和下杆的上端均固定有螺纹套筒, 所述两个螺纹套筒之间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可使两个螺纹套筒相向或者相背运动。
[0011]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2]1.采用双调节拉杆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旋耕装置运行平稳,摆动小,工作效率尚。
[0013]2.本实用新型调节拉杆的设置位置可以有效的增加旋耕装置的提升高度,增强本实用新型的通过性,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0014]3.本实用新型动力支架的设置可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使旋耕装置的提升更加稳定可靠,同时增加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H处的放大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耕装置位于最低点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耕装置位于最高点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含义:1-机架;2-旋耕装置;3-调节拉杆;4-固定座;10-提升油缸;11-支架活动杆;12-固定杆;13-杆A; 14-杆B; 15-杆C; 20-螺纹杆;21-螺纹套筒;22-摇手柄;23-下杆;24-上杆。【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0021]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包括机架1、旋耕装置2和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机架1和旋耕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动力支架和至少一组调节拉杆组,所述调节拉杆组包括两根调节拉杆3,每根调节拉杆3的一端铰接在机架1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旋耕装置2的固定座4上,所述动力支架连接机架1和旋耕装置2并为旋耕装置2提供升降动力。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组或者两组及以上的调节拉杆组,优选一组调节拉杆组,相比较原有单一的调节拉杆3,两根调节拉杆3结构稳定,并且能实现旋耕装置2的平稳升降;采用一组调节拉杆组节约成本,空间利用率高。所述调节拉杆3两端均设置有铰接环,左端铰接环铰接在机架1的铰接座上,右端铰接铰环接在旋耕装置2上部的固定座4的铰接座上。所述铰接座包括金属棒和金属板,套有铰接环的金属棒设置在两块金属板中部,两块金属板底部设置在对应的机架1或固定座4上。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下进行了改进,将两根调节拉杆3的左端铰接位置最大化地向下方设置,所述机身1、旋耕装置2、调节拉杆3和杆C15构成了一个空间四杆机构,根据四杆机构的工作原理,能更大程度地提升旋耕装置2的高度,所述调节拉杆3 上的作用是控制旋耕装置2升降过程中的位置。现有技术三点悬挂式履带旋耕机的单根调节拉杆3左端设置在机身1的中心位置,由于其他零部件干涉无法设置在下方。现用两根调节拉杆3对称设置避开了干涉的位置,使本实用新型的提升能力大大增强了。
[0022]优选地,所述两根调节拉杆3左右对称分布,有利于旋耕装置2的均衡受力,结构稳定,摆动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0023]优选地,所述动力支架包括支架和升降油缸10,所述支架包括四杆机构一、四杆机构二、支架活动杆11和固定杆12,所述支架活动杆11铰接在机架1上部;四杆机构一和四杆机构二均包括杆A13、杆B14和杆C15,杆A13—端固定在支架活动杆11的一端、另一端和杆 B14的一端铰接,杆B14的另一端铰接在杆C15的中部,杆C15—端铰接在机架1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旋耕装置2上;所述四杆机构一的杆A13和四杆机构二的杆A13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杆 12,所述升降油缸10—端铰接在固定杆12上、另一端铰接在机架1下部。所述提升油缸10的伸缩来控制旋耕装置2的升降,提升油缸10的伸缩时,通过固定杆12将动力传递给四杆机构一和四杆机构二,根据四杆机构的工作原理,杆A13可视为主动杆,带动杆B14和杆C15运动, 实现旋耕装置2的升降;两根调节拉杆3可以有效的控制旋耕装置2的提升位置。
[0024]优选地,所述四杆机构一和四杆机构二左右对称分布。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稳定,运行更加平稳,摆动更加小。
[0025]优选地,所述动力支架设置有两个升降油缸10,两个升降油缸10左右对称分布。使本实用新型受力更加均匀,运行更加平稳,工作效率更加高。[〇〇26] 优选地,所述杆B14包括上杆24和下杆23,上杆24的下端和下杆23的上端均固定有螺纹套筒21,所述两个螺纹套筒21之间设置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的中部设置有方便转动的结构,所述螺纹杆20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可固定摇手柄22,通过摇手柄22实现旋转;或者所述螺纹杆20中部的形状可设计成六边形,方便借助扳手实现旋转,两端设置有与螺纹套筒21相匹配的螺纹,通过螺纹杆20的旋转,实现两个螺纹套筒21相向或者相背运动。 通过该结构的调整可以保证平面四杆机构一和四杆机构二的对称性,防止受力不均而导致旋耕装置2偏心的问题出现。
[0027]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旋耕装置(2)和升降装 置;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机架(1)和旋耕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动力支架和至少一组调 节拉杆组,所述调节拉杆组包括两根调节拉杆(3),每根调节拉杆(3)的一端铰接在机架(1) 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旋耕装置(2)的固定座(4)上,所述动力支架连接机架(1)和旋耕装置 (2)并为旋耕装置(2)提供升降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调节拉 杆(3)左右对称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支架包 括支架和升降油缸(10),所述支架包括四杆机构一、四杆机构二、支架活动杆(11)和固定杆 (12),所述支架活动杆(11)铰接在机架(1)上部;四杆机构一和四杆机构二均包括杆A(13)、 杆B( 14)和杆C( 15),杆A( 13)—端固定在支架活动杆(11)的一端、另一端和杆B( 14)的一端 铰接,杆B (14)的另一端铰接在杆C (15)的中部,杆C (15) —端铰接在机架(1)中部、另一端铰 接在旋耕装置(2)上;所述四杆机构一的杆A(13)和四杆机构二的杆A(13)的中部设置有固 定杆(12),所述升降油缸(10)—端铰接在固定杆(12)上、另一端铰接在机架(1)下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杆机构一 和四杆机构二左右对称分布。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支架设 置有两个升降油缸(10),两个升降油缸(10)左右对称分布。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耕机的旋耕装置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B(14)包 括上杆(24)和下杆(23),上杆(24)的下端和下杆(23)的上端均固定有螺纹套筒(21),所述 两个螺纹套筒(21)之间设置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可使两个螺纹套筒(21)相向或 者相背运动。
【文档编号】A01B63/102GK205726949SQ201620626144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1日
【发明人】杨泽宇, 青月光, 郑斌
【申请人】浙江柳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