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639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控制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溉系统装置,具体是一种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控制阀。



背景技术:

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具有“旱时吸水,涝时排水”的功能,可达到旱涝保收的目的,同时,灌排两用系统采用的地下灌溉方式,能有效减少土壤表方的无效蒸发,具有十分显著的节水效果。灌、排水控制阀是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的关键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控制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控制阀,包括控制系统和水循环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丝杆手柄、法兰盘、橡胶垫片、螺栓、壳体、进出水管、闸板上密封垫、闸板、闸板下密封垫、下闸孔、上闸孔、丝杆和螺栓孔;所述丝杆的上端设置有丝杆手柄,采用焊接固定;所述丝杆中间设置有法兰盘,采用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片设置在壳体上端,采用胶水粘结固定;所述法兰盘设置在橡胶垫片的上方,其通过螺栓与壳体连接;所述螺栓孔设置在法兰盘上,共有8个螺栓孔均匀分布在法兰盘上;所述闸板设置在丝杆的下端,采用焊接固定,闸板为圆盘状;所述闸板上密封垫设置在闸板的上方,采用紧固螺栓连接;所述闸板下密封垫设置在闸板的下方,其与闸板上密封垫大小、形状完全相同,采用紧固螺栓连接;所述上闸孔设置在壳体的进水口下方,采用焊接固定;所述下闸孔设置在壳体的进出水口和出水口中间处,采用焊接固定;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排水出水管、下蓄水池,水泵、抽水管、上蓄水池和灌水进水管;所述排水出水管设置在壳体的底部,采用焊接固定;所述下蓄水池设置在排水出水管的左端,采用焊接固定;所述抽水管设置在下蓄水池的左方,采用焊接固定;所述水泵设置在抽水管的下端;所述上蓄水池设置在抽水管的上端,采用焊接固定;所述灌水进水管设置在上蓄水池的底部,采用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闸板上密封垫大于壳体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闸板直径小于壳体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蓄水池通过抽水管与下蓄水池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法兰盘上的螺栓孔将壳体固定在地下;通过抽水管将上蓄水池和下蓄水池连接在一起;当干旱时,将闸板下移到下闸孔处,上蓄水池中的水经过壳体流入进出水管中,进而流入沟渠中进行灌溉;当下雨天雨水大时,将闸板上移到上闸孔处,地下过多的水经过进出水管流入壳体中,进而流入下蓄水池中,进而将水储备起来,到干旱时进行灌溉,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旱时吸水,涝时吸水的作用,同时还具备水循环利用的功能,当涝时将水收集储备,以备旱时灌溉使用,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水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控制阀中法兰盘剖视图。

图3为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控制阀中法兰盘上的螺栓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丝杆手柄,2-法兰盘,3-橡胶垫片,4-螺栓,5-壳体,6-进出水管,7-闸板上密封垫,8-闸板,9-闸板下密封垫,10-下闸孔,11-排水出水管,12-下蓄水池,13-水泵,14-抽水管,15-上蓄水池,16-灌水进水管,17-上闸孔,18-丝杆,19-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方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灌排两用地下节水灌溉系统控制阀,包括控制系统和水循环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丝杆手柄1、法兰盘2、橡胶垫片3、螺栓4、壳体5、进出水管6、闸板上密封垫7、闸板8、闸板下密封垫9、下闸孔10、上闸孔17、丝杆18和螺栓孔19;所述丝杆18的上端设置有丝杆手柄1,采用焊接固定;所述丝杆18中间设置有法兰盘2,采用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片设置在壳体5上端,采用胶水粘结固定,具有密封的作用;所述法兰盘2设置在橡胶垫片5的上方,其通过螺栓4与壳体5连接;所述螺栓孔19设置在法兰盘2上,共有8个螺栓孔19均匀分布在法兰盘2上;所述闸板8设置在丝杆18的下端,采用焊接固定,闸板8为圆盘状,其平面尺寸小于壳体5的直径;所述闸板上密封垫7设置在闸板8的上方,其为圆盘状且平面尺寸大于壳体5的直径,采用紧固螺栓连接,具有密封的作用;所述闸板下密封垫9设置在闸板8的下方,其与闸板上密封垫7大小、形状完全相同,采用紧固螺栓连接,具有密封的作用;所述上闸孔17设置在壳体5的进水口下方,采用焊接固定;所述下闸孔10设置在壳体5的进出水口和出水口中间处,采用焊接固定;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排水出水管11、下蓄水池12,水泵13、抽水管14、上蓄水池15和灌水进水管16;所述排水出水管11设置在壳体5的底部,采用焊接固定,具有排水的作用;所述下蓄水池12设置在排水出水管11的左端,采用焊接固定,当下雨天雨水大时,雨水经过进出水管6进入壳体5再流入排水出水管11,最后进入下蓄水池12;所述抽水管14设置在下蓄水池12的左方,采用焊接固定;所述水泵13设置在抽水管14的下端,具有抽水的作用;所述上蓄水池15设置在抽水管14的上端,采用焊接固定,通过抽水管14与下蓄水池12连接;所述灌水进水管16设置在上蓄水池15的底部,采用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法兰盘2上的螺栓孔19将壳体5固定在地下;下蓄水池12设置在壳体5的下端左方,上蓄水池15设置在壳体5的上端左方;通过抽水管14将上蓄水池15和下蓄水池12连接在一起;当干旱时,将闸板8下移到下闸孔10处,上蓄水池15中的水经过壳体5流入进出水管6中,进而流入沟渠中进行灌溉;当下雨天雨水大时,将闸板8上移到上闸孔17处,地下过多的水经过进出水管6流入壳体5中,进而流入下蓄水池12中,进而将水储备起来,到干旱时进行灌溉。

上方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