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肥浓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118阅读:1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肥浓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肥浓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水肥一体化是新型农业技术,且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棚蔬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使得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蔬菜需水肥较多,但多数农民因缺少农作物生产、产量形成的科学知识,常采用大水漫灌和水冲肥方式进行灌溉施肥,大大超过了农作物实际所需量,不仅造成了水资源和肥料的大量浪费,而且引起了一系列如水体总氮大幅度超标、土地盐渍化等问题。因此,为改善这一情况,以一种更先进、科学的水肥管理一体化技术代替。

现有的水肥一体化通常是根据EC/pH来调节水肥比的,即施肥浓度,但是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不同种类的肥料要求EC/pH都不相同,而国内肥料生产厂家往往给出的是施肥浓度;第二,EC/pH传感器需要专业人员定期标定;第三,传感器价格较高,维护代价较大。这三个问题限制其适用范围,不利于在我国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肥浓度控制装置,结合现有的灌溉设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便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肥浓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单元、肥水单元和混合灌溉单元,所述供水单元包括主管道和支管道,所述肥水单元包括肥水管道和与其连接的若干肥料供给装置,所述供水单元的主管道和肥水管道均与混合灌溉单元连接,所述供水单元的支管道与肥水管道连接,所述供水单元流入端设有电磁流量计,所述肥料供给装置设有脉冲流量计,所述肥水管道的流出端设有水泵和变频器。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单元的支管道与肥水管道的连接处设有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肥料供给装置为三个,所述肥料供给装置设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在现有农业滴灌浇水的基础上,增加水肥浓度控制装置,可以实现按照一定比例把多种肥料施到作物的根区,达到精准施肥的目的;

2、采用电磁流量计计算水流量,采用脉冲流量计计算肥料用量,便可计算出施肥浓度,从而通过变频器调节水肥流速实现水肥浓度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

3、对于肥水浓度精确控制,不像传统的大水漫灌和水冲肥方式,减少了肥料挥发和流失以及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4、打开和关闭供水单元的支管道与肥水管道的连接处的阀门,可以在水肥浓度控制功能与农作物浇水计量功能自由切换,实现不同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1为肥料供给装置、2为肥料供给阀门、3为脉冲流量计、4为水泵、5为变频器、6为电磁流量计、7为供水阀门、8为主管道、9为支管道、10为肥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水肥浓度控制装置,包括供水单元、肥水单元和混合灌溉单元,供水单元包括主管道8和支管道9,肥水单元包括肥水管道10和与其连接的3个肥料供给装置1,供水单元的主管道8和肥水管道10均与混合灌溉单元连接,供水单元的支管道9与肥水管道10连接,供水单元流入端设有电磁流量计6和肥料供给阀门2,肥料供给装置1设有脉冲流量计3,肥水管道10的流出端设有水泵4和变频器5。

在原有的灌溉系统基础上增设本实施例的水肥浓度控制装置,通过电磁流量计6得到供水单元的水流量,通过脉冲流量计3得到不同肥料供给装置1内的肥料量,即可得出每种肥料与用水量的浓度比例,通过控制变频器5控制水泵4功率,即可控制灌溉系统中水肥的浓度。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另外,肥料供给装置1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采用3个,即可满足一把农作物的施肥种类。

本实施例中,供水单元的支管道与肥水管道的连接处还设有阀门7,闭合阀门7,灌溉系统中仅有水供给,通过电磁流量计则可以得知灌溉系统中水流量,打开阀门7,通过电磁流量计以及脉冲流量计,即可得出每种肥料与用水量的浓度比例,便于控制施肥浓度。设置阀门7,方便在两种功能间切换,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人员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加以变更改进.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