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流水养殖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586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水产动物流水养殖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产动物流水养殖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养殖领域需要进行针对水产动物进行各种实验,包括水生生物的生态因子养殖实验(盐度、温度、pH值等)、能量收支养殖实验、免疫实验、毒理实验、病理实验、营养实验等,以下简称水产动物养殖实验,此类实验均需要以活体为实验材料,在水中进行阶段性养殖,除了要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条件外,上述实验还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因子对实验的影响,以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方可得出精确的可操作的数据,正因如此,上述实验都会使用流水或循环水养殖实验装置作为实验器具,以消除自然水域因环境因素带来的干扰。

现有的水产动物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水产动物的养殖实验装置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实验对象直接放入大水体的池子等容器中进行,这种方法设置对照组和平行组困难,且每个组误差大,并且实验的可重复性较差,二是,将实验对象放入小规格水族箱或烧杯中进行分组实验,但这种方法环境因子影响较大,无法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保证水体环境一致的水产动物实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产动物流水养殖实验装置,包括若干个养殖工位,养殖工位上设有养殖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水工位,供水工位上设有供水箱体,供水箱体上设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上设有与养殖箱体数量一致的进水支管,进水支管的出水端位于养殖箱体的上方,进水支管的进水端均与出水通道连通连接,所述养殖箱体上设有出水支管。

上述结构中,实现多个养殖工位上的养殖箱体内的水体同步进水和同步出水,将养殖所需的水体统一储存到供水箱体内,保持养殖箱体内的水体条件一致,便于实验环境的控制,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养殖箱体内的水体统一操作还能缩短更换水体的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养殖箱体的上端面为开口端,进水支管的出水端置于开口端的上方,开口端处覆盖有网盖,网盖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网孔,所述养殖箱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过滤网,出水口与出水支管的进水端连通。

上述结构中,开口端上设置网盖是为了防止实验动物跳出养殖箱体,又能方便进水支管内的水体通过网孔穿过网盖从开口端上方落入养殖箱体内,因出水口的孔径较大,过滤网的设置是为了防止体积较小的水产会从出水口逃出,出水口上的过滤网网孔需设计的大一点,因为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或其他杂质需通过出水口排出,出水支管的进水端与出水口密封连通,这样能避免连接处漏水,造成资源浪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养殖箱体并排设置,养殖箱体的外周面上固定有水槽,相邻两个水槽相互连通,该水槽设置在出水支管的下方,且水槽的开口朝向出水支管,出水支管的出水端向下延伸穿过水槽的开口置于水槽内,所述水槽的底面上设有排水口。

上述结构中,因养殖箱体较多,即出水支管有多个,水体排放时,会造成到处流窜的现象,不仅给清理造成了难度,且容易浪费资源造成污染,若在每个出水支管上连接一根引流管,多个引流管需占用的面积较大,会提高实验养殖成本,且也不方便排放,出水支管与引流管之间的连接也是个问题,容易脱开或其他情况,现将出水支管112内流出的水体先统一汇聚到水槽115内,再通过水槽115上的排水口1151进行排放或进行其他处理,可避免多根引流管的使用和浪费,减少多余的占地空间,节省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水通道上设有抽水泵,抽水泵设置在出水通道的进水端和最靠近出水通道进水端的进水支管之间,所述出水通道靠近进水端的位置设有出水控制阀,进水支管上设有进水支管控制阀,出水支管上设有出水支管控制阀。

上述结构中,因为供水箱体里的水不能自然流入养殖箱体内,所以抽水泵的设置是为了将供水箱体内的水体能顺利的通过出水通道进入养殖箱体被使用,出水通道上的出水控制阀是为了控制水体的同进,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上的进水支管控制阀和出水支管控制阀是为了控制养殖箱体的使用状况,如一个养殖装置内设有多个养殖箱体,但是一个实验组不需要用到全部的养殖箱体时,就可关闭与空置的养殖箱体连接的进水支管和出水支管上的进水支管控制阀和出水支管控制阀,使养殖装置的使用更节能环保,利用率高。

采用上述方案,不仅能提供稳定统一的养殖条件,给水产动物提供一个流水养殖环境,还能利用该装置同时进行多种实验环境下的实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局部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养殖箱体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该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可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水产动物流水养殖实验装置,包括若干个养殖工位1,养殖工位1上设有养殖箱体11,还包括供水工位2,供水工位2上设有供水箱体21,供水箱体21上设有出水通道211,出水通道211上设有与养殖箱体11数量一致的进水支管111,进水支管111的出水端1111位于养殖箱体11的上方,进水支管111的进水端1112均与出水通道211连通连接,所述养殖箱体11上设有出水支管112。实现多个养殖工位1上的养殖箱体11内的水体同步进水和同步出水,将养殖所需的水体统一储存到供水箱体21内,保持养殖箱体11内的水体条件一致,便于实验环境的控制,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养殖箱体11内的水体统一操作还能缩短更换水体的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上述养殖箱体11的上端面为开口端113,进水支管111的出水端1111置于开口端113的上方,开口端113处覆盖有网盖1131,网盖1131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网孔1131a,所述养殖箱体11的外周面上设有出水口114,出水口114上设有过滤网1141,出水口114与出水支管112的进水端1121连通。开口端113上设置网盖1131是为了防止鱼类跳出养殖箱体11,又能方便进水支管111内的水体通过网孔1131a穿过网盖1131从开口端113上方落入养殖箱体11内,因出水口114的孔径较大,过滤网1141的设置是为了防止体积较小的水产会从出水口114逃出,出水口114上的过滤网1141网孔需设计的大一点,因为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或其他杂质需通过出水口114排出,出水支管112的进水端1121与出水口114密封连通,这样能避免连接处漏水,造成资源浪费。

上述养殖箱体11并排设置,养殖箱体11的外周面上固定有水槽115,相邻两个水槽115相互连通,该水槽115设置在出水支管112的下方,且水槽115的开口朝向出水支管112,出水支管112的出水端1122向下延伸穿过水槽115的开口置于水槽115内,所述水槽115的底面上设有排水口1151。因养殖箱体11较多,即出水支管112有多个,水体排放时,会造成到处流窜的现象,不仅给清理造成了难度,且容易浪费资源造成污染,若在每个出水支管112上连接一根引流管,多个引流管需占用的面积较大,会提高实验养殖成本,且也不方便排放,出水支管112与引流管之间的连接也是个问题,容易脱开或其他情况,现将出水支管112内流出的水体先统一汇聚到水槽115内,再通过水槽115上的排水口1151进行排放或进行其他处理,可避免多根引流管的使用和浪费,减少多余的占地空间,节省成本。

上述出水通道211上设有抽水泵2111,抽水泵2111设置在出水通道211的进水端2112和最靠近出水通道211进水端2112的进水支管111之间,所述出水通道211靠近进水端2112的位置设有出水控制阀2113,进水支管111上设有进水支管控制阀1113,出水支管112上设有出水支管控制阀1123。因为供水箱体21里的水不能自然流入养殖箱体11内,所以抽水泵2111的设置是为了将供水箱体21内的水体能顺利的通过出水通道211进入养殖箱体11被使用,出水通道211上的出水控制阀2113是为了控制水体的同进,进水支管111和出水支管112上的进水支管控制阀1113和出水支管控制阀1123是为了控制养殖箱体11的使用状况,如一个养殖装置内设有多个养殖箱体11,但是一个实验组不需要用到全部的养殖箱体11时,就可关闭与空置的养殖箱体11连接的进水支管111和出水支管112上的进水支管控制阀1113和出水支管控制阀1123,使养殖装置的使用更节能环保,利用率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