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绿篱机环形前手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04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绿篱机环形前手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设备,特别是一种电动绿篱机环形前手把。



背景技术:

绿篱机设置前手把主要有两个的作用,第一是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握取的地方,另一个作用是起到保护操作者的作用(前手把一般都是上、下两部分扣在一起,里边装有开关,操作者握取时就会接通开关,形成回路,这样整机才能启动,从而启动保护的作用)。

现有电动绿篱机前手把的上、下手把大多为非对称设计,并且多为椭圆形手把,操作过程中在整机后手把有时需要转动45°或90°时,这时操作者会握住前手把的圆弧侧面,而这时会由于重力分布原因会使人操作很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绿篱机环形前手把,其在任意方向均能舒适操作,并且上、下手把以及开关压环都简化为一个整体,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绿篱机环形前手把,它包括环形的手把,具有水平的固定边和呈半圆形的握持边;该固定边与电动绿篱机固定,该手把内具有环形的腔体;该握持边对应的腔体两侧各设有一个行程开关,两个行程开关并联;各行程开关内侧均设有一个开关压环,该开关压环形状与该握持边内侧对应;该开关压环底端设于转轴上,该转轴固定于该行程开关底部;该开关压环的顶端两侧具有水平的侧板,各开关压环顶端压在另一个开关压环的侧板上;两个开关压环的外侧均位于该腔体的外部;该开关压环能向对应的行程开关方向转动并接通该行程开关;各转轴上设有扭簧,使各开关压环常态与对应的行程开关的触角分离而断开该行程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手把包括对称的上手把和下手把,二者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内设有网格型的加强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动绿篱机环形前手把可以实现270°任意方向上操作的舒适性,并且降低了手把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所欲达到的技术效果,但所选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解释,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绿篱机环形前手把,它包括环形的手把1,具有水平的固定边11和呈半圆形的握持边12。该固定边11与电动绿篱机固定,该握持边12的270°范围可供操作握取机器,该手把1内具有环形的腔体13。该握持边12对应的腔体两侧各设有一个行程开关2,两个行程开关并联。各行程开关2内侧均设有一个开关压环3,该开关压环3形状与该握持边12内侧对应。该开关压环3底端设于转轴4上,该转轴4固定于该行程开关2底部。该开关压环3的顶端两侧具有水平的侧板5,各开关压环顶端压在另一个开关压环的侧板上。两个开关压环3的外侧均位于该腔体13的外部。该开关压环3能向对应的行程开关2方向转动并接通该行程开关2。各转轴4上设有扭簧6,使各开关压环3常态与对应的行程开关2的触角分离而断开该行程开关2。正常状态下,开关压环3受到扭簧6的作用使其与行程开关2脱离,保证行程开关2处于断开状态,当操作者握取前手把时,会自然压住开关压环3,使扭簧6变形,从而进一步使开关压环3压住行程开关2的触角使行程开关2接通。

为了节省生产成本,该手把1包括对称的上手把和下手把,二者之间固定连接。上、下手把简化为一个零件,将原来上、下外壳需要两套模具分别出模改为只需一副模具,上、下手把为同一零件。同时,为了加强手把的结构强度,该腔体内设有网格型的加强肋。

为了提高前手把在各个角度操作的舒适性能,本实用新型将手把设计为椭圆形与方形的结合,手把内部使用两个行程开关2并联,任意一个行程开关闭合前,手把电路均能形成通路,两个行程开关2的冗余设计,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前手把的可通断性,实现了在270°三个方向上都能舒适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是以所述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但基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做出种种显然的变化或改动,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精神和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