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装方便的水族箱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3894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拆装方便的水族箱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族箱过滤装置,具体是一种拆装方便的水族箱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族箱过滤装置一般设置有过滤层,而该过滤层一般由若干过滤盒组成,过滤盒顶部开口,底部设置过滤口,当需要拆卸过滤盒时操作比较麻烦,顶层的过滤盒需要先拆卸盖体和雨淋组件,下层的过滤盒则需要先拆卸上层过滤层,操作十分麻烦。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4888381U于2015年12月23日公开了一种鱼缸用的过滤装置,具体公开了包括雨淋管、滴流过滤盒和培菌盒,培菌盒有若干个,它们之间单层横向排列,形成培菌盒层,并在内部形成弯曲的单向水流通道,单向水流通道末端所对应的培菌盒设有下水口;滴流过滤盒的数量为培菌盒的两倍,它们之间双层横向排列,形成滴流过滤盒层,并盖接培菌盒顶部,内部还设有与单向水流通道连通的滴水通道;雨淋管为双管式,贯穿设置在顶层的滴流过滤盒上,雨淋管的进水端为上水口;顶层的滴流过滤盒上盖接有防尘盖;上水口、雨淋管、滴流过滤盒、培菌盒及下水口之间形成水循环回路。结合附图可知,滴流过滤盒2不能单独拆装,导致其不便拆装。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拆装方便、方便清理的水族箱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拆装方便的水族箱过滤装置,包括雨淋组件、过滤层、培菌层、支架组件和排水管组件,其中,过滤层设置一层以上,雨淋组件设置于顶层过滤层上,底层过滤层设置于培菌层上,培菌层支承在支架组件上,排水管组件连通培菌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由一个以上的过滤组件并排组合而成,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盒和框体,所述框体顶部和底部、及至少一侧部开口设置,过滤盒从框体的侧部开口抽屉式嵌入框体内,过滤盒底部对应框体底部开口设有过滤口。

所述框体沿过滤盒的滑动方向设有引导导轨,过滤盒对应引导导轨设有导轨槽,引导导轨与导轨槽相互配合,使过滤盒线性滑动在框体内。

所述引导导轨对称设置于框体底部两侧和/或两侧内壁,导轨槽对应设置于过滤盒底部两侧和/或两侧外壁。

所述框体设有阶梯结构,上层框体底部支承在下层框体的阶梯结构上。

所述框体设有用于支承雨淋组件的支承部;所述雨淋组件对应过滤盒的上方开口设有雨淋口。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对称的两侧板,及装配于侧板两端的端盖;两侧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端盖可伸缩的插设有支架杆。

所述培菌层由一个以上的培菌盒并排组合而成,培菌盒设有台阶结构,框体支承在台阶结构上。

所述培菌盒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培菌盒内腔分隔有上层的导流腔和下层的培菌腔,各导流腔相互连通,各培菌腔相互连通。

所述导流腔通过过滤口连通过滤盒内腔;导流腔通过隔板上的导流口连通培菌腔,培菌腔连通排水管组件,水体分别于导流腔和培菌腔内单向流动。

所述培菌腔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和/或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和/或第二分隔板将培菌腔内腔分隔成若干相互连通的腔室,第一分隔板上部设有水口,第二分隔板上下部设有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将过滤盒以抽屉式设置,使过滤盒可单独抽出,方便拆装,操作简单快捷;框体与过滤盒之间设置有引导导轨与导轨槽相互配合,使过滤盒线性滑动在框体内,滑动更加顺畅。其具有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拆装方便、方便清理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滤组件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滤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滤组件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滤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培菌层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架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8,本拆装方便的水族箱过滤装置,包括雨淋组件4、过滤层、培菌层、支架组件6和排水管组件7,其中,过滤层设置两层,雨淋组件4设置于顶层过滤层上,底层过滤层设置于培菌层上,培菌层支承在支架组件6上,排水管组件7连通培菌层;所述过滤层由三个过滤组件并排组合而成,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盒1和框体2,所述框体2顶部和底部、及至少一侧部开口设置,过滤盒1从框体2的侧部开口抽屉式嵌入框体2内,过滤盒1底部对应框体2底部开口设有过滤口102。通过抽屉式设置过滤盒1,使过滤盒1可以单独拆装,而且操作简单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2沿过滤盒1的滑动方向设有引导导轨201,过滤盒1对应引导导轨201设有导轨槽101,引导导轨201与导轨槽101相互配合,使过滤盒1线性滑动在框体2内。引导导轨201为直线的凸槽,导轨槽101为直线的凹槽,引导导轨201嵌入导轨槽101内,以引导过滤盒1直线往返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导轨201对称设置于框体2底部开口两侧边缘上(和/或两侧内壁),导轨槽101对应设置于过滤盒1底部两侧(和/或两侧外壁)。为方便抽拉过滤盒1,过滤盒1上设有提手103。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2设有阶梯结构203,上层框体2底部支承在下层框体2的阶梯结构203上,使过滤层整体装配更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2设有用于支承雨淋组件4的支承部202,支承部202两两对称的设置于框体2顶部两侧,每侧设置两个,支承部202为缺口,雨淋组件4上的管体装嵌在支承部202内实现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雨淋组件4对应过滤盒1的上方开口设有雨淋口401,水体从雨淋口401雨淋式进入顶层过滤层;顶层过滤层对应的框体2顶部设置有盖体3,盖体3覆盖雨淋组件4。

进一步地,所述培菌层由三个培菌盒5并排组合而成,培菌盒5设有台阶结构501,框体2一一对应的支承在相应培菌盒5的台阶结构501上,使过滤层与培菌层装配更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培菌盒5内设置有隔板8,隔板8将培菌盒5内腔分隔有上层的导流腔502和下层的培菌腔503,各导流腔502相互连通,各培菌腔503相互连通。可将培菌层内又分为上层的导流层和下层的培菌层,导流层将水体导流至一侧,使水体从同一侧进入培菌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腔502通过过滤口102连通过滤盒1内腔,水体通过过滤口102进入过滤盒1内;水体导流侧对应的隔板8上设有导流口801,导流层侧部的导流腔502通过隔板8上的导流口801连通培菌腔503,培菌腔503连通排水管组件7,水体分别于导流腔502和培菌腔503内单向流动,使水体于培菌层内有横置的U形流动轨迹。

进一步地,所述培菌腔503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9和第二分隔板10,第一分隔板9和/或第二分隔板10将培菌腔503内腔分隔成若干相互连通的腔室,第一分隔板9上部设有水口,第二分隔板10上下部设有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组件6包括作用对称的两侧板602,及装配于侧板602两端的端盖601;两侧板60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603,以提高强度;端盖601可伸缩的插设有支架杆604,通过调节支架杆604的伸缩长度,增强其适应性,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