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雏防扎堆拱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4021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育雏防扎堆拱笼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禽育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育雏防扎堆拱笼。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肉鹅育雏前期普遍采用“网上育雏”的方法,网上育雏是将雏鹅饲养在离地60cm左右高的铁丝网或竹板网上,热源通过室内的烟道提供,此育雏方法管理方便,劳动强度小,不需要垫料,雏鹅与粪便不接触,疾病发生率低,但是小鹅刚出壳,自身的各生理机能还不够健全,机体的产热及散热机能尚不能自动调节,绒毛的保温性能较差,加之受外界气候、肉鹅生活习性等因素的影响,肉鹅前期扎堆严重,导致“网上育雏”前期肉鹅成活率较低。

对于目前的“网上育雏”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外界环境的相对温湿度对育雏成绩会产生一定影响,要采取相应的通风保温措施,为雏鹅提供最适宜生长的环境,在温度和湿度不达标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就是由于雏鹅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当出现低温高湿的情况下,鹅苗体热散发快,扎堆问题无法很好的解决。扎堆会导致大部分弱小鹅苗被压死,这也是育雏成活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由于雏鹅的生活习性,喜群居性导致其扎堆问题严重,影响育雏前期成活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也是目前影响肉鹅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技术实现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中,我们根据养殖户对冬春季节防寒保暖工作的重视,及时总结肉鹅育雏前期成活率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制定措施进行改进,根据肉鹅的生活习性及应对环境的变化,通过设计一种可提高肉鹅育雏前期成活率的防扎堆拱笼,鹅苗扎堆情况有所改善,减少了育雏期的死淘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育雏防扎堆拱笼,所述拱笼置于地面上,且其上表面用于供鹅雏栖息,所述上表面为一个弧形曲面,且所述上表面的中心为所述弧形曲面的最高点。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育雏防扎堆拱笼,将其上表面设计成弧形曲面。上表面两侧具有一定的斜度,鹅雏仅在在上表面上方较平的部分才可以站 稳。由于每个拱笼较平的部分是一定的,由此可以方便地控制每个拱笼上栖息的鹅雏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表面为圆弧形曲面,且其两侧与地面的切角为15°至30°。由此,该育雏防扎堆拱笼与地面之间的夹角较小,不会形成支撑,由此可以防止鹅雏在拱笼与地面之间扎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拱笼的长度为300-500cm,宽度为110-160cm,高度为30-50c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拱笼的长度为300cm,宽度为110cm,高度为30c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拱笼由骨架和固定在所述骨架上的垫网组成。由此,拱笼的结构更加简单,且便于制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骨架由多个网格构成,所述网格的长度为50cm,宽度为40c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骨架由直径1.0cm的镀锌圆管焊接而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垫网采用镀锌铁网,所述镀锌铁网与所述骨架焊接固定,所述镀锌铁网线径为0.22cm,每格间距为1cm。由此既可以保证鹅雏与粪便分离,也不会对鹅雏的脚掌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育雏防扎堆拱笼,较好地解决了鹅苗育雏前期由于受环境及生活习性等因素而导致的严重扎堆问题,提高了育雏期的成活率及健康度,并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每个拱笼可容下70只左右鹅苗,空间适宜,不会扎堆,常年生产能保持较稳定状态。由此大大降低了鹅苗的前期死亡淘汰率,且鹅苗健康度有所提升,提高了生产效率。该育雏防扎堆拱笼也可以用于鸭苗的育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育雏防扎堆拱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育雏防扎堆拱笼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育雏防扎堆拱笼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育雏防扎堆拱笼。

如图所示,拱笼置于地面上,且其上表面用于供鹅雏栖息。

该拱笼的上表面为一个弧形曲面,且上表面的中心为所述弧形曲面的 最高点。

上表面为圆弧形曲面,且其两侧与地面的切角a最好为15°至30°。

拱笼的长度L为300-500cm,宽度D为110-160cm,高度H为30-50cm。

在本实施例中,拱笼的长度L为300cm,宽度D为110cm,高度H为30cm。

拱笼由骨架1和固定在骨架1上的垫网2组成。

骨架1由多个网格构成。

网格的长度l为50cm,宽度d为40cm。

在本实施例中,骨架1由直径1.0cm的镀锌圆管焊接而成。

垫网2采用镀锌铁网。镀锌铁网与骨架1焊接固定。镀锌铁网线径为0.22cm,每格间距为1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育雏防扎堆拱笼,较好地解决了鹅苗育雏前期由于受环境及生活习性等因素而导致的严重扎堆问题,提高了育雏期的成活率及健康度,并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每个拱笼可容下70只左右鹅苗,空间适宜,不会扎堆,常年生产能保持较稳定状态。由此大大降低了鹅苗的前期死亡淘汰率,且鹅苗健康度有所提升,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